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第5课 开辟新航路 (1课时)
【课程标准】
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教学目标】
目标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马可·波罗行纪》、寻金热、商业危机、科技的发展
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社会根源、思想根源、宗教根源和客观条件
认识到地理大发现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
图表分析、引用史料、问题探究
新航路开辟的动机,反映了资本扩张唯利是图的实质;中国古代发明对推动世界历史前进有重大作用
探寻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15、16世纪之交;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迪亚士抵达好望角、达·伽马直通印度、麦哲伦环球航行
欧洲航海探险家们的表现具有两重性,是“非正义的进步性”
学会辨证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能够比较并正确认识东西方航海史上的壮举
表格归类、地图动态演示、史料分析、情境再现、历史比较、讨论法
感受和学习探险家们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认识当时的中国科技在航海造船方面仍具先进性
让世界会合
地理大发现、世界市场、欧洲商贸中心的转移
“商业革命”、“价格革命”和资本原始积累的含义
比较并正确认识新航路开辟对欧洲和亚、非、美洲所造成的不同结果,感受历史发展的对立统一性
问题探究、引用史料、讨论或辩论
新航路的开辟是历史的进步,是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过渡;该过程及其结果充满血腥味和罪恶感
【前期分析】
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历史: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即原因和条件),探寻通向东方新航路(即经过),让世界会合(即影响)。本课内容(“开辟新航路”)在世界近代史教材中的地位相当重要,起着承上(“资本主义的萌芽”)启下(“殖民扩张与掠夺”)的过渡衔接作用,因此,教学时必须注意理顺前后教材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是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为早期殖民活动提供了前提条件;早期殖民活动则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和新航路开辟的必然结果,它是资本原始积累最强有力的手段,极大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课型】
本节课文的课型为讲授、讨论课
【教学媒体】
本节课文将采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课件。内容包括:板书、课文资料和问题。
【教学方法】
本课教学方法为,以讲述法介绍本课基本过程,以讲解法描述重要知识点,通过启发性和概括性谈话法来指导学生归纳课文线索。运用探究性教学法解决本课的问题。
【重点】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影响
【难点】
商业革命(即世界市场的形成)、价格革命和资本的原始积累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段影片 【课件展示】
从公元1500年前后开始,人类相互隔绝的历史开始改变,这时候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的世界史。直接导致隔绝状态打破的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航路的开辟。
2、讲授新课
请大家阅读课本第一个标题的内容,并思考:
问题:什么是“新航路” ?西欧人为何要开辟新航路?他们为什么能开辟新航路?
【课件展示】
十五、十六世纪之交,西欧各国本想探寻通往东方的航线,经过一系列的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这些航路通常被叫做新航路。西欧史学界在欧洲中心论的影响下,一般都将这一过程称为“地理大发现”。
【课件展示】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原因
材料一 1500年左右,随着欧洲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货币日益取代土地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标志,货币成为普遍的交换手段。
材料二 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需要的第一件东西。
材料三 1453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攻占君士坦丁堡,占领巴尔干、小亚细亚以及克里木等地区,从而控制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不但帝国军队肆意抢劫商旅,而且帝国当局还规定对过往商品课以重税。
材料四 在欧洲西南端的西班牙于1492年收复了阿拉伯人在伊比利亚半岛上的最后一个据点。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人从长期的穆斯林统治下获得了解放,但在斗争中也产生了强烈的宗教情绪:热衷于传播天主教,使穆斯林和其他异教徒皈依天主教。
请同学讨论后,回答
【课件展示】(结合图片说明)
一、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1、原因
①欧洲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根本原因)
但是西欧贵金属产量本来就不高,传统的黄金供给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商品经济发展的需求。当时西欧市场货币普遍短缺,欧洲人渴望得到黄金。究竟从什么地方可以获得大量贵金属?欧洲人从一本游记中找到了答案,那就是《马可·波罗行纪》。
【课件展示】
材料1:“东方是金瓦盖顶,金砖铺地,门窗都是黄金装饰,连河道里都有滚动的矿石,东方简直是一个灿烂辉煌的黄金世界,冒险家的乐园。”
——马可·波罗
② 黄金的诱惑
在马可·波罗的夸张描述下,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驱使着欧洲人追求黄金,这就是开辟新航路的根本原因。
除了贵金属,欧洲人还想大量得到东方的贵重商品,例如丝绸、茶叶、还有香料等。但是当时传统的东西方贸易却被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所垄断。经过他们倒手,商品价格一般要提高8到10倍以上,高额利润让大西洋沿岸的西欧商人垂涎不已。而且,到了15世纪中叶,中亚地区崛起了一个强大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帝国控制了东西贸易的商路,并对过境商品征收重税,甚至掠夺过境商旅。因此导致了严重的商业危机,很多西欧人希望开辟一条绕过地中海前往东方的新航路。
【课件展示】
③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商路
④传播天主教的热情
在经济和宗教利益的驱动下,为了绕开中亚强国开辟通往东方的新航路,欧洲人决定把希望寄托在海洋上。
问题:为什么欧洲人选择把通往东方的新通道开辟在海上?
【课件展示】
一组图片,请同学们观看后归纳
2、条件
①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发展以及地理知识的提高
解说:经过几个世纪的努力,欧洲人在航海和造船技术方面取得很大的进步,已经具备了远洋航行的条件。比如在12世纪末13世纪初,中国发明并经阿拉伯传入的罗盘针已经应用在行海上。航海图也已经有了便于确定方位的经度和纬度。造船方面,到了15世纪,欧洲人的技术已经相当先进,原来的单层甲板大帆船已经让位于多桅多帆,顺逆风都能行使的圆形船体大帆船。所有这些都为开辟海上新航路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②葡、西等国王室支持
问题:葡萄牙、西班牙首先开辟新航路的原因有哪些?
地理位置处于大西洋沿岸
传播天主教的需要
掌握了航海技术
是中央集权国家,侈奢享乐需要
人文主义思想提供了精神动力
解说:葡萄牙历史学家 J·H·萨拉依瓦曾说过
航海发现是首先在葡萄牙作为国家计划的,是一个全国计划,是一个由一个王子主持的计划。这使得葡萄牙的航海大发现不像那些商人为贸易所进行的孤立探险,而是一个两百年来有规划、有系统组织的任务和策略。
——《大国崛起》解说词
至此,在15世纪前后,新航路开辟的时机已经成熟。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本,然后请大家来回答这些究竟是属于谁开辟。
【课件展示】
二、新航路的开辟
请一位同学根据课件的展示,给大家介绍一下其过程
时间
率领船队的航海家
开辟的航路
备注
1487年
葡萄牙人迪亚士
率船队抵达非洲西南端的好望角
葡萄牙王室是他们远航的支持者
1497-8年
葡萄牙人达·伽马
欧洲从海上绕过好望角,直通印度的新航路
1492年
意大利人哥伦布
开辟通往美洲的新航路
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
1519~1522年
葡萄牙人麦哲伦等
完成了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再返回欧洲的环球航行
西班牙王室支持了这次航行
这次航行证实了地圆学说
【课件展示】
三、走向会合的世界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情景表演:假如你是1543年的安特卫普的地主,你的舅母70大寿,你带着礼物去祝寿
谈话内容可从礼品、生活、心情等方面入手,要求能够体现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一)对欧洲
①引起商业革命:(1)贸易范围扩大
(2)贸易数量和品种增加
(3)商业中心的转移
(4)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
②引起价格革命:大量金银流入欧洲,造成物价猛涨,新兴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得暴利,而坐收租金的封建主阶级日益衰落,劳动人民日益贫困,从而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对亚洲、非洲、美洲
③为欧洲开辟了殖民扩张的道路,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殖民者的疯狂掠夺行为也为殖民地带来灭顶之灾。据统计,在欧洲殖民者抵达美洲之后的一个半世纪里,中美洲阿兹台克和玛雅文明区的印第安人口从2500万锐减到150万。美洲地区在16—18世纪总共被掠夺了13.3万吨白银。他们的行为为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三)对世界
④加强了各洲的联系,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⑤为葡、西等国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引发“地理大发现”。
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美洲等地的联系,逐渐结束了各地相互孤立的状态。各地文明开始了汇合交融,地区性贸易开始向世界性贸易扩展,从此,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早在欧洲冒险家们涉足海洋前几十年,中国正处于强大的封建明王朝的统治之下。这个时候,同样在国家的支持下,中国却展开了一次别样的远洋航行。这就是我们所熟悉的郑和下西洋。郑和的船队规模庞大,船只多达六七十艘,随行人员多达两三万名。这些都是西欧探险家们的船队所无法媲美的。请大家观察一下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图。
【课件展示】探究:中西远洋航行的差异所带来的启示
材料:
公元1500年前后,中国正处在明朝统治之下。郑和的船队七下西洋,但不是为了开拓贸易,而是为了宣扬皇帝的德威。郑和死后,中国人的身影就在海洋上消失了。
——《大国崛起》解说词
问题:中西的远洋航线有什么不同?如果郑和向东行驶,结果会怎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别?怎样评价中西的远洋航行?
【课件展示】小结:
16世纪前后,在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支持下,航海家们开辟的新航路,使得世界各地逐渐结束了孤立的状态,开始了一体化的过程,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成功,使其他欧洲国家纷纷效仿,这些国家是哪些以及他们的发展情况如何,我们下一节课再详细了解。
课件6张PPT。开辟新航路www.themegallery.comCompany Logo一、对教材的剖析和处理--说教材: ?(一)、本课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15世纪末---16世纪初西欧人在地理上的重大发现,掌握新航路的开辟的原因、经过和意义
????2、德育目标: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以下问题:????(1)、新航路的开辟既需要技术条件,更需要决心和勇气。?????(2)、新航路的开辟带来了积极影响,也为欧洲开辟了殖民掠夺的道路。?3、能力培养目标:?????在教师帮助下,要求学生结合新航路的开辟的动机和取得的成就,结合开辟新航路的成果和后果进行思考,加以认识,从而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www.themegallery.comCompany Logo(二)本课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以及知识结构和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1)、地位:"新航路的开辟"是欧洲中世纪历史结束时期14---16世纪,欧洲巨变的标志,对欧洲和整个世界历史影响巨大,特别是对世界近代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世界古代历史到世界近代历史的承前启后的重要的历史事件。(2)、知识结构和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由于长期以来东西方贸易被阿拉伯人、意大利人所垄断,再加上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兴起,对东西方贸易产生了? 不利的影响,随着西欧商业的发展,贸易的扩大,再加上《马可波罗行纪》的刺激,激发了西欧人探索新航路的欲望,先是迪亚士、达伽马往东的航行,最后达伽马到达印度,后是哥伦布、麦哲伦的往西航行,哥伦布到达美洲,麦哲伦环球航行,也找到了一条通往东方的航路,从而把世界更紧密的联系起来,接踵而至的是欧洲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给亚非拉人民带来深重的劫难。www.themegallery.comCompany Logo二、教法设想--说教法 1、讲授法
2、讨论法
3、启发式
4、比较法www.themegallery.comCompany Logo三、教学构想-------说教学程序 ? 1、导入:(3分钟)一段影片
? 2、出示目标:(2分钟)师生共同阅读,教师点明本课的学习重点,让学生心中有数,学有目标。?3、导读:(6分钟)在出示教学目标后,教师提出问题,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重点、疑惑点及作出相应的记号(加点、划线、打圈、作批注等),以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结构。教师巡回指导,对差生个别辅导,以回收教学信息。?4、导议:(12分钟)在学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前后四人一组进行讨论,主要讨论在阅读中存在的疑惑点,并组织各组选派代表回答问题并解说《新航路开辟简表》,教师仍要巡回指导,并控制好课堂气氛。 www.themegallery.comCompany Logo5、解惑:(12分钟)教师对学生阅读、讨论的情况进行评价、回授,主要解决教学中存在的疑惑点。可以结合计算机辅助教学演示新航路开辟中的四大航海家远航路线,根据投影《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远航比较表》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历史意义,以突出重点,分散难点,解释疑惑点。
6、 练习:(7分钟)把预先准备好的练习题用投影仪打出,让学生逐一回答。
7、总结:(3分钟)???课件32张PPT。什么是“新航路” ?西欧人为何要开辟新航路?他们为什么能开辟新航路? 西欧史学界在欧洲中心论的影响下,一般都将这一过程称为“地理大发现”。 十五、十六世纪之交,西欧各国本想探寻通往东方的航线,经过一系列的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这些航路通常被叫做新航路。何为新航路?阅读下列材料,分析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原因
材料一 1500年左右,随着欧洲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货币日益取代土地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标志,货币成为普遍的交换手段。
材料二 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需要的第一件东西。 材料三 1453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攻占君士坦丁堡,占领巴尔干、小亚细亚以及克里木等地区,从而控制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不但帝国军队肆意抢劫商旅,而且帝国当局还规定对过往商品课以重税。
材料四 在欧洲西南端的西班牙于1492年收复了阿拉伯人在伊比利亚半岛上的最后一个据点。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人从长期的穆斯林统治下获得了解放,但在斗争中也产生了强烈的宗教情绪:热衷于传播天主教,使穆斯林和其他异教徒皈依天主教。一、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威尼斯繁荣一、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黄金的诱惑 君主有一大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宫房屋地铺金砖,以代石板。 马可· 波罗(1254—1342)17岁时从意大利来到中国,回国后发表《马可·波罗游记》,书中描绘的东方,遍地都是黄金。14世纪前后欧亚之间的商路旧航路由中国或印度出发,经过中亚和西亚,由海路或陆路转往欧洲的贸易路线奥斯曼
土耳其地中海15世纪中期,奥斯曼帝国占领了巴尔干半岛和小亚细亚地区,切断了欧亚之间的唯一的传统商路。
商路不畅引起的商业危机是促使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又一重要原因。一、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黄金的诱惑传统商路不畅传播天主教为什么欧洲人选择把通往东方的新通道开辟在海上? 欧洲航海者使用的远洋多桅帆船罗盘针指向标15世纪时,一些绘图员开始绘制世界地图地圆学说开始流行,这是1492年在德国制成的地球仪一、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客观条件欧洲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地理知识的提高 主观条件西班牙、葡萄牙王室的支持条件(可能性)强大的物质基础葡萄牙、西班牙首先开辟新航路的原因有哪些?葡萄牙西班牙为何走在开辟新航路的最前列?地理位置处于大西洋沿岸
传播天主教的需要
掌握了航海技术
是中央集权国家,侈奢享乐需要
人文主义思想提供了精神动力好望角麦哲伦海峡西葡萄牙西班牙二、新航路的开辟三、走向会合的世界(影响) 假如你是1543年的一位安特卫普人,你的舅母70大寿,你带着礼物去祝寿 谈话内容可从礼品、生活、心情等方面入手,
要求能够体现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情景表演1、礼品有非洲的象牙;美洲的烟草、亚洲的香料、茶叶、瓷器等
2、现在生活既舒适又充实:
不用象以前那样要经常到威尼斯去进货,长途奔波了;
3、黄金象流水一样到我们的口袋里,现在腰杆直了,心情好了贸易范围扩大
贸易数量和品种增加商业中心的转移(一) 对欧洲:1、引起“商业革命”:
(1)贸易范围扩大
(2)贸易数量和品种增加
(3)商业中心的转移由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4)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
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 16世纪,欧洲的黄金从55万公斤增加到119万多公斤,…… 物价上涨使靠工资为生的工人实际工资下降,日趋贫困。按传统方式征收定额货币地租的封建主,收入减少了。新兴的资产阶级靠使用廉价的劳动力和高价出售产品而得到好处。
——孔祥民主编《世界中古史》 (一) 对欧洲:1、引起“商业革命”:
2、引起“价格革命”
(1)货币贬值(2)社会分化①封建主衰落
②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得暴利
(一) 对欧洲:1、引起“商业革命”
2、引起“价格革命”
3、开始殖民扩张
加速 西欧 的解体
促进 的发展封建制度资本主义(一) 对欧洲:
(二)对亚、非、美洲:1、带来深重的灾难:
政治控制、经济掠夺等
2、冲击了当地落后文化和生活方式文明的链接茶叶马、牛、橄榄、葡萄等玉米、马铃薯、番茄、花生等茶叶(一) 对欧洲:
(二)对亚、非、美洲:
(三)对世界:1、加强了各地间的联系,逐渐结束相互孤立的状态,文明发生碰撞并开始汇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与世界会合
2、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冲击了教会神学理论
3、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拓展与延伸之一:
郑和下西洋与迪亚士、哥伦布航行的目的、性质 、影响方面有什么不同?PK公元1405至1433年,郑和(1371—1433)率领庞大的远洋船队七次远航西洋,历经印度洋、波斯湾、红海和阿拉伯海沿岸,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遍访亚、非30余个国家和地区,堪称人类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郑和每到一国家,便向该国君主宣读大明皇帝的诏谕。郑和赠送礼物给各国,然后购买当地的珍奇物品,又邀请各国使节访华。1、掠夺财富;2、扩张领土,占有市场3、传播基督教等1、扬国威 2、获得外国的珍宝特产3、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等政治行为
贡赐贸易经济行为
资本主义的海外殖民国力不堪重负
远洋航海业衰落造成亚、非、拉美的长期贫困落后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交流欧洲:
世界: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新航路的开辟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打破了各国相对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重要条件,促进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成长。欧洲殖民者对亚洲、非洲和美洲进行殖民活动,将大量财富运回欧洲并转化为资本,造成殖民地人民的极端贫困和落后。这个我们将会在第2课再进一步学习。小 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