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江门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人教版必修四第9课《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课件 (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江门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人教版必修四第9课《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课件 (共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1-20 17:44: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埃里希?弗罗姆《爱的艺术》
这是一部在马克思关于爱的理论的基础上,以精神分析的方法研究和阐述爱的艺术的理论专著。
在弗罗姆看来,爱是一种主动的能力,是一种可以学习的艺术。只有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学会爱的艺术,才能够爱,并且才能获得别人的爱。
弗罗姆认为,各种形式的爱都有四个基本要素,那就是对所爱对象的生命和成长的关心、责任、尊重和了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弗罗姆教学目标
1、以关键语句为路标,以参阅资料为平台,领悟文章哲理观点。
2、在理解文章中汲取有益思想,在联系实际中启发灵动心智。 请通过议论的“路标”(关键语句)理清文章思路。第一部分(第1-3段)论述人从婴儿到童年时期感受和体验(母)爱的能力的发展。
第二部分(第4-7段)阐述父爱的性质,以及父爱与母爱的根本区别。
第三部分(第8-10段)指出一个成熟的人最终会脱离对母亲的依赖和父亲的权威,他成为自己的父母。爱的能力的发展自恋阶段(不具备爱的能力)无条件地被人爱通过努力唤起爱、创造爱爱比被爱更重要从爱他人中实现爱自己(满足、快乐)爱的对象的发展同母亲的紧密关系(体验母爱)同父亲的紧密关系(体验父爱)达到综合(成为自己的“父母”)——灵魂健康成熟的基础“我爱,因为我被人爱” “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 “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被动的爱,“被人爱”是原因,“爱人”是结果。以自己为中心,强调先获得再付出,因为受到了别人的爱,需要别人才去爱别人,是幼稚孩童式的爱的方式,也是一种不成熟的爱的方式。 主动的爱,“我爱人”是原因,“被人爱”是结果,先付出再获得,给比得更能使自己满足、快乐,爱比被爱更重要,从爱他人中实现爱自己,这是一种成熟的爱。 童稚的爱是单向的、简单的、自我中心的,而成熟的爱是双向的、相互的,更加复杂,也更加美好。 在“爱的对象的发展”部分,沿着“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作者对父爱与母爱进行了哪些阐述? 是什么?母 爱自然世界
(故乡、大地、海洋)无条件的
(祝福、和平)积极一面
伟大,人人渴求消极一面
不需努力换取
根本无法赢得父 爱思想世界
(法律、秩序、纪律)有条件的
(要求、期望)积极一面
可以通过努力赢得
受自己控制支配消极一面
必须通过努力赢得
否则便会失去阅读《宝玉挨打》(节选),结合课文内容思考:
宝玉失去父爱(挨打)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不顺从父亲所指引的仕途经济之路,辜负了父亲望子成龙、重整家业的期望。为什么?符合孩子的要求需要母亲——爱和关怀需要父亲——权威和指引怎么样?母 爱乐观坚忍
鼓励独立参阅资料:
《犹太人现在怎样做母亲》父 爱宽容耐心、激发信心参阅资料:《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孩子(成熟的人)最终能达到他既是自己的母亲,又是自己的父亲的高度。 使自己同母亲和父亲的外部形象脱离,
却在内心建立起这两个形象。 把母亲的良知建筑在他自己爱的能力上,
把父亲的良知建筑在自己的理智和判断力上。(关怀和宽容)(权威和指引)(汲取精神营养,塑造自我人格)阅读《黑与白的结晶——奥巴马的父母》,思考: 奥巴马的父母分别给予奥巴马怎样的积极影响?奥巴马在内心建立了怎样的两个形象? 身为孩子,父亲、母亲这两个世界给予了你怎样的积极影响,你又将怎样回报父母深沉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