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选修一课件第二单元第2课商鞅变法 (共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历史选修一课件第二单元第2课商鞅变法 (共1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1-21 19:40: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6张PPT。商鞅变法课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主要史实;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特点和历史作用。商鞅变法: 春秋战国 时期 秦 国
商鞅 主持的一场变法 为什么发生在春秋战国?阅读教材P18-19页,从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四方面归纳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1、经济
2、政治
3、军事
4、思想
铁犁牛耕的使用,生产力发展
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出现分封制、宗法制逐步瓦解
新兴地主阶级要求政治改革诸侯争霸、兼并战争频繁百家争鸣
法家思想为变革提供了理论基础总结:春秋战国是个大动荡、大变革的历史时期,改革风起云涌。那么改革的目的是什么?体现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从分裂走向统一历史趋势目的:富国强兵税制改革,
事实上承认土地私有
各诸侯国进行全面变革,通过法律手段确立起封建制度。为什么发生在秦国?不利条件:有利条件:落后(必要性)权力集中、法家学说、尚武精神三家分晋、士人追求建功立业孝公雄心可能性为什么历史选择了商鞅?旧贵族:
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
商 鞅:三代不同礼而王, 五伯不同法而霸。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徙木取信取信于民,令行禁止①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大变革历史潮流(根本原因)(一)历史背景:②改变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直接原因、目的)③秦孝公重用商鞅(前提条件)⑤论战和徙木取信,为变法作了舆论准备④法家思想是变法的理论武器(二)变法内容:阅读参考史料《史记·商君列传》第1、2段并结合教材p23-24内容,归纳商鞅变法的措施实行军功爵制(奖军功),严禁私斗打击奴隶主旧贵族
提高秦军战斗力废分封制,推广县制
废世卿世禄制加强中央集权巩固打击旧贵族势力制订秦律,轻罪重刑
建立户籍制、连坐法以法律巩固改革
强化对人民统治焚烧诗书实行思想文化专制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制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废井田制,土地私有,奖励耕织重农抑商,统一度量衡促进封建经济发展
有利封建制度确立商鞅变法的结局如何?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2、有没有可能出现商鞅不死,变法措施也得以保留的结局?3、为什么秦惠文王处死了商鞅,却又保留了商鞅的变法措施?思考:1、判断改革成功与否的依据是什么?影响变法成败的主要因素:
⒈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⒉改革派与保守派的力量对比;
⒊改革的措施、策略、用人等是否得当。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①改革顺应了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历史发展潮流(最主要原因)②最高统治者支持,商鞅的政治才干③指导思想(治国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正确,措施坚决,敢于和旧势力斗争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探究:如何评价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阅读《商鞅变法资料选》,找出表达对商鞅变法评价的语段,任选你赞同或反对的一段,并用史实加以说明。(三)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和影响进步性
(主要方面)①总评:战国最彻底、最全面的地主阶级的封建化改革,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统一全国奠定基础,对后世影响深远。(性质、特点;当时、后世)
②政治: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开始建立中央集权制。
③经济:改变了旧的生产关系,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激发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秦国经济的繁荣。
④军事: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为秦国下一步的战略发展创造条件。(三)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和影响局限性①轻罪重罚,轻视教化,激化社会矛盾。
②加重对人们的剥削与压迫;
③文化专制政策不利于思想文化的自由发展。
④重农抑商,造成封建社会对商业和商人的长期歧视,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⑤未与旧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