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一、教材简析
本教材是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五单元第15课,是第14课内容的丰富和延伸,它与第14课、第16课一道构成完整的“近现代物质生活的变迁”的内涵,是本章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主要从近现代以来我国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来说明历史是向前发展的,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课文分引言和正文两大内容。
引言部分,引用西方史学著作和孙中山的话,强调了交通的发展,尤其是铁路的发展将会对社会生活带来巨大变化。
正文部分以鸦片战争为历史坐标,阐述了中国交通和通讯的变化,间接地介绍了这种变化的原因。并从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通讯五个方面具体地分析了变化的历程。
本课图文并茂,共插入了七幅图,展现了中国铁路和公路交通的发展。
课文中还插有一段“学思之窗”两段“历史纵横”,起着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启迪智慧的作用。
本课的教学重点:交通和通讯工具发展的表现。难点: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要求学生识记交通工具中火车、汽车、轮船、飞机和通讯工具电报、电话等在中国的出现。 理解近现代中国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进步的原因,及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2、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对图片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对教材的归纳和概括能力,并逐步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3、情感目标
让学生认识到只有新中国的建立和改革开放,才能实现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新发展,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三、教学方法。
根据本课内容中图片较多,要求学生掌握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发展的特点,针对我校学生的具体学情,本课总的设想是通过图片的展览,配合讲解、提问、讨论等方式来进行课堂教学。让学生充当展览的讲解员,对图片的内容和特点进行简单的讲解,并对教材的基本知识进行归纳,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教师充当顾问的角色,进行适时的补充、提问和启发诱导。
本课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教学手段来增加课堂容量,提高学习效率。
四、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布置课前预习课文;搜集有关衡茶吉铁路的有关资料。
2、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展览的名称,即课题: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之后从学生中选拔展览的讲解员,提出讲解和参观的要求。
3、新课教学:
把交通工具的进步分四个展区。第一展区:铁路交通
展示的图片有史蒂芬孙发明的蒸汽机车、“0”号机车、东风内燃机车、韶山电力机车、磁悬浮列车、地铁、动车组、青藏铁路、全国铁路交通示意图等。讲解员讲解图片,并归纳教材的基本知识: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府修筑了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辛亥革命前夕,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20世纪上半叶,中国铁路建设进展缓慢。新中国成立后,加快了铁路建设,到“九五”末,中国铁路营运里程已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标志着我国铁路筑路技术新的进步。机车制造技术方面有了较大进步,从蒸汽机车到内燃机车,从电力机车到磁悬浮列车。铁路的六次提速,尤其是高速列车动车组的出现,大大地提高了运行效率。
教师提问:铁路交通在国民经济和人们的生活中担当了什么角色?启发学生进行讨论回答。以促进学生思考,培养其归纳和概括能力。
第二展区:公路交通
展示的图片有:老式汽车,一汽红旗汽车,一汽奥迪汽车、盘山公路、高速公路、长江公路大桥、全国公路交通示意图等。讲解员讲解图片,并归纳教材的基本知识:20世纪初,汽车开始在中国出现,之后外国的筑路技术传入中国;民国时期公路交通发展受到限制。新中国成立后,汽车制造厂相继建立;建立了较密集的公路网,尤其是山区公路和高速公路建设大在改善了公路交通状况。
课件展示:城市拥挤的交通图。教师提问:解决城市道路拥挤的问题,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学生进行讨论发言。在学生的发言中,肯定有很多可取的建议,甚至还会有不少的奇思妙想,教师进行适当的鼓励和评价,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第三展区:水上交通。
展示的图片有:木帆船、蒸汽轮船、豪华邮轮。讲解员讲解图片,并归纳教材的基本知识: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在中国设轮船公司;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轮船招商局,推动了中国水上交通的近代化进程。新中国成立后,轮船运输业获得较快的发展。
教师提问: 20世纪90年代以来轮船运输业的发展状况如何?培养学生对教材的综合分析能力。
第四展区:航空交通
展示的图片:冯如的飞机、老式螺旋浆飞机、现代客机。讲解员讲解图片,并归纳教材的基本知识:1909年,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1920年,中国首条航线开通。到1949年,中国民航初具规模。新中国成立后,航空交通有了较快发展,现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教师指出,在航空发展的同时,中国的航天技术也不断取得新的突破。请问:10月24日18时5分,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卫星名字叫什么?它的任务是什么?通过图片显示发射的场景和嫦娥一号卫星,增强直观效果,让学生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关注时政动态的意识。
把通讯工具的进步作为第五展区:通讯工具
展示的图片有摩尔斯发明的电报机、老式电话机、新型电话机、无线寻呼机、移动电话机、传真机、互联电脑等各式通讯工具。讲解员讲解图片,并归纳教材的基本知识:19世纪70年代,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20世纪初,上海设立无线电报局,20世纪初,清政府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到1949年,电话发展缓慢。新中国成立后,电讯事业快速发展,到2003年末,中国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居世界第一位。互联网通讯也发展较快。
教师提问:你平时主要通过哪些方式与远方的亲人和朋友联系?进行现实延伸。
图片展示完之后,教师强调: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促进了交通运输业和电讯事业的发展,并对人们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请同学们思考问题:近代以来,中国的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进步的原因有哪些?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这是本课的一个难点,教师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尤其是影响方面,要指导学生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辩证的思维方式。之后学生进行分析和归纳:
原因:科学技术在现实中应用;各个时期政府采取的统治政策;西方势力的渗透等。
积极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加快了生活节奏;促进了信息的传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效率。;改善了生活质量等。
消极方面:带来了交通拥堵;产生交通事故;空气污染;电磁辐射等。
4、课堂小结
教师对本课的教学过程和知识体系进行小结,指导学生对本课知识进行系统地归纳.显示本课的知识结构。
5、课堂讨论
说说即将开工建设的衡茶吉铁路在全国铁路交通中的地位及对安仁经济发展的影响。因为该铁路的立项建设在本地是一个热门话题。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现实延伸能力,并增强热爱家乡的思想观念。
6、课后实践
通过社会调查,了解本地交通和通讯发展的状况。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五、本课知识结构
课件15张PPT。第15课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一、教材简析
本教材是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五单元第15课,是14课内容的丰富和延伸,它与第14课、第16课一道构成完整的“近现代物质生活的变迁”的内涵,是本章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主要从近现代以来我国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来说明历史是向前发展的,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课文分引言和正文两大内容。
引言部分,引用西方史学著作内容和孙中山的话,强调了交通的发展,尤其是铁路的发展对社会生活带来巨大变化。
正文部分以鸦片战争为历史坐标,阐述了中国交通和通讯的变化,间接地介绍了这种变化的原因。并从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通讯五个方面具体地分析了变化的历程。
本课图文并茂,共插入了七幅图,展现了中国铁路和公路交通的发展。
课文中还插有一段“学思之窗”和两段“历史纵横”起着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启迪学生智慧的作用。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交通和通讯工具发展的表现。难点是学生理解和探究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要求学生识记交通工具中火车、汽车、轮船、飞机和通讯工具等在中国的出现。 理解近现代中国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进步的原因,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2、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对图片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对教材知识的归纳概括能力,并逐步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3、情感目标
让学生认识到只有新中国的建立和改革开放,才能实现交通工具的新发展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三、教学方法
由于交通、通讯工具和我们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所以在具体的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根据本课内容中图片较多,要求学生掌握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发展的特点。针对我校学生的具体学情,本课总的设想是通过图片的展览,配合讲解、提问、讨论等方式来进行教学。
具体作法是:
根据教材内容分五个部分展示铁路、公路、水运、航空、通讯工具变化的图片。让学生充当展览的讲解员,对图片的内容进行简单的讲解,并根据图片对教材的基本知识进行归纳。教师充当顾问的角色,进行适时的补充、提问和启发诱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四、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布置课前预习课文,搜集有关衡茶吉铁路的资料。
2、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展览的名称,即课题: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之后从学生中选拔展览讲解员,提出讲解和参观的要求。
3、新课教学:
第一展区:铁路交通
展示的图片有:史蒂芬孙发明的蒸汽机车、“0”号机车、东风内燃机车、电力机车、磁悬浮列车、地铁、动车组、青藏铁路、全国铁路交通示意图。讲解员讲解图片,并归纳教材的基本知识。教师提问:铁路在国民经济和人们的生活中担当什么角色?启发学生进行讨论回答。
第二展区:公路交通
展示的图片有:老式汽车、现代汽车、山区公路、高速公路、公路大桥、全国公路交通示意图、城市拥挤的交通图。讲解员讲解图片,并归纳教材的基本知识。
教师提问:解决城市道路拥挤的问题,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学生进行讨论发言。教师进行适当的评价和激励,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第三展区:水上交通
展示的图片有:木帆船、蒸汽轮船、现代邮轮。讲解员讲解图片,并归纳教材的基本知识。
教师提问:20世纪90年代以来轮船运输业的发展状况如何?
培养学生对教材的综合分析能力。
第四展区:航空交通
展示的图片:冯如的飞机、老式螺旋浆飞机、现代喷气客机。讲解员讲解图片,并归纳教材的基本知识。
教师提问:10月24日18时5分,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卫星名字叫什么?它的任务是什么?
通过图片显示发射的场景和嫦娥一号卫星。增强直观效果,让学生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关注时政动态的意识。
第五展区:通讯工具
展示的图片有:老式电报机、老式电话机、新型电话机、无线寻呼机、移动电话、传真机、电脑。讲解员讲解图片,并归纳教材的基本知识。
教师提问:你平时主要通过哪些方式远方的亲人和朋友联系?
进行现实延伸。 教师强调: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促进了交通运输业和电讯事业的发展,并对人们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请同学们思考下面的问题:
近代以来,中国的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进步的原因有哪些?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这是本课的一个难点,教师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尤其是影响方面,要指导学生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辩证的思维方式。之后学生进行分析和归纳:
原因:科学技术在现实中应用;各个时期政府采取的统治政策;西方势力的渗透等。
积极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加快了生活节奏;促进了信息的传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效率。;改善了生活质量等。
消极方面:带来了交通拥堵;产生交通事故;空气污染;电磁辐射等。4、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参观和讨论了解了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历程。认识到了它们的发展有赖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又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并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显示本课知识结构。5、布置课堂讨论题
说说即将开工建设的衡茶吉铁路在全国铁路交通中的地位及对安仁经济发展的影响。
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现实延伸能力,并增强热爱家乡的思想观念。6、布置课后实践题:
通过社会调查,了解本地交通和通讯发展的状况。
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五、本课教学特色
本课采用展览的方式来展示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发展历程,让学生直观地感知历史。在对图片的观察和分析、对教材基本知识归纳和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教师进行思路引领和指导来讨论和探究现实问题,把历史知识与现实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学习和运用能力。尽可能地发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体现新课标的要求。
六、教学反思
1、教师对新课标理念的认识不到位和技能的掌握不足,直接影响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效果。
2、学生初中历史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影响教学效果。
3、高一学生课程多,时间紧,而社会实践调查工作的实施工作需要时间的保障。
?
课件22张PPT。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欢迎光临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展览第一展区:铁路交通
第二展区:公路交通
第三展区:水上交通
第四展区:航空交通
第五展区:通讯工具 第一展区
铁路交通史蒂芬孙发明的火车“0”号机车蒸汽机车东风内燃机车韶山电力机车广深高速列车磁悬浮列车地铁动车组青藏铁路示意图请问:
铁路交通在国民经济和人们的生活中担当什么角色?第二展区
公路交通老式汽车一汽红旗轿车一汽奥迪汽车盘山公路高速公路江阴长江公路大桥全国公路干线图请问:
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的问题,你有什么好的建议?第三展区
水上交通蒸汽轮船木帆船现代邮轮请问: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轮船运输业的发展状况如何?第四展区
航空交通冯如制造的飞机老式螺旋浆飞机现代喷气客机请问:
今年10月24日18时05分,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卫星名字是什么?它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第五展区
通讯工具摩尔斯发明的电报机老式电话机新式电话机传真机无线寻呼机移动电话机互联电脑
请问:
你平时主要是通过哪些方式与远方的亲人和朋友联系?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促进了交通运输业和电讯事业的发展,并对人们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请同学们思考问题:近代以来,中国的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进步的原因有哪些?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原因:
科学技术在现实中应用;
各个时期政府采取的统治政策;
西方势力的渗透等。 积极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加快了生活节奏;促进了信息的传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效率。;改善了生活质量等。
消极方面:带来了交通拥堵;产生交通事故;空气污染;电磁辐射等。 同学们通过参观和讨论了解了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历程。认识到了它们的发展有赖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又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并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课堂小结 说说即将开工建设的衡茶吉铁路在全国铁路交通中的地位及对安仁经济发展的影响。衡茶吉铁路示意图课堂讨论课后实践题:
通过社会调查,了解本地交通和通讯发展的状况。 本课知识结构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交
通表现铁路19世纪80年代初修筑唐山至胥各庄的铁路
“九五”期末,铁路营运里程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
机车制造技术的进步公路近代中国汽车的出现和公路建设
新中国的汽车制造和公路建设的发展水运近代中国轮船运输业的出现和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获得较快发展
20世纪90年代后轮船运输业的发展状况航空近代中国航空业的开始
现代中国航空业的发展意义:推动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通讯表现有线电报:19世纪70年代台湾架设第一条有线电报线路
电话:20世纪初,清政府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
传真机、无线寻呼、移动电话、互联网的发展
2003年末中国的电话数量居世界第一位意义: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