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选择样本合适吗 学案62 编制人:王晓虎 使用时间:2010.1.25 选择勤奋,获得成功
这样选择样本合适吗
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交流协作精神及言语表达能力,学会合理的选择样本
2、体会选取代表性的样本对正确判断问题的重要性。
学习重点: 利用样本知识,解决数学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 能够正确的判断选择的样本是否合理
学习过程:
1、 导入新课
中国中学生报》在网上就“你对老师讲课‘拖堂’现象的态度”进行了调查,请问:为什么编辑声明“网上调查结果不具有普遍代表性,仅供参考”?
二、学习部分
1、 随机性 抽样之前,我们不能预测到哪些个体会被抽中,像这样不能够事先预测结果的特性叫做随机性.
问题1: 中央电视台有一个栏目收视率比较高,那就是“每周质检报告”。它由国家质量检测部门对市场上的商品进行抽测,并把抽测的结果在央视公布。公布的信息包括抽测的商品中有哪些是合格商品,有哪些是不合格商品,让广大人民群众明明白白消费,所以颇受群众欢迎。
思考 (1)在央视公布的质检结果是质检部门以什么样的方式获得的呢?
(2)这样的抽样调查具有合理性吗?
(3)会不会有这样的情况:绝大部分的商品是合格商品,但少数不合格的商品被抽查出来了?你是怎样看?
问题2:那么怎样算是选择恰当呢
2、例题分析 例1 老师布置给每个小组一个任务,用抽样调查的方法估计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坐在教室最后面的小胖为了争速度,立即就近向他周围的三个同学作调查,计算出他们四个人的平均身高后就举手向老师示意已经完成任务了.请问:他这样的抽样调查合适吗?
例2 甲同学说:“6, 6, 6…啊!真的是6!你只要一直想某个数,就会掷出那个数.” 乙同学说:“不对,我发现我越是想要某个数就越得不到这个数,倒是不想它反而会掷出那个数.”
请问:这两位同学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例3 小强的自行车失窃了,他想知道所在地区每个家庭平均发生过几次自行车失窃事件.为此,他和同学们一起,调查了全校每个同学所在家庭发生过几次自行车失窃事件.请问:他这样的抽样调查合适吗?
归纳:合适的抽样调查应具备以下几点:
(1)总体中的每个个体是否都有可能成为调查对象;
(2)调查的对象在总体中具有代表性;
(3)调查的样本要足够大.
3、课内练习 判断下面几个抽样调查选取样本的方法是否合适,并说明理由:
(1)为调查一个班级同学的身高情况,从全班选取最矮的10名同学测量身高;
(2)为了了解北京九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从该市某校九年级选取前1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
(3)班主任老师为了了解全班同学每天回家做作业花费的时间,他召集了班上七名班干部一一询问情况,并作了统计,从而得出全班同学回家做作业花费的时间.
(4)为了调查全校2000名同学每周看电视的时间,采用抽签的方法从中抽取了2名同学进行调查.
三、小结:你从本节课中学习到什么?
四、作业、
1、初中学生视力状况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某县教育局对全县5000名九年级学生的视力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抽取的样本是:城镇学生100名,农村学生200名,请问:这样选取的样本合适吗?为什么?
2、1936年,美国《文学文摘》杂志:根据1000万电话和从该杂志订户所收回的意见,断言兰登将以370:161的优势在总统竞选中击败罗斯福,但结果是,罗斯福当选了,《文学文摘》大丢面子,原因何在呢?
3、为了了解产品的质量,检验员在上班时间中的9时、11时、14时、16时、随机地抽查了4批产品,发现合格率依次是:85%、88%、86%、和87%你认为样品合格率不一样是正常的吗?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