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测量长度和时间
【学习目标】
1.了解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和时间的基本单位,会进行有关单位的换算。
2.会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测量范围和分度值,明确分度值的含义。
3.会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4.知道记录测量结果时,既要记录准确值,又要记录估计值,还要注明单位。
5.了解什么是误差,知道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6.会使用常见的工具测量时间。
【学习重点】
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误差的概念,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学习难点】
根据记录结果,准确判断刻度尺的分度值。机械秒表的使用,减小误差的方法。
【自主学习】
课前准备:器材:直尺(三角板)。
用尺子来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来试试看,是否遇到什么问题?
(一)长度单位
学生阅读课本P8~P9,完成下列问题,并分组展示。
1.为了科学地进行测量,必须有一个公认的标准量作为比较的依据,这个标准量叫做________,国际上规定了一套统一的单位,叫做__________。
2.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_
__,符号为______。________是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
3.一名学生在测量过程中忘了写单位,请给他补完整:铅笔长O.17
,人正常走路的一步长约500 .
4.单位换算:
1km=
m,
1m=
dm,
1dm=
cm,
1cm=
mm,
1mm=
μm,1μm=
nm,2.5m=_______cm,100nm=__________μm。
(二)测量长度单位
测课本和作业本的长和宽
测量对象
记录单位
长度
宽度
课本
对应练习
1.刻度尺的测量范围(又叫量程)是指刻度尺上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的数值。量程决定着
。刻度尺的分度值(又叫最小刻度值)是指刻度尺上相邻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表示的值,它是
的决定因素。
2.正确使用刻度尺:
(1)刻度尺要_________________,零刻度线要对准___________。
(2)视线要
刻度线。
(3)对测量结果,既要记录
,又要记录
,还要注明
。
3.课桌高约0.8
,某同学的身高为165
.
4.如图,某同学测量一物体长度,则该学生使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物体长度为_______cm,这个测量值的准确值为_______cm,估计值为_______cm。
5.工人师傅在安装门窗玻璃时,选择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适宜的是(
)
A.1mm
B.1cm
C.1dm
D.1m
6.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来测长度,下列测量结果正确的(
)
A.
B.
C.
D.以上读数都不正确
7.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某长度,下列记录的数据较正确的是(
)
A.29.4cm
B.294mm
C.29.43cm
D.29cm
8.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测一木块的宽,请指出他在测量中的三处错误:
(1)
;
(2)
;
(3)
。
(三)误差
请对比各组测量的课本长度,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思考:
(1)为什么会出现误差?
(2)误差就是错误吗?
(3)误差可以消除吗?如果不能,如何减小误差呢?
知识点归纳:
1.__________与_________之间的差异叫做测量误差。
2.误差
错误(选填“是”或“不是”)。
3.误差
消除(选填“能”或“不能”),只能
。
4.减小误差的方法:
(1)
。
(2)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
(3)改进测量方法。
对应练习
1.在长度的测量中,为了减小误差,以下方法不正确的是
(
)
A.采用分度值较小的刻度尺
B.测量中不能估计,只取准确值
C.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D.采用比较精确的刻度尺
2.关于误差的概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误差就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
B.采用精密测量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可以避免误差
C.实验中误差不可能绝对避免,但可以尽量减小
D.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3.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的四次结果分别是:12.31cm、12.28cm、12.30cm、12.51cm,其中哪个数据是错误的,这个物体的长度应记作多少?
(二)测量时间
学生阅读课本P12,完成下列问题,并分组展示。
⒈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
,符号是
。测量时间的常用工具是
,实验室中常用
来测量时间。
2.单位换算:540s=_______min
6h=_
min。
3.停表的读数为小盘的分钟读数+大盘的秒钟读数
练习:下列两个停表如图所示,其中甲的读数为
,乙的读数为
。
【课后练习】
1.读出右图中所示的时间:
。
2.下列各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秒的是(
)
A.人眼睛迅速一眨
B.人心脏跳动一次
C.人正常呼吸一次
D.人打一个呵欠
3.测一测你的脉搏
脉搏跳动次数
所需时间
10次
80次
1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