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鲁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再现两幅写景画面,概括江南雪和朔方雪的特点。
2.品味文中精炼传神富有表现力的语句,领会两种不同的情感。
3.领会朔方雪的象征意义,感受作者不屈的战斗精神。
【教学难点】领会朔方雪的象征意义,感受作者不屈的战斗精神。
【教学方法】朗读和品读
讨论与点拨
【教学过程】
一、导入:鲁迅的散文诗集是什么?《野草》
( http: / / www.21cnjy.com )。《雪》是《野草》中最值得阅读的一篇文章。那是1924年12月30日,北京下起了纷纷扬扬的大雪。第二天,天空放晴,朔风凛冽,鲁迅在日记中写道:“大风吹雪盈空际。”这七字已隐隐富有诗意。18天后,一篇题为“雪”的散文诗诞生了。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散文诗,跟随鲁迅先生一起赏雪景,悟雪情。(板书文题、作者。)
二、与文本对话,
感知景物美。
1.鲁迅先生曾要求我们读书三到,你知道吗?
读书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2.心到、眼到、口到,放声地、自由地朗读课文。请在脑中再现画面。
3.
通过朗读,你脑中再现了几幅画面:江南雪景画和朔方雪景画。
江南雪有何特点呢?(明确:滋润美艳。)
朔方雪有何特点?(明确:如粉如沙,决不粘连,旋转升腾,孤独。)
三、与作者对话,感受情感美
。
【过渡指导】作者妙笔生画,一幅幅画卷俨然展现在我们面前。下面我们用眼欣赏、用心感受一下江南的雪景画吧。
1.大家知道滋润美艳的“艳”字,在汉典里的解释吗?
艳:丰大而有色彩。
2.
“艳”字和色彩有关。第一段中有哪些写颜色的词语呢?标注一下!(明确:血红、白中隐青、深黄、冷绿。)
这些颜色都来形容哪些景物呢?投影“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 ,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 ;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
3、各种色彩映衬着雪野,美不美?有感情的齐读读,读来温柔婉转一点。
4、你还能看到什么景物呢?(明确:或许有蝴蝶、蜜蜂)
“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虚写)朱自清的《春》,“闭了眼,树上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5、这是怎样一番山花烂漫、生机盎然的景象啊!指生读第一段,同学闭上眼睛,再现画面。
江南的雪中当然还有欢乐的孩子!他们在干什么?
塑雪罗汉
①“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来塑雪罗汉”,
(表演“呵”)。
明确:虽冷却乐,就像冬天打雪仗一样。
②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个孩子,你最想用你的小手干个什么活呢?
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
从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
③品析: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
品味“偷”,偷得难道只是胭脂吗?是快乐。
④品析: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读出伤感惋惜味。
6、你能感受到作者对江南雪的感情了吗?喜爱中流露惋惜。
投影
江南是鲁迅的故乡,当他在纸上写下那些关于江
( http: / / www.21cnjy.com )南之雪的文字的时候,他的姿态应该是恬静的,嘴角的笑容是温情的,心里的渴念是悠远、惆怅的。也许他的眼睛里还有些微的湿润,因为昔日不可重来,记忆只能留存于想像,既然他已经似一粒种子被风吹离家园,命运就注定了他一生的漂泊动荡。
四、与人生对话,感悟精神美。
【过渡指导】我们再来欣赏鲁
( http: / / www.21cnjy.com )迅笔下朔方的雪。我们看到,朔方雪前面用了一个关联词——但是。如果在江南雪前面加一个关联词,会是什么?(明确:虽然。)
那么整篇文章的结构就是:虽然江南雪如何如何,但是朔方雪如何如何。这么说前三段的文字看起来较重,其实很轻;而后三段看起来较轻,实则很重。
1.教师范读。(配乐)点评:读来铿锵有力。
投影: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
( http: / / www.21cnjy.com )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2、自由朗读,指生朗读。
【过渡指导】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篇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章写于1925年,当时五四运动进入低潮,中国陷入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鲁迅本人也因为支持北师大学生运动而被教育部开除公职,但是他没有丝毫的退缩,继续坚持斗争。朔方雪这一部分文字精粹,蕴含丰富,请细细品味语言。
要求:找出抓住其中一个词,或一句话,分析这个词语或句子的深刻内涵。学生做赏析批注。
投影:示例——“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这个句子中,“永远”始终如一,“决不”二字不容置疑,写出了朔方雪不屈、顽强的特点。
请看批注概括:
①用一个“撒”字让人感到这个雪是有力量的,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度的,他不用“飘”不用“落”,和地上、枯草上的环境相融合在一起,有一种粗犷的感觉,还呼应了前面的“如粉如沙”,可见朔方雪具有一种独特的阳刚之美。
②“在日光中”对于雪来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太阳光应该是他最大的敌人,但是,当朔方的雪遇见太阳光的时候,他没有像南方的雪那样毫无反抗地就融化掉了,而是更坚强地奋飞和抗争。
③“无边的旷野”,体现出朔方的雪是孤独的。“在凛冽的天宇下”,对寒冷环境的反抗。
④“包藏火焰”,在这样冷酷的环境里,拥有一颗火热的心,拥有战斗的热情。
⑤“死掉的雨”,从中可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看出朔方雪的一种生命力,他起先是雨,但是不管环境怎样恶劣,他又会变成雪,他永远都留在北方,永远是在和恶劣环境做斗争。他具有非常顽强的生命力,他是永恒的,是不死的。
⑥“如粉如沙”“决不你粘连”的孤傲个性,“蓬勃地奋飞”“旋转而且升腾”的顽强斗志,“灿灿地生光”、“包藏火焰”的昂扬热情
……
3.教师问:作者对朔方的雪抱着何种感情?赞美、敬仰。(注:适时点明象征手法。)
“如粉如沙”“决不你粘连”的孤傲个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蓬勃地奋飞”“旋转而且升腾”的顽强斗志,“灿灿地生光”、“包藏火焰”的昂扬热情,似乎让我们透过朔方的雪看到了一个人?鲁迅
文章赋予雪以人格化,让你透过朔方飞雪,看到一个孤独却永不屈服的鲁迅!
四个资料引读:
①“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
②“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自题小像》
③
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④
阅读鲁迅散文的特殊价值,就是帮助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走近鲁迅的生命个体。这旋转而升腾着的,也是鲁迅的精魂……
(钱理群)
《雪》是鲁迅的内心独白,也是他的人生选择,他要像朔方雪一样虽孤独却永不屈服!
4、最后,让我们怀着对鲁迅更加深刻的理解和崇敬一起大声诵读《雪》最后三段!
五、读点鲁迅!
他愿意将雨的精魂变为朔方凛冽的大雪,夹杂着男子汉的豪情,在俯首与横眉之间,踏上悲壮的抗争之路。这就是鲁迅!
如今,革命的风暴已渐行渐远,人生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风雨却常至常新。越是在一个躁动混乱的时代,越需要一个沉静倔强的灵魂。让我们向这个温情而抗争的灵魂,向鲁迅先生,致以深深的敬意!
读点鲁迅!读点经典!
六、作业布置
1、搜集有关雪的诗词
2、阅读鲁迅散文诗集《野草》
七、板书设计:
滋润美艳(美)——江南雪——爱、惜
旋转升腾(力)——朔方雪——赞、敬
孤傲个性
顽强斗志
鲁迅
昂扬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