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单元综合检测题二(带解析)
一、选择题
1.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橡皮在使用过程中,质量减小,密度不变B.将植物种子带到太空后,质量变小,密度变小C.杯牛奶喝掉一半后,体积变小,密度不变D.吹气球的过程中,气球内气体质量增加,密度不变2-1-c-n-j-y
2.质量为1.8×104mg的物体,可能是下列的( )
A.一头大象B.一位小学生C.一只鸡D.一颗小铁钉
3.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 )
A.牛顿B.千克C.焦耳D.帕斯卡
4.有一架天平,它的标尺上的刻度是0~5g,在0和1g之间分5等份,给它配套的砝码总共有6个,分别是5g、10g、20g、20g、50g、100g,这架天平的称量和标尺的分度值分别是( )
A.200g 0.2gB.210g 0.1gC.200g 0.1gD.210g 0.2g
5.化学老师需要利用天平称量20g某粉末状化学药品,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
A.将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的左盘内,右盘加20g的砝码B.将化学药品用纸包好扎好放在天平的左盘内,向右盘加20g砝码C.左右盘各放一张纸,右盘加20g砝码,在左盘加药品,直至天平平衡
D.左右盘各放一张同样的纸,调节天平平衡后,右盘加20g砝码,在左盘加药品,直至天平平衡
6.要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
A.把一枚大头针放在天平的左盘上认真测量B.测一枚大头针和一个小铁块的总质量,然后减去铁块的质量C.测出100枚大头针的质量,然后再除以100D.以上三种方法都可以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7.俗话说: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如果真的把铁棒放在石头上磨,这一过程中它的密度与其体积和质量的关系是( ) 21*cnjy*com
A.其密度因体积的减小而增大B.其密度不可以再用其质量与体积之比来测算出来C.其密度因质量的减小而减小D.其质量与体积之比不变【来源:21cnj*y.co*m】
8.A、B、C三种物质的质量m和体积V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ρA>ρB>ρC且ρC>ρ水B.ρA>ρB>ρC且ρA>ρ水C.ρA<ρB<ρC且ρA>ρ水D.ρA<ρB<ρC且ρC>ρ水【出处:21教育名师】
9.弹簧秤下挂物体,将物体浸没水中,弹簧秤的示数是物体在空气中称时的1/3,这个物体的密度是( )
A.0.3×103千克/米3B.0.67×103千克/米3C.1.5×103千克/米3D.3×103千克/米3【版权所有:21教育】
10.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B.乙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成反比C.乙物质的密度大于甲物质的密度D.甲物质的密度大于乙物质的密度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1.建筑物内遭遇火灾时,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火场,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吸入有害气体或被灼伤.这是因为与房间内其他空气相比较,含有毒有害物质的气体( )
A.温度较低,密度较大,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B.温度较低,密度较小,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C.温度较高,密度较大,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D.温度较高,密度较小,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
12.量筒做得细而高,不做成粗而矮的形状,如图所示,主要原因是( )
A.细高的量筒便于操作B.细高的量筒可以做出相对较大的底座,增加稳度C.细高的量筒与粗矮的相比,相应的刻度间隔较大,能较准确地读数D.粗矮量筒中的液体较多,筒壁所受压强较大,需用较厚的玻璃,因而不便读数
13.根据雪在外力挤压下可形成冰(密度为已知)的原理,小丽采用了如下方法来估测积雪的密度:在水泥篮球场上,用脚向下用力踩在雪上,形成一个下凹的脚印,接着她应该测出下列哪个选项中的物理量,就能估测出积雪的密度( )21*cnjy*com
A.积雪的厚度B.脚印的面积C.脚印的深度D.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深度
14.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根据数据绘出的图象如图所示.则量杯的质量与液体的密度是( )21教育网
液体与量杯的质量m/g
40
60
80
100
液体的体积V/cm3
20
40
60
80
A.20g,1.0×103kg/m3B.60g,0.8×103kg/m3C.60g,1.0×103kg/m3D.20g,0.8×103kg/m32·1·c·n·j·y
15.点燃两支长度不同的蜡烛,将其固定在桌面上,如图所示,如果用玻璃杯将两支蜡烛罩在里面,两支蜡烛最先熄灭的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长的先熄灭B.短的先熄灭C.同时熄灭D.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
16.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 ?? ;5×104mg=??? g=?? ? kg;?一头黄牛的质量约为400? ?? =?? ? t.
17.下面是用托盘天平称石块质量的实验步骤,请按正确的顺序重新排序,并将实验步骤的标号写在横线上.①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②将被测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右盘放砝码,调节游码位置,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③将游码拨到标尺左侧零刻线上;④调节横梁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⑤计算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刻度值得出物体质量.正确的顺序为 ??? .
18.用量筒装某种液体,测得的体积为V,液体与量筒的总质量为m,改变液体的体积,重复上述实验,得到了一系列V与m对应值,在m-V图象上描述如图所示,当液体的体积为50cm3时质量为??? g,量筒的质量为? ?? g,液体的密度为??? kg/m3.
19.如图所示是一定质量的水,体积随温度变化的图象,观察这个图象,可以得出:水在??? 时的体积最小.从0℃到6℃的过程中,水的密度变化情况是? ?? .
20.夏天,用橡皮膜封闭一锥形瓶的瓶口,把锥形瓶放在冰水中后,瓶口的橡皮膜会向下凹,如图,由此可知:该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密度??? (选择“变大”、“不变”、“变小”).根据气体密度的这种变化规律,发生火灾时为了避免吸入燃烧后产生的有毒气体,人应尽量贴近地面爬行的理由是?? ? .21cnjy.com
21.仔细阅读下面的密度表,回答表后的问题.
物质
密度ρ/kg?m-3
物质
密度ρ/kg?m-3
物质
密度ρ/kg?m-3
铜
8.9×103
汞(水银)
13.6×103
二氧化碳
1.98
铁
7.9×103
海水
1.03×103
氧
1.43
铝
2.7×103
纯水
1.0×103
空气
1.29
冰
0.9×103
酒精
0.8×103
一氧化碳
1.25
(说明:气体密度是在0℃时,1标准大气压下的密度)(1)从表中找出物质密度的一些规律,请写出二点:?? ? ;??? .(2)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它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要??? (填“大”、“小”),因此,出现煤气泄漏时,应?? (填“蹲着”、“站着”)逃.21·世纪*教育网
22.对于用天平、量筒测某种液体的密度来说,其实验设计有如下二种方案:
(1)一、二两种方案,选第??? 种方案进行实验,实验误差最小.(2)用你选择的方案进行实验,所测密度的表达式ρ液体=??? .(3)经过思考小明将另一方案稍加改进,提高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改进后的步骤C分为两步,请你帮他写出改进内容:第一步:?? 第二步:?? ? (4)用步骤中的字母,写出方案改进后小明所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ρ'液体=??? .方案一:A.将烧杯中的适量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液体的体积VB.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C.再将量筒中的液体倒入烧杯,放在天平上测出总质量m2D.用公式算出液体的密度ρ液www.21-cn-jy.com
方案二:A.在烧杯中盛被测液体,测出它们的质量m1B.将烧杯中的适量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液体的体积VC.测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2D.用公式算出液体的密度ρ液www-2-1-cnjy-com
23.为确定某种未知液体的“身份”,物理老师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小明的实验小组,他们利用天平和量筒进行了多次测量.某次的操作如下:21·cn·jy·com
一些物质的密度
物质
硫酸
水
煤油
酒精
密度
1.8×103
1.0×103
0.8×103
0.8×103
(1)用天平测量液体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大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称得烧杯和液体的质量m为??? g.(2)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将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液面达到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该液体的体积V为?? ? mL.尽管体积测量方法正确,但大家在对实验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估时,发现液体的体积测量值比它的实际值要??? (选填“偏大”或“偏小”).(3)他们对测量方法进行修正后,测出了几组实验数据,并根据测量结果作出了“m-V”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该液体的密度为??? g/cm3;通过查表对照知该液体??? .
参考答案及解析
1.AC【解析】A、橡皮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摩擦质量会减小,但密度不变;故A正确;B、将植物种子被带到太空只是改变了位置,质量、密度都不会改变;故B错误;C、牛奶被喝掉一半,含有的物质变少了,质量自然变小,而牛奶依然是牛奶,物质没变,给它配套的砝码总共有6个,分别是5g、10g、20g、20g、50g、100g,那么这架天平的称量为5g+10g+20g+20g+50g+100g+5g=210g.5.D【解析】A、将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的左盘内容易污损或腐蚀天平盘,是错误的,故不合题意;B、将化学药品用纸包好扎好放在天平的左盘内,这样测量的质量包括了纸的质量,使结果偏大,是错误的,故不合题意;C、左右盘各放一张纸,右盘加20g砝码,在左盘加药品,直至天平平衡,这样纸与药品的总质量是20g,药品的质量小了,不合题意;D、左右盘各放一张同样的纸,调节天平平衡后,右盘加20g砝码,在左盘加药品,直至天平平衡,这样所测的药品质量正好符合要求,符合题意.6.C【解析】取100枚大头针,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则一枚大头针的质量为m1=.7.D【解析】(1)把铁棒放在石头上磨,铁棒的质量和体积都变小,但是物质没变,所以密度不变,因为密度是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所以质量与体积之比不变,故D正确、B错误;(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对于确定的某种物质,它的密度不随质量、体积的改变而改变.故AC错误.8.B【解析】由图象知:①当三种物质的体积相等都为10cm3时,A的质量最大,C的质量最小,由公式ρ=知:A的密度最大,C的密度最小;∵ρ=,∴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故C正确,D不正确.11.D【解析】建筑物内起火后,温度较高,室内空气体积膨胀,密度减小,有毒气体漂浮在房间的上方.12.C【解析】细的量筒横截面积小,对应相同的体积变化,液面高度变化大,即能显示微小的体积变化,测起来更加准确.量筒的示数是均匀的,做的细而高,表示体积的刻度线间隔较大,可以更快、更准确的读数.13.D【解析】根据题意,整个过程中雪变成冰时的质量没有发生变化.根据公式ρ=得m=ρV.设:人脚印的面积为S,雪的厚度为h雪,冰的厚度为h冰;则雪的质量为:m雪=ρ雪Sh雪冰的质量为:m冰=ρ冰Sh冰则ρ雪Sh雪=ρ冰Sh冰解得ρ雪=.又知:h冰=h雪-h脚印;冰的密度已知,所以还需要测量雪的深度和脚印的深度.14.A【解析】观察图象可知:当体积为0时质量是20g,所以烧杯质量为20g;当体积为60cm3时质量为80g,液体质量为(80-20)g故答案为:①③④②⑤.18.分析:(1)由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0时,液体与量筒共同质量是30g,可以确定量筒质量为30g;(2)选取某一组数据,即:某液体体积V时,液体与量筒共同质量m,求出液体质量(液体质量等于总质量减去量筒质量),利用密度公式求液体的密度和当液体的体积为50cm3时液体的质量,进一步求出总质量.【解析】(1)由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0时,液体与量筒总质量是30g,量筒的质量为30g;(2)当液体体积V=10cm3时,液体与量筒总质量为40g,则液体质量m液=m-m量筒=40g-30g=10g,液体的密度:ρ===1g/cm3=1×103kg/m3,当液体的体积V′=50cm3时,液体的质量:m液′=ρV′=1g/cm3×50cm3=50g,液体与量筒的总质量:m′=m液′+m瓶=50g+30g=80g.故答案为:80;30;1×103.19.分析:(1)分析图象中水的体积随温度的变化情况;(2)水在温度发生变化时,其质量不变,根据ρ=判断其密度的变化.【解析】(1)由图象知,水在4℃时体积最小;水的温度变化,其质量不变,则根据ρ=得,4℃时密度最大,所以其密度是先变大后变小.故答案为:4℃;先变大后变小.20.分析:(1)密度大小的影响因素:物质的种类、温度、气压、状态.(2)一般情况下,物质不同,密度不同.(3)在相同条件下,温度越高,体积变大,密度变小(0--4℃的水除外),反之相反.【解析】气体的密度与温度的关系是:一定质量的气体,当温度的升高时,体积膨胀,密度变小.根据ρ=,一定质量的空气,因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故答案为:变大;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温度较高,密度较小而上浮,会分布在房间上方,所以应该贴近地面爬行.21.分析:(1)根据图表分析密度特点,可以从不同状态的物质密度特点、同种物质状态不同时密度特点以及总体比较等角度总结;(2)从密度表中可以看出一氧化碳与空气的密度关系,还要清楚的是: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会向上运动,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会向下运动.【解析】(1)①水和冰是同种物质,但密度不同,所以结论是:同种物质,状态不同密度不同;②表中列举的大部分物质密度是不同的,所以结论是: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2)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由表知,一氧化碳的密度小于空气,所以出现煤气泄漏时,煤气会向上运动,为避免煤气中毒,应蹲着逃离泄露现场.(2)方案二中,所测液体体积为V,液体质量m=m1-m2,则液体密度ρ液体==.(3)对实验方案一C的改进:第一步:将量筒中部分液体倒入烧杯,测出总质量m2,第二步:再读出量筒中剩余液体的体积v1;(4)改进后所测液体的质量m′=m2-m1,所测液体的体积V′=V-V1,所测液体的密度ρ液体′==.故答案为:(1)二;(2);(3)将量筒中部分液体倒入烧杯,测出总质量m2;?再∴液体的密度为ρ===0.8g/cm3,再对应给出的密度表可以确定这种液体可能是煤油或酒精,因为两者的密度都是0.8g/cm3.故答案为:(1)49;(2)30、偏小;(3)0.8、煤油或酒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