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1-20 21:58: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古代商业的发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我国古代各历史时期商业发展的概况,理解商业的发展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理解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原因及其与农业、手工业的关系;
3、认识和理解坊与市、交子、徽商与晋商等重要概念。认识柜坊与飞钱和后世的银行与汇票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国古代商业的产生发展繁荣的表现。
【难点】:中国古代发展繁荣的原因。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问题导入法:学习了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进步和手工业的发展,有没有同学思考过:商业到底在中国古代农耕文明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也可指导学生结合书本封面和书17页关于山西票号——日升昌的材料,从中提取历史信息,并思考票号和后来的什么机构类似?它在商业活动中有什么作用?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导入新课。)
二、新课
【课件展示】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一)中国古代不同历史阶段商业发展概况
商业并不是天生就有的,商业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商人的积极作用,“商人”又是因何而来?
其实,周武王灭商后,商朝的遗民为了维持生计,东奔西跑地作买卖,日子一长,便形成一个固定的职业。周人就称他们为“商人”,称他们的职业为“商业”。这种叫法一直延续到今天。
那么,古代商业又是如何兴起并逐步发展的呢?追溯这一切,得先从商周时期讲起。
【课件展示】第一:商周时期商业产生
(指导学生结合教材自主挖掘,在此基础上由老师概括):
商人在商品交换中,使用海贝、骨贝等货币,且商业为官府控制。到春秋战国时期,由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商人。春秋时期著名的大商
人有郑国的弦高、孔子的弟子子贡和范蠡;战国时期著名的商人有魏国的白圭、吕不韦。
【课件展
示】(板书)
商朝时期:“商人”出现、货币为贝壳、商业由官府控制;
春秋战国:由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商人;
战国后期,各国铸造流通的铜币种类增多,形状各异,有的模仿农具,有的模仿各种工具,也有的模仿贝的形状。货币的数量大,种类多,反映了商业较过去发达。商品交换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繁荣。
(二)秦汉时期商业
初步发展
如果说,商周时期是我国古代商业产生阶段;那么,秦汉时期,商业已取得初步发展。请思考:秦汉时期我国商业初步发展的原因和表现分别是什么?
【课件展示】(板书)
A、原因: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修建驰道;
汉代
“开关梁,弛山泽之禁”;两汉开通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
B、表现:西汉富商大贾周流天下,对外贸易发展,出现了许多商业中心
(☆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展示“秦半两”和“汉五铢”钱的实物或图片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增强学生对秦汉时期商业发展的感性认识。还可以展示汉长安城的平面图,让学生找出长安城的两个市,既可以较好的展示汉朝市的特点,也可以说明商业的发展与人民生活的紧密联系。)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商业发展缓慢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动荡,货币在流通中的
作用减小,以物易物成为主要的交换手段。北方商业发展时起时伏,波动性大。南方商业小幅
发展,商税及与商品流通交易有关的税种,成为东晋南北朝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由此而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商业发展相对缓慢。
(四)隋唐时期商业进一步发展
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商业取得进一步发展。
由于农业经济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特别是隋朝时开凿的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促进了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唐代还出现了柜坊和飞钱。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比欧洲地中海沿岸出现金融机构要早六七百年。飞钱类似于后世的汇票。柜坊和飞钱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它们的出现又促进了商业的便利与发展。
隋唐时期商业发达的城市,除黄河流域的长安、洛阳外,长江流域的扬州、益州也成为繁荣的商业城市。唐代长安城有坊、市;市有两个,东市和西市。市与坊用围墙隔开,白天定时开市、闭市。东市和西市各占两坊之地,各有220行。东市肆邸千余,货物山积,商贾云集。唐朝政府允许外商在境内自由贸易,胡商遍布各大都会。西市就有西域,以及波斯、大食商人,“胡风”、“胡俗”流行。长安城的人口不下百万,这样庞大的人口对商品的需求,造成长安城商业的繁荣。农村集市也有了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在水陆交通要道附近,集市不断增多,有些还发展成重要的市镇。
(☆注:本部分内容为书本基础知识,应强调夯实)
隋唐时期对外贸易不断发展。唐朝前期陆上丝绸之路畅通无阻,出现商旅不绝的繁忙景象。安史之乱后,对外商业交通的重点,由西北陆路转移到东南海道。广州是南方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是外国商船的聚集之地。唐政府在这里设有市舶
使,专管对外贸易。
【课堂思考】:柜坊与飞钱的出现,对商业的发展有何作用?
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它是专为远距离和大宗商品交易服务的,也便于商人筹措资金。飞钱类似于后世的汇票,它出现以后,商旅不用长途携带钱币,也不用运输税钱。总之,柜坊和飞钱的出现,使各地之间的商业往来更加方便快捷,有利于商业的繁荣。
(五)宋元时期商业空前繁荣
两宋时期,我国古代商业出现空前繁荣。主要表现为:
①城市繁荣,彻底打破“市”“坊”界限,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
②商业交换品种迅速增加,许多农副产品和手工业品开始转向市场
③世界上最早纸币交子出现并推广
④边境贸易(榷场)发达
⑤海外贸易发达
(☆补充说明: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北宋时产生于四川,便利了商业活动,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榷场:辽、宋、夏、金时期政府在边境地区设立的收税贸易市场,促进了民族间的经贸交流。)
【课堂思考】:宋朝空前繁荣的商业局面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①结束分裂走向统一,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②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商业的兴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③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限制;
④水陆交通的便利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
⑤纸币的出现和应用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在此基础上,宋朝商业空前繁荣,更为元朝商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元朝实现了国家的空前统一,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重新疏浚了大运河,疏浚后的大运河从杭州直达大都;开辟了海运,海运从长江口的刘家港出发,经黄海、渤海抵达直沽(天津);元政府还在各地遍设驿站,横跨欧亚的陆上丝绸之路也重新繁荣起来,这些都促使元代商业继续繁荣。
①元代的大都是政治文化中心,也是繁华的国际商业大都会。
“百物输入之众,有如百川之不息。”据说每天仅运入城中的丝即达到千车。
②杭州是南方最大的商业和手工业中心,“贸易之巨,无人能言其数”。
③泉州是元代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经常有百艘以上的海船在此停泊,外国旅行家誉之为世界第一大港。元政府在这里设有市舶使,严密控制对外贸易。
明清时期,由于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农产品商品化得到了发展;城镇经济空前地繁荣和发展,许多大城市和农村市场都很繁华。其中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汇集了四面八方的特产。在全国各地,还涌现出许多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商帮,其中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
课后小结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习题
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1.商朝
(1)商朝人以善于______著称。
(2)特点:商业由官府控制。
2.春秋战国
(1)商业繁荣,出现许多__________和大商人。
(2)特点: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________社会地位提高。
3.秦汉
(1)政策:__________,经商受时间、______的限制。
(2)特点:商业发展比较______,总体水平______。
4.隋唐
(1)原因:______、手工业的发展,____________的开通。
(2)表现:除____________外,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起来,为商业服务的______和______问世。
5.两宋
(1)特点:商业经济______________,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2)表现
①商品________迅速增加。②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__________”。③________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6.元朝
(1)原因:________发达。
(2)表现:__________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
7.明清
(1)政策:征收沉重的商税,施行压制政策。
(2)表现
①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②出现________和________等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即“商帮”。
板书
古代商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