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0张PPT。
说课 的主要内容
1.教材分析
2.教学方法
3.教学目标
4.教学过程
5.课后总结教材分析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它是中国和西方两条不同的历史发展轨迹的必然交汇.它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也是中国人民奋起抗争、探索富强的开始。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及侵略战争后列强强加给中国政府和人民的不平等条约,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近代的苦难历史,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通过初中的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和思维,学习历史喜欢深层思考和理性探求。但对知识的把握还没有形成固定的体系,还没达到一定的广度,对历史现象的认识还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深度。
教学手段与方法
采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展示与教学有关的资料、图片等,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阶梯设疑,启、导、读、练相结合的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战前中外形势的比较 鸦片走私,虎门销烟) 鸦片战争的经过,<<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培养学生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资料的能力
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人物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明白封闭必然落后,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认识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激发学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教学重点
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评价林则徐教学难点
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
的继续和扩大
教学过程设计
1.阶梯设疑,组织预习
2.情感导入,新课呈现
3.师生互动,共同探讨
4.结合课件,加深认识
5.探究学习, 学以致用
鸦片战争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 封建社会 有人说:如果没有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就不会发生鸦片战争。
这一观点正确吗?鸦片战争能否避免?为什么? 1、鸦片战争前中国和英国 2、中英正当贸易和鸦片走私
3、虎门销烟
虎门销烟 中国 英国
经济 自然经济 资本主义
政治 腐朽封建制度 新兴资本主义制度
对外关系 闭关锁国 侵略扩张
落后 先进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 正当的中英贸易 英国的鸦片走私 思考:为什么英国工业品在中国不畅销?中英茶丝药呢 绒棉 布鸦片 思考:英国为何选“鸦片”来打开中国市场? 思考: 鸦片输入给中国带来了那些危害?
谁较早认识到了这一点?罪恶的鸦片贸易林则徐与禁烟运动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则数十年之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3、1839年6月,林则徐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必然性):英国:19世纪上半期,完成工业革命,迫切需要更多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加紧对外扩张
中国:地大物博,能为其丰富的原料人口众多,是一个广阔的潜在
销售市场必然是是英国发动
必然是一场侵略战争二、鸦片战争的爆发1、战争进程
2、中英《南京条约》
3、鸦片战争的影响1840年6月,英国军舰40多艘驶进广东海面,封锁珠江口,进行挑衅,鸦片战争开始。 二、英国发动侵华战争1、1840年6月英军封锁珠
江口鸦片战争爆发。
林则徐抵抗。2、英军进攻厦门受阻。
(邓廷桢抵抗)
3、琦善与英军谈判,
直达大 沽口。北上攻陷定海,1840年6月---1841年5月 英军撤退
4、1841年初英军占领
香港岛 直隶总督琦善同英军谈判,向英军保证,只要英军退回广东,清政府一定惩治林则徐。不久,英军撤退。道光帝将林则徐革职查办,改派琦善为钦差大臣,赴广东同英军谈判。 1、1841年秋英军攻陷厦门,
进攻定海,总兵葛云飞率军
抵抗,中炮牺牲。
2、英军进犯吴淞,提督陈化
成英勇抵抗,力竭牺牲。1841年8月---1842年8月南京广州3、英军占领镇江,到达南京,
中英签定《南京条约》。`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英国:中国:腐朽的封建制度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力强盛,船坚炮利制度腐朽,经济落后签订 《中英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中国战败。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代表耆英、伊里布到南京下关江面英舰“皋华丽”号上,被迫接授英国代表璞鼎查提的条款,签订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丧权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签订《南京条约》图
耆英
璞鼎查 中英《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通商口岸;协定关税破坏了领土主权;
使之成为侵华基地。加重人民负担
加剧了清政府财政困难门户洞开,便利外国资本主义势力侵入丧失关税自主权;便利列强经济掠夺。3、鸦片战争的影响:社会性质变化社会矛盾变化革命任务和性质变化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三、战火再燃---第二次鸦片战争1、原因
2、经过
3、《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3 、影响①概括中英贸易情况。
②英国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对吗?一 、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借口(直接原因):英国“亚罗号“事件
法国“马神甫事件”
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仍难在中国市场倾销西方列强却认为“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他们享受的权益太少”。提出“修约”要求1、根本原因中国社会自然经济依然占主导地位二、战争的经过1856 、10 —1857年1858年1860年广州联军委员会天津《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火烧圆明园北京 断壁残垣影响和控制清朝统治中心公使驻京增开十口.舰船航行.外人入内.增开天津西方侵略势力从东南沿海一带扩展到了北方沿海、
长江流域及中国内地,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
.割让九龙使中国的领 土进一步丧失,而且扩大了英国在
香港地区的侵略 。
.华工出国这实际上是准 许西方列强将中国人掠卖到国外,
.赔偿损失追 加赔款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激化了阶级矛盾。三 《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1860年《中北京条约》1864年中俄《北京条约》和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1881年中俄《改订条约》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侵占的7万多平方千米四、 俄国侵占我国北方的大片领土政治上: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经济上:外国势力由沿海各省,伸向内地,方便了他们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和劳动力。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了。五、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思考题: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继续:原因和本质相同,都是为了打开
中国的市场。
扩大:从时间、侵略国家、危害等方面探究学习 有人写了一篇《应该感谢“鸦片战争”》的文章,他在文章里说时光不能倒流,历史不能改写,但悲剧未必一定不会重演。回顾过去是为了更好地把握现在,开拓未来。为此,我们应该感谢“鸦片战争”。正是这场战争,使沉睡中的中国猛醒过来。与其说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耻辱,倒不如说,正是这场战争,使中国开始觉醒,迈出了走向近代化的第一步。你认为该不该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