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6张PPT。辛亥革命读挽联 忆伟人
孙中山:蔡元培挽联:“ 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黄兴:章炳麟挽联:“无公则无民国;有史必有斯人”。
蔡锷:孙中山致送挽联把他比作东汉的班超和马援:“平生慷慨班都护;万里间关马伏波”。
宋教仁:孙中山哀挽:“作民权保障,谁非后死者?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
袁世凯:公生则人民死,公死则人民生,死生相关,互为因果;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视听洞彻,不爽毫厘”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百年历史,三次巨变,三大伟人。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实现了第一次巨变。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吾人要知道,过去五千年的一部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今后五千年(至少一千年吧)的中华通史,将是一部“民主政治史”。
那么,“辛亥革命”在我们这个“从君主到民主”的百年“转型期”中,算个什么呢?曰:广义的“辛亥革命”(1890-1912),是我国历史从君主到民主这个转型期的“开始”。狭义的“辛亥革命”(1911年10月10日至1912年1月1日),则是这个“开始的时代”。
——著名史学家唐德刚一 武昌起义----兴起1、兴中会的成立
1894年、檀香山,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2、各地革命团体的建立 中国积弱,至今极矣!上则因循苟且,粉饰虚张;下则蒙昧无
知,鲜能远虑。堂堂华国,不齿于列邦;济济衣冠,被轻于异族。
有志之士能不痛心!夫以四百兆人民之众,数万里土地之饶,本可
发奋为雄,无敌于天下。乃以政治不修,纲维败坏,朝廷则鬻爵卖
官,公行贿赂;官府则剥民刮地,暴过虎狼。盗贼横行,饥馑交
集,哀鸿遍野,民不聊生,呜呼惨哉!方今强邻环列。虎视鹰邻,
久垂涎我中华五金之富,物产之多,蚕食鲸吞,已见效于踵接;瓜
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呜呼危哉!有心者不禁大声疾呼,亟拯斯
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庶我子子孙孙,或免奴隶于他族。 剪掉辫子的孙中山? 兴中会宣言3、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1905年,东京,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山雨欲来风满楼4、纲领-----三民主义
孙中山说:“自今日(指
同盟会成立日)始,吾等
非清朝人亦!” 为什么?5 、各地武装起义:
黄花岗起义和保路运动为有牺牲多壮志 秋瑾(1875—1907),称鉴湖女侠。浙江山阴(今绍兴)人。1904年留学日本。次年加入同盟会。回国在上海创刊《中国女号》,提倡女权,宣传革命。1907年,主持大通学堂,组织光复军,与徐锡麟分头准备皖浙起义。起义失败被捕。坚贞不屈,反书“秋风秋雨愁煞人”七字以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工诗词,有《秋瑾集》。林觉民鲁迅小说<药>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孙中山革命形势日趋成熟表现:
1、社会背景: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专制统治危机加剧
——必要性
2、阶级基础: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3、组织基础:革命团体相继建立,如兴中会,同盟会
4、思想基础: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如三民主义
5、军事准备: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革命形势发展
6、革命时机:四川保路运动使武汉兵力空虚
7、组织领导:共进会和文学社的活动
——可能性武昌起义爆发6、武昌起义
背景:清政府出卖铁路利权给帝国主义,激起全国人民的坚决反对,保路运动日益扩大,湖北的革命团体在同盟会的推动下,积极准备起义。 过程:
为什么在武汉首义?
1911年10月10武昌起义,武汉三镇光复。各省响应有10多个省宣布独立。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上武昌起义浮雕鲁迅小说<阿Q正传>湖北军政府二 中华民国的成立---高潮敢教日月换新天1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概况: 资产阶级革命政权时间:
总统:
国旗:
国都:
纪元:1912年1月1日孙中山五色旗 南 京公 历,民国纪年性质:五色即代表汉、满、蒙、回、藏五个民族,象征“五族共和”2 内外措施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原则? 主权在民 (2)材料二中的权力分工体现了什么思想? 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思想 (3)材料中“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的规定有何进步意义? 确认资产阶级的人权平等法则,否定封建等级观念。 (4)材料四中,“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是什么意思? 实行责任内阁制材料一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材料二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材料三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材料四 国务员(指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谍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可决弹劾之。——以上皆选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 《临时约法》: 内容: 特点: 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近代化里程碑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性质:1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2 、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3、关于国民权利的规定
4、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体
5、实行责任内阁制 目的: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主权在民、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 意义:我今只说要定一条:中华民
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一以
表示我党国民革命真意义之
所在,一以杜防盗憎主人者,
与国民共弃之。——孙中山根据以上材料,说明辛亥革命在哪个方面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变化?观察并思考:移风易俗你知道辫子和小脚及马褂的变迁么?辛亥革命前后,人们之间的称呼有何变化?“同志”一词由来如何?武昌起义湖北军政府中华民国建立临时约法清政府袁帝企图武力干涉寻找代理人革命形势迅猛发展各省纷纷独立和谈镇压清帝退位瓦解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1911.10.10.1912.1.1.三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失败1 辛亥革命的失败宣统帝和摄政王 这是清朝最后一个皇帝——宣统(旁立者),中坐者是溥仪的父亲兼摄政王载沣,载沣怀中的是溥仪的弟弟溥杰。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鲁迅小说<风波>山穷水尽疑无路“皇帝倒了,符号变了”“巩金瓯,承天幡,民物欣凫藻。喜同胞,清时幸遭真熙?,帝国苍穹保。天高高,海滔滔。”《清国歌1911》“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临时政府之民国国歌1912》“朕即国家” “五族共和 ”你能说出临时政府“揖美追欧,旧邦新造,”的作法吗? 1912年3月5日,《时报》上刊载了一篇题为《新陈代谢》的文章,文中描述民初中国社会的革故鼎新说:“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枪炮兴,弓矢灭;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盘云髻兴,堕马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爱华兜兴,女兜灭;天足兴,纤足灭;放足鞋兴,菱鞋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 阅读并思考2 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性质: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 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历史功绩:它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失败的原因:
由于民族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性,它不可能充分依靠和发动广大人民群众;这次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请你注意各个城市以中山命名的街道或公园四、辛亥革命的性质、功绩和教训性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的资产阶级革命功
绩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
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推动了亚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 讨论:
你认为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请说明理由?快速阅读课本P48-50,找出下列时间发生了什么大事?189419051911、41912、1、11911、10、101911、121912、2、121912、31912、4兴中会中国同盟会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清帝退位中华民国成立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临时约法》颁布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请你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情境分析民国中学生心目中的伟人1913年对300名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他们崇拜的人物依次为:孔子、孟子、孙中
山、颜渊、诸葛亮、范仲淹、岳飞、王阳明、黎元洪、华盛顿。
研究性学习的重要一环是提出课题。某中学历史学习小组针对以上材料展开
讨论:
甲:中小学生崇拜孙中山、华盛顿,说明辛亥革命后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
乙:你看这些学生崇拜的仍然是孔孟,说明辛亥革命后社会变化不大。
丙:没那么简单,他们为什么既崇拜孙中山又崇拜孔孟呢?
⑴你如何理解甲乙的说法,丙为什么说“没那么简单”
⑵根据上面的讨论,为他们的研究拟定一个题目。甲:共和体制确立,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乙:封建传统仍有影响。
丙:他们既崇拜孔孟,又崇拜孙中山和华盛顿,说明当时的社会正处
于新旧交替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