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单元综合就检测题三(带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物体中,质量约为2×10 5 mg的是( )
A.一颗图钉 B.一台电视机
C.一本物理课本 D.一把沙发椅
2.某同学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他将物体放入天平,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 )21·cn·jy·com
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D.向右移动游码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一杯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了
B.同种物质组成的实心物体,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C.1 kg的棉花比1 kg的铁块质量小
D.为减轻质量,比赛用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小的材料制造
4.如图所示,甲、乙、丙是三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将质量相等的酒精、硫酸和盐水分别装在这三个容器中,已知ρ硫酸>ρ盐水>ρ酒精.甲、乙、丙三个容器依次分别装的是( )
A.硫酸盐水酒精 B.盐水酒精硫酸
C.酒精硫酸盐水 D.硫酸酒精盐水
5.根据密度公式ρ=可知( )
A.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密度与体积成反比
C.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D.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6.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是3:1,体积之比是1:3,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 )
A.1:1 B.1:3 C.9:1 D.1:9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ρ=看出,一个物体的质量m越大,它的密度ρ就越大
B.煤油的密度是0.8×103kg/m3,若测出某种液体的密度是0.8×103kg/m3,则说明这种液体肯定是煤油21教育网
C.一滴水和一杯水的质量不同,所以它们的密度也不同
D.使一个铜块温度升高时,铜块的密度将变小
8..四位同学在5月份的实验操作考试中,正确操作并测出了同一小石块的密度,记录在下表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1·c·n·j·y
A.四位同学的实验都失败了,因为石块密度的平均值为2.53g/cm3
B.只有小满的数据可以接受,因为他的数据最接近石块密度的平均值
C.只有小梦的数据不可以接受,因为他的数据偏差最大
D.只要实验操作正确,数据真实,上述数据均有效
9.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形状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下列步骤不需要的是( )
A.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m1
B.用天平测量量筒的质量m2
C.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记下量筒中水的休积V1
D.用细线系住小石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量筒中石块和水的总休积V2
10.﹣个瓶子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是400g,装满酒精时的总质量是360g.则瓶子的容积是(ρ水=1.0g/cm3,ρ酒精=0.8g/cm3)( )21cnjy.com
A.400 cm3 B.250 cm3 C.350 cm3 D.200 cm3
11.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物质的质量大于乙物质的质量
B.甲物质的密度大于乙物质的密度
C.甲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关系
D.乙物质的密度为0.5×103kg/m3
12.用质量相同的铅、铜、铁、铝制成同体积的四个球,(ρ铅>ρ铜>ρ铁>ρ铝),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www.21-cn-jy.com
A.四球都是实心的 B.四球都是空心的
C.铝球一定是实心的 D.铁球一定是空心的
13.在生产生活中,下列情况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的是( )
A.用塑料做炒锅的手柄
B.用凸面镜做汽车的后视镜
C.用平面镜端正仪表
D.用塑料泡沫表演场景中倒塌的“墙壁”
14.通常人们所说的 “铁比棉花重”,其实质是( )
A.铁的密度比棉花的密度大 B.铁的质量比棉花的质量大
C.铁的体积比棉花的体积小 D.以上说法都对
15.一根粗细均匀的铁棒截去一半后,则( )
A.体积变小,密度变小 B.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C.体积、密度、质量均变小 D.体积、密度、质量均不变
二、填空题
16.在下列的数据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
(1)成人的质量大约为60 ;
(2)一只鸡蛋的质量约为60 .
17.使用托盘天平时,应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 处,调节横梁上的 ,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把被测物体放在 盘,向另一盘加减砝码,有时还要移动 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在一次测量中砝码盘中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则这个物体的质量是 g.21·世纪*教育网
18.质量为252.5g,体积为25cm3的金属块,其密度为 g/cm3,把这个金属块切下一半,剩余部分的密度为 g/cm3。【版权所有:21教育】
19.伊利牌盒装牛奶的体积是2.5×10﹣4m3,若测得该盒牛奶的质量是0.3kg,则该牛奶的密度为 Kg/m3.喝掉一半后,牛奶的密度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上,同学们想知道一个质量是14.4kg的课桌的体积.于是找来和课桌相同材质的木料作样本,测得其质量是14.4g,体积为20cm3,则样本的密度为 g/cm3;课桌的体积为 m3.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三、实验题
21.俞强家有一个沉香木工艺品,他将工艺品带到实验室,想测量其密度。
(1)俞强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零刻线处,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他应将平衡螺母向 端调,使横梁平衡。21*cnjy*com
(2)俞强再把工艺品放在天平左盘,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工艺品的质量为 g。
(3)量筒内盛280mL的水,将工艺品放入量筒的过程中,系在工艺品上的细线突然脱落,工艺品沉入水中时一部分水溅在量筒内壁,此时水面到达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工艺品的体积为 cm3。
(4)利用公式算出工艺品的密度为 kg/m3。
(5)同组同学观察到了俞强测量的全过程,提示俞强,这样测得的工艺品密度要比真实值 (填“偏大”或“偏小”)。
22.小明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石块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A.用细线将石块拴好,轻轻放入量筒内的水中,测出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总.
B.计算石块的密度.
C.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水.
D.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m.
(1)上述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
(2)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静止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调节.
(3)小明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石块的质量.如图乙所示,请指出小明在操作中存在的两处错误: ; .
(4)改正错误后,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丙所示,则石块的质量为 g,他用如图丁所示方法测出了石块的体积,则石块密度是 g/cm3.
23.下面是小李同学和小张同学设计的“测食用油密度”的实验方案,请完善他们的方案,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1)小李同学的方案:用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向烧杯内倒入适量食用油再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2,然后把烧杯内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内,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为V1;其测得的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为 .
(2)小张同学的方案:在烧杯内倒入适量的食用油,用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3,然后将烧杯内部分食用油倒入量筒,再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m4,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V2.其测得的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为 .
(3)请你对上述两种实验方案进行评估,按 同学的实验方案进行测量,实验误差可能小一些.
(4)如图是按小张同学的实验方案进行某次实验的情况,请将实验的数据及测量结果填入表中.
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g
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g
倒出油的体积/cm3
油的密度/(kg?m﹣3)
34.1
20
参考答案及解析
1.C
【解析】2×105 mg的质量换算后为0.2kg=200g,故符合这一质量的应是一本物理课本,故应选C。【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D
【解析】天平的使用包括两大步,即天平的调节和物体的称量,平衡螺母是在调节过程中来因为三者质量相等,且ρ硫酸>ρ盐水>ρ酒精;2-1-c-n-j-y
所以根据V=,体积最大的是酒精,体积最小的是硫酸;
故甲、乙、丙三个容器中依次装的是硫酸、酒精、盐水.
5.D
【解析】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物质的种类和所处的状态有关,同种物质(同种状态)的密度不随质量、体积的改变而改变. 21*cnjy*com
同种物质,在一定状态下密度是定值,实际上当质量(或体积)增大几倍时,其体积(或质量)也增大几倍,而比值,即单位体积的质量不改变,【出处:21教育名师】
因此,不能认为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但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故选项A、B、C都是错误的.而选项D符合对这一特性的描述.
6.C
【解析】已知两个物体的质量和体积之比,利用公式ρ=得到密度之比.
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为==?=×=.
7.D
【解析】A、同种物质,种类没变,温度不变,密度一般不变;
B、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但有些物质的密度是相同的;
C、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随质量、体积的变化而变化;
D、密度受物质种类和温度的影响.
A、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根据ρ=,一个物体的质量m越大,体积也对应的增大,密度值不变,此选项说法是错误的;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B、煤油和酒精的密度是相同的,都是0.8×103kg/m3,所以若测出某种液体的密度是0.8×103kg/m3,这种液体不一定是煤油,也有可能是酒精,此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
C、一滴水和一杯水是同种物质,其它条件都相同,所以密度相同,此选项说法是错误的;
D、铜块的温度升高,分子间距离增大,体积增大,质量不变,所以密度减小,此选项说法是正确的.
8.D
解得m=200g,
由ρ=可得瓶子的容积:
V瓶=V水===200cm3.
11.A
【解析】11.解:由图示图象可知:ρ甲===4g/cm3=4×103kg/m3,ρ乙===0.5g/cm3=0.5×103kg/m3,【来源:21cnj*y.co*m】
A、不知道物质的体积关系,无法判断质量关系,故A错误;
B、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故B正确;
C、由图象可知,甲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故C正确;
D、乙物质的密度为0.5×103kg/m3,故D正确;
12.D
【解析】先根据V=可以判定,若是质量相同,则密度越大的体积越小,反之,密度越小的体积越大;再分类判断密度最小的球是实心还是空心;最后根据密度的大小即可判定四个小球哪些一定是空心的.
∵ρ铅>ρ铜>ρ铁>ρ铝;
∴根据V=可知:如果质量相同,那么密度越大的,体积V越小.
故若四个球都是实心的,则四个球的质量是不一样的,故A错误.
∵不知道密度最小体积最大的铝球到底是实心还是空心,
∴可以做出两个假设:
D、塑料泡沫做成表演场景中的石头是利用塑料泡沫的密度比较小,在相同体积时,质量比较小,重力比较小,砸在人身上,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符合题意.
14.A
【解析】密度是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铁比棉花重”是指铁的密度比棉花的密度大。故选A
15.B
【解析】一根粗细均匀的铁棒,截去一段后,所含物质变为原来的一半,质量变小;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密度大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所以密度不变;
由ρ=得,V=,铁棒的质量变小,密度不变,体积变小.
16.(1)kg;(2)g.
【解析】(1)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成年人的质量比中学生大一些,在60kg左右;
(2)十个鸡蛋的质量大约1斤=500g,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左右,此题中的鸡蛋质量应该为60g.www-2-1-cnjy-com
17.零刻度,平衡螺母,左,游码,32.4
【解析】天平使用前要做到放、拨、调,即将天平放到水平桌面上,将游码拨到零刻度线,再调节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称量物体质量时,应左盘放物体,右盘加砝码;物体质量为20g+10g+2.4g=32.4g.
18.10.1g/cm3 10.1g/cm3
【解析】质量为252.5g,体积为25cm3的金属块,其密度为ρ= m/V=252.5g/25cm3=10.1g/cm3
;由于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所以,把这个金属块切下一半,剩余部分的密度为不变。
19.1.2×103;不变
【解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的计算公式:ρ=.
同时知道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密度的大小与物质有关,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大小
【解析】(1) 使用天平测量前,调节横梁平衡应遵守“左沉右旋”(或“右沉左旋”)。
(2) 俞强再把工艺品放在天平左盘,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工艺品的质量为(50+20+2)g=72g。
(3)该量筒的量程为500ml,分度值为10ml,图丙量筒的示数为340ml,则工艺品的体积为340ml-280ml=60cm3。
(4)利用公式算出工艺品的密度为 ρ= m/V=72g/60cm3=1.2g/cm3=1.2×l03kg/m3 。
(5)由于工艺品沉入水中时一部分水溅在量筒内壁,使得测量的体积偏小,则这样测得的工艺品密度要比真实值偏大。
22.(1)DCAB;(2)右;(3)用手直接拿砝码;物体与砝码位置放反了;(4)52;2.6.
【解析】(1)测量石块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D.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m.
C.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水.
A.用细线将石块拴好,轻轻放入量筒内的水中,测出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总.
B.计算石块的密度.
即实验步骤的顺序应调整为:DCAB
(2)指针向左偏,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3)图中错误:
①图中用手拿砝码,汗渍会腐蚀砝码,影响测量结果,所以要用镊子夹取砝码.
由根据密度公式ρ=可得: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是:ρ油=,
(2)小张同学的方案: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1,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质量m2,
倒入量筒中食用油的质量为:m=m0﹣m'=34.1g﹣17.3g=16.8g,
食用油的体积:V=20ml=20cm3,
食用油的密度是:ρ===0.84g/cm3=0.84×103 kg/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