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一课件:第四单元第10课 鸦片战争 (共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课件:第四单元第10课 鸦片战争 (共1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1-21 19:43: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6张PPT。第10课 鸦片战争【学习目标】
1 、了解鸦片战争发生的背景
2、 知道两次鸦片战争的主要史实。
3、理解《南京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4 、理解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硝烟散尽170多年,每当这场战争被提及,国人的心里都好像会闷声一痛, “落后挨打”、“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等提法业已成为习惯性的表达。这场战争的真相如何?为什么爆发?它对中华民族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今天我们将通过本课的学习去作深入地了解。开篇语第一阶段:1840年6月
(广东海面——天津白河口)第二阶段:1841年初
(香港岛——南京下关江面)一、战局回顾19世纪上半叶航海工具是帆船,从英国航行到中国必须绕过非洲好望角,至少要四个月,相距如此遥远的两个国家为什么会爆发战争呢?二、战前观察结合图片及课本第一、二段,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比较战前中英状况,探究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军舰英国的铁甲战舰中国自然经济英国工业革命先进的资本
主义制度完成了工业
革命 坚船利炮殖民扩张腐朽的封建
专制统治自然经济占
统治地位装备落后闭关锁国中国禁烟运动直接原因:打开中国市场根本原因: 割香港岛五口通商2100万银元关税要与英国商定破坏领土主权加重人民负担打开东南门户丧失关税自主权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指丧失部分的国家主权。即主权不能完全自主。
半封建: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际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增添资本主义的若干因素。结合《南京条约》内容,分析鸦片战争的影响。《南京条约》抄本败①客观原因:英国综合国力强大②主观原因:清政府腐朽落后③根本原因:制度上的差距,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无法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我们有本土作战的先决条件,又拥有百倍于英军的武装,为何却败于远道而来的总兵力仅1万人的英军 如果道光皇帝不查办林则徐,中国能在这场战争中取胜吗?三、战后反思材料:中国军队总人数80万人,英国远征军18000人。
鸦片战争,清军伤亡4600人(死3300人);英军伤亡 401人(死59 人)。
清军牺牲高级将领 11人,正一品到正三品。英军无一高级将领死亡。 当《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签订之后,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西方商人简直是欣喜若狂。 英国商人梦想,“只要中国人每人每年需要一个棉织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不应求了” 。那么,实际情况如何? 你能结合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吗? 1853年中国和洪都拉斯消费英国棉纺织品的数量3.6亿人均 0.75便士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但是,英国把棉纺织品在中国滞销的原因归结为: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英国在中国享受的特权太少四、战火再燃战争起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第一阶段:1856年进攻广州—— 1858年 签订《天津条约》 第二阶段:攻陷北京——洗劫并火烧圆明园——1860年签订《北京条约》战争中美、俄两国趁火打劫战争影响:更多主权进一步丧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加深了。试比较两次鸦片战争,探究两者的关系。打开中国市场非正义的侵略战争英国两年英法主犯,美俄帮凶四年从沿海深入到内地主要在长江以
南沿海地区开五口 割香港岛增开十一口;英割九龙,
俄割10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贸易、
司法、关税等主权进一步丧失,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内地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非正义的侵略战争继续扩大 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给中国造成巨大灾难,但也使沉醉于“天朝上国”梦幻中的封建士大夫开始惊醒。他们开始“开眼看世界”,“师夷长技”,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洋务运动兴起,中国近代化由此蹒跚起步……结语:迷梦终惊醒各抒己见:
从两次鸦片战争中,你能悟到了什么?只有当一个民族真正站起来的时候, 才能正视和反思她曾经遭受的屈辱……只有当一个国家更加强大时,
民众的呼声才能更加响亮……不在于战争的失败,
而在于战争以后还没有认识到失败。网友:“鸦片战争的真意义,就是用火与剑
的形式,告诉中国人其使命:中国必须近代化,顺合世界之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