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9课:老王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9课:老王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1-20 19:24: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老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积累重点字词句,深入理解老王的“苦”与“善”,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
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爱心、善心、同情心,品味作品中的仁爱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老王的“苦”与“善”
难点:理解作者“愧怍”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激活思维,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生命中,总有一些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匆匆走过,总有一个人,一个场景让我们在点滴中感动着,思考着。时隔30年,因为敬重与怀念阿长鲁迅先生,写下了【生齐读】“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的文字;时隔8年,因父子情深朱自清发出了【生齐读】“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的感慨;几年后,杨绛先生又会对她生命中的过客——老王,有怎样的情感体验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老王,去触摸心灵,感悟人生。【板书课题:老王 杨绛】
二、与《老王》对话
1.师:请大家打开书,速读课文,
【投影出示】思考:文中哪句话最能体现作者对老王的感情?请画出来。(1分钟时间)
生: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师:大家赞同他的观点吧。好,请坐。
2.师:老师教过大家,读句子要善于抓关键词,关键词是理解文章的一把钥匙。你认为这句话中的关键词有哪些?
师:同学们想一想:在这篇文章中,谁是幸运的人,谁又是不幸者?
让我们先来走进不幸者老王,与老王一起对话。
三、与不幸者对话
4.师: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幸福的家庭家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请同学默读课文的1—4自然段,圈点勾画,思考:老王有着怎样的不幸?并按照以上句式(“老王是个不幸者,因为 ”)谈一谈你的发现,三分钟开始。
5.(生默读,圈点标画。师巡视。)
师生探讨。范读。及时补充背景。
“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是指北京解放后,即
( http: / / www.21cnjy.com )1956年起全国倡导的“公私合营”,要求把各个行业的人都组织起来,反对私营,反对单干。后来因为要彻底地反对所谓“阶级压迫”,不准“骑在劳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三轮就被取缔了。那是中国的一段荒唐的历史。
师小结:同学们啊,这样看来,老王是一个被社会抛弃的人他没有家庭,没有自己住的地方,。他靠着活命的只有一只眼,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只有破败的小屋
。所以说老王真是一个不幸的人。我们回到原点。刚才我们找到本文的一个关键的句子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文章中幸运的人是谁?杨绛。
6.师:
你对杨绛了解多少?
生:(读自己找到的资料。)
师:好的,那我们也一起来了解一下这段历史哈。
【投影出示】
杨绛,生于1911年
她是清华学者
一代才女
他是《围城》作者钱钟书的夫人
他们夫妇
都是建国初期中国最有学问的高级知识分子
可悲的是
他们遭遇了中国最荒唐的年代──文革
在那些长夜漫漫的日子里
他们经受了非人的苦痛折磨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
钱钟书、杨绛夫妇被打为“反动学术权威”
他们受批斗,戴高帽,挂木板
杨绛也被剃成阴阳头,被驱到大街上游行,最后被发配去扫厕所……
自己的女婿也不堪压迫自缢身亡。
师:这样看来,杨绛一家人生活在这么一个不幸的时代,为什们她还说自己是个幸运的人呢?
生:因为他和老王相比,老王更不幸,老王有一只眼瞎了,只能靠蹬三轮活命。它相对与老王是幸运的。
师:更可贵的是,这样一个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幸的老王,他对杨绛一家人并没有像他人一样用那种残酷的方式去对待他,而是给了杨绛一家以温暖,同学们下面让我们穿越一下,把自己的化身为杨绛,体会一下老王为他们家做了哪些事情呢?
四、【投影出示】:与幸运者对话
7.【角色体验】:我是杨绛,我是个幸运的人,因为老王 。(可以引用文中语句)
8.【角色体验】:我是杨绛,我是个善良的人,我为老王 (可以引用文中语句。)
学生思考,交流。体会老王和杨绛一家的善。
小结:老王就是这样一个普通而又善良的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病入膏肓的他送的香油和鸡蛋,温暖了杨绛苦难的岁月。这是一个遭受社会漠视的人的善良,遭受莫大不幸的人的善良,是最可贵的善良!杨绛一家人也是善良的。不幸者老王和幸运的杨绛一家就是这样用善良体察善良,用爱心交换爱心,然而,老王去世以后,作者为什么会感到“愧怍”呢?让我们用刚才文本细读的方法与愧怍对话,叩问心灵。
五、【投影出示】与“愧怍”对话
【咬文嚼字】:自主活动:细读8-16自然段,找出最能触动你的文字、语句或文段。
合作探究:小组交流,探究作者愧怍的原因。学生热烈讨论。
9.适时进行朗读体验。【投影出示】
( http: / / www.21cnjy.com )“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
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你内心的感觉是什么?
师:在老王的心目中,在他临终前想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告别的人是杨绛一家人,他想要得到的是亲人般的温暖,可是杨绛,当时的杨绛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几年以后,当她回忆当年自己的做法的时候,他感到了愧怍,这种愧怍是一种高级知识分子高贵的愧怍。在我们的生命中肯定有也有一些这样的人,值得我们去反思一下我们的做法。好了,透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文本细读的方法呢?
好了,透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文本细读的方法呢?
11.【投影出示】:文本细读的方法
生各抒己见。谈收获。
12.【投影出示】:与心灵对话
教师完成心形板书,学生写作,写完后把便签纸贴到白板上。学生上台展示,读出自己所写的内容。
六、课堂小结: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特蕾莎修女说过:我们
( http: / / www.21cnjy.com )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杨绛的老王,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个不幸时代的一抹人性的亮色。作为现代生活中的幸运者,我们对待象老王这样的不幸的人,同学们,我们要用一生去体会。记住“愧怍”这个词语,永远心怀“愧怍”,不断内省,我们这样我们才会走向高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