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1945年8月,毛泽东指出:“抗日战争的阶段过去了,新的情况任务是国内斗争。”你认为此斗争主要集中在( )2·1·c·n·j·y
A. 国共两党内部的派系斗争?????B. 内战与和平之争
C. 建立什么样的国家之争????? D. 是否争取外援之争
2. 假如1945年8月你是生活在重庆的一位市民,你所听到的大街小巷议论最多的话题是 ( )21教育网
A.日本帝国主义要狗急跳墙了
B.国民党和共产党又要打仗了
C.国共要和谈了,和平有望了
D.蒋介石要把都城迁回南京了
3.1945年,毛泽东应邀参加一场谈判,所乘坐的这架飞机(见下图)抵达的地点是
A.重庆??? B.武汉??? C.南京??? D.北京
4. 1945年,国共两党经过43天的谈判斗争,最终达成了
A.《双十协定》??? B.《停战协定》???
C.《共同纲领》??? D.《国内和平协定》
5.蒋介石连发三次电报力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其真实用意是
A.真心实意欢迎毛泽东来谈判??? B.向世人表明他是真的希望和平建国
C.考量毛泽东有没有胆量 ??? D.假和平,真内战
6. 毛泽东在1945年的一次谈话中说:“这一次我们去得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我们去了,可是他们毫无准备,一切提案都要由我们提出。”毛泽东谈论的历史事件是www-2-1-cnjy-com
A.重庆谈判??? B.中共七大召开??? C.日本投降??? D.国共北平和平谈判
7.重庆谈判的最大成果是
A.争取了国内和平
B.国民党承认了解放区的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
C.国共双方达成了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D.实现了第三次国共合作
8.下列历史人物中既参与调停西安事变、又陪同毛泽东出席重庆谈判的是( )
9.蒋介石撕毁重庆谈判达成的协议,发动内战首先进攻的是
A.中原解放区???? B.陕甘宁解放区???? C.山东解放区?? ?? D.上党地区
10.全面内战爆发于
A.1945年8月??? B.1945年10月??? C.1946年2月??? D.1946年6月
11.1947年3月中共中央撤离延安是因为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
A.山东解放区 B.中原解放区 C.陕甘宁解放区 D.大别山根据地
12.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事件是
A.收复延安??? ??? B.挺进大别山????
C.渡江战役????????? D.三大战役
13.领导人民解放军掀起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前线指挥官是
A.刘伯承,邓小平???? B.朱德,毛泽东????
C.林彪,罗荣桓?? ?? D.叶挺,叶剑英
14.以下是四位同学关于挺进大别山问题的争论,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发生在1947年夏天
B.我方参战部队主要是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
C.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展开主力大决战
D.战略意义是威慑南京和武汉
15.1947年是人民解放战争具有历史转折的一年,这是因为人民解放军
A.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B.向国统区发动大规模战略进攻
C.发动对国民党的战略决战?????????? D.解放长江以北广大地区
16.有人形象地称辽沈战役为“关门打狗。”认为这里的“门”是指( )
A.辽宁 B.沈阳 C.长春 D.锦州
17.先后参加了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的人民解放军主力是( )
A.东北人民解放军 B.中原人民解放军 C.西北人民解放军 D.华东人民解放军
18.“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陈毅的这句话说明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是( )
A.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 B.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C.解放军战士的英勇作战 D.国民党的腐败统治
19.在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军事行动中,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的是
???
A B C D
20.北京作为共和国首都,地位显赫,它在内战的烽火中得以幸免,一个关键的人物是
A.李宗仁????? B.傅作义???? C.杜月笙???? ?D.蒋纬国
21.电影《大决战》有三部,按战役的先后顺序排列这三部应是
①《辽沈战役》篇????? ?②《平津战役》篇????? ?③《淮海战役》篇?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②①③
22.文献记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村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是因为人民解放军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粉碎了敌人对延安的进攻??????????? B.实现了挺进中原的计划???
C.取得了战略性大决战的胜利????????? D.攻克了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
23.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突破长江天险的关键战役是
A.平津战役 B.淮海战役 C.辽沈战役 D.渡江战役
24.国民政府统治垮台的标志是
A.三大战役胜利??? B.北平和平解放??? C.南京解放??? D.新中国成立
25.下图这份日历显示了国民党政府垮台的时间,国民党政府在近代中国统治的时间有
A.38年????? B.22年???? C.12年???? ?D.8年
26.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今天海峡两岸还未实现统一。这一问题是哪一次战争的历史遗留问题(?)21·cn·jy·com
A.甲午中日战争????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
27.为理清历史线索,小明构建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这一单元的知识体系,其中未填写的内容正确的是( )www.21-cn-jy.com
A.①走向战略进攻;②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③渡江战役???
B.①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②渡江战役;③走向战略进攻
C.①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②走向战略进攻;③渡江战役
D.①渡江战役;②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③走向战略进攻
28.共产党的武装部队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名称,以下属于共产党武装部队的是
①红军 ②八路军 ③新四军 ④解放军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9. 有人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义革命是从一条船只开始,到一片船只结束。”请问“一片船只”指的是21·世纪*教育网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30. 不懈的探索是中国近代史的主题之一。下列探索中的口号或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是
①民主、科学 ②自强、求富 ③民族、民权、民生 ④和平、民主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③①④ D.②④①③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蒋介石两个拳头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握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毛泽东2-1-c-n-j-y
材料二:2009年4月21日,《扬子晚报》刊载了周克玉上将60年前的一首诗:“千帆竞渡断浪飞,万炮齐放敌垒摧。扬子江头雷霆夜,铁军雄师显神威……”。——摘自《扬子晚报》
材料三:《三大战役作战示意图》
问题一:材料一中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调遣军队进行战略布局,这支军队是什么军队?(1分)布局在什么地方?(1分)21cnjy.com
问题二:材料二描写的是哪场战役的场景?(1分) 发生于哪一年?(1分)
问题三:根据材料三图中编号对应写出解放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主力决战的三大战役名称?(3分)三大战役的结束有何历史意义?(2分)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问题四:在解放北平的战役中,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和平的手段,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4分)
问题五: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2分)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 ,主张和平解决……
材料二:1945年8月,蒋介石给毛泽东三封电报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
问题一:西安事变是谁发动的?(2分)此事变在周恩来等人的努力下,最终得到和平解决,这在当时有何积极意义?(4分) 21*cnjy*com
问题二:发动内战是蒋介石的既定方针,为什么他还要接连三次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进行谈判呢?(2分)
问题三:毛泽东明知谈判是假为什么还要冒生命危险参加重庆谈判呢?(2分)这次谈判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有什么重大意义?(2分)【来源:21cnj*y.co*m】
问题四:内战的最终结果如何?(2分)遗留下的什么问题至今还未解决?(1分)
33.读图,回答问题。(12分)
下图是明明在某一主题图文结合的探究学习中搜集的图片史料,请你也参与这次探究会活动:
?
问题一:请分别写出图片A、B、C、D反映了的战争(或事件)及产生了怎样的结果?(8分)
问题二:从图片A、B、C、D可以看出国共两党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中获得的启迪是什么?(4分)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1945年8月,毛泽东指出:“抗日战争的阶段过去了,新的情况任务是国内斗争。”你认为此斗争主要集中在( )
A. 国共两党内部的派系斗争?????B. 内战与和平之争
C. 建立什么样的国家之争????? D. 是否争取外援之争
2. 假如1945年8月你是生活在重庆的一位市民,你所听到的大街小巷议论最多的话题是 ( )
A.日本帝国主义要狗急跳墙了
B.国民党和共产党又要打仗了
C.国共要和谈了,和平有望了
D.蒋介石要把都城迁回南京了
3.1945年,毛泽东应邀参加一场谈判,所乘坐的这架飞机(见下图)抵达的地点是
A.重庆??? B.武汉??? C.南京??? D.北京
4. 1945年,国共两党经过43天的谈判斗争,最终达成了
A.《双十协定》??? B.《停战协定》???
C.《共同纲领》??? D.《国内和平协定》
5.蒋介石连发三次电报力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其真实用意是
A.真心实意欢迎毛泽东来谈判??? B.向世人表明他是真的希望和平建国
C.考量毛泽东有没有胆量 ??? D.假和平,真内战
6. 毛泽东在1945年的一次谈话中说:“这一次我们去得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我们去了,可是他们毫无准备,一切提案都要由我们提出。”毛泽东谈论的历史事件是
A.重庆谈判??? B.中共七大召开??? C.日本投降??? D.国共北平和平谈判
7.重庆谈判的最大成果是
A.争取了国内和平
B.国民党承认了解放区的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
C.国共双方达成了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D.实现了第三次国共合作
8.下列历史人物中既参与调停西安事变、又陪同毛泽东出席重庆谈判的是(?B?? )
9.蒋介石撕毁重庆谈判达成的协议,发动内战首先进攻的是
A.中原解放区???? B.陕甘宁解放区???? C.山东解放区?? ?? D.上党地区
10.全面内战爆发于
A.1945年8月??? B.1945年10月??? C.1946年2月??? D.1946年6月
11.1947年3月中共中央撤离延安是因为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
A.山东解放区 B.中原解放区 C.陕甘宁解放区 D.大别山根据地
12.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事件是
A.收复延安??? ??? B.挺进大别山????
C.渡江战役????????? D.三大战役
13.领导人民解放军掀起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前线指挥官是
A.刘伯承,邓小平???? B.朱德,毛泽东????
C.林彪,罗荣桓?? ?? D.叶挺,叶剑英
14.以下是四位同学关于挺进大别山问题的争论,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发生在1947年夏天
B.我方参战部队主要是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
C.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展开主力大决战
D.战略意义是威慑南京和武汉
15.1947年是人民解放战争具有历史转折的一年,这是因为人民解放军
A.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B.向国统区发动大规模战略进攻
C.发动对国民党的战略决战?????????? D.解放长江以北广大地区
16.有人形象地称辽沈战役为“关门打狗。”认为这里的“门”是指( )
A.辽宁 B.沈阳 C.长春 D.锦州
17.先后参加了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的人民解放军主力是( )
A.东北人民解放军 B.中原人民解放军 C.西北人民解放军 D.华东人民解放军
18.“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陈毅的这句话说明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是( )
A.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 B.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C.解放军战士的英勇作战 D.国民党的腐败统治
19.在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军事行动中,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的是
???
????????? A ? ? ? ? ? ? B ? ? ? ? ? C ? ? ? ? ? ? D
20.北京作为共和国首都,地位显赫,它在内战的烽火中得以幸免,一个关键的人物是
A.李宗仁????? B.傅作义???? C.杜月笙???? ?D.蒋纬国
21.电影《大决战》有三部,按战役的先后顺序排列这三部应是
①《辽沈战役》篇????? ?②《平津战役》篇????? ?③《淮海战役》篇?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②①③
22.文献记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村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是因为人民解放军21教育网
A.粉碎了敌人对延安的进攻??????????? B.实现了挺进中原的计划???
C.取得了战略性大决战的胜利????????? D.攻克了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
23.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突破长江天险的关键战役是
A.平津战役 B.淮海战役 C.辽沈战役 D.渡江战役
24.国民政府统治垮台的标志是
A.三大战役胜利??? B.北平和平解放??? C.南京解放??? D.新中国成立
25.下图这份日历显示了国民党政府垮台的时间,国民党政府在近代中国统治的时间有
A.38年????? B.22年???? C.12年???? ?D.8年
26.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今天海峡两岸还未实现统一。这一问题是哪一次战争的历史遗留问题(?)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甲午中日战争????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
27.为理清历史线索,小明构建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这一单元的知识体系,其中未填写的内容正确的是( )21·cn·jy·com
A.①走向战略进攻;②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③渡江战役???
B.①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②渡江战役;③走向战略进攻
C.①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②走向战略进攻;③渡江战役
D.①渡江战役;②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③走向战略进攻
28.共产党的武装部队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名称,以下属于共产党武装部队的是
①红军 ②八路军 ③新四军 ④解放军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9. 有人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义革命是从一条船只开始,到一片船只结束。”请问“一片船只”指的是www.21-cn-jy.com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30. 不懈的探索是中国近代史的主题之一。下列探索中的口号或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是
①民主、科学 ②自强、求富 ③民族、民权、民生 ④和平、民主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③①④ D.②④①③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蒋介石两个拳头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握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毛泽东2·1·c·n·j·y
材料二:2009年4月21日,《扬子晚报》刊载了周克玉上将60年前的一首诗:“千帆竞渡断浪飞,万炮齐放敌垒摧。扬子江头雷霆夜,铁军雄师显神威……”。——摘自《扬子晚报》
材料三:《三大战役作战示意图》
问题一:材料一中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调遣军队进行战略布局,这支军队是什么军队?(1分)布局在什么地方?(1分)www-2-1-cnjy-com
问题二:材料二描写的是哪场战役的场景?(1分) 发生于哪一年?(1分)
问题三:根据材料三图中编号对应写出解放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主力决战的三大战役名称?(3分)三大战役的结束有何历史意义?(2分) 21*cnjy*com
问题四:在解放北平的战役中,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和平的手段,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4分)
问题五: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2分)
31.(15分)
问题一:刘邓大军,(1分)大别山。(1分)
问题二:渡江战役(1分)1949年。(1分)
问题三:(1)辽沈战役、(2)淮海战役、(3)平津战役(3分)
意义:三大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从而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2分))
问题四:①为了保护古都。北平是一座文化古城,有众多的历史文物古迹。(2分)②为了避免人民再次经受战火之苦,保障老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2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问题五:原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解放军的浴血奋战;中国共产党得到人民的大力支持等等。(其它言之得理即可得分)(2分)【来源:21cnj*y.co*m】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 ,主张和平解决……
材料二:1945年8月,蒋介石给毛泽东三封电报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
问题一:西安事变是谁发动的?(2分)此事变在周恩来等人的努力下,最终得到和平解决,这在当时有何积极意义?(4分)【版权所有:21教育】
问题二:发动内战是蒋介石的既定方针,为什么他还要接连三次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进行谈判呢?(2分)
问题三:毛泽东明知谈判是假为什么还要冒生命危险参加重庆谈判呢?(2分)这次谈判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有什么重大意义?(2分)21·世纪*教育网
问题四:内战的最终结果如何?(2分)遗留下的什么问题至今还未解决?(1分)
32.(13分)
问题一:张学良、杨虎城。(2分)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2分)
问题二:国内广大人民要求和平,对国民政府有政治压力;蒋介石希望通过谈判为掩护,取得准备内战的时间。(2分)21cnjy.com
问题三:为了争取和平,揭破蒋介石集团“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2分)谈判虽然没有阻止内战的爆发,但是使人民充分认清了蒋介石的阴谋;中共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成为战争胜利的可靠保证。(2分)2-1-c-n-j-y
问题四: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取得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国民党残余势力败退台湾。(2分)台湾与大陆的分离,祖国未完成统一。(1分)21*cnjy*com
33.读图,回答问题。(12分)
下图是明明在某一主题图文结合的探究学习中搜集的图片史料,请你也参与这次探究会活动:
?
问题一:请分别写出图片A、B、C、D反映了的战争(或事件)及产生了怎样的结果?(8分)
问题二:从图片A、B、C、D可以看出国共两党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中获得的启迪是什么?(4分)
33.(12分)
问题一:图片A:北伐战争。取得巨大成功,消灭了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势力。(2分)图片B:红军长征。取得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2分)图片C:抗日战争。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取得完全胜利。(2分)图片D:人民解放战争。国民党政权崩溃,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2分)【出处:21教育名师】
问题二:合作──分裂(内战)──合作──内战。(2分)结论:合则两利,分则两伤。(结论认识合理,有针对性即可。(2分)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