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现在科学技术和文化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某班同学开展主题探究活动,请三位历史教师分别作了《冷战政策与美苏争霸》《“一超多强”的形成》《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的专题报告。你认为该班探究活动的主题应是( ).Com]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二战后西方主要国家的发展变化 B.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C.亚非拉国家的独立与振兴 D.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2.冷战结束后,是什么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 )
A. 机遇与挑战 B.动荡与变革 C. 和平与发展 D.战争与和平
3.“一对西方夫妇曾在《CITY》杂志上抱怨,去年圣诞节他们专程钻进云南丽江的玉龙雪山,以为跑到中国西南这偏僻的一角来就可以躲过满世界的圣诞老人、圣诞树,结果,还是未能逃脱,在大峡谷的小旅馆里他们又撞上了圣诞老人、圣诞树。”该材料,最能说明( )
A.政治多极化趋势 B.经济全球化趋势
C.区域集团化趋势 D.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性
4.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 B.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影响
C.国际贸易大幅度增长所致 D.生产的国际化程度大大提高
5.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世界需要不断 寻求多边贸易的新规则、新方法。目前,制定世界市场上最具权威性“游戏规则”的国际组织是( )21教育网
A.世贸组织 B.联合国 C.欧盟 D.亚太经合组织
6.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已经加入了该组织。中国加入该组织的时间是( )21cnjy.com
A.1997年 B.1999年 C.2001年 D.2003年
7. 中国海尔集团在全球拥有数十个制造基地、多个研发中心和海外贸易公司。至2013年,海尔已在全球17个国家拥有7万多名员工,全球营业额达1803亿元,用户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尔集团的发展体现了经济全球化( )2·1·c·n·j·y
①以跨国公司的活动为核心;②有利于世界范围内资源的合理配置;③缩小了世界范围内的贫富差距;④加强了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来源:21cnj*y.co*m】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说:“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因为通讯和交通越来越方便。没有国家可以孤立存在。”法国前总统德斯坦说:“……这个世界上……这样的舞台,使各国的命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成为世界经济海洋中的孤岛。”这两则材料说明经济全球化( )
A.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依存性进一步加强 B.冲击了马来西亚和法国的国家主权
C.带来了日益增多的全球性国际问题 D.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9.九年级(1)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举办“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图片展览,下列图片不应该选用的是( )
A.纽约市中心的海尔大厦 B.中国与美国合作生产的第一架MD-82飞机
C.世界贸易组织总部大厦 D.北约的成立
10.1960年,世界上最富国家和最穷国家之间的收入差距是37倍,而现在则达到74倍。这表明( )
①南北关系趋向缓和 ②发展问题尚未解决 ③当今世界贫富差距悬殊 ④要加强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下表反映的是全球500强跨国公司总部地点的分布,可以从表格得出的认识是( )
国家(集团)
美国
欧盟
日本
加拿大
韩国
中国
巴西
其他
总部数量
179
148
107
12
12
10
3
29
A.使广大发展中国家失去发展机会 B.高新科技推动生产力发展
C.经济全球化中强国处于主导地位 D.世界政治格局走向多极化
12.目前,信息技术已作为一门课程进入全国中小学。这与第三次科技革命密切相关的一项技术是( )
A.航天技术 B.原子能 C.生物工程 D.计算机
13.考试结束后,都要进行大量的、繁重的数据分析、统计,最终把人类从这种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的重大发明是( )2-1-c-n-j-y
A.蒸汽机的发明 B.电动机的发明 C.生物工程的发明 D.计算机的发明
14.大熊猫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数量极少,为有效保护这一濒危物种得以繁衍,我们可以利用的科技成果是( )【出处:21教育名师】
A. 生物工程技术 B.原子能技术 C. 新能源技术 D.新材料技术
15.一台年产20亿千克的标准带钢热轧机,用人工控制,每周最多生产50万千克钢;用电子计算机控制,每周产量可达5000万千克钢,是人工控制的100倍。以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为核心的是( )【版权所有:21教育】
A. 三角贸易 B.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第三次科技革命
16.科技进步影响着人们的生产方式。下列现象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机器轰鸣,铁路速度;②车马劳顿,家书万金;③在线购物,网络订票;④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 D.②①④③
17.四个同学围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这一观点展开了讨论。以下哪个同学的说法不正确( )
A.甲说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引起了生产领域的巨大变化
B.乙说电力的广泛使用把人类带入了电气时代
C.丙说生物工程技术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为突出的核心技术
D.丁说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不利的影响
18.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是( )
A.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核心技术
B.快速、便捷、高度智能化和全球化
C.电磁学理论为第三次科技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
D.揭开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帷幕
19.对于前两次科技革命而言,第三次科技革命最大的一个特点是( )
A.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B.加强了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
C.国家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强
D.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时间大大缩短
时期
19世纪
一战前
二战前
20世纪70年代后
时间
50年
30年
7年
3-5年
20.下表是不同时期从科学技术成果到产品投入市场所使用的时间情况统计,此表反映了( )
A.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之间越来越互相渗透
B.科学技术对人类日常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
C.科技革命不断推动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
D.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不断加快
21.下列各项,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水力———电力———蒸汽 B. 火车———汽车———航天飞机
C.石油———原子能———煤炭 D.电灯———电脑———电话
22.科技的进步,不断为人类经济发展开拓广阔的前景,同时也不断催生新职业,以下按职业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21·cn·jy·com
A.汽车司机——铁路工人——计算机教师 B.火车司机——网络工程师——石油工人
C.火车司机——汽车司机——网络工程师 D.石油工人——宇航员——轮船修理工
23.国际互联网的出现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人类由此进入( )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工业时代? D.信息时代
24. 右边漫画题为《地球村》。真正使世界变成“地球村”的主要原因是( )
A. 新航路的开辟 B. 20世纪末的信息技术
C. 新的交通工具的出现 D. 新的通讯工具的出现
25. 使“千里眼”“顺风耳”的神话成为现实的科技进步是( )。
A. 信息技术的发展 B. 交通运输发展
C. 新能源的开发 D. “两弹一星”的研制
26.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简称GPS)是利用GPS定位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行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它运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 )
①原子能技术 ②航天技术 ③生物工程技术 ④计算机网络技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6.1969年,美国宇航局阿姆斯特朗在登上月球时说:“对于一个人来说,这不过是小小的一步,但对人类来说却是巨大的一跃。”这“巨大的一跃”发生的背景是( )
A. 近代自然科学产生 B.第一次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第三次科技革命
27.大家一定熟悉右图这两只小企鹅,它是QQ标志,它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这主要归功于( )
A.无线电的开通
B.电话的广泛使用
C.无线电报的应用
D.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28.空闲时聊聊天,吃饭时拍个照片发朋友圈,看到二维码扫一扫 据统计,目前国内外微信活跃用户已达 5 亿人,微信已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种便捷的交流方式源于( ) www-2-1-cnjy-com
A. 航天技术的进步 B. 生物技术的突破
C. 新材料技术的应用 D. 网络技术的发展
29.“互联网+”是今年大热的概念。它指的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即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渗透、融合和颠覆,促使传统行业改造升级,催生新兴产业。“互联网”最能反映的当前科技发展的特点是(B)
A.科学技术不断转化为生产力 B.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多个领域的革命
C.新技术开始改变人们的生活 D.科学成果不断涌现
30. “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类历史上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的共同影响不包括(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C.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D. 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一曲天籁般的《我和你》唱出了“地球村”的共同心声。“one world one dream”——我们共同期盼。据此主题,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世界被发现】1492年10月2日,这一天,大西洋强劲的信风将哥伦布的舰队送上了梦寐以求的新大陆,也就此吹开了隔绝各个大陆的无形屏障。从这一天起,来自欧洲的航海家们,用新航线连接起一个完整的“世界”。21·世纪*教育网
——《大国崛起》解说词
问题一:“用新航线连接起一个完整的‘世界’”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有何重大意义?(3分)
材料二:【畅游天地间】科技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
问题二:以交通工具的发明为例,说明“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请将下表填充完整。(4分)
类别
时间
交通工具
发明人
水路
1807年
①
富尔顿
陆路
1825年
火车机车
②
1885年
③
卡尔·本茨
航空
1903年
飞机
④
材料三:【合作你我他】
问题三:通过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如今的“地球村”你中有我,我中有他。这一现象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这一趋势有何积极影响?(3分) 21*cnjy*com
32.历史上科技与文化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让我们沿着科技文化的发展轨迹,完成下面的探究任务。(18分)
任务一:梳理知识
问题一:第一次工业革命发源于哪国?它的主要标志是什么?(2分)
问题二: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能源有哪些?举出它们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事例各一个。(2分)
问题三:人类在哪些领域的重大突破,标志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其中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3分)www.21-cn-jy.com
问题四: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是什么?(4分)
任务二:解决问题
问题四:用史实阐述“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这个观点。(4分)
任务三:思考感悟
问题五:人类在充分享受科技文化成果的同时,还面临着许多共同的问题。对此你有什么看法?(3分)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推动全球生产力发展,加速世界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加剧国际竞争,增加国际风险。请你参加以“全球化利与弊”为主题的探究活动。
【材料回放】
材料一:20世纪末,全世界的跨国公司有六万多家,创造了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40%,贸易额的605,对外投资的90%。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材料二: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蛋糕做大了,但是大蛋糕分给了富人,其他的人只得到面包屑。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曾说:“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困愈穷。”21*cnjy*com
材料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积极参加国际及区域性组织。2001年11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刺激了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正向全面小康迈进。
【知识回顾】
问题一: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具体表现。(3分)
【联系实际】
问题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能感受到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和问题,请你各列举一例。(2分)
【问题探究】
问题三: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中为什么会“穷国愈穷”? (3分)
问题四:中国在应对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取得巨大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不足。结合中国的经验和教训,请你谈谈发展中国家应该怎样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4分)
人教新课标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现在科学技术和文化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某班同学开展主题探究活动,请三位历史教师分别作了《冷战政策与美苏争霸》《“一超多强”的形成》《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的专题报告。你认为该班探究活动的主题应是( ).Com]
A.二战后西方主要国家的发展变化 B.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C.亚非拉国家的独立与振兴 D.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2.冷战结束后,是什么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 )
A. 机遇与挑战 B.动荡与变革 C. 和平与发展 D.战争与和平
3.“一对西方夫妇曾在《CITY》杂志上抱怨,去年圣诞节他们专程钻进云南丽江的玉龙雪山,以为跑到中国西南这偏僻的一角来就可以躲过满世界的圣诞老人、圣诞树,结果,还是未能逃脱,在大峡谷的小旅馆里他们又撞上了圣诞老人、圣诞树。”该材料,最能说明( )
A.政治多极化趋势 B.经济全球化趋势
C.区域集团化趋势 D.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性
4.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 B.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影响
C.国际贸易大幅度增长所致 D.生产的国际化程度大大提高
5.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世界需要不断 寻求多边贸易的新规则、新方法。目前,制定世界市场上最具权威性“游戏规则”的国际组织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世贸组织 B.联合国 C.欧盟 D.亚太经合组织
6.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已经加入了该组织。中国加入该组织的时间是( )
A.1997年 B.1999年 C.2001年 D.2003年
7. 中国海尔集团在全球拥有数十个制造基地、多个研发中心和海外贸易公司。至2013年,海尔已在全球17个国家拥有7万多名员工,全球营业额达1803亿元,用户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尔集团的发展体现了经济全球化( )
①以跨国公司的活动为核心;②有利于世界范围内资源的合理配置;③缩小了世界范围内的贫富差距;④加强了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说:“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因为通讯和交通越来越方便。没有国家可以孤立存在。”法国前总统德斯坦说:“……这个世界上……这样的舞台,使各国的命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成为世界经济海洋中的孤岛。”这两则材料说明经济全球化( )
A.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依存性进一步加强 B.冲击了马来西亚和法国的国家主权
C.带来了日益增多的全球性国际问题 D.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9.九年级(1)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举办“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图片展览,下列图片不应该选用的是( )
A.纽约市中心的海尔大厦 B.中国与美国合作生产的第一架MD-82飞机
C.世界贸易组织总部大厦 D.北约的成立
10.1960年,世界上最富国家和最穷国家之间的收入差距是37倍,而现在则达到74倍。这表明( )
①南北关系趋向缓和 ②发展问题尚未解决 ③当今世界贫富差距悬殊 ④要加强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下表反映的是全球500强跨国公司总部地点的分布,可以从表格得出的认识是( )
国家(集团)
美国
欧盟
日本
加拿大
韩国
中国
巴西
其他
总部数量
179
148
107
12
12
10
3
29
A.使广大发展中国家失去发展机会 B.高新科技推动生产力发展
C.经济全球化中强国处于主导地位 D.世界政治格局走向多极化
12.目前,信息技术已作为一门课程进入全国中小学。这与第三次科技革命密切相关的一项技术是( )
A.航天技术 B.原子能 C.生物工程 D.计算机
13.考试结束后,都要进行大量的、繁重的数据分析、统计,最终把人类从这种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的重大发明是( )2-1-c-n-j-y
A.蒸汽机的发明 B.电动机的发明 C.生物工程的发明 D.计算机的发明
14.大熊猫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数量极少,为有效保护这一濒危物种得以繁衍,我们可以利用的科技成果是( )
A. 生物工程技术 B.原子能技术 C. 新能源技术 D.新材料技术
15.一台年产20亿千克的标准带钢热轧机,用人工控制,每周最多生产50万千克钢;用电子计算机控制,每周产量可达5000万千克钢,是人工控制的100倍。以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为核心的是( )【版权所有:21教育】
A. 三角贸易 B.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第三次科技革命
16.科技进步影响着人们的生产方式。下列现象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机器轰鸣,铁路速度;②车马劳顿,家书万金;③在线购物,网络订票;④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 D.②①④③
17.四个同学围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这一观点展开了讨论。以下哪个同学的说法不正确( )
A.甲说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引起了生产领域的巨大变化
B.乙说电力的广泛使用把人类带入了电气时代
C.丙说生物工程技术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为突出的核心技术
D.丁说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不利的影响
18.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是( )
A.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核心技术
B.快速、便捷、高度智能化和全球化
C.电磁学理论为第三次科技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
D.揭开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帷幕
19.对于前两次科技革命而言,第三次科技革命最大的一个特点是( )
A.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B.加强了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
C.国家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强
D.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时间大大缩短
时期
19世纪
一战前
二战前
20世纪70年代后
时间
50年
30年
7年
3-5年
20.下表是不同时期从科学技术成果到产品投入市场所使用的时间情况统计,此表反映了( )
A.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之间越来越互相渗透
B.科学技术对人类日常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
C.科技革命不断推动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
D.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不断加快
21.下列各项,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水力———电力———蒸汽 B. 火车———汽车———航天飞机
C.石油———原子能———煤炭 D.电灯———电脑———电话
22.科技的进步,不断为人类经济发展开拓广阔的前景,同时也不断催生新职业,以下按职业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www.21-cn-jy.com
A.汽车司机——铁路工人——计算机教师 B.火车司机——网络工程师——石油工人
C.火车司机——汽车司机——网络工程师 D.石油工人——宇航员——轮船修理工
23.国际互联网的出现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人类由此进入( )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工业时代? D.信息时代
24. 右边漫画题为《地球村》。真正使世界变成“地球村”的主要原因是( )
A. 新航路的开辟 B. 20世纪末的信息技术
C. 新的交通工具的出现 D. 新的通讯工具的出现
25. 使“千里眼”“顺风耳”的神话成为现实的科技进步是( )。
A. 信息技术的发展 B. 交通运输发展
C. 新能源的开发 D. “两弹一星”的研制
26.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简称GPS)是利用GPS定位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行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它运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①原子能技术 ②航天技术 ③生物工程技术 ④计算机网络技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6.1969年,美国宇航局阿姆斯特朗在登上月球时说:“对于一个人来说,这不过是小小的一步,但对人类来说却是巨大的一跃。”这“巨大的一跃”发生的背景是( )
A. 近代自然科学产生 B.第一次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第三次科技革命
27.大家一定熟悉右图这两只小企鹅,它是QQ标志,它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这主要归功于( )21教育网
A.无线电的开通
B.电话的广泛使用
C.无线电报的应用
D.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28.空闲时聊聊天,吃饭时拍个照片发朋友圈,看到二维码扫一扫 据统计,目前国内外微信活跃用户已达 5 亿人,微信已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种便捷的交流方式源于( ) www-2-1-cnjy-com
A. 航天技术的进步 B. 生物技术的突破
C. 新材料技术的应用 D. 网络技术的发展
29.“互联网+”是今年大热的概念。它指的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即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渗透、融合和颠覆,促使传统行业改造升级,催生新兴产业。“互联网”最能反映的当前科技发展的特点是(B) 21*cnjy*com
A.科学技术不断转化为生产力 B.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多个领域的革命
C.新技术开始改变人们的生活 D.科学成果不断涌现
30. “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类历史上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的共同影响不包括(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C.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D. 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一曲天籁般的《我和你》唱出了“地球村”的共同心声。“one world one dream”——我们共同期盼。据此主题,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世界被发现】1492年10月2日,这一天,大西洋强劲的信风将哥伦布的舰队送上了梦寐以求的新大陆,也就此吹开了隔绝各个大陆的无形屏障。从这一天起,来自欧洲的航海家们,用新航线连接起一个完整的“世界”。
——《大国崛起》解说词
问题一:“用新航线连接起一个完整的‘世界’”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有何重大意义?(3分)
材料二:【畅游天地间】科技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
问题二:以交通工具的发明为例,说明“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请将下表填充完整。(4分)
类别
时间
交通工具
发明人
水路
1807年
①
富尔顿
陆路
1825年
火车机车
②
1885年
③
卡尔·本茨
航空
1903年
飞机
④
材料三:【合作你我他】
问题三:通过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如今的“地球村”你中有我,我中有他。这一现象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这一趋势有何积极影响?(3分)
31.(10分)
问题一:新航路的开辟。(1分)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2分)
问题二:①轮船(汽船);②史蒂芬孙;③汽车;④莱特兄弟;(4分)
问题三:经济全球化。(1分)各国相互依存、互相竞争,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2分)
32.历史上科技与文化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让我们沿着科技文化的发展轨迹,完成下面的探究任务。(18分)
任务一:梳理知识
问题一:第一次工业革命发源于哪国?它的主要标志是什么?(2分)
问题二: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能源有哪些?举出它们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事例各一个。(2分)
问题三:人类在哪些领域的重大突破,标志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其中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3分)21·cn·jy·com
问题四: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是什么?(4分)
任务二:解决问题
问题四:用史实阐述“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这个观点。(4分)
任务三:思考感悟
问题五:人类在充分享受科技文化成果的同时,还面临着许多共同的问题。对此你有什么看法?(3分)
问题一:英国;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2分)
问题二:电力、石油。电:电灯、电话等;石油:汽车、飞机等。(2分)
问题三:标志: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空间技术)、生物工程等。(2分)核心: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1分)2·1·c·n·j·y
问题四:特点: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科学技术的各领域间相互渗透;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2分)
意义: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空前发展,并进一步引起了世界经济格局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2分)
问题五:①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的发明,为机器提供了蒸汽动力,推动了机器生产的发展,人类进入“蒸汽时代”。②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成为机器的主要动力,并广泛用于生活领域,人类进入 “电气时代”。③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的突破,极大改变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化社会。④总之,科学技术的进步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进而推动社会不断进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4分)
问题六:科技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国家要大力推进科学研究和鼓励科技发明;个人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勇于创新。对科技带来的负面影响,如自然生态、社会环境等问题决不能忽视,实现可持续发展。(3分)21·世纪*教育网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推动全球生产力发展,加速世界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加剧国际竞争,增加国际风险。请你参加以“全球化利与弊”为主题的探究活动。
【材料回放】
材料一:20世纪末,全世界的跨国公司有六万多家,创造了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40%,贸易额的605,对外投资的90%。【来源:21cnj*y.co*m】
材料二: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蛋糕做大了,但是大蛋糕分给了富人,其他的人只得到面包屑。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曾说:“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困愈穷。”【出处:21教育名师】
材料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积极参加国际及区域性组织。2001年11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刺激了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正向全面小康迈进。21*cnjy*com
【知识回顾】
问题一: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具体表现。(3分)
【联系实际】
问题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能感受到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和问题,请你各列举一例。(2分)
【问题探究】
问题三: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中为什么会“穷国愈穷”? (3分)
问题四:中国在应对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取得巨大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不足。结合中国的经验和教训,请你谈谈发展中国家应该怎样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4分)
33.(12分)
问题一: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世界贸易组织成立。(3分)21cnjy.com
问题二:便利:麦当劳、肯德基连锁店遍及中国许多城市。(1分)问题:环境污染严重等(开放性命题,言之有理即可,1分)
问题三:原因: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处于不利的境地;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存在。(3分)
问题四: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同时,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进世界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大力提高本国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积极参与世界性或者区域性的经济组织,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在追求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更要注意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做到可持发展。(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