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1张PPT。柳永词两首词的有关知识(1) 起源:词产生于唐,盛行于宋,是宋代的“流行歌曲“。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别称有,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等。
(2) 词的分类 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 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阕”或“片”) 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 柳永(约987-1053),字耆卿,初名三变,字景庄,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出身于宦儒世家,宋工部侍郎柳宜的幼子,景佑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又世称柳屯田。柳永为人放荡不羁,仕途更为坎坷。时人 将其举荐于仁宗,却只得四字批语:“且去填词”。仕途无涯,便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流连于歌楼舞榭,沉迷于声色词曲,潦倒终身,竟由群妓合金而葬。 政治上抑郁失志,生活上的特殊经历,以及他的博学多才、妙解音律,使这位“浅斟低唱”、“怪胆狂情”的浪子,成为致力于词作的“才子词人”。由于柳永对社会生活有相当广泛的接触,特别是对都市生活、妓女和市民阶层相当的熟悉。都市生活的繁华,妓女的悲欢、愿望及男女恋情,自己的愤恨与颓放、离情别绪和羁旅行役的感受都是其词的重要内容。此外,还有一些反映劳动者悲苦生活、咏物、咏史、游仙等作品,大大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他接受民间乐曲和民间词的影响,大量创作慢词,是慢词发展成熟,并取得了与小令并驾齐驱的地位。在词的表象手法上,他以白描见长;长于铺叙,描写尽致;善于点染,情景交融,抒彩强烈;语言浅显自然,不避俚俗,使其词自成一格,广为流传。 柳永在词的内容和表现手法上都有新的开拓,标志着宋词的重大变化,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词音律协婉、平易轻约,更善情景之融。叶梦得在《避暑录话》中称“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足见其靡盛,而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倍加推崇:“诗当学杜诗,词当学柳词。”
有《乐章集》,其词中名篇有《雨霖铃》、《凤栖梧》、《八声甘州》、《望海潮》等。词牌及相关背景 《望海潮》词调始见于《乐章集》,为柳永所创新声。这首诗写的是杭州的富庶与美丽。柳永在杭州生活过一段时间,对杭州的山水名胜、风土人情不仅有亲身的观赏和体会,而且对杭州还怀有极其深厚的热爱之情。这首词是柳永写给杭州地方长官的,在艺术构思上匠心独运,上阕写杭州,下阕写西湖,以点带面,明暗较差,铺叙晓畅,形容得体。其写景之壮伟,声调之激越,与东坡亦相去不远。在艺术上几乎超过了前人所有歌颂杭州的诗词。 相传金主完颜亮听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以后便对杭州垂涎三尺,因而更加膨胀了他侵吞南宋的野心。宋谢驿有一首诗写道:“莫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岂知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这虽然是传说,但杭州的优美迷人和柳永的深厚功力由此可见一斑。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 /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望海潮(柳永) 作者笔下的杭州究竟是个怎样的城市?它有怎样的特点?富庶、美丽、安定、祥和 作者是怎样表现杭州的富庶、美丽、安定和祥和? 首句和后面三句有怎样的联系?总分 下阕又是怎样去表现杭州的? 具体哪些文字描写西湖?那些文字描写人民安定、祥和的生活? 先写了西湖之美然后写了人民生活之乐,两者间有什么关系?作者为什么要按这个顺序写? 作者为什么写得这么成功?(试从艺术的角度分析)最后两句写的是什么?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 /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望海潮(柳永)雨霖铃柳永词牌和写作背景“雨霖铃”,一作“雨林铃”,原为唐教坊曲名。相传唐玄宗入蜀,至斜口时,霖雨连日,栈道中闻铃声,为悼念杨贵妃,遂制其曲。白居易《长恨歌》云:“夜雨闻铃肠断声”说的就是这件事。
柳永仕途失意,四处漂泊。这首词是他离开汴京、前往浙江时的作品。词以悲秋景色为衬托,抒写与情人难以割舍的离情,表现了双方深挚的感情。全词如行云流水,写尽了人间的离愁别恨。词人以白描手法写景、状物、叙事、抒情,感情真挚,词风哀婉。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给每个画面加小标题
要求:1、四字短语,形势整齐
2、用原词中的词句,有诗意
3、精妙地概括画面伤离别离别前的饯别
离别时的不舍
离别后的想象都门帐饮
执手相看
晓风残月意象长亭
古人设在路边的亭舍,常用作饯别。虞信《哀江南赋》中有“十里五里,长亭短亭”之句,李白在他的一首《菩萨蛮》中,有“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的名句。杨柳
寄别之物,因其枝条柔嫩,有“缠缠绵绵到天涯”之柔情,且“柳”谐音“留”,故常用来表达惜别怀远之意。《诗经》中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之句。李白有诗云:“今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意象晓风
凌晨的凉风。因为前面已交待“冷落清秋节”,故此处指深秋的凌晨清冷令人微带寒意的风。在古人眼中,风是最能触动离愁别绪的事物。草植《七哀》有“原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寒蝉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寒”:蝉本身觉得寒;点明天气、季节;人的心境寒。艺术特点虚实相生
情景交融
铺叙与点染的紧密结合
章法严谨,层次分明
雅俗兼备一切景语皆情语兰舟催急执手相看 泪眼相对难分难舍自古多情何堪清秋 忧伤失意直接抒情思考:作者在词中抒发了怎样的感情?请找出词中 直接抒情的句子。好景虚设 风情难叙帐饮无绪孤寂痛苦无奈眷恋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思考:文章采用了何种间接抒情的方式?找出词中 写景的句子。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对比感受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秋蝉声声,对长亭,夕阳无限。2、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千里碧波,暮霭袅袅楚天阔。3、杨柳岸晓风残月。
--榕树边和风朗月。烟波 暮霭 楚天苍茫落寞杨柳 晓风 残月凄清孤寂借景抒情 景物 特点缠绵哀怨 伤感低沉寒蝉 长亭 骤雨凄切悲凉????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
--? [南宋]李清照《蝶恋花》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唐]白居易《琵琶行》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 [五代]李煜《乌夜啼》 ??????????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孔雀东南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 [南宋] 吴文英《唐多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