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外交新局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2)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3)结合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理解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背景和内容。了解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理解它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影响。探究中国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与中国新时期全方位外交之间的联系。
2、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中国恢
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关系的改善,说明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并积极参与到国际事务中来。
3、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教材提供的图表掌握20世纪70年代我国在外交方面打开新局面的原因及三大重大外交成就之间的相互关系。
(2)在师生对话中,自然而然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理解历史事件的实质。由历史材料和图片引出历史问题,提醒学生注意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角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
难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引入:你知道我国是什么时候加入的联合国吗?又是因为什么中断了联合国
的合法位?
【讲解新课】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合作探究】: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为什么是“恢复”而不是用其他的“加入”之类的提法
1945年联合国创立之初,中国既是创始国又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对联合国的筹建和成立做过重要贡献。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按国际法惯例,新政权就自然取得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力。但由于美国的阻挠,这个问题一直被搁置,直到70年代初才得到彻底解决。因此说是合法席位被恢复。
1、原因:新中国成立时不能立刻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年中国为什么能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教师总结)
(1)中国综合国力上升、国际地位提高。
(2)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力量加强:
联合国中,亚、非会员国逐年增加,和中国建交的国家越来越多,赞成中国进入联合国的国家也在逐年增加,广大发展中国家取得独立并在国际事务中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联合国中力量对比发生有利于中国的变化,美国操纵联合国阻挠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局面已无法维持。
(3)是中国长期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结果。
(4)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
2、恢复:
【合作探究】:阅读P112“历史纵横”。假如你是当时外交部发言人,对于美国提出的“双重代表权”方案,你作何回应
中国决不允许在联合国出现“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局面。这是尼克松政府在联合国制造“两个中国”阴谋的大暴露。对此,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绝对不能容忍,并且坚决反对。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两个中国”,只有一个中国,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指导学生看课文引言)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第26届大会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合法席位,并将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的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3、意义:
(1)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突出说明长期以来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
(2)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也更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反映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人民友好的历史潮流,极大地增强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事业的力量。
过渡: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破产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使得他不得不调整对中国的外交政策。
二、中美关系正常化
1、五、六十年代的中美关系——处于敌对的紧张状态
朝鲜战争停战以后,中国希望美国从台湾海峡撤走它的武装力量,缓和中美关系。
但美国继续敌视中国。利用台湾问题搞“两个中国”的阴谋。美国不仅继续在台湾海峡进行军事活动,还发动侵略越南的战争,从南面威胁中国。
中美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的紧张状态。
中国与绝大多数西方国家的外交基本断绝。
过渡:尼克松总统到访时曾对周总理说“I
am
very
happy”。美国从最初不愿意同中国交往到现在为什么又愿意同中国交往呢?对于中国来说,为什么想同美国这个宿敌改善关系呢?
2、缓和的原因:20世纪70年代初,由于世界局势发生重大变化,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的共同要求
【合作探究】:指导学生阅读:P113“学思之窗”及思考题
(学生角色互换:假如你是尼克松<或周恩来>,你将如何说服国会<或中央政治局>同意改善中美关系?)
原因: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
(1)从美国方面看
①建国二十多年来,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②长期实行“遏制和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
③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不得不调整对华政策;
④经济上受到日本、西欧的挑战;
⑤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不能自拔。
(2)从中国方面看
①有利于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
②有利于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
③有利于实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解决中美之间的长期争端。
3、缓和的过程(展示一组图片,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简述缓和的过程)
【合作探究】:在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中,双方关注的焦点问题是什么 中国在此问题上的基本立场是怎样的 《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是否表示中美关系已经完全正常化?
(1)双方关注的焦点问题是:台湾问题。
(2)中国的基本立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3)在台湾问题上,虽然在《中美联合公报》中表示“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但是美国并没有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惟一合法政府,美国仍然与台湾保持着“外交”关系,美国在台湾还驻有军队并与台湾维持着1954年签订的《共同防御条约》。这种状态下的中美两国关系,不能说是完全实现了正常化。
三、中日关系正常化
1、中日关系改善的原因及条件
①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美国谋求同中国缓和关系的活动,却避开了日本政府,这种“越顶外交”的做法,在日本引起强烈震动。
②日本许多对华友好政党和团体的推动:两国民间交流日益加强,日本国内要求中日建交的呼声高涨。
③日本经济发展的需要;
④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2、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
1972年9月,毛泽东主席会见应周恩来邀请来访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田中访华期间,两国政府首脑签署了中日两国政府联合声明,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
学有所思:回顾历史,日本曾给中国带来哪些灾难?日本为什么想要改善同中国的关系?中国人民为什么能够不计前嫌,伸出友谊之手,化干戈为玉帛?(老师充当记者调查学生对当前中日关系的认识。指导学生要理性爱国)
探究: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影响
(1)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在国际上掀起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2)从20世纪50年代起,因美国孤立遏制中国而形成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
(3)促进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过渡:进入到70年代末期,我国开始改革开放,外交政策有什么新的调整吗?在哪些方面取得了新的建树?
三、新时期的外交建树
1、背景:
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党全国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始实行改革开放。
(1)国际:
美苏争夺的战略态势发生了变化,美苏势力基本平衡,中国作为一个有一定实力的大国,无论与哪一方结盟或建立战略关系,都有可能打破力量平衡,助长某一方的霸权主义倾向。而中国以和平的力量独立于两大国之外,则对维护世界和平有重要意义。
(2)国内: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这就需要一个和平安静的国际环境;
②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保持和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有利于在国际事物中团结战斗,建立平等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③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区域化和全球化的形成,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闭关自守。
2、目标: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3、新时期外交成就
(1)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对世界和平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以后,积极参加了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和其他国际组织的活动。(阅读P114“历史纵横”)
四、【合作探究】中国的多边外交以联合国为中心来展开的原因是什么?
1、联合国的宗旨、基本原则与中国和平共处外交政策相一致;
2、有助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负责任大国的作用。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一贯主持公道、伸张正义;
3、有助于稳定国际和地区形势,维护联合国权威
五【本课小结】
这就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外交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但外交是为社会现实服务的,外交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通过这些成就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国家的国力有什么变化?(富强、崛起)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和平)
所以我们走的是一条和平崛起的道路。同时从古代我们的富强,到近代我们所遭受的屈辱,再到我们今天外交取得的成就,也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民族正在实现着他的伟大复兴,中华民族将再次屹立于民族之林。
随着我们国家的和平崛起,民族的伟大复兴,目前我们又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外交理念——和谐的世界。这一理念在今年的奥运会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我们真诚的希望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可以化作友谊的旗帜,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让我们用同一的梦想去拥抱同一个世界,共同构建我们美好的家园。
课后小结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习题
1、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形势发生重大转变的关键是
A、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的划分 B、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
C、中美关系逐步缓和 D、中日邦交正常化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被恢复是在联合国
C
A、1971年10月,第26届大会
B、1971年10月,第25届大会
C、1972年10月,第26届大会
D、1972年10月,第27届大会
3、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得以恢复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等西方国际的支 B、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C、中日关系的正常化 D、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
4.尼克松在其对华政策报告中说:“中国是一个伟大的生气勃勃的民族,不应该继续孤立在国际大家庭之外,从长远来说,如果没有这个拥有7亿多人民的国家的力量,要建立稳定的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他讲这番话的主要目的是
A.歌颂中华民族的伟大
B.主张和中国建立和平共处的外交关系
C.阐明中国对稳定国际关系的重要性
D.阐明中国在国际关系中举足轻重的地位5、美国正式接受“断交”“废约”“撤军”三原则是在
A、《中美联合公报》
B、毛泽东同尼克松会谈中
C、《中美上海
公报》
D、《中美建交公报》
板书
开创外交新局面
开
1、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原因、时间、历史意义
创
外
2、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原因、过程、影响
交
新
局
3、新时期的外交建树:目标、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