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树
【课前预习】
1、读课文,查阅工具书,为生字词注音,释义。
2、阅读课文后,了解作者,理清思路。
3、依文绘图:小组分工,每组根据文中不同的语段内容各创作一幅有关那树的图画,也可以多幅连环。
【课程标准】
“阅读的过程,实际上是读者把印刷在书本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文字所代表的知识与读者已有的生活体验联系起来的一个过程.””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目标】
1、积累“引领受戮,荫庇,周道如砥”等词语,熟读课文。
2、了解大树的生命历程及大树被伐的真正原因。
3、体味作者痛苦、悲悯、激愤的情感。
【评价任务】
1、理解树的价值、品格及命运,体会作者情感。
2、揣摩关键词句,从字里行间中分析形象,把握主题。
【教学过程】
教学板块一、复习导入
1,、出示《白杨礼赞》课件中有关白杨的图片,提问:“《白杨礼赞》中,白杨树只是树吗?它与人有什么关系?”
(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以树寓人,人树合一。)
2、出示《三棵树》课件中包含三棵树的图片,提问:“《三棵树》中,苦楝树、石榴树和枇杷树只是树吗?它与人有什么关系?”
(树不仅象征自己的梦想、人生,也象征着自己曾经拥有的美好过去。表现人对自然的依存和作者对生命的思考。)
3、出示《那树》课题及图片,提问:“今天我们学习台湾散文家王鼎钧的《那树》,看文中的那树只是树吗?它与人有什么关系?”
教学板块二.走近那树
1、走近那树我推荐
学生自主推荐本课需积累的生字生词,并交流。
佝偻(gōu
lóu)倒坍(tān)踝骨(huái虬须(qiú)
荫庇(yìn
bì):大树枝叶遮蔽阳光,宜于人们休息。
引颈受戮:伸长脖子接受杀戮。
周道如砥(dī)这里形容公路的平坦,畅通无阻。
2、、走近那树我展示
学生拿出各自课前依据课文内容创作的图画,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组交流后推选代表全班展示,尽量用课文词句介绍自己图画的内容,全班同学以是否符合文中语句描写为依据进行评判。
根据可能出现的图画,评判标准如下
①一条泥泞的小径,背景是一片荒野,径旁一棵参天大树;还有稀稀落落几处老式平房时。说明树的历史久远,暗示生活的变迁。(或者是连环画的形式)
②有奇特容貌的大树:它老态、佝偻,但坚固稳
( http: / / www.21cnjy.com )定,繁密茂盛,树顶像刚炸开的焰火一样繁密;有霉黑潮湿的皮层。有隆起的筋和纵裂的纹,树身像生铁铸就。暗示树“老“而有活力。
③树干上漩涡形的洞里插一柱香呢,插一炷香,成为人们心理的慰藉;增加神秘感。
④炎热的夏天,人们奔到树下,吸一口浓荫,仰脸看千掌千指托住阳光。 鸟来了,孩子也在唱歌, 情侣散步,大树成为人类的守护神。
⑤那树被一重又一重灰白色包围,,一片速成的新建筑物,衬托雨后更绿的树叶,公共汽车在树旁插下站牌,暗示人与自然冲突的加剧。
⑥参天大树下,在车轮扬起的滚滚黄尘里,出租车像饥蝗拥来。老树忍辱负重。
⑦繁忙街道上,人车相撞。
⑧星临万户,人们用电锯在伐树。
⑨蚂蚁或清道夫与树的告别。
⑩日月光华,周道如砥,断根在一层层石子沥青下挣扎。
教师总结:那树经久经屹立,
( http: / / www.21cnjy.com )目睹着大地的沧海桑田,给人以邈远的历史感;它在大自然的灾祸面前“毫发”未损,似是古老而茂盛的生命旗帜:它绿化大地,荫庇人类,只愿给予,从不索取,无私地奉献,表现了高尚的品格;它身遭逆境。却不放弃绿的愿望,表现了豁达宽容的胸怀;它在自己面临杀戮时自己也要保护自己体内的蚂蚁国民,让其安全撤离,也表现了一种爱心。
教学板块三、走近作者
1、提问:全文以记叙描写为主,没有直接的议论,但作者强烈的情感倾向却无处不在,你能找出相关词句来评析一下吗?
学生速读、品味、辨析,自由发言。
分析作者情感倾向的句子。重难点预设如下:
①绿着生”体现了作者对树怀有满腔的热爱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崇敬之情。树的生存受到威胁,但它“绿得更深沉”“依然绿着”“照旧绿”“绿得很”,平淡的言词背后,涌动着汹涌的激情。
②“绿着死”,树遭杀戮,惨不忍睹,作者心中的痛苦、悲哀、愤激之情溢于言表。
③“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将树拟人化,我们仿佛亲眼目睹了一场屠杀,这样的描写叫人惨不忍睹,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愤恨、悲哀之请。
④’他们(伐木的工人)只发现一件事
( http: / / www.21cnjy.com ):本来藏在叶底下的那盏路灯格外明亮,马路然开旷,像拓宽了几尺。”人物对于历史和对于自然景观的麻木心态却跃然纸上,运用反语,体现出一种悲凉的讽刺。
⑤“日月光华,周道如砥”,交通解决了,破坏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屠杀随之被忘却。天下太平,万事大吉。这是反语。因为树所代表的是自然生态,人与自然的和谐;所象征的是城市的历史,人文景观。这是什么样的代价啊!可是没有人感到这个昂贵的代价,这才真正是悲惨。
⑥“老树是通灵的,它预知被
( http: / / www.21cnjy.com )伐,将自己的灾祸告诉体内的寄居者。于是小而坚韧的民族决定远征,一如当初它们远征而来。每一个黑斗士离巢时先在树干上绕行一匝,表示了依依不舍”动植物如此友爱、多情,而人呢?鲜明的对比,体现着作者对老树的敬仰,和对人类冷漠、短视的批判。
2、理解作者创作意图。
提问:作者借写老树的命运,想要表达什么主题
学生思考,讨论辨析。
明确:大树的命运引发了他深重的思考和感慨,作者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存,人类的发展不应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教学板块四
走近自我
提问:如果你是一棵树,面对人类你想说什么?
例:
1、警醒吧,人类!你们不是这颗星球的主人,万物生而平等,没有任何生灵需要匍匐于你们脚跟。生态平衡,才能天下太平。”
2、我们生活在一个空间里,这个空间需要我们共同的创造才会更加美好
3、人类啊,当你们第一次砍倒我们的祖先时,你们的文明开始了;然而当你们最后一次砍倒我们的子孙时,你们的文明就结束了.
4绿色是生命的颜色,是一种和平的颜色,绿能使世界充满生机,,是平淡的世界不再乏味,朋友,请珍惜绿色。
教学板块五、布置作业
1.反复朗读课文,体会托物寓意的表现手法。
2.揣摩关键语句,思考:大树身遭屠戮的悲剧根源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