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16)第三单元10《社戏》教学设计和课堂实录 (1)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16)第三单元10《社戏》教学设计和课堂实录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1-21 14:45:05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社戏》教学设计和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通过对小说情节的把握,结合重要语段、词句的分析,欣赏优美的环境,体会人们淳朴、热情、善良的性格,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
教学设计:
一、导入
我们从迅哥儿的三次看戏谈起:
第一回是民国元年我初到北京的时候,……我说,“朋友,对不起,我耳朵只在冬冬喤喤的响,并没有听到你的话。”
后来我每一想到,便很以为奇怪,似乎这戏太不好,——否则便是我近来在戏台下不适于生存了。
第二回忘记了那一年,……于是看小旦唱,看花旦唱,看老生唱,看不知什么角色唱,看一大班人乱打,看两三个人互打,从九点多到十点,从十点到十一点,从十一点到十一点半,从十一点半到十二点,——然而叫天竟还没有来。我向来没有这样忍耐的等待过什么事物,而况这身边的胖绅士的吁吁的喘气,这台上的冬冬喤喤的敲打,红红绿绿的晃荡,加之以十二点,忽而使我省误到在这里不适于生存了。
至于我看好戏的时候,却实在已经是“远哉遥遥”的了,其时恐怕我还不过十一二岁。
明确:前两次都不喜欢;第三次是“好戏”。
二、不爱看戏
好戏开场:
1. 但那铁头老生却又并不翻筋斗,只有几个赤膊的人翻,翻了一阵,都进去了,接着走出一个小旦来,咿咿呀呀的唱。
2.
然而老旦终于出台了。老旦本来是我所最怕的东西,尤其是怕他坐下了唱。这时候,看见大家也都很扫兴,才知道他们的意见是和我一致的。那老旦当初还只是踱来踱去的唱,后来竟在中间的一把交椅上坐下了。我很担心;双喜他们却就破口喃喃的骂。我忍耐的等着,许多工夫,只见那老旦将手一抬,我以为就要站起来了,不料他却又慢慢的放下在原地方,仍旧唱。全船里几个人不住的吁气,其余的也打起哈欠来。
3.
我不喝水,支撑着仍然看,也说不出见了些什么,只觉得戏子的脸都渐渐的有些稀奇了,那五官渐不明显,似乎融成一片的再没有什么高低。年纪小的几个多打呵欠了,大的也各管自己谈话。
4.
我最愿意看的是一个人蒙了白布,两手在头上捧着一支棒似的蛇头的蛇精,其次是套了黄布衣跳老虎。
5.得出结论:好戏不好,我并不爱看社戏。
疑问:社戏中究竟什么让“我”喜爱,念念不忘?
三、品味社戏
1.优美的景色
2.淳朴的人物
3.和谐的关系
四、领会主旨
理解“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明确:1.豆并不算好吃,戏也并不算好看。


2.是看戏过程中,乡村特有的优美景色;农民特有的淳朴品质;农村特有的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给了“我”最美好的感受。
教学过程实录: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鲁迅先生的小说《社戏》,我想先问问你们,文中“我”是谁呢?
生:(齐声)鲁迅。
师:大家注意,小说中的“我”不能等同于作者,所以,文中的“我”不等同于鲁迅,那他叫什么呢?文中是有的,谁告诉我?
生:迅哥儿。
师:对,双喜和六一公公都叫过他。这篇小说叙述了看社戏的故事,但这是节选,其实小说谈到了三次看戏,那我们今天就从迅哥儿的三次看戏谈起吧。
【投影】:我们从迅哥儿的三次看戏谈起:
第一回是民国元年我初到北京的时候,……我说,“朋友,对不起,我耳朵只在冬冬喤喤的响,并没有听到你的话。”
后来我每一想到,便很以为奇怪,似乎这戏太不好,——否则便是我近来在戏台下不适于生存了。
师:大家读一读。
(生读)
师:你们看,“我”喜欢看这个戏吗?
生:不喜欢。他说:似乎这戏太不好。太不好,就是很不好。
师:嗯,还有谁补充吗?
生:不适于生存。
师:说的更严重了,活不下去了。
生:“冬冬喤喤的响”,说明他觉得吵闹。
师:嘈杂,没听懂什么戏。不喜欢。我们再看第二次。大家读一读。
【投影】:第二回忘记了那一年,……于是看小旦唱,看花旦唱,看老生唱,看不知什么角色唱,看一大班人乱打,看两三个人互打,从九点多到十点,从十点到十一点,从十一点到十一点半,从十一点半到十二点,——然而叫天竟还没有来。我向来没有这样忍耐的等待过什么事物,而况这身边的胖绅士的吁吁的喘气,这台上的冬冬喤喤的敲打,红红绿绿的晃荡,加之以十二点,忽而使我省误到在这里不适于生存了。
(生读)
师:“叫天”是个名角,也就是一个名演员。这次的戏,他喜欢吗?
生:不喜欢。“冬冬喤喤”、“不适于生存”可以看出。
(生齐笑)
师:和第一次一样,还有吗?
生:我觉得“看小旦唱,看花旦唱,看老生唱,看不知什么角色唱,看一大班人乱打,看两三个人互打”好像挺烦的。
师:连用六个“看”,心烦意乱。
生:我觉得还有“从九点多到十点,从十点到十一点,从十一点到十一点半,从十一点半到十二点”。
师:这儿很有意思。为什么不直说从九点多到十二点,而要分成这么多段?
生:这样显得时间很长。
师:这是很巧妙的写法。就像我们等一个精彩的电影,老是放广告,不耐烦了,就老是看表,看了十几次,才过去五分钟,好漫长啊。
(生笑)
师:这次也不喜欢。我们看第三次。大家读一读。
【投影】:至于我看好戏的时候,却实在已经是“远哉遥遥”的了,其时恐怕我还不过十一二岁。
(生读)
师:这次喜欢吗?
生:(齐)喜欢。
师:因为说是“好戏”。好,下面好戏开始了。
【投影】:好戏开场:
但那铁头老生却又并不翻筋斗,只有几个赤膊的人翻,翻了一阵,都进去了,接着走出一个小旦来,咿咿呀呀的唱。
师:(笑着)喜欢吗?
(生显惊讶状)
生:不喜欢,铁头老生没有翻筋斗,只有几个赤膊的人翻。
师:主角没表演拿手绝活。
【投影】:然而老旦终于出台了。老旦本来是我所最怕的东西,尤其是怕他坐下了唱。这时候,看见大家也都很扫兴,才知道他们的意见是和我一致的。那老旦当初还只是踱来踱去的唱,后来竟在中间的一把交椅上坐下了。我很担心;双喜他们却就破口喃喃的骂。我忍耐的等着,许多工夫,只见那老旦将手一抬,我以为就要站起来了,不料他却又慢慢的放下在原地方,仍旧唱。全船里几个人不住的吁气,其余的也打起哈欠来。
(生自读后,不等老师问便举手。)
生:不喜欢。因为他最怕老旦,但老旦来了。
生:还有“扫兴”、“担心”。
师:不高兴她来,担心她一直唱下去。
生:“几个人不住的吁气,其余的也打起哈欠来。”可以看出,他们没有兴趣,都累了。
师:没有兴趣,就没有了精神。
【投影】:我不喝水,支撑着仍然看,也说不出见了些什么,只觉得戏子的脸都渐渐的有些稀奇了,那五官渐不明显,似乎融成一片的再没有什么高低。年纪小的几个多打呵欠了,大的也各管自己谈话。
生:这个和上面一样,大家没有兴趣,都疲倦了。
师:你用的“疲倦”这个词很好啊,请你把这段话中最能表示疲倦的词语读给我们听听。
生:“支撑”、“稀奇”、“不明显”、“融成一片”、“打呵欠”。
师:就是没有用“疲倦”这个词,这是高明的写法。那么,他最想看的是什么呢?
【投影】:我最愿意看的是一个人蒙了白布,两手在头上捧着一支棒似的蛇头的蛇精,其次是套了黄布衣跳老虎。
生:一个人蒙了白布……
师:等一下,你直接告诉我们他想看的是什么就可以了。
生:蛇精、跳老虎。
师:十一二岁,还是个孩子,对唱什么戏没兴趣,对神话故事很感兴趣,可是他没有看到。这对他来说,能说是好戏吗?
生:(齐)不能。
师: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投影】:结论:“好戏”不好,“我”并不爱看社戏。
但他明明说是好戏啊,肯定是喜欢的啊,这就使我们产生疑问。
【投影】:疑问:社戏中究竟什么让“我”喜爱,念念不忘?
请大家走进课文,带着笔去寻找。
(生带笔自读,师巡视。)
师:同学们思维很活跃,不少同学找的比较全面,还作了旁批,这很好。下面我们来说说,谁先来?
生:“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这段景物非常优美,让“我”印象深刻,难以忘怀。
师: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样把这么优美的景色表现出来的?
生: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连山比作野兽的背脊,非常的形象。
师:你说的不错,但还不够。我们来看看,这里“踊跃”是什么意思?
(生不理解)
师:我们常说“发言踊跃”,是什么意思?
生:发言很积极。
师:对。但把“积极”的意思带进去却说不通了。鲁迅的时代,用词造句和我们现在有点不同,所以,我们还是应该看整个句子,联系上下文来确定它的意思。这儿要注意“兽脊”、“跑”这两个词。
生:应该是“跳跃”的意思吧?因为野兽跑的时候喜欢跳跃。
师:对了。这就是说,那淡黑色的连山,就像跳跃着的野兽的背脊似的。为什么要强调“踊跃”呢?如果去掉呢?
生:去掉了,就是野兽伏着,不动了。
师:你理解的很准确。山是静止的,这样一比喻,马上就有了运动的、奔腾的活力。这就是化静为动的好处,请大家在书上旁批。
师:我们刚刚欣赏的这个比喻是看到的,也就是说,属于视觉。那作者还调动了哪些感官来表现景物优美的呢?
生:还有嗅觉、视觉和触觉。豆麦和水草散发的清香是嗅觉;扑面吹来是触觉;写月色是视觉。
师:你真聪明,一点拨就全给找到了。作者就是这样调动多种感官来表现景物的优美。其中,说到月色朦胧在水气里,你想象一下,那是怎样的画面?
生:朦朦胧胧的,飘着雾,像仙境一样。
师:“仙境”这个词真好,是表现环境美到极致的美词。请把这个词以及刚说的几种感觉旁批一下。
师:你们还有什么发现?
生:“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这里把戏台比作“仙山楼阁”,也是表现仙境一般的美丽。
师:是灯光照耀下的戏台。你发现了作者写景物,都是把它们写作仙境般美丽,除此之外,还有别的感情吗?
生:他不想离开。因为环境很美,而且“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就说出了这个意思。
师:是啊。这是离开的时候,恋恋不舍。那我们前面欣赏的景物描写,又是怎样的感情呢?
生:那应该是很迫切的。因为作者说到“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是想早点到达。
师:不要说作者,而要说“我”,加上引号,是迅哥儿。但你对迅哥儿的心情把握很准确。同学们都对文中的环境描写印象很深,文中还有几处呢,都表现出了仙境之美,令人陶醉。(板书:景:仙境之美)
那么,还有哪些方面令他念念不忘呢?
生:还有人。
师:你来谈谈谁?
生:六一公公。他很宽容,孩子们偷了他的豆,他并没有怎么样?
师:你注意到他的宽容,那他有没有责备孩子们?
生:责备了。“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蹋坏了不少。”
师:责备他们什么?
生:责备他们偷豆,还不好好地摘,蹋坏了不少。
师:糟蹋了豆子,是责备,但责备了孩子们偷豆了吗?其他同学的意见呢?
生:责备是责备了,只是程度轻一些。
师:嗯,这个可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老师觉得基本上没有责备,因为他称孩子们为“小鬼”。你觉得这个词有什么意味?
生:这个称呼很亲切,说他们很调皮。
师:亲切,喜爱。好像说“你们这帮调皮的小家伙”一样。总之,没有严厉的批评,蹋坏豆子的责备还是出于农民对庄稼的珍惜,所以说,六一公公很宽厚。但仅仅是宽厚吗?
生:他还很热情好客。因为他看见我,便停了楫,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
师:停了楫,很正式,“笑”是态度和蔼、热情。但我最感兴趣的,还是语言。你看,作者连用了问号和破折号,这有什么好处呢?我们试着改一改,变成:“请客是应该的。”你读读,和原句有什么不同?
生:感觉虚假了,不真诚。
师:是啊。这就是标点符号特别用法的好处啊。那你觉得这里两个符号有什么用处?
生:我觉得问号是他很惊奇,破折号有一种强调,说这么做是应该的。
师:你理解的很细致也很深刻。破折号确实有强调的意味,但对问号还有没有不同的理解?
生:我觉得问号是恍然大悟,哦,你们偷豆原来是为了请客啊!
师:对呀对呀!你的理解就很有意思了。那如果说前面还有责备的话,这里已经……
生:没有责备了。
师:对,反而是高兴了呢!后面你就可以看出他多么开心了,你找到了吗?
生:找到了。他问“我”豆好不好吃,“我”说好吃,他就非常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的说道,“这真是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才识货!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过的,乡下人不识好歹,还说我的豆比不上别人的呢。我今天也要送些给我们的姑奶奶尝尝去……”
师:居然用我的豆招待客人,而且,客人还夸我的豆好吃。你看,明明被偷了豆,受了损失,却这么高兴,你们总结一下,六一公公的性格呢?
生:他热情好客,性格开朗,而且淳朴真诚。
师:归纳的真好啊。大家旁批一下。
师:说到这里,我们可以顺便说一下,六一公公要送豆子给“我”的母亲尝尝,后来果真送去了,这除了说明他热情好客,你还能看出什么来?
生:他们关系好。
师:对,很好理解,邻里之间,关系和谐。好了,再谈谈其他人呢。
生:我想说说阿发。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可以看出,阿发很直爽,他让孩子们偷自己家的豆子。
师:不仅直爽,而且很无私,很善良淳朴。
生:我找到的是“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可以看出,孩子们很能干。
师:嗯,你怎么看出来的?
生:他有一个比喻,把船比作大白鱼在浪花里蹿,就是说船开得很快,孩子们驾船本领很高。老渔父喝彩也可以看出来,因为老渔父肯定驾船技术很高的。
师:嗯,这是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法。你说得很好。老师补充一点,这儿为什么把船比作大白鱼呢?我们农村过年常看到一些年画,常常画着胖乎乎的小孩子骑在鱼背上。
(生笑,点头说对。)
师:这就有一种童话般的美感和神秘感。谁再来说说?
生:我觉得孩子们能干,驾船技术高还表现在前面:“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师:好的。我们一起用着重号,把动词标注起来。
(生标注动词)
师:有哪些?我们一起说。
生:(齐)“跳”“拔”“陪”“聚”“点”“磕”“架”
师:生动精彩的动作描写,表现出孩子们能干,驾船技术高超。
生:我想说说双喜,我觉得他很聪明,如果不是他,“我”也看不成戏。
师:是的。对双喜着墨还挺多的,但分的比较开,我们不一一去找了,他的聪明主要体现在“写包票”,另外,在他的组织下,大家一点也不乱。所以,他不仅聪明,还有很强的组织领导才能,是孩子们的头。鲁迅的笔法很高妙,你看,文章还有一个人,但并没有在文中出现,他是谁?
生:(齐)八公公。
师:这个人怎么样呢?
生:他很细心。文中说“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要知道,会骂的。”
师:哦,很细心,同学们还有没有补充?
(生不语)
师:那第二天八公公有没有骂?
生:(齐)没有。
师:“第二天,我向午才起来,并没有听到什么关系八公公盐柴事件的纠葛”,他没有骂,但他知道吗?
生:知道的,因为他很细心。
师:知道却没有骂,这人怎么样?
生:他也很宽厚淳朴。
师:你说得很对。你看,人都没出现,性格就清楚地表现出来了,不得不佩服鲁迅先生啊。
师:刚才我们讨论的是人物,综合起来,我们发现,这儿的人都有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生:淳朴热情。
(师点头,板书:人:淳朴之美)
师:大家说了这么多,我发现,大家都没有注意到到1——3小结,我们这就去看看,大家自己读读,看看为什么我把平桥村当作“乐土”?
(生自读,思考,勾画,师巡视)
师:好了,不少同学都找到了,我们来说说吧。
生:“我”把这里当乐土,是因为“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
师: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是不必念自己不懂的书了,学习任务轻了,自然高兴。而得到的“优待”有哪些呢?
生:有小朋友伴我游戏。
师:有人玩当然开心了。不过,我们要注意,小朋友们是在什么样情况下来陪我玩的?
生:“他们也都从父母那里得了减少工作的许可,伴我来游戏。”
平时他们也有事情要做,但“我”来了,父母就减少了他们的事情,让他们陪“我”玩,因为我是客人嘛。
师:对客人细心周到。
生:“一家的客,几乎也就是公共的。”客人是全村人的客人。
生:“即使偶而吵闹起来,打了太公,一村的老老少少,也决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来”大家都不太计较。
师:不以辈分压人。
生:“这虾照例是归我吃的。”把好吃的留给客人吃,大方、热情。
师:大家找的很全面啊。我补充一个:“我”被牛欺负,他们“却全都嘲笑起来了。”这“嘲笑”是真的吗?
生:不是,是觉得好玩。
师:对,是善意的,也可以看作是“我”的自嘲。从刚才我们所谈到的内容可以看出,生活在这里的人,他们相处的关系怎样?
生:相处的很好。
生:相互照应,很和谐。
师:是的。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这我们前面谈六一公公时也提到了。
(板书:关系:和谐之美)
师:大家表现很好啊,思考认真,气氛活跃!我们一起感受到这么多的美好,有一个问题就非常好解决了。我们读最后一节。
(生齐读)
师:“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这句话怎么理解?
(生不语,课堂安静)
师:有点难是吗,那你说,船上的豆好吃吗?
生:应该不好吃,因为没什么作料。
生:不对,有盐的。
生:作料太少了。
师:第二天的豆子好吃吗?
生:觉得不好吃。
师:大人做出来的,家里调味品也多些,肯定比晚上的豆子好吃。所以晚上的豆子其实不好吃,是什么让他觉得好吃?
生:就是在一起好玩,是气氛好。
师:对了,那戏好看吗?
生:(齐)不好看。
师:这我们前面已经讨论过了。我们能得出结论:
【投影】:1.豆并不算好吃,戏也并不算好看。
师:究竟是什么让“我”觉得好吃好看呢?刚才这位同学说到了气氛,这是一个总体的概念,具体说来,就是我们刚才一直在讨论的,那些让“我”觉得美好的方面。
【投影】:2.是看戏过程中,乡村特有的优美景色;农民特有的淳朴品质;农村特有的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给了“我”最美好的感受,让“我”念念不忘。
师:这节课,同学们积极思考,踊跃发言,非常精彩,我们要保持下去。今天,我们随迅哥儿走进了平桥村,欣赏了这里的(指板书,学生齐说)景物仙境之美;人物淳朴之美;关系和谐之美。虽历经百年,《社戏》还是以她独特的魅力,深深感染着我们,成为我国文学中经典的美文,而继续一代代流传下去。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