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一课件第一单元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 (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课件第一单元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 (共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1-21 19:12: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中央官制:皇权与相权的矛盾秦:
唐:
明:
清:
一个官职的变化三公九卿制
三省六部制
??1.明太祖朱元璋为什么要废除宰相制度和中书省?(一)宰相制度的废除一.明朝:废丞相,设内阁胡惟庸案大捕杀 胡惟庸任丞相七年。朱元璋感到胡惟庸是极大威胁,以“擅权枉法”罪把他逮捕,并将其处死,牵连被杀的官员贵族达3万余人,史称“胡狱”。一个惨案的背后1.明太祖朱元璋为什么要废除宰相制度和中书省?(一)宰相制度的废除权分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2.废除宰相制度,中央权力是怎样分配的?一.明朝:废丞相,设内阁①历朝丞相权势过重,以致皇权不稳
②废行省,设三司,使统领中央各部的宰相职权扩大
③丞相胡惟庸专权擅政
④相权过大,威胁皇权(直接原因)(根本原因)(历史原因)(具体原因)一个制度的终结自秦以来实行了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就此终结。一个机构的谢幕从此省正式从中央机构中退出,成为地方一级行政机构。宰相制被废除的利与弊阅读16——17页“资料回放”、“学思之窗”和下面一段材料,分析宰相制被废的影响。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
——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置相》 废丞相,权分六部,皇帝操纵权柄,有利于君主专制,防止权臣专政,巩固统治;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
但是,缺少制约君权的机制,社会兴衰维系于皇帝个人素质,当皇帝无能或不理朝政时,就会出现皇权旁落,太监乱政的现象.
皇帝政务繁多,难以应付
一个“劳模”的抱怨材料:据统计,洪武十七年,朱元璋平均每日要处理奏章207件,411事,以致“星存而出,日入而休”仍无法处理好,遇到大事,更深感“不可一日无辅臣”,他还甚至做了一首诗来抱怨:“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又五犹拥被。”
明成祖:文渊阁大学士(参与决策)
——正式确立明太祖:殿阁大学士(侍从顾问)
——奠定基础明宣宗:内阁大学士(票拟权)
——发展明神宗:内阁首辅(张居正侵夺六部职
权) ——全盛(二)内阁的创立与发展两个机构的比较内阁首辅==宰相? 国家并未正式与阁臣以大权,阁臣之弄权者,皆不免以不光明手段得之。此乃“权臣”,非“大臣”。故虽如张居正之循名责实,起衰振弊,为明代有数能臣,而不能逃众议。
-钱穆《国史大纲》 高皇帝(明太祖)罢中书省,以天下事委之六部,文皇(明成祖)乃有阁臣之设,亦仅持文墨议论耳,渐而票拟,渐而称辅臣,浸失初意。至嘉靖以后严嵩、张居正等怙宠行私,上窃朝廷之权,下侵六曹之职,怨毒盈于天下,而祸败随之。盖阁臣之外重势而蒙恶声至,此而极。
──叶向高《纶扉奏稿》卷 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法定,制度赋权非法定,皇帝信任有一定决策权参与决策,无决策权
侍从咨询一定程度制约皇权不能制约结论:内阁首辅不同于宰相,
不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一个机构的由来明朝宰相已经废除,内阁又不能制约皇权,为何清朝还需设立军机处,进一步强化皇权?二、清:设立军机处1、清为什么要设立军机处?2、军机处的设立 议政王大臣会议严重影响了皇权集中。
军机处的由来:
军机处的前身:
设置时间:
选择军机大臣的条件:
军机大臣的职责: 雍正初年为用兵西北而设置的,专门处理有关前线的奏报和诏令。 (军事需要)军机房 雍正初年(1726年成立军机房,1739年成为一个正式的常设机构) 亲臣、重臣(即皇帝亲信的满汉官员)跪受笔录,撰旨成文,传达旨令
军机处的特点阅读教材第18页图片(军机处内景)并结合下面的小字,归纳军机处的特点简、密、近、速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你的依据是什么?与宰相、内阁相比,军机处又如何强化了君主专制?
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胡芦画不难,胡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胡芦,要把胡芦仔细看。”
军机处的设立除了进一步强化了君主专制,还有什么积极作用?两种文明的较量两种文明的较量一道不需计算的数学题~~ x(t)Y(程度)
0图1:中国封建社会专制主义发展的趋势0图2: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趋势Y(程度)
秦明清秦明清 x(t)一声叹息 有人说,中国到目前为止,一共失去了
三次追赶世界的历史性机遇。第一次,是明
清时期,我们第一次被西方落下;第二次是
19世纪末,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时期,中国
以改革和革命的失败而错失良机;第三次是
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的内乱和封闭,使中
国离世界越来越远……一份期待抚今追昔,痛定思痛,当今的我们更应该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勇敢地面对时代的挑战!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推动政治民主化,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