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蒸发
教材分析:学生几乎每天都能感受到蒸发现象,但是却很少去研究它,也很容易忽视它。本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通过体验活动认识蒸发现象,通过探究实验研究蒸发现象,激发学生研究的欲望,使之感受大自然的变化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蒸发是水在平常温度下变成水蒸气的现象,水蒸发时要吸收周围的热及影响蒸发速度的三个因素;能联系实际现象说明身边的蒸发现象。
2科学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根据蒸发现象想象蒸发的本质和过程)和归纳概括能力(归纳概括影响水蒸发速度的因素)。
3、科学态度:向学生进行科学自然观的教育--渗透"自然界的物质是变化的"科学观点
教学重难点:水蒸发时要吸收周围的热及影响蒸发速度的三个因素
教学准备:温度计、酒精灯、烧杯、棉球、试管夹、吹风机、温度传感器、数据采集器、电脑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导探究。
1、教师用湿抹布将黑板擦干净。
2、全体师生进行玩水活动,
观察从水盆中刚伸出的手,有什么现象?现在呢?
学生自由发言。
请看黑板,黑板与刚才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看到这两种现象,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自由发言。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出发,联系生活实际,设计学生喜爱的活动,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科学的重要性,创造学习科学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科学的魅力和乐趣;引导学生大胆提问,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大胆猜测,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
教师进行引导总结:水是变成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跑到空气中去了。这种气体叫做水蒸气。
4、那么水是在什么样的温度条件下变成水蒸气的呢?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总结:水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蒸发。
在我们周围,还有哪些常见的蒸发现象?
学生自由发言,充分讨论,同时鼓励学生引如相关的课外知识
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教师课件展示搜集的各种资料。
【科学教学是开放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应当重视充分利用校外信息资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引起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关注科学技术发展的意识。要求学生展示在课外收集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信息和资料,补充和完善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二、实施探究(蒸发时要吸收周围的热)
⑴在手上的水慢慢变干的过程中,你的手有什么感觉?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生活中还有这样的例子吗?你能试着解释一下吗?
他的猜想正确吗?如何证明你的猜想?
小组讨论,研究实验方案。
【设计意图:教师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进行开放性的讨论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对他人的看法和观点进行思考、提出质疑。教师引导学生学会放弃错误的观点,接受更合理的科学解释。】
教师出示热传感器,讲授传感器的用法。
学生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将学生的实验记录一一展示,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
师生总结:蒸发时要吸收周围的热。
【科学探究是科学研究过程的本质特征,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教师是儿童学习科学的支持者和引导者。引导儿童主动探究,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这将有利于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和激发儿童学习科学的主动性蒸发时要吸收周围的热是本课的知识点,采取什么方法让学生切实的感受到温度的变化,切实解决学生学习困惑,是本课的重难点。传统的实验仪器——温度计能够解决这个难点,但存在数据不够准确、数据变化不可逆、现象不够明显等缺点。采用现代化实验设备——温度传感器、数据收集器、电子计算机和相关软件,既可以更好的解决传统实验器材的不足,又可以使学生深深地感受到现代科技对学习的深刻影响,
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为学生更好的、积极地投入科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用知识解释手发冷的原因。
【科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设计这一环节,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指导学生认识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竞赛游戏:这是一块刚洗过的湿手绢,你能让他快速变干吗?
学生集思广益,全班交流。(温度高、蒸发面积大、有风可以加快蒸发、)如何证明你的猜想?
小组讨论选择一个方面进行研究。
小组设计实验方案,组长到前面选取材料,小组共同研究。
【科学课程在活动组织等方面给学生提供了选择的机会和创造的空间。最大程度上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经验背景的学生学习科学的需要】
全班交流实验结果。
小结:温度高、蒸发面积大、有风可以加快蒸发
四、课堂小结
谈自己、小组、班级的收获。
【依据学生在科学课程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对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程度和对科学问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状况;是否初步形成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是否能尊重科学,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否敢于依据客观事实提出自己的见解,听取与分析不同的意见,根据科学事实修正自己的观点;是否在探究活动中热情关注、认真探索,记录实验数据实事求是;是否初步养成与人交流、分享与协作的习惯;是否具有社会责任感,初步形成用科学技术知识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意识等来评价学生在科学态度和情感的变化。通过学生的自评、互评和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多元地进行。】
关于蒸发你还有什么想要研究的问题,课下继续研究。下一节课跟你的科学老师继续交流。
【科学教学是开放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伸。通过课外活动,学生不仅可以丰富经验、开阔视野、活化知识,而且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开展各种活动,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培养创新意识和提高实践能力。设计与课堂教学相关的课外活动,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紧密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