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抚顺市第十九中学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4课《列夫 托尔斯泰》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辽宁省抚顺市第十九中学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4课《列夫 托尔斯泰》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1-21 20:36: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积累课后生字词,做到会读、会写并理解其含义。
2、了解托尔斯泰的生平,掌握他的国别、身份、主要作品名称,认识他的人生追求及精神境界。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习文中细致的肖像描写。
2、学习课文运用神奇我夸张和连珠的妙喻描写外貌的手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人物深邃而丰富的精神世界,从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二、重点、难点:
1、重点:学习细腻而夸张的人物外貌描写方法。
2、难点:认识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
三、教学时数: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人物描写的方法有哪些?怎样由人物的外表进入他的内心呢?(设计理念:明确方法,从而有法可循,为课文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
2、导入新课:列夫·托尔斯泰是世界文豪,他长相平平,却有一双锐利异常,能够洞察世事的眼睛。现在,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去凝视托尔斯泰的眼睛,并由此进入他那深邃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3、作者简介:(略)设计理念:了解托尔斯泰的生平,掌握他的国别、身份、主要作品名称,认识他的人生追求及精神境界,从而有助于学习课文,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4、检查课后读一读,写一写。(设计理念:理解、积累课后生字词,做到会读、会写并理解其含义)
二、自主学习:指名一段一段地读,思考每个自然段的大意。并理出文章结构。全文共分两部分。(读准字音,整体感知课文大意,并加以概括。)
三、合作学习:讨论交流,每个自然段的大意,小组合作组织语言进行概括。(组内交流,去粗取精,准备班内交流。)
四、合作互动:各小组派代表发言,汇报小组学习情况。(反馈小组学习效果,明确知识把握情况。)
五、精讲点拨:每段中内容要点,明确并加以板书
1、主要写托尔斯泰的须发的特点——面部多毛,浓密胡须。
2、主要写托尔斯泰的面部轮廓、结构——总的印象是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
3、进一步刻画面部特征,重点描写面容表情——他的面容没有一点光彩可言。
4、长相平平,是俄国普通大众的一员。——从穿戴和职业两方面来看。
5、外貌会令拜访者感到失望。——身体特点、言行特征以及待客方式。
以上为课文第一部分:(1——5)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
6、写托尔斯泰犀利的目光。
7、写托尔斯泰的眼睛蕴藏着丰富的感情。
8、写托尔斯泰眼睛的威力。
9、赞美托尔斯泰犀利的眼光,揭示他人生的不幸。
以上为课文第二部分:(6——9)描写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
设计理念:本环节专为解决重难点而设计。通过教师的精讲点拨,使学生解决疑难,更好地把握内容要点,明确一些方法,形成一定的能力。
六、当堂反馈:
1、读准加点字音(见小黑板)
2、小练习:改正错别字,没有错误的不改:
粗制烂造 鹤立鸡群 正经危坐 诚皇诚恐
无可置凝 郁郁寡欢 引人注目 藏污纳沟
3、课文各段内容要点及结构的两部分。
设计理念:分层次设计习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关注不同层面的学生,使他们都能有所收获,学有所得。
教学反思:本文是从描写人物的面庞入手到描写人物的眼睛,同时探索人物的心灵。即面孔→眼睛(心灵)具体地说,1-5自然段刻画托翁的外貌特征(托尔斯泰的须发特点:多毛、浓密;面部轮廓、结构;面容表情;长相平庸;身材、言行及待客方式)6-9自然段描写托翁非同寻常的眼睛(犀利的眼光;眼里丰富的感情;眼睛的威力;赞美眼睛,提示不幸)。所以,在学习中,重点让学生进行阅读,抓住对人物的描写分析人物的内心世界,感觉效果明显。学习这篇课文,我们犹如与两位大师对话交谈,悉心品味,自然能体会到文中丰富而深厚的人文内涵。达到了预期效果。
板书设计:
列夫·
托尔斯泰
茨威格
奥地利作家
第一部分:(1——5)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
第二部分:(6——9)描写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