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国38地市生物中考真题解析汇编
(《课标》十大一级主题)
专题四: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注意事项:
1.本套汇编是2016年全国38地市生物中考真题解析汇编(山东省除外,单
独汇编)
本试题共16页,满分113分。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
题,3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83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 共30分)
1.(2016?湖州4)如图中呈现的葫芦藓、蕨、银杏和睡莲是我们常见的植物,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21cnjy.com
A.葫芦藓没有真正的根,所以长在潮湿的环境中
B.蕨用孢子繁殖,孢子长在孢子囊中
C.银杏用种子繁殖,所结的种子没有果皮包被
D.睡莲的叶片躺在水面上,气孔主要分布在下表皮
2.(2016?龙东7)双鸭山、鸡西、鹤岗、七台河被称为“煤城”,煤的形成与古代的什么植物有关?( )2-1-c-n-j-y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
3.(2016?齐齐哈尔4)我们使用的煤是由古代哪类植物形成的( )
A.蕨类植物 B.藻类植物 C.苔藓植物 D.种子植物
4.(2016?邵阳4)下列植物与它所属类群的匹配错误的是( )
A.海带--藻类植物 B.墙癣--苔藓植物
C.苏铁--蕨类植物 D.大豆--种子植物
5.(2016?常州9)常州茅山地区常见的植物有葫芦藓、山桃、马尾松等,它们分别属于的植物类群是( )21·世纪*教育网
A.藻类植物 蕨类植物 裸子植物 B.苔藓植物 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
C.蕨类植物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D.苔藓植物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6.(2016?福州2)松的种子外面没有果皮包被,因此松属于( )
A.藻类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7.(2016?阜阳21)银杏是我市常见的树种之一。银杏树与杏树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 )
A.果实没有酸甜的味道 B.花没有鲜艳的颜色
C.种子没有果皮的包被 D.雄性植株不能结果
8.(2016?永州16)下列哪种植物所代表的类群最早出现根( )
A.水绵 B.葫芦藓 C.金花茶 D.石松
9.(2016?贺州23)下列对植物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水杉被誉为植物中的“大熊猫”
B.侧柏能吸附灰尘,吸收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
C.红豆杉可用于提炼抗癌药物
D.满江红是一种优良的绿肥和饲料
10.(2016?贺州21)图中所示的植物是八步区贺街三华李,若根据某个器官判断三华李是被子植物,这个器官是( )21·cn·jy·com
A.茎 B.叶
C.种子 D.果实
11.(2016?襄阳4)春季植树时,移栽的树苗常被剪去大量的枝叶,这主要是为了降低植物的( )
A.呼吸作用 B.蒸腾作用 C.光合作用 D.分解作用
12.(2016?龙东8)在移栽植物时,要去掉大部分的枝叶,其目的是( ),提高成活率。
A.提高光合作用 B.降低蒸腾作用 C.降低光合作用 D.提高呼吸作用
13.(2016?常州1)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场所、产物分别是( )
A.二氧化碳和水、叶绿体、有机物和氧气
B.有机物和氧气、叶绿体、二氧化碳和水
C.二氧化碳和水、线粒体、有机物和氧气
D.有机物和氧气、线粒体、二氧化碳和水
14.(2016?安庆5)下列关于光合作用过程的反应式,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
B.二氧化碳+氧气有机物+水
C.有机物+二氧化碳→氧气+水+能量
D.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15.(2016?广元7)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用式子表示为:二氧化碳+X有机物+氧气。式子中“X”表示的物质是( )
A.淀粉 B.水 C.葡萄糖 D.蛋白质
16.(2016?盐城3)一天中,植物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量相对最多的环境是( )
A.清晨的草地 B.中午的草地 C.清晨的树林 D.下午的树林
17.(2016?邵阳9)绿色植物被称为“食物之源”是因为它能进行( )
A.蒸腾作用 B.呼吸作用 C.光合作用 D.吸收作
18.(2016?安庆6)下列措施中,提高农作物光合作用效率的是( )
A.带土移栽 B.合理密植 C.松土排涝 D.地膜覆盖
19.(2016?遂宁10)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并将该装置放在有阳光、温暖的地方,数小时后观察实现现象,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
A.甲装置塑料袋内收集的气体是氧气
B.乙装置塑料袋内收集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C.甲乙两组装置唯一的变量是光照,因此可以用来验证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
D.若甲装置中盆栽植物为银边天竺葵,则该装置可以用来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20.(2016?阜阳6)隆冬时节,瓜农为提高黄瓜产量,在大棚内放置了三个煤球炉。甲的做法是在天气晴朗的白天,三个煤球炉同时烧着,晚上烧两个;而乙的做法是在天气晴朗的白天烧两个,晚上烧三个。你认为这两个人的做法及理由合理的是( )【出处:21教育名师】
A.乙,因为晚上烧三个能提高大棚的温度,有利于黄瓜的光合作用
B.乙,因为白天烧两个能提高大棚的温度,有利于黄瓜的呼吸作用
C.甲,因为白天煤球炉能释放二氧化碳和提高大棚温度,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D.甲,因为晚上煤球炉能释放二氧化碳和提高大棚温度,有利于植物的呼吸作用
21.(2016?鄂州5)下列叙述与图中的实验装置相符合的是( )
A.验证水和空气是种子萌发的条件 B.验证蒸腾作用散失水分
C.验证水是光合作用必要的原料之一 D.验证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22.(2016?齐齐哈尔5)栽花或种庄稼都需要松土,目的是促进根的( )
A.蒸腾作用 B.吸收作用 C.光合作用 D.呼吸作用
23.(2016?湘潭7)花卉养殖爱好者经常给花松土,这样做的目的是( )
A.促进植物的蒸腾作用 B.促进根的呼吸作用
C.抑制植物的蒸腾作用 D.抑制根的呼吸作用
24.(2016?龙东29)“小草青青,踏之何忍”,经常踩踏小草,会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小草的生长,严重时会导致小草的死亡,主要原因是( )
A.小草的茎被踩断了 B.土壤缺少空气,影响根的呼吸作用
C.影响小草的蒸腾作用 D.土壤缺少空气,影响根的光合作用
25.(2016?邵阳7)用保鲜袋把新鲜水果封装起来,可以延长水果的贮藏时间,保鲜袋的主要作用是( )【版权所有:21教育】
A.保持袋内适宜的温度 B.减少水果的水分蒸发
C.抑制水果的呼吸作用 D.减少水果的表面损伤
26.(2016?常州2)家庭保存水果,常常先使用保鲜膜覆盖,再放冰箱进行冷藏,其主要目的是(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增强蒸腾作用 B.增强光合作用 C.降低光合作用 D.降低呼吸作用
27.(2016?遂宁8)如图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的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表述错误的是( )
A.a表示的是二氧化碳,b表示的是有机物
B.①表示的叶绿体,②表示的是线粒体
C.1过程只在白天进行,2过程只有在晚上进行
D.1过程只在白天进行,2过程白天晚上都能进行
28.(2016?保定7)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下列有关绿色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2·1·c·n·j·y
A.菜豆种子中储存营养的结构是胚乳
B.绿色植物根尖吸水能力最强的部位是分生区
C.移栽树苗时去掉一些枝叶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以利于树苗成活
D.植物在光照下只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在黑暗中只进行呼吸作用
29.(2016?沧州4)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物质,箭头表示物质进出叶片的方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21*cnjy*com
A.若①代表二氧化碳,②代表氧气,说明叶片正在进行呼吸作用
B.若③代表水分,②代表水蒸气,说明叶片正在进行蒸腾作用
C.若叶片正在进行光合作用,则①代表氧气,④代表有机物
D.此叶片在白天只能进行光合作用,晚上只能进行呼吸作用
30.(2016?绥化9)园林工人在移栽秧苗时,要在阴天或傍晚进行,并时常剪去部分枝叶,其目的是降低(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吸收作用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3分)
31.(2016?阜阳31)(5分)如图是植物蒸腾作用实验装置示意图,实验(二)是在实验(一)基础上的改进。请据图回答问题
(1)实验(一)探究的问题是: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 进行的吗?
(2)实验(二)探究的问题是:蒸腾作用的快慢是否与叶片的多少有关?
(3)预测实验(二)的结果:A、B、C三塑料袋中的水珠数; 袋壁内水
珠最多; 袋壁内水珠较少; 袋壁内水珠最少。
实验(二)的结论是:
32.(2016?齐齐哈尔30)(4分)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操作如下,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从实验中可以看出,叶片的见光部分遇到碘液 (填“变蓝”或
“不变蓝”),说明叶片的见光部分产生了 ,进而说明 是
绿色植物制作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33.(2016?丽水7)(5分)用天竺葵为实验材料,进行有关光合作用的某项探究活动:
步骤1:把盆栽的天竺葵置于黑暗中一昼夜
步骤2:选择两片相近的叶片用透明塑料袋密封,一个塑料袋底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另一个塑料袋底部盛有等量的清水(如图)【来源:21cnj*y.co*m】
步骤3:光照4小时后,去掉塑料袋,将叶片摘下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
步骤4:叶片变成黄白色时,取出叶片用水洗净后滴加碘液。洗去碘液,观察到盛水塑料袋内的叶片变蓝色,另一叶片不变蓝色。请回答:
(1)实验中酒精的作用是溶解叶片中的
(2)步骤2中一个塑料袋底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另一个塑料袋底部盛有等量的清水,设置清水的
作用是 ,这一探究活动的目的是
(3)步骤1中把盆栽的天竺葵置于黑暗中一昼夜,作用是
34.(2016?龙东51)(4分)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
①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②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形成 ,变量是 。
③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后,取下叶片,去掉黑纸片,把叶片放在盛有
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由绿色变为黄白色。
④滴加碘液,发现见光部分变为蓝色,说明绿叶在光下产生的有机物是 。
35.(2016?齐齐哈尔32)(4分)如图是植物光合作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此图表示光合作用,那么图中
气体①是 ,进行光
合作用的场所是 。
如果此图表示呼吸作用,那么
图中气体④是 ,呼吸
作用是在细胞的
(填“叶绿体”或“线粒体”)内
进行的。
36.(2016?湘潭35)(5分)图一表示植物体的有关生理活动(①、②代表不同的气体,箭头表示气体进出的方向),图二为该植物在夏季一天24小时内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在光照充足时,图一中植物叶片吸收的气体主要是
(2)若图一表示光合作用过程,则气体②产生于叶肉细胞中的 (线
粒体、叶绿体),将叶片放酒精中隔水加热,会看到酒精变成绿色,说明
叶片中的 已经溶解在酒精中。
(3)若②代表水蒸气,则水蒸气是通过 作用散失到大气中去的。(4)图二中能够表示呼吸作用的曲线是 www-2-1-cnjy-com
37.(2016?黄冈9)(5分)某小组的同学在进行有关植物的光合作用的探究时,设计了如图三个装置,其中植物、培养液、隔板、光照、温度等条件都完全相同。装置中玻璃隔板与钟罩之间用凡士林密封,实验前,已将三个装置中的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即“饥饿”处理),请据图回答问题:
实验前把装置中的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
(2)图中三个实验装置可以形成 组对照实验。
(3)光照几小时后,同学们将甲、乙、丙装置内植物的叶片进行脱色处理后,
滴加碘液发现不会变蓝的叶片是取自 装置。
实验后,小侯同学观察发现甲、乙、丙中培养液分别减少50mL、48mL、48mL,
你认为这些水分主要用于植物的 。
通过多次重复本实验后可得出的结论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
。
38.(2016?临夏13)(5分)如图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示意图,其中A和B表示某些物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光合作用发生在植物叶肉细胞
的 中。(2)物质A是一种气体,它是光合
作用的原料之一 ,
物质A主要通过叶片表面的 进入叶片内部。(3)光合作用的产物是物质B 和有机物。(4)绿色植物在夜晚一般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原因是缺少外界条件 。
39.(2016?赤峰26)(5分)如图是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的一组实验,请你利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来解释相关的实验现象。
(1)甲装置中小白鼠很快死去的原因是小白鼠的 作用而导致玻璃罩
内缺氧。
乙装置中小白鼠能正常活着是因为绿色植物的 作用更新了玻
璃罩内的气体,这种生理活动的表达式是
实验结束后,发现乙玻璃罩内壁有水珠,这主要来自绿色植物的
作用。
从这一实验现象来分析,绿色植物的 作用对维持生物圈中的
碳﹣氧平衡起了重要作用。
40.(2016?贺州33)(5分)阅读下面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姑婆山森林公园的森林覆盖率达92%,年平均降雨量1704mm,空气的相对温度为80%以上,公园内空气清洁度高,空气负氧离子含量高达15.6万/立方厘米,有“天然氧吧”的美誉。www.21-cn-jy.com
(1)公园中绿色植物的 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2)“天然氧吧”通常是指植被茂密,氧气含量高的地方,请写出表示氧气产
生的有关式子:
公园中有机物的分解,各种生物的 不断消耗氧气,排出
二氧化碳,绿色植物又通过 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将氧气排到大气中,对维持森林公园中的 相对平衡起着重要
的作用。
41.(2016?永州26)(4分)在生物学课程中,我们学过许多概念,不同的概念间常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用一些关联词把一些相关的概念联系起来,可绘制成概念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概念图。
“Ⅰ”表示的生理作用是 ,“Ⅱ”主要发生在细胞内的哪一结
构 。
(2)物质①主要通过植物根尖结构中的 吸收。
(3)下列可用于检验物质②的是 。
A.酒精 B.澄清石灰水 C.碘液 D.带火星细木条
42.(2016?丽水8)(3分)为了探究“丁香提取液对马铃薯呼吸作用强度的影响”,某科技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21教育网
步骤1:选取体积大小相近,薯皮未损伤、其他状况相同的马铃薯,分为16等份,每4份为一组,分别均匀喷洒等质量的不同溶质质量分数丁香提取液和清水(如表),放在阴凉通风处迅速晾干.
组别
1
2
3
4
试剂
0.0025%的丁香提取液
0.0050%的丁香提取液
0.0075%的丁香提取液
清水
样品份数
4
4
4
4
步骤2:把经过预处理的马铃薯用网袋装好后,放在温度为12℃,湿度为50%的恒温恒湿培养箱中储藏180天,储藏期间每隔45天各取出一组样品测定其呼吸作用强度,并绘图(呼吸作用强度表示每千克马铃薯每小时减少的质量为多少毫克) 21*cnjy*com
(1)设置清水组的作用是 ,该实验的变量是
(2)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43.(2016?福州26)(13分)永泰嵩口遍植李树。李树林中,空气清新湿润,这与李树的部分生理作用密不可分。(1)图中的A、B、C表示李树生活
中进行的部分生理过程,请将
它们和对应的主要结构进行连
线:
① A a.气孔
② B b.导管
③ C c.根毛(2)假设X表示C过程散失的某种气体,请判断以下描述的对错(对的打“√”,
错的打“×”) ( )①X为水蒸气时,李树提高了周围大气湿度。 ( )②X为二氧化碳时,有助于李果营养物质的增加。 ( )③X为氧气时,李树有助于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3)以上若有错题,请选择一题进行订正: ;
李树大约在每年3月初开花,春去花谢,幼小的李果挂满枝头。(4)李树的花经传份、受精后,花中的 可以继续发育成李果,李果吃
起来酸甜可口的物质,主要储存在果肉细胞的 中。(5)新鲜李果经晒干及腌制后,抑制了 的生长和繁殖,使制成的
李干可保存较长时间。(6)李树通常采用嫁接等方式进行繁殖,这属于 (选填“有性”或“无
性”)生殖。
李树隶属于植物界、被子植物门、①、蔷薇目、②、李属。李树属于“双
子叶植物纲”这一等级应填入的位置是 (选填“①”或“②”),
由此判断李树种子中的子叶有 片。
44.(2016?柳州31)(6分)如图表示某绿色植物的叶片,A、B分别代表不同的物质,箭头表示物质进出叶片的方向,请据图分析回答:
(1)当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时,A表示的物质是 (选填“二氧化碳”
或“氧气”),当叶片进行呼吸作用时,则A代表的物质是
光合作用的过程是:绿色植物利用光能,通过 (填细胞结构),
合成储藏能量的 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从叶片的结构分析,图中物质A、B是通过 (填结构)进出叶
片的。
(4)如果B代表的物质是水蒸气,表示该叶片在进行 作用。
45.(2016?岳阳30)(5分)“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描述了苔藓等植物大量繁殖形成的自然景观,下面是有关观察葫芦藓的实验,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采集:在校园墙角等 环境中采集葫芦藓。
(2)观察:
①用肉眼观察葫芦藓的形态和
②用放大镜观察其 的形态特点及假根
的特点。
③葫芦藓的孢蒴(如图)中含有许多生殖细胞:
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可以当做 的指示植物。
46.(2016?无锡43)(5分)图中①代表氧气,②代表二氧化碳,(一)、(二)分别表示植物不同的生命活动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2(1)图中a表示根对水分的吸收,吸收的
主要部位是根尖的 ,水
在b处是由低处往高处流动,其动力
主要来自
上图(二)过程进行的场所是在细胞的
若光照强度为零,(一)、(二)两个
生理过程中不能进行的是
(4)绿色植物通过不断的光合作用,维持着生态系统的 平衡。
2016年全国38地市生物中考真题解析汇编
(《课标》十大一级主题)
专题四: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1.(2016?湖州4)如图中呈现的葫芦藓、蕨、银杏和睡莲是我们常见的植物,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21*cnjy*com
A.葫芦藓没有真正的根,所以长在潮湿的环境中
B.蕨用孢子繁殖,孢子长在孢子囊中
C.银杏用种子繁殖,所结的种子没有果皮包被
D.睡莲的叶片躺在水面上,气孔主要分布在下表皮
答案: D
解析:【解答】苔藓植物的生殖离不开水,适于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没有真正的根,A正确;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用孢子繁殖,孢子长在孢子囊中,属于孢子植物,B正确;银杏用种子繁殖,所结的种子没有果皮包被,属于裸子植物,C正确;浮水植物睡莲的气孔主要分布在上表皮,这是因为浮水植物下表皮接触水面,不利于透气,D错误。
【分析】植物根据生殖细胞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2.(2016?龙东7)双鸭山、鸡西、鹤岗、七台河被称为“煤城”,煤的形成与古代的什么植物有关?( )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
答案:C
解析:【解答】在距今2亿年以前,地球上曾经茂盛的生长着高达数十米的蕨类植物,它们构成了大片大片的森林,后来,这些蕨类植物灭绝了,它们的遗体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炭。
【分析】蕨类植物具有根茎叶的分化,植株一般比较高大,煤是由古代的蕨类植物变成的。
3.(2016?齐齐哈尔4)我们使用的煤是由古代哪类植物形成的( )
A.蕨类植物 B.藻类植物 C.苔藓植物 D.种子植物
答案:A
解析:【解答】在距今2亿年以前,地球上曾经茂盛的生长着高达数十米的蕨类植物,它们构成了大片大片的森林,后来,这些蕨类植物灭绝了,它们的遗体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炭。
【分析】煤是由古代的蕨类植物变成的。
4.(2016?邵阳4)下列植物与它所属类群的匹配错误的是( )
A.海带--藻类植物 B.墙癣--苔藓植物
C.苏铁--蕨类植物 D.大豆--种子植物
答案:C
解析:【解答】海带属于藻类植物,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A正确;墙藓属于苔藓植物,无根,有了茎、叶的分化,体内无输导组织,植株长的矮小,B正确;苏铁属于裸子植物,种子裸露,不能形成果实,C错误;
大豆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属于种子植物中的被子植物,D正确。
【分析】自然界中的植物多种多样,根据植物种子的有无一般把植物分成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孢子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
5.(2016?常州9)常州茅山地区常见的植物有葫芦藓、山桃、马尾松等,它们分别属于的植物类群是( )
A.藻类植物 蕨类植物 裸子植物 B.苔藓植物 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
C.蕨类植物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D.苔藓植物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答案: B
解析:【解答】葫芦藓有茎和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属于苔藓植物;山桃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属于被子植物;马尾松种子裸露,不能形成果实,属于裸子植物。
【分析】植物根据生殖细胞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6.(2016?福州2)松的种子外面没有果皮包被,因此松属于( )
A.藻类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答案: C
解析:【解答】松树的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即没有果实,属于裸子植物。
【分析】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最主要的区别是被子植物的种子有果皮包被着,种子包上果皮构成果实;裸子植物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它没有果实。
7.(2016?阜阳21)银杏是我市常见的树种之一。银杏树与杏树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 )
A.果实没有酸甜的味道 B.花没有鲜艳的颜色
C.种子没有果皮的包被 D.雄性植株不能结果
答案: C
解析:【解答】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主要区别是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着。银杏的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即没有果实,只有种子,属于裸子植物,而杏树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着,具有果实,属于被子植物。
【分析】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主要区别是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着。
8.(2016?永州16)下列哪种植物所代表的类群最早出现根( )
A.水绵 B.葫芦藓 C.金花茶 D.石松
答案:D
解析:【解答】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大多生活在水中,是一类相对低等的植物,如水绵,A错误;苔藓植物比藻类植物高等一些,有了茎、叶的分化,体内无输导组织,植株矮小,但没有真正的根,如葫芦藓,B错误;蕨类植物又比苔藓植物高等一些,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一般长的比较高大,如石松,D正确;金花茶属于被子植物,是最高等的植物类群,C错误。
【分析】各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常见植物。
9.(2016?贺州23)下列对植物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水杉被誉为植物中的“大熊猫”
B.侧柏能吸附灰尘,吸收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
C.红豆杉可用于提炼抗癌药物
D.满江红是一种优良的绿肥和饲料
答案: A
解析:【解答】银杉是中国特有的世界珍稀物种,被誉为“植物中的大熊猫”,A错误;侧柏能吸附灰尘,吸收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B正确;红豆杉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时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有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还可用于提炼抗癌药物,C正确;满江红是一种优良的绿肥和饲料,D正确。
【分析】银杉是中国特有的世界珍稀物种,被誉为“植物中的大熊猫”。
10.(2016?贺州21)图中所示的植物是八步区贺街三华李,若根据某个器官判断三华李是被子植物,这个器官是( )21教育网
A.茎 B.叶
C.种子 D.果实
答案: D
解析:【解答】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被子植物种子在繁殖的过程中能受到更好的保护,适应环境的能力更强,适于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是植物界中最高等的一个类群,其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由图可知,三华李具有果实这一器官,可见是被子植物。 21*cnjy*com
【分析】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
11.(2016?襄阳4)春季植树时,移栽的树苗常被剪去大量的枝叶,这主要是为了降低植物的( )
A.呼吸作用 B.蒸腾作用 C.光合作用 D.分解作用
答案: B
解析:【解答】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水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刚刚移栽的植物,幼根和根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根的吸水能力很弱,去掉部分枝叶,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
【分析】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蒸腾作用主要在叶片进行,叶柄和幼嫩的茎也能少量的进行。
12.(2016?龙东8)在移栽植物时,要去掉大部分的枝叶,其目的是( ),提高成活率。
A.提高光合作用 B.降低蒸腾作用 C.降低光合作用 D.提高呼吸作用
答案:B
解析:【解答】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水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刚刚移栽的植物,幼根和根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根的吸水能力很弱,去掉部分枝叶,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www-2-1-cnjy-com
【分析】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在叶片进行,叶柄和幼嫩的茎也能少量的进行。
13.(2016?常州1)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场所、产物分别是( )
A.二氧化碳和水、叶绿体、有机物和氧气
B.有机物和氧气、叶绿体、二氧化碳和水
C.二氧化碳和水、线粒体、有机物和氧气
D.有机物和氧气、线粒体、二氧化碳和水
答案: A
解析:【解答】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公式可表示为: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可见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
【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14.(2016?安庆5)下列关于光合作用过程的反应式,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
B.二氧化碳+氧气有机物+水
C.有机物+二氧化碳→氧气+水+能量
D.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答案: A
解析:【解答】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即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条件是光,场所是叶绿体,表达式为: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分析】光合作用的实质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物质转化是指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能量转化是指将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里的化学能的过程。
15.(2016?广元7)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用式子表示为:二氧化碳+X有机物+氧气。式子中“X”表示的物质是( )
A.淀粉 B.水 C.葡萄糖 D.蛋白质
答案:B
解析:【解答】光合作用表达式为: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可见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条件是光,场所是叶绿体。
【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16.(2016?盐城3)一天中,植物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量相对最多的环境是( )
A.清晨的草地 B.中午的草地 C.清晨的树林 D.下午的树林
答案:D
解析:【解答】植物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所以下午的树林,进行了一天的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量相对最多。
【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产生的氧气是生物圈的氧气的来源。17.(2016?邵阳9)绿色植物被称为“食物之源”是因为它能进行( )
A.蒸腾作用 B.呼吸作用 C.光合作用 D.吸收作用
答案:C
解析:【解答】在生物圈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其它生物提供食物,因此绿色植物被称为“食物之源”。
【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
18.(2016?安庆6)下列措施中,提高农作物光合作用效率的是( )
A.带土移栽 B.合理密植 C.松土排涝 D.地膜覆盖
答案: B
解析:【解答】带土移栽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A不符合题意;合理密植的目的是充分利用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光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B符合题意;松土排涝是为了增加土壤中的空气,促进根的呼吸,C不符合题意;D地膜覆盖可以保持土地的水分,与光合作用原理无关,D符合题意。
【分析】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环境因素有:光照、温度、二氧化碳的浓度等。
19.(2016?遂宁10)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并将该装置放在有阳光、温暖的地方,数小时后观察实现现象,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
A.甲装置塑料袋内收集的气体是氧气
B.乙装置塑料袋内收集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C.甲乙两组装置唯一的变量是光照,因此可以用来验证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
D.若甲装置中盆栽植物为银边天竺葵,则该装置可以用来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答案:D
解析:【解答】甲装置透明塑料袋内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因此塑料袋内收集的气体是氧气,A正确;乙装置不透明塑料袋内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能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因此塑料袋内收集的气体是二氧化碳,B正确;甲乙两组装置唯一的变量是光照,因此可以用来验证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光,C正确;若甲装置中盆栽植物为银边天竺葵,银边部分和绿色部分唯一的变量是叶绿素,但是实验前没有经过暗处理,银边部分可能有原来储存的淀粉,滴加碘液后有可能银边部分和绿色部分都变蓝,因此则该装置不可以用来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D错误。
【分析】(1)《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后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清水漂洗→加碘液→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碘遇到淀粉变蓝色。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20.(2016?阜阳6)隆冬时节,瓜农为提高黄瓜产量,在大棚内放置了三个煤球炉。甲的做法是在天气晴朗的白天,三个煤球炉同时烧着,晚上烧两个;而乙的做法是在天气晴朗的白天烧两个,晚上烧三个。你认为这两个人的做法及理由合理的是( )
A.乙,因为晚上烧三个能提高大棚的温度,有利于黄瓜的光合作用
B.乙,因为白天烧两个能提高大棚的温度,有利于黄瓜的呼吸作用
C.甲,因为白天煤球炉能释放二氧化碳和提高大棚温度,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D.甲,因为晚上煤球炉能释放二氧化碳和提高大棚温度,有利于植物的呼吸作用
答案:C
解析:【解答】在大棚内烧煤球炉是增加棚内二氧化碳浓度,并适当提高大棚内的温度。甲的做法是在天气晴朗的白天,三个煤球炉同时烧着,晚上烧两个,白天释放出的二氧化碳多,温度较高,可以增加光合作用的强度;而乙的做法是在天气晴朗的白天烧两个,晚上烧三个,导致晚上温度高,黄瓜的呼吸作用较强,消耗的有机物多。
【分析】(1)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和二氧化碳的浓度。二氧化碳的浓度越高,光合作用越强,制造的有机物越多。(2)低温可以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温度越低呼吸作用越弱,分解的有机物就越少。
21.(2016?鄂州5)下列叙述与图中的实验装置相符合的是( )
A.验证水和空气是种子萌发的条件 B.验证蒸腾作用散失水分
C.验证水是光合作用必要的原料之一 D.验证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答案: C
解析:【解答】①与②种子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水分,因此是验证水是种子萌发的条件,而不能证空气是种子萌发的条件,A错误;塑料袋内壁上有水珠产生,一是植物蒸腾作用通过叶片气孔散失水分,二是土壤水分的蒸发,B错误;将叶片的主叶脉切断,则叶脉中的导管被切断,这样叶片A区就得不到从根运输来的水分了,因此在叶片的A区和B区就形成以水为唯一变量的对照实验,因此验证水是光合作用必要的原料之一,C正确;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氧气有助燃作用,燃烧的蜡烛熄灭表明氧气被萌发的种子吸收了,因此可以验证呼吸作用消耗氧气,而不是释放二氧化碳,D错误。
【分析】(1)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2)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3)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4)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通过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
22.(2016?齐齐哈尔5)栽花或种庄稼都需要松土,目的是促进根的( )
A.蒸腾作用 B.吸收作用 C.光合作用 D.呼吸作用
答案:D
解析:【解答】栽花或种庄稼都需要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
【分析】呼吸是生物的共同特征,植物的根也需要呼吸,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
23.(2016?湘潭7)花卉养殖爱好者经常给花松土,这样做的目的是( )
A.促进植物的蒸腾作用 B.促进根的呼吸作用
C.抑制植物的蒸腾作用 D.抑制根的呼吸作用
答案: B
解析:【解答】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经常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
【分析】经常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
24.(2016?龙东29)“小草青青,踏之何忍”,经常踩踏小草,会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小草的生长,严重时会导致小草的死亡,主要原因是( )
A.小草的茎被踩断了 B.土壤缺少空气,影响根的呼吸作用
C.影响小草的蒸腾作用 D.土壤缺少空气,影响根的光合作用
答案:B
解析:【解答】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经常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土壤板结,使得土壤颗粒之间的空隙变小,容的氧气就少,从而影响根的呼吸作用,不利于植物的生长。
【分析】土壤板结,土壤缺少空气,影响根的呼吸作用。
25.(2016?邵阳7)用保鲜袋把新鲜水果封装起来,可以延长水果的贮藏时间,保鲜袋的主要作用是( )
A.保持袋内适宜的温度 B.减少水果的水分蒸发
C.抑制水果的呼吸作用 D.减少水果的表面损伤
答案:C
解析:【解答】保鲜袋将新鲜水果封装起来后,在水果的呼吸作用下,保鲜袋内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多,氧气越来越少,其呼吸作用也越来越弱,继而受到抑制,就达到了保鲜的目的。
【分析】保鲜袋的主要作用是抑制水果的呼吸作用。
26.(2016?常州2)家庭保存水果,常常先使用保鲜膜覆盖,再放冰箱进行冷藏,其主要目的是( )
A.增强蒸腾作用 B.增强光合作用 C.降低光合作用 D.降低呼吸作用
答案: D
解析:【解答】保鲜膜隔绝氧气,冰箱中温度低,能抑制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呼吸作用,使细菌、真菌繁殖很慢,达到保鲜的目的。
【分析】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27.(2016?遂宁8)如图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的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表述错误的是( )
A.a表示的是二氧化碳,b表示的是有机物
B.①表示的叶绿体,②表示的是线粒体
C.1过程只在白天进行,2过程只有在晚上进行
D.1过程只在白天进行,2过程白天晚上都能进行
答案:C
解析:【解答】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可见a表示的是二氧化碳,b表示的是有机物,A正确;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线粒体,可见①表示的叶绿体,②表示的是线粒体,B正确;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呼吸作用的条件是有光无光都可以,C错误、D正确。
【分析】图中a表示的是二氧化碳,b表示的是有机物,①表示的叶绿体,②表示的是线粒体,1过程为光合作用,2过程为呼吸作用。
28.(2016?保定7)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下列有关绿色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菜豆种子中储存营养的结构是胚乳
B.绿色植物根尖吸水能力最强的部位是分生区
C.移栽树苗时去掉一些枝叶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以利于树苗成活
D.植物在光照下只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在黑暗中只进行呼吸作用
答案:C
解析:【解答】菜豆属于双子叶植物,有两片子叶,其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中,A错误;成熟区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绿色植物根尖吸水能力最强的部位是成熟区,B错误;刚刚移栽的植物,幼根和根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根的吸水能力很弱,去掉部分枝叶,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C正确;在光下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在黑暗中植物进行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D错误。
【分析】(1)单子叶植物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中,双子叶植物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中。(2)成熟区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3)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29.(2016?沧州4)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物质,箭头表示物质进出叶片的方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若①代表二氧化碳,②代表氧气,说明叶片正在进行呼吸作用
B.若③代表水分,②代表水蒸气,说明叶片正在进行蒸腾作用
C.若叶片正在进行光合作用,则①代表氧气,④代表有机物
D.此叶片在白天只能进行光合作用,晚上只能进行呼吸作用
答案:B
解析:【解答】光合作用是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同时放出氧气,其中二氧化碳是通过叶片的气孔进入的,水是由植物的根自下而上吸收来的,它合成的有机物由筛管自上向下运送。若①代表二氧化碳,②代表氧气,说明叶片正在进行光合作用,A错误;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的形式散失到空气中的过程叫蒸腾作用,若③代表水分,②代表水蒸气,则表示植物进行蒸腾作用,B正确;若叶片正在进行光合作用,则①代表二氧化碳,②代表氧气,③代表水分,④代表有机物,C错误;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光照的影响,植物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在夜晚进行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D错误。
【分析】(1)若为光合作用示意图,则①②③④分别是二氧化碳、氧气、水、有机物;(2)若为呼吸作用示意图,则①②分别是氧气、二氧化碳;(3)若为蒸腾作用示意图,则②指的是水蒸气。
30.(2016?绥化9)园林工人在移栽秧苗时,要在阴天或傍晚进行,并时常剪去部分枝叶,其目的是降低(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吸收作用
答案:A
解析:【解答】刚刚移栽的植物,幼根和根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根的吸水能力很弱,去掉部分枝叶,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在阴天或傍晚进行避免阳光直射,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提高成活率。【出处:21教育名师】
【分析】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在叶片进行,叶柄和幼嫩的茎也能少量的进行。
31.(2016?阜阳31)(5分)如图是植物蒸腾作用实验装置示意图,实验(二)是在实验(一)基础上的改进。请据图回答问题
(1)实验(一)探究的问题是: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 进行的吗?
(2)实验(二)探究的问题是:蒸腾作用的快慢是否与叶片的多少有关?
(3)预测实验(二)的结果:A、B、C三塑料袋中的水珠数; 袋壁内水
珠最多; 袋壁内水珠较少; 袋壁内水珠最少。
实验(二)的结论是:
答案:(1)叶片 (3)A B C (4)蒸腾作用的快慢与叶片的多少有关
解析:【解答】(1)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气体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受叶片面积、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空气湿度、空气流通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实验(一)探究的问题是: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片进行的。(3)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预测实验(二)结果:A袋壁内水珠最多,B袋壁内水珠较少,C袋壁内水珠最少。(4)实验(二)结论:蒸腾作用的快慢与叶片的多少有关。
【分析】植物的蒸腾作用受叶片面积的影响。
32.(2016?齐齐哈尔30)(4分)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操作如下,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从实验中可以看出,叶片的见光部分遇到碘液 (填“变蓝”或
“不变蓝”),说明叶片的见光部分产生了 ,进而说明 是
绿色植物制作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答案:(1)把叶片中的淀粉运走耗尽(2)变蓝 淀粉 光
解析:【解答】(1)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把叶片中的淀粉运走耗尽(以免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2)淀粉遇碘变蓝色。为了检验光合作用是否产生淀粉,所以图6中滴加的液体是碘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为了脱去叶绿素,因此图4小烧杯中的液体是酒精,若生物兴趣小组同学的操作步骤完全正确,那么在图7中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遮光部分没有变蓝,而未遮光部分变蓝,这说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该实验现象还可以证明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分析】(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
33.(2016?丽水7)(5分)用天竺葵为实验材料,进行有关光合作用的某项探究活动:
步骤1:把盆栽的天竺葵置于黑暗中一昼夜
步骤2:选择两片相近的叶片用透明塑料袋密封,一个塑料袋底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另一个塑料袋底部盛有等量的清水(如图)www.21-cn-jy.com
步骤3:光照4小时后,去掉塑料袋,将叶片摘下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
步骤4:叶片变成黄白色时,取出叶片用水洗净后滴加碘液。洗去碘液,观察到盛水塑料袋内的叶片变蓝色,另一叶片不变蓝色。请回答:
(1)实验中酒精的作用是溶解叶片中的
(2)步骤2中一个塑料袋底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另一个塑料袋底部盛有等量的清水,设置清水的
作用是 ,这一探究活动的目的是
(3)步骤1中把盆栽的天竺葵置于黑暗中一昼夜,作用是
答案: (1)叶绿素 (2)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3)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4)吸收二氧化碳 对照
解析: 【解答】(1)叶绿素为绿色,脱色后便于观察,如不脱色,不易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现象。脱色时,酒精要隔水加热是因为酒精的燃点低,防止酒精燃烧发生危险。因此图中③是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里隔水加热,使叶片里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里(2)由步骤2可知:选择两片相近的叶片用透明塑料袋密封,一个塑料袋底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装置内缺乏二氧化碳,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产生淀粉。另一个塑料袋底部盛有等量的清水,清水起对照作用,装置内有二氧化碳,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最后遇碘变蓝,所以由此可知,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3)实验前
把盆栽的天竺葵置于黑暗中一昼夜,是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分析】(1)《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碘遇到淀粉变蓝,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关键是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21cnjy.com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34.(2016?龙东51)(4分)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
①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②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形成 ,变量是 。
③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后,取下叶片,去掉黑纸片,把叶片放在盛有
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由绿色变为黄白色。
④滴加碘液,发现见光部分变为蓝色,说明绿叶在光下产生的有机物是 。
答案:②对照 光 ③酒精 ④淀粉
解析:【解答】①暗处理: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为了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全部运走耗尽,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②部分遮光: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是为了设置对照,此实验中的变量是光照,目的: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能制造淀粉。这样做就确定绿叶中的淀粉只有在光下制造的,黑暗中不能进行光合作用。③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目的是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使叶片由绿色变成黄白色,便于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颜色反应。装有酒精和叶片的小烧杯,一定要隔水加热.这是因为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发生危险。④向叶片滴加碘液的目的是根据淀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检验是否产生淀粉。叶片的未遮盖部分遇碘变蓝,说明进行了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叶片的遮盖部分遇碘没有变蓝,说明没有进行光合作用,没有淀粉产生。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光,说明绿叶只有在光下才能产生淀粉,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分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后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清水漂洗→加碘→观察颜色。
35.(2016?齐齐哈尔32)(4分)如图是植物光合作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此图表示光合作用,那么图中
气体①是 ,进行光
合作用的场所是 。
如果此图表示呼吸作用,那么
图中气体④是 ,呼吸
作用是在细胞的
(填“叶绿体”或“线粒体”)内
进行的。
答案:(1)氧气 叶绿体 (2)氧气 线粒体
解析:【解答】(1)光合作用的公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可见进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故叶片中的①和②分别代表氧气和有机物,③、④分别表示水和二氧化碳,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2)若此图表示呼吸作用,因为呼吸作用原料是有机物和氧,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可以推知:④代表氧气,①代表二氧化碳。
【分析】图示表示绿色植物的叶片进行某一项生理活动时的示意图,随着叶片所进行的生理活动的不同,①、②、③、④所代表的物质也各不相同。
36.(2016?湘潭35)(5分)图一表示植物体的有关生理活动(①、②代表不同的气体,箭头表示气体进出的方向),图二为该植物在夏季一天24小时内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在光照充足时,图一中植物叶片吸收的气体主要是
(2)若图一表示光合作用过程,则气体②产生于叶肉细胞中的 (线
粒体、叶绿体),将叶片放酒精中隔水加热,会看到酒精变成绿色,说明
叶片中的 已经溶解在酒精中。
(3)若②代表水蒸气,则水蒸气是通过 作用散失到大气中去的。(4)图二中能够表示呼吸作用的曲线是 21·cn·jy·com
答案: (1)二氧化碳 (2)叶绿体 叶绿素 (3)蒸腾 (4)乙
解析:【解答】(1)在光照充足时,植物体光合作用旺盛,大于呼吸作用,因此,图一中植物叶片吸收的气体主要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2)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由图可知,①代表二氧化碳,②代表氧气,氧气产生于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中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脱色后便于观察。(3)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4)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图二中曲线甲只有在6~18点的白天进行,因此曲线甲表示光合作用。曲线乙一天内进行且变化不大,表示呼吸作用。
【分析】(1)植物体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光合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2)图二中曲线甲只有在6~18点的白天进行,因此曲线甲表示光合作用。曲线乙一天内进行且变化不大,表示呼吸作用。
37.(2016?黄冈9)(5分)某小组的同学在进行有关植物的光合作用的探究时,设计了如图三个装置,其中植物、培养液、隔板、光照、温度等条件都完全相同。装置中玻璃隔板与钟罩之间用凡士林密封,实验前,已将三个装置中的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即“饥饿”处理),请据图回答问题:
实验前把装置中的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
(2)图中三个实验装置可以形成 组对照实验。
(3)光照几小时后,同学们将甲、乙、丙装置内植物的叶片进行脱色处理后,
滴加碘液发现不会变蓝的叶片是取自 装置。
实验后,小侯同学观察发现甲、乙、丙中培养液分别减少50mL、48mL、48mL,
你认为这些水分主要用于植物的 。
通过多次重复本实验后可得出的结论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
。
答案: (1)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2)2 (3)乙、丙 (4)蒸腾作用
二氧化碳和光
解析:【解答】(1)实验前把装置中的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为了排除原有淀粉的干扰,放到黑暗处一昼夜,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淀粉,原来的淀粉消耗完后,就不会干扰实验,使实验结果更加明显。(2)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一组对照实验只能有一个变量,甲与乙的变量是二氧化碳,目的是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甲与丙的变量是光,目的是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3)由于乙装置,使植物所处的环境没有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所以乙装置内的植物由于缺乏原料而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不能产生淀粉,因此遇碘不能变蓝色。丙缺乏植物光合作用的条件光,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不能产生淀粉,因此遇碘不能变蓝色。因此叶片不会变蓝的是乙、丙。(4)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吸收来的水只有大约1%当做光合作用的原料被植物体利用,大约99%都通过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当中去了。 (5)通过多次重复本实验后可得出的结论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和二氧化碳。
【分析】(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碘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2)图示中的实验装置设置的对照实验是:甲与乙,变量是二氧化碳,目的是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甲与丙,变量是光,目的是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
38.(2016?临夏13)(5分)如图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示意图,其中A和B表示某些物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光合作用发生在植物叶肉细胞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的 中。(2)物质A是一种气体,它是光合
作用的原料之一 ,
物质A主要通过叶片表面的
进入叶片内部。(3)光合作用的产物是物质B 和有机物。(4)绿色植物在夜晚一般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原因是缺少外界条件 。
答案: (1)叶绿体 (2)二氧化碳 气孔 (3)氧气?(4)光照
解析:【解答】光合作用指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存能量)有机物的过程。可见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外界条件是光。由图可以知道,A是一种气体进入植物体内,是光合作用的原料,B从植物体内出来,为光合作用的产物,可以判断A为二氧化碳,B为氧气,它们主要通过叶片表面的气孔进出。
【分析】由图可知,A代表二氧化碳,B代表氧气。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条件是光,场所是叶绿体。
39.(2016?赤峰26)(5分)如图是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的一组实验,请你利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来解释相关的实验现象。
(1)甲装置中小白鼠很快死去的原因是小白鼠的 作用而导致玻璃罩
内缺氧。
乙装置中小白鼠能正常活着是因为绿色植物的 作用更新了玻
璃罩内的气体,这种生理活动的表达式是
实验结束后,发现乙玻璃罩内壁有水珠,这主要来自绿色植物的
作用。
从这一实验现象来分析,绿色植物的 作用对维持生物圈中的
碳﹣氧平衡起了重要作用。
答案: (1)呼吸 (2)光合 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 (3)蒸腾
(4)光合
解析:【解答】(1)甲装置中小白鼠进行呼吸作用要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时间长了小白鼠通过呼吸作用将容器内的氧气很快消耗干净,因此小白鼠会缺氧而无法呼吸导致死亡。(2)乙装置中绿色植物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供给小白鼠呼吸,并吸收了小白鼠呼出的二氧化碳,因此小白鼠能正常活着。光合作用这种生理活动的表达式是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3)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实验结束后,发现乙玻璃罩内壁有水珠,这主要来自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4)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对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起了重要作用。21·世纪*教育网
【分析】(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2)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通过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3)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对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起了重要作用。
40.(2016?贺州33)(5分)阅读下面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姑婆山森林公园的森林覆盖率达92%,年平均降雨量1704mm,空气的相对温度为80%以上,公园内空气清洁度高,空气负氧离子含量高达15.6万/立方厘米,有“天然氧吧”的美誉。
(1)公园中绿色植物的 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2)“天然氧吧”通常是指植被茂密,氧气含量高的地方,请写出表示氧气产
生的有关式子:
公园中有机物的分解,各种生物的 不断消耗氧气,排出
二氧化碳,绿色植物又通过 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将氧气排到大气中,对维持森林公园中的 相对平衡起着重要
的作用。
答案: (1)蒸腾作用 (2)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 (3)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 碳-氧
解析:【解答】(1)公园中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2)“天然氧吧”通常是指植被茂密,氧气含量高的地方,氧气产生的有关式子: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3)公园中有机物的分解,各种生物的呼吸作用不断消耗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绿色植物又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将氧气排到大气中,对维持森林公园中的碳-氧相对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版权所有:21教育】
【分析】(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2)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3)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通过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
41.(2016?永州26)(4分)在生物学课程中,我们学过许多概念,不同的概念间常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用一些关联词把一些相关的概念联系起来,可绘制成概念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概念图。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Ⅰ”表示的生理作用是 ,“Ⅱ”主要发生在细胞内的哪一结
构 。
(2)物质①主要通过植物根尖结构中的 吸收。
(3)下列可用于检验物质②的是 。
A.酒精 B.澄清石灰水 C.碘液 D.带火星细木条
答案:(1)光合作用 线粒体 (2)导管 (3)C
解析:【解答】(1)Ⅰ为植物的光合作用,Ⅱ为植物的呼吸作用,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能使细胞中的一些有机物与氧结合,经过复杂的过程,转变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把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释放的能量供细胞生命活动的需要。(2)根据植物的光合作用公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物质①是水分,主要通过植物根尖结构中的导管吸收;②是有机物(主要是淀粉)。(3)②淀粉具有遇碘变蓝的特性。2·1·c·n·j·y
【分析】(1)植物光合作用的公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2)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42.(2016?丽水8)(3分)为了探究“丁香提取液对马铃薯呼吸作用强度的影响”,某科技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
步骤1:选取体积大小相近,薯皮未损伤、其他状况相同的马铃薯,分为16等份,每4份为一组,分别均匀喷洒等质量的不同溶质质量分数丁香提取液和清水(如表),放在阴凉通风处迅速晾干.
组别
1
2
3
4
试剂
0.0025%的丁香提取液
0.0050%的丁香提取液
0.0075%的丁香提取液
清水
样品份数
4
4
4
4
步骤2:把经过预处理的马铃薯用网袋装好后,放在温度为12℃,湿度为50%的恒温恒湿培养箱中储藏180天,储藏期间每隔45天各取出一组样品测定其呼吸作用强度,并绘图(呼吸作用强度表示每千克马铃薯每小时减少的质量为多少毫克)【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设置清水组的作用是 ,该实验的变量是
(2)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答案: (1)对照 丁香提取液的浓度 (2)丁香提取液对马铃薯呼吸作用强度有抑制作用
解析: 【解答】(1)探究“丁香提取液对马铃薯呼吸作用强度的影响”,唯一的变量是丁香提取液的浓度。变量改变的123组是实验组,4组是对照组。因此设置清水组的作用是对照。(2)从图中看出,丁香提取液的浓度越大,马铃薯的呼吸作用强度越低,因此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丁香提取液对马铃薯呼吸作用强度有抑制作用2-1-c-n-j-y
【分析】从图中看出,丁香提取液的浓度越大,马铃薯的呼吸作用强度越低。该实验唯一的变量是丁香提取液的浓度,清水组起对照作用。
43.(2016?福州26)(13分)永泰嵩口遍植李树。李树林中,空气清新湿润,这与李树的部分生理作用密不可分。(1)图中的A、B、C表示李树生活【来源:21cnj*y.co*m】
中进行的部分生理过程,请将
它们和对应的主要结构进行连
线:
① A a.气孔
② B b.导管
③ C c.根毛(2)假设X表示C过程散失的某种气体,请判断以下描述的对错(对的打“√”,
错的打“×”) ( )①X为水蒸气时,李树提高了周围大气湿度。 ( )②X为二氧化碳时,有助于李果营养物质的增加。 ( )③X为氧气时,李树有助于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3)以上若有错题,请选择一题进行订正: ;
李树大约在每年3月初开花,春去花谢,幼小的李果挂满枝头。(4)李树的花经传份、受精后,花中的 可以继续发育成李果,李果吃
起来酸甜可口的物质,主要储存在果肉细胞的 中。(5)新鲜李果经晒干及腌制后,抑制了 的生长和繁殖,使制成的
李干可保存较长时间。(6)李树通常采用嫁接等方式进行繁殖,这属于 (选填“有性”或“无
性”)生殖。
李树隶属于植物界、被子植物门、①、蔷薇目、②、李属。李树属于“双
子叶植物纲”这一等级应填入的位置是 (选填“①”或“②”),
由此判断李树种子中的子叶有 片。
答案: (1)见右图 (2)①√ ②× ③√ (3)X为二氧化碳时,不利于营养物质的增加(4)子房 液泡 (5)细菌和真菌(6)无性 (7)① 2
解析:【解答】(1)图中A连接根毛,根毛吸水;B连接导管,导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C连接气孔,气孔是水分和气体进出的通道。(2)C所示的气孔在光合、呼吸、蒸腾作用中,成为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通路,其通过量是由保卫细胞的开闭作用来调节。①X为水蒸气时,表明绿色植物通过根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又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空气中去,参与了生物圈中的水循环,提高了周围大气湿度,①正确。②若X为二氧化碳时,表明李树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二氧化碳,不利于于李果营养物质的增加,②错误。③X为氧气时,表明李树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③正确。(3)根据(2)的解答过程可知:X为二氧化碳时,表明进行呼吸作用,不利于营养物质的增加。(4)当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子房继续发育成李果。李果吃起来酸甜可口的物质主要在细胞的液泡中。(5)新鲜李果经晒干及腌制后,抑制了细菌和真菌的繁殖速度,使制成的李干可保存较长时间。(6)常见的无性生殖的方式有扦插、嫁接、压条。李树通常采用嫁接等方式进行繁殖,这属于无性生殖。(7)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所以李树隶属于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蔷薇目、蔷薇科、李属。李树种子中的子叶有2片。
【分析】(1)根毛吸水,导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2)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3)当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子房将来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4)植物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和线粒体,不同的结构功能不同。(5)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6)无性生殖是不经生殖细胞的两两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7)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44.(2016?柳州31)(6分)如图表示某绿色植物的叶片,A、B分别代表不同的物质,箭头表示物质进出叶片的方向,请据图分析回答:
(1)当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时,A表示的物质是 (选填“二氧化碳”
或“氧气”),当叶片进行呼吸作用时,则A代表的物质是
光合作用的过程是:绿色植物利用光能,通过 (填细胞结构),
合成储藏能量的 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从叶片的结构分析,图中物质A、B是通过 (填结构)进出叶
片的。
(4)如果B代表的物质是水蒸气,表示该叶片在进行 作用。
答案: (1)二氧化碳 氧气 (2)叶绿体 有机物 (3)气孔 (4)蒸腾作用
解析:【解答】(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当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时,A进入叶片,表示的物质是二氧化碳;当叶片进行呼吸作用时,需要氧气,所以A代表氧气。(2)光合作用的过程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3)从叶片的结构分析,图中物质A、B是通过气孔进出叶片的,气孔是植物体水分散失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4)蒸腾作用是指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如果B代表的物质是水蒸气,表示该叶片在进行蒸腾作用。
【分析】(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2)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3)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通过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
45.(2016?岳阳30)(5分)“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描述了苔藓等植物大量繁殖形成的自然景观,下面是有关观察葫芦藓的实验,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采集:在校园墙角等 环境中采集葫芦藓。
(2)观察:
①用肉眼观察葫芦藓的形态和
②用放大镜观察其 的形态特点及假根
的特点。
③葫芦藓的孢蒴(如图)中含有许多生殖细胞:
(3)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可以当做 的指示植物。
答案:(1)阴湿 (2)①结构 ②茎、叶 ③孢子(3)监测空气污染程度
解析:【解答】(1)苔藓植物多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如阴湿的地面和背阴的墙壁上,常密集的生长着苔藓植物,所以在校园墙角等阴湿环境中采集葫芦藓。(2)观察:①用肉眼观察葫芦藓的形态和结构。②用放大镜观察其茎、叶的形态特点及假根的特点。③葫芦藓的孢蒴中含有许多生殖细胞--孢子。(3)苔藓植物植株矮小,多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使苔藓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人们利用苔藓植物的这个特点,把它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分析】苔藓植物没有真正的根,只有假根,只起到固着作用,一般具有茎和叶,但茎、叶内无输导组织,所以植株比较矮小,苔藓植物多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如阴湿的地面和背阴的墙壁上,常密集的生长着苔藓植物,它们就像毛茸茸的绿毯,常见的苔藓植物有墙藓、葫芦藓等。
46.(2016?无锡43)(5分)图中①代表氧气,②代表二氧化碳,(一)、(二)分别表示植物不同的生命活动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2(1)图中a表示根对水分的吸收,吸收的
主要部位是根尖的 ,水
在b处是由低处往高处流动,其动力
主要来自
上图(二)过程进行的场所是在细胞的
若光照强度为零,(一)、(二)两个
生理过程中不能进行的是
(4)绿色植物通过不断的光合作用,维持着生态系统的 平衡。
答案:(1)成熟区 蒸腾作用 (2)叶绿体 (3)(二)(4)碳﹣氧
解析:【解答】(1)图中a表示根对水分的吸收,成熟区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为根吸水提供了向上的动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一同被向上吸收和运输。(2)图中①代表氧气,②代表二氧化碳,因此(一)表示呼吸作用、(二)表示光合作用。(3)若光照强度为零,此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4)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分析】(1)根尖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成熟区是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2)植物的蒸腾作用在把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蒸发到大气当中去的过程,它为根吸水提供了向上的动力。(3)绿色植物不断地进行着光合作用,消耗着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的氧气,这样就使的生物圈中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简称碳﹣氧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