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
备课札记
课题
1-1我们周围的生物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举例说出常见的生物和生物的生命现象。2.举例说出生物的共性。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观察自然、分析问题,表述观点的能力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与他人协作的精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感悟生命、关爱生物的情感意识。
教学重点
1.举例说出常见生物的名称及类群。2.举例说出生物的共性。
教学难点
举例说出生物的共性。
教学方法
讨论交流、合作探究、情景体验
教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们生活在一个异常美丽的星球,广阔的自然界,山川秀丽,花木丛生,但组成自然界的物体不外乎两大类:一类是没有生命的,另一类是有生命的,你能举出例子吗?二、探究新知:展示目标、预习交流学生预习“认识周围的生物”和“生物的生命现象”(二)探究新知1、认识周围的生物[讲述]:我们把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指出]:多种多样的生物不仅维持了自然界的持续发展,而且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基础。
在我们现在的地球上生活着大约有30多万种植物,150多万种动物,当然还有很多种类的微生物。它们形态各异,趣味无穷。科学家们根据它们的特征,将这些生物进行分类,归类为不同的类群。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填图游戏,看看谁知道的生物种类最多,并且能说出更多的与该种生物相似的生物的名称。
[出示]图片“常见的生物”。对于学生较难识别个别生物名称进行简单的讲解,特别是与该种生物相似的生物的名称。
[表扬]:看来同学们对生物类群的知识了解得还真不少。[小结]:生物的主要类群,简单介绍“微生物”的特征。[提问]:生物是有生命的物体,那怎么才能叫有生命呢?生命有什么现象?
[讨论]: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归纳出生命的特征。提示:可以参考书中的相关内容。[全班交流]:小组汇报发言。[讲解]:出示图片配合课件[介绍]:除了病毒等少数生物外,其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出示图片]:“种子发芽”,这说明了生物都具有这样一个特征: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想一想]:深入引发学生思考,生物要从小长大,得不断从外界获取食物,来建造自己的身体,还能把体内产生的废物和没有用完的物质排到体外。那么植物是怎样吃东西的呢?[讲解]:刚才我们提到的实际上是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这也是生命的基本特征。[提问]: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这是一种什么现象?
[出示图片]:“一根蔓上的西瓜”和“母猪和猪仔”,请同学们仔细比较一下这两个西瓜,你能发现什么?
[提问]:你知道这种现象是什么吗?[总结]:生物体通过产生自己的后代使物种得以延续,并把它们的特征遗传给后代,生物界普遍存在着生殖、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提问]:植物会动吗?如果可以,你能举出例子吗?[出示图片]:“含羞草”、“动物捕食”。[讲述]:含羞草合拢,是对外界触摸刺激产生的反应;鸟儿飞起是对敌害进攻所产生的反应。说明生物能对刺激作出反应。
[出示图片]:纺锤树,让学生发挥想象说出图片上的树为什么长成这样?[提问]:生物不仅能适应环境,反过来也能影响环境,你能举出例子吗?[出示图片]:仙人掌、蚯蚓
同学们举的例子都很好地说明了生物对我们生存的环境的影响。
[总结]:哪位同学能把刚才我们大家讨论的生命的特征总结一下呢?1.生物体有一定的结构2.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3.能进行新陈代谢
4.有生殖、遗传和变异的现象
5.生物体对外界的刺激能够作出一定的反应6.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作业设计
课后自我评价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