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阳县竞业园学校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 贞观之治》(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济阳县竞业园学校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 贞观之治》(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1-21 14:53: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时学导设计方案
姓名
课题
课型
时间
《第2课
贞观之治》
综合解决课
学导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统治等基本史实。2.过程与方法:会对唐太宗和武则天进行简单的评价。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
学导重点及方法
重点:是“贞观之治”。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的封建盛世,唐太宗居安思危,以史为鉴,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利于社会发展,符合历史发展潮流,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贞观之治为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奠定了基础。因此,重点掌握这一内容有利于后面的学习和对整个唐朝历史的认识,有助于对这一时期我国文化在当时乃至现在世界特别是亚洲的重要地位的理解。难点:对唐太宗、武则天的评价。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根据时代背景,实事求是的评价一位历史人物有一定的困难,他们往往会带着感彩,单纯的从“好”和“坏”出发,不能客观的分析,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
问题预设
1.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帝王。阅读课本P8内容思考,他在位期间开创的盛世局面叫什么?为此他采取了哪些措施?2.阅读课本P9内容思考,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谁?她在位时是如何统治的?人请你用一句话评价她的统治?


时控
学导内容设计
情境创设
1分钟
评价学生的假期学习情况,对表现好的同学进行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导入新课:教师:回忆一下,我们曾经学习过两个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朝代──秦朝和隋朝,你能简要的说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吗?学生:学生约用1分钟的时间进行回顾,并简要书写回答纲要,随机抽取几位同学口头回答教师的提问。①王朝时间短,二世而亡;②修建了大型工程;③统治残暴、都被农民起义推翻。教师过渡:随着隋朝的灭亡,一个新的王朝建立起来,这就是唐朝
目标咀嚼
2分钟
1.请同学们大声朗读一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标划关键词。2.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构建自己本节课的学习目标。3.请两名同学谈一谈自己对学习目标的理解。
自学指导
8分钟
阅读是最好的学习,学习中善于积累学科语言,学习中善于发现1.向学生提出自学要求。任务一:5分钟,根据导读问题的答案反馈,深入阅读相关文本内容(含图片,黑字),落实文本主要要点的标、划,记忆基础知识,增强积累意识,老师会检查。任务二:3分钟,围绕学习目标提出或完善“我的问题”,重视问题从情境、综合、思想、适当联系生活实际等方面设计。注意:阅读中遇到障碍要主动向同伴或老师求助或查阅相关资料。2.老师走进学生关注自学情况。3.及时对学生进行引领,引领要有时间、目标、问题意识。对自学认真的同学进行鼓励。个辅个教策略:用教、查、评、严引领优等生的拓展思维,督促后进生的学习态度,重点指导学困生的学习方法。
讨论指导
8分钟
师: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请将你存在的问题与同伴交流。1.前4分钟:主要任务是交流导读单中的疑惑、收获;围绕学习目标组长协助设计情境性、综合性、思想性、开放性的问题清楚的板书在黑板相应的位置。2.后4分钟:主要任务是组长协助从黑板上B类、C类问题中认领一个问题---------迅速讨论出这个问题的答案、思路、拓展,学科长组内表达演练,做好展讲准备。注意:讨论要求:学科长主持小组讨论,组内轮流发言(作答、质疑)3.
老师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给予相应的指导和疑难问题的解答。并鼓励每个学生都动口、动手、动脑。
教师及时点拨学科长如何做。教师对于各小组的问题进行整合,把问题分类标注出来,以供学生选择、讨论。
展讲指导
8分钟
1.创设展讲情景,展讲具体的格式要求,培养学生的展讲技能。展讲规范:1.(鞠躬)同学们好,我是
XX组的XXX。下面由我来代表我们小组解决这一个问题,(读题)经过我们小组的讨论,我们认为这个问题的答案是XXXXXXXXXXX。2.XXX同学,请你来补充一下3.XXX同学,请复述一下我刚才的答案谢谢,我的展讲完毕。1.引导学生展示本组解决问题的思路、拓展和提升。2.听讲人要做到的是:尊重展讲人,听进去,与之对话,或补充、质疑、点评、记录有价值问题的答案。
精讲点拨
审题答案
方法
拓展
5分钟
1.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帝王。阅读课本P8内容思考,他在位期间开创的盛世局面叫什么?为此他采取了哪些措施?答案:贞观之治”。是指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实行一系列开明的统治政策和措施,促使唐朝出现的政治比较清明,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秩序比较安定的治世局面。因唐太宗李世民年号为“贞观”(627-649年),故史称“贞观之治”。这是唐朝的第一个治世,同时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厚实的基础。(1)任贤纳谏。(2)完善科举制,扩大统治基础。(3)轻徭薄赋、疏缓刑罚,文德治国。(4)对少数民族采取安抚、怀柔政策,对外采取积极友好开放的政策。(5)同时注意“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
(6)下令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减轻人民负担。思路:结合史实梳理问题答案。拓展:唐太宗开明的治国思想
(1)人君要以民为本,爱民如子。(2)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3)皇帝要勤于政事,善听正确意见。
(4)大臣要廉洁奉公,统治才能巩固。拓展2:唐太宗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代明君,是我国古代历史上非常杰出的政治家,他的统治使唐朝出现了封建政治比较清明、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和社会秩序比较安定的“贞观之治”的局面,并为唐朝的开元盛世及其国力的强盛奠定了基础,是封建社会的一个黄金时代,而其纳谏、用贤之风更为后世称道。提升: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起者重要的推动作用。2.阅读课本P9内容思考,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谁?她在位时是如何统治的?人请你用一句话评价她的统治?答案:武则天,她的统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二是破格提拔有才能的人。她的统治,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所以郭沫若有“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评价。“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思路:一分为二,史论结合。拓展:在评论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时,一是提出看法要说明理由;二是看问题要全面,要看主流。
提升:学习杰出历史人物勇于开拓,敢于创新的精神。
训练指导
10分钟
大家本节课表现很好,学到了很多的知识。那么,你们能否把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呢?现在就考考你!1.师分发《问题训练—评价单》2.要求:10分钟内独立、规范完成训练
----------交给学科长(或组长)评判
----------
红笔自我矫正
----小组合作评价
-----
学术助理收齐上交3.
教师对各小组学科长的解题情况进行评价。
打点收获
2分钟
同学们,你们都是学习的主人,都是课堂的主人,每个人都是个智慧库,现在请大家思考并交流一下。1、这节课你的收获有哪些?唐朝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封建盛世。唐太宗居安思危,以史为鉴的开明思想和政治远见,在中国封建帝王中是罕见的。唐太宗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贞观之治为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本课的另一个重点是“女皇武则天”。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统治期间,继续推行唐太宗的政策,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武则天统治时期上承“贞观”,下启“开元”,在唐朝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因而本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下一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2、你还有什么疑问?
导后反思
1分钟
对于初中学,他们评价一个人物,往往会带有感彩,从“好”或“坏”出发,而不能客观地分析,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使学生能够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即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看他对历史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