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海陆分布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面积比例,描述全球海陆分布特点
2运用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分界线、轮廓和分布特点,比较它们的面积大小
3.能够在空白地图上准确填出七大洲、四大洋,并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几何图形表示出七大洲的轮廓及其相对位置
【教学重点】
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教学难点】
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教学方法】
讲述法、讨论法、谈话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人类第一个乘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宇航员加加林说,我们给地球起错了名字,它应该叫“水球”,因为在太空中看到的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星球。那么地球上海陆是怎样分布的?
板书:一、海陆分布
活动:每个同学拿出自己带来的地球仪,用透明胶将地球仪一分为二(可选择任一方式),要求学生观察任一半球是海洋面积大,还是陆地面积大?回答:海洋大。讲述:地球上71%为海洋,29%为陆地,海陆分布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提问:前苏联宇航员进入太空看到地球后,曾经说过,我们给地球起错了名字,应该叫水球。请同学们来选择一下,你们觉得这个星球应该叫地球还是水球?回答:因为古人生活的范围很小,居住在大陆两岸的人们没有交流,海洋被视为天地的尽头,他们根本不知道地球的全貌,因此叫做地球。课件展示:大陆、岛屿、半岛等示意图。请同学们在地球仪找出任一半岛、岛屿、海洋、大陆,并说出其区别。
板书:二、大洲和大洋:
1.合作学习,理解概念
学生结合地图,自学课本上“大洲、大陆、岛屿、半岛、海峡”概念,教师在黑板上列表,学生补充概念。
2.运用概念,辩认图形
学生活动3,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大陆、岛屿、半岛”示意图,检查学生理解概念,
运用概念的情况。
概念
大洲
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
大陆
面积广大的陆地
岛屿
面积较小的陆地
半岛
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
海峡
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大陆、岛屿、半岛示意图
(古人云:学以致用,教师在课堂上要随时检查学生的学习知识与运用知识的能力。)
3.读图3.5“七大洲、四大洋”,了解大洲、大洋的名称。
(1)、哪几个大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哪几个大洲主要分布在西半球?
亚洲、欧洲、大洋州、非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南美洲、北美洲主要分布在西半球。
(2)、赤道横穿哪几个洲的大陆?哪几个洲的全部或大部分分布在北半球?哪几个洲的全部或大部分分布在南半球?
赤道横穿南美洲、非洲大陆,欧洲、北美洲全部在北半球,非洲、亚洲大部分在北半球,南极洲全部在南半球,南美洲、大洋州大部分在南半球。
(3)、读图3.5“七大洲、四大洋”找出四大洋的名称与位置,并比较它们面积的大小。
(通过师生活动、生生互动,了解七大洲、四大洋在地球上的位置与大小,给予学生相互交流的机会,形成教学问题场与教学情景场的叠加。)
4.比一比、认一认,看谁能准确、快速地说出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的简易地图上的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相对位置与面积的大小。
大洲、大洋海陆分布图
5.板图教学:读图3.6“亚洲、欧洲、非洲的分界线图”和图3.7“南北美洲之间的界线”,掌握下面几条洲际分界线。
亚、欧分界线,亚、非分界线,南、北美分界线
(教师不断创设教学情境,产生新的问题,优化教学情景,如抢答、辩论等,促使生成新的教学资源,产生新的教学情境场,给学生提供展示各种能力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知识与运用知识的兴趣,为学生下节课迁移知识与情景做好准备。)
笔记与板书提纲
一、海陆分布
1.地球表面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1.南北半球的海陆分布
二、大洲和大洋
1.大洲、大陆、岛屿、半岛、海峡的概念
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
3.大陆上的洲际分界线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有
A、北半球陆地面积大,南半球陆地面积小,所以南半球被称为“水半球”
B、世界海洋面积71%,且被陆地分割成互不相连的几个洋面
C、被三大洋环抱的大洲是大洋州
D、按东西半球分,陆地主要分布在西半球
2.下面大洋中被五个大洲环抱的大洋组合是
A、太平洋、印度洋
B、大西洋、北冰洋
C、太平洋、大西洋
D、大西洋、印度洋
3.七大洲中,跨经度最多与,跨纬度最多的大洲组合是
A、亚洲、非洲
B、北美洲、亚洲
C、南极洲、亚洲
D、南美洲、欧洲
探究活动
1.末到书店看相关书籍,有经济能力的可购买与所学知识有关的地理书籍,并学会整理与己有关的资料
2.整理有关的资料后,下结课在全班展开讨论与交流,彼此互补短长、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