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 B.1939年9月,德军突袭波兰
C.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D.慕尼黑阴谋
2.下图反映了二战前夕的欧洲形势,从中你能得到的信息是( )
A.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B.英法推行绥靖政策
C.德、意、日法西斯集团形成
D.欧洲各国联合对抗苏联
3.绥靖政策也称姑息政策,是一种对侵略不加抵制,姑息纵容,退让屈服,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的政策。1939年,成为英、法绥靖政策牺牲品的国家是( )【出处:21教育名师】
A.奥地利、波兰
B.捷克斯洛伐克、波兰
C.波兰、匈牙利
D.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
4.每年九月末到十月初举行的慕尼黑啤酒节是世界最具盛名的啤酒节之一。然而1938年的9月,欧洲各国的目光聚焦在此则是因为德意英法四国签订的《慕尼黑协定》,该协定要求捷克必须把苏台德区无偿交给德国。此事件相关的是( ) 21·cn·jy·com
A.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B.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C.二战爆发 D.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5.下列对于慕尼黑阴谋评价正确的是( )
①帝国主义大国英、法牺牲小国,以达到祸水东引的目的的一次大阴谋;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催化剂;③英、法等纵容法西斯侵略的顶峰;④英法两国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为代价来维护本国利益【版权所有:21教育】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6.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典型代表人物是( )。
A.罗斯福 B.张伯伦 C.希特勒 D.墨索里尼
7.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事件是( )
A.1938年9月,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B.1939年9月,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C.1940年5月,英法军队开始从敦刻尔克撤退
D.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
8.德军在二战中惯用的战术首推 ( )
A.闪电战 B.持久战 C.运动战 D.阵地战
9.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讲述的是苏德战争期间,5名苏联红军女战士在准尉瓦斯科
夫的带领下,与入侵的16名德国伞兵英勇战斗,最后全部壮烈牺牲的感人故事。苏德战争爆发的时间是( )。www.21-cn-jy.com
A.1940年4月 B.1940年6月 C.1941年6月 D.1941年12月
10.二战中领导苏联军民英勇抗击法西斯侵略的领导人是( )
A . 列宁 B. 斯大林 C. 罗斯福 D. 丘吉尔
11.德、日法西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经常“不宣而战”。在1941年6月22日凌晨,德国对下列哪一国家“不宣而战”?(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法国 B.英国 C.苏联 D.美国
12.下图是美国夏威夷“亚利桑那号”战舰纪念馆,它是为了纪念( )
A.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B.《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C.珍珠港事件中遇难的将士 D.敦刻尔克撤退
13.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标志是( )
A.德国突袭波兰 B.德国突袭苏联
C.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 D.《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碾过历史的浪花,驶入大战的辉煌,重温往昔的经典。根据下列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题材的四部影片回答14、15题。www-2-1-cnjy-com
14.哪一部电影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D )。
15.哪一部电影反映的战役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C )
根据下列地区图,回答16、17题。
16.日军偷袭珍珠港,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的地区( C )
17.英法盟军在诺曼底登陆的地区( B )
18.下列战役中,既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的是( )
A.冲途岛海战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诺曼底登陆 D.太平洋战争
下列国旗所代表的国家都被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据此回答19—22题。
19.二战初期被德军占领并投降德国的国家是( C )
20. 二战反法西斯联盟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是(D )
21.二战中太平洋战场的反法西斯主要国家是( A )
22.二战中既在欧洲战场作战,又出兵亚洲战场作战的国家是( D )
23.“我们已经研究并且决定了三个同盟国最后击败共同敌人的军事计划……我们坚定不移的宗旨,就是要消灭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保证德国不能再扰乱世界和平……我们决定尽快同我们的盟邦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维护世界和平安全!”这段材料应该出自( )21教育网
A.雅尔塔会议 B.华盛顿会议 C.慕尼黑会议 D.波茨坦会议
24.战争带给人们的是灾难和痛苦。发动两次世界大战,但都以失败告终的国家是
A.德国 B.意大利 C.奥匈帝国 D.日本
25.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里氏9.0级大地震,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在地震中严重受损并引发了核泄漏,日本首相称这是日本历史上的第二次核危机。日本历史上的第一次核危机是指( )2-1-c-n-j-y
A.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
B.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佩里率军侵略日本
C.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制造化学武器
D.20世纪70年代美国在日本的军事基地军火库爆炸
26. 促使日本法西斯投降的决定性因素是( )
A.中国人民的长期抗战 B.美国原子弹对日本法西斯的震慑作用C.苏联红军对日本关东军的打击 D.反法西斯盟国的通力合作21·世纪*教育网
27.1945年的某一天在日本东京湾的美国重型战舰“密苏里”号甲板上,日本代表正式签署投降书的情景。它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一天是( )。【来源:21cnj*y.co*m】
A.5月8日
B.8月15日
C.9月2日
D.9月9日
28.观察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情况统计表》,从该表信息中你能得出有关“二战”的正确结论是( )
持续时间
卷入战争国家
死伤人数
军费开支及物资损失
6年多
61个
5000多万人
5万多亿美元
A.人类历史上空前的浩劫 B. 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C.民族解放战争 D.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29.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表述中,属于“观点”的是( )
A.德军对波兰发动突然进攻
B.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军太平洋舰队
C.中、苏、美、英等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D.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次世界范围的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
30.二战结束后,1970 年,德国总统勃兰特在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碑前下跪,为纳粹时代的德国人认罪;2015 年5 月9 日,普京在俄罗斯举行盛大庆典,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 周年;2015 年,9 月3 日,中国人民在北京天安门隆重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 周年纪念大会。这些向全世界人民传递的共同信息是( )
A.日本军国主义必败 B.珍爱和平,远离战争
C.法西斯极度残酷 D.战争与国家自身的发展无关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下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示意图。请为代号空白格填上合适的关键词或标志事件。(6分)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慕尼黑会议前,丘吉尔对张伯伦政府推行的政策进行了尖锐批评:“如果在纳粹武力威胁下投降,不仅不会给英法两国带来和平和安全,反而会使这两个国家的处境更加危险。”“受到威胁的不仅是捷克斯洛伐克,而且还有一切国家的自由和民主事业。以为把一个小国投入虎口就可以换得安全,实属误见。”2·1·c·n·j·y
材料二:2015年9月3日,中国在首都北京天安门隆重举行纪念反法西斯侵略取得胜利70周年庆典,有多个国家、国际组织领导人出席了庆典。《人民日报》报道:“感天动地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把世界正义的力量团结在一起。从血火搏杀的欧洲战场,到逐岛争夺的太平洋战场;从同仇敌忾的亚洲战场,到大漠硝烟的非洲战场……世界各国人民为捍卫和平,奋起反击法西斯侵略……”【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材料三: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时期建立的劳动营和灭绝营之一,由于有上百万人在这里被杀害,它又被称为“死亡工厂”。 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右图记录了一妇女带着孩子走向集中营毒气室的情形。 21*cnjy*com
问题一:材料一中丘吉尔批评的是什么政策?之后发生的哪些史实印证了丘吉尔的预见(划线部分)?
问题二:由此分析“这种政策”造成了什么严重危害?(6分)
问题三:根据材料二中,分析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
问题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奥斯维辛集中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有什么现实意义?(2分)
33.阅读二战图片材料,联系所学,回答问题。(12分)
问题一:以上二战照片拍于哪一年?
问题二:图1中雅尔塔会议中三巨头分别是谁?(3分)雅尔塔会议的主要内容有哪些?(3分)
问题三:图2、图3事件分别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到什么阶段?(2分)
问题四:两次世界大战对我们有什么启示?(3分)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1943年,战争中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大反攻的日子终于来了。英美盟军的战车抢摊登陆,苏联军队的进攻所向披靡,龟缩在柏林避弹室里的希特勒已成瓮中之鳖。随着日本法西斯发出“本土作战”的狂吠,苏联对日宣战,美军重拳出击,中国抗日武装展开了全国反击。正义,终于又一次战胜了邪恶!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问题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的重要标志性事件是什么?(1分)
问题二:美英盟军抢摊登陆于何处?(1分)其作用是什么?(2分)
问题三:“苏联对日宣战”是根据哪一次会议的决定?(1分)“美军重拳出击”又指何事?(2分)
问题四:1943年亚洲与欧洲两个战场状况的共同点是什么?(1分)美苏两种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为什么能共同作战?(2分)21cnjy.com
问题五:“正义,终于又一次战胜了邪恶”二战留给我们什么启示?(2分)
人教新课标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 B.1939年9月,德军突袭波兰
C.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D.慕尼黑阴谋
2.下图反映了二战前夕的欧洲形势,从中你能得到的信息是( )
A.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B.英法推行绥靖政策
C.德、意、日法西斯集团形成
D.欧洲各国联合对抗苏联
3.绥靖政策也称姑息政策,是一种对侵略不加抵制,姑息纵容,退让屈服,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的政策。1939年,成为英、法绥靖政策牺牲品的国家是( )21教育网
A.奥地利、波兰
B.捷克斯洛伐克、波兰
C.波兰、匈牙利
D.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
4.每年九月末到十月初举行的慕尼黑啤酒节是世界最具盛名的啤酒节之一。然而1938年的9月,欧洲各国的目光聚焦在此则是因为德意英法四国签订的《慕尼黑协定》,该协定要求捷克必须把苏台德区无偿交给德国。此事件相关的是( ) 【来源:21cnj*y.co*m】
A.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B.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C.二战爆发 D.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5.下列对于慕尼黑阴谋评价正确的是( )
①帝国主义大国英、法牺牲小国,以达到祸水东引的目的的一次大阴谋;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催化剂;③英、法等纵容法西斯侵略的顶峰;④英法两国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为代价来维护本国利益【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6.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典型代表人物是( )。
A.罗斯福 B.张伯伦 C.希特勒 D.墨索里尼
7.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事件是( )
A.1938年9月,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B.1939年9月,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C.1940年5月,英法军队开始从敦刻尔克撤退
D.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
8.德军在二战中惯用的战术首推 ( )
A.闪电战 B.持久战 C.运动战 D.阵地战
9.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讲述的是苏德战争期间,5名苏联红军女战士在准尉瓦斯科
夫的带领下,与入侵的16名德国伞兵英勇战斗,最后全部壮烈牺牲的感人故事。苏德战争爆发的时间是( )。【出处:21教育名师】
A.1940年4月 B.1940年6月 C.1941年6月 D.1941年12月
10.二战中领导苏联军民英勇抗击法西斯侵略的领导人是( )
A . 列宁 B. 斯大林 C. 罗斯福 D. 丘吉尔
11.德、日法西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经常“不宣而战”。在1941年6月22日凌晨,德国对下列哪一国家“不宣而战”?( )21*cnjy*com
A.法国 B.英国 C.苏联 D.美国
12.下图是美国夏威夷“亚利桑那号”战舰纪念馆,它是为了纪念( )
A.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B.《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C.珍珠港事件中遇难的将士 D.敦刻尔克撤退
13.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标志是( )
A.德国突袭波兰 B.德国突袭苏联
C.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 D.《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碾过历史的浪花,驶入大战的辉煌,重温往昔的经典。根据下列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题材的四部影片回答14、15题。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4.哪一部电影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D )。
15.哪一部电影反映的战役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C )
根据下列地区图,回答16、17题。
16.日军偷袭珍珠港,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的地区( C )
17.英法盟军在诺曼底登陆的地区( B )
18.下列战役中,既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的是( )
A.冲途岛海战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诺曼底登陆 D.太平洋战争
下列国旗所代表的国家都被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据此回答19—22题。
19.二战初期被德军占领并投降德国的国家是( C )
20. 二战反法西斯联盟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是(D )
21.二战中太平洋战场的反法西斯主要国家是( A )
22.二战中既在欧洲战场作战,又出兵亚洲战场作战的国家是( D )
23.“我们已经研究并且决定了三个同盟国最后击败共同敌人的军事计划……我们坚定不移的宗旨,就是要消灭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保证德国不能再扰乱世界和平……我们决定尽快同我们的盟邦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维护世界和平安全!”这段材料应该出自( )
A.雅尔塔会议 B.华盛顿会议 C.慕尼黑会议 D.波茨坦会议
24.战争带给人们的是灾难和痛苦。发动两次世界大战,但都以失败告终的国家是
A.德国 B.意大利 C.奥匈帝国 D.日本
25.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里氏9.0级大地震,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在地震中严重受损并引发了核泄漏,日本首相称这是日本历史上的第二次核危机。日本历史上的第一次核危机是指( )
A.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
B.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佩里率军侵略日本
C.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制造化学武器
D.20世纪70年代美国在日本的军事基地军火库爆炸
26. 促使日本法西斯投降的决定性因素是( )
A.中国人民的长期抗战 B.美国原子弹对日本法西斯的震慑作用C.苏联红军对日本关东军的打击 D.反法西斯盟国的通力合作21·cn·jy·com
27.1945年的某一天在日本东京湾的美国重型战舰“密苏里”号甲板上,日本代表正式签署投降书的情景。它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一天是( )。
A.5月8日
B.8月15日
C.9月2日
D.9月9日
28.观察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情况统计表》,从该表信息中你能得出有关“二战”的正确结论是( )
持续时间
卷入战争国家
死伤人数
军费开支及物资损失
6年多
61个
5000多万人
5万多亿美元
A.人类历史上空前的浩劫 B. 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C.民族解放战争 D.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29.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表述中,属于“观点”的是( )
A.德军对波兰发动突然进攻
B.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军太平洋舰队
C.中、苏、美、英等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D.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次世界范围的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
30.二战结束后,1970 年,德国总统勃兰特在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碑前下跪,为纳粹时代的德国人认罪;2015 年5 月9 日,普京在俄罗斯举行盛大庆典,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 周年;2015 年,9 月3 日,中国人民在北京天安门隆重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 周年纪念大会。这些向全世界人民传递的共同信息是( )
A.日本军国主义必败 B.珍爱和平,远离战争
C.法西斯极度残酷 D.战争与国家自身的发展无关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下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示意图。请为代号空白格填上合适的关键词或标志事件。(6分)
31. (每点1分,共6分)
①转折;②德国突袭波兰;③日本偷袭珍珠港;④开辟欧洲第二战场;⑤攻克柏林;⑥德国签署投降书。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慕尼黑会议前,丘吉尔对张伯伦政府推行的政策进行了尖锐批评:“如果在纳粹武力威胁下投降,不仅不会给英法两国带来和平和安全,反而会使这两个国家的处境更加危险。”“受到威胁的不仅是捷克斯洛伐克,而且还有一切国家的自由和民主事业。以为把一个小国投入虎口就可以换得安全,实属误见。”www-2-1-cnjy-com
材料二:2015年9月3日,中国在首都北京天安门隆重举行纪念反法西斯侵略取得胜利70周年庆典,有多个国家、国际组织领导人出席了庆典。《人民日报》报道:“感天动地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把世界正义的力量团结在一起。从血火搏杀的欧洲战场,到逐岛争夺的太平洋战场;从同仇敌忾的亚洲战场,到大漠硝烟的非洲战场……世界各国人民为捍卫和平,奋起反击法西斯侵略……” 21*cnjy*com
材料三: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时期建立的劳动营和灭绝营之一,由于有上百万人在这里被杀害,它又被称为“死亡工厂”。 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右图记录了一妇女带着孩子走向集中营毒气室的情形。
问题一:材料一中丘吉尔批评的是什么政策?之后发生的哪些史实印证了丘吉尔的预见(划线部分)?
问题二:由此分析“这种政策”造成了什么严重危害?(6分)
问题三:根据材料二中,分析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
问题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奥斯维辛集中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有什么现实意义?(2分)
32.(10分)
问题一:政策:绥靖政策(1分)。史实:慕尼黑会议后德国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德国突袭波兰,引发二战全面爆发;德国占领了法国等西北欧国家;猛烈轰炸英国;战争扩大,很多国家地区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3分)。www.21-cn-jy.com
问题二:危害:使法西斯侵略野心日益膨胀,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削弱了反法西斯的力量(2分)。
问题三:原因:各国人民奋起反击法西斯侵略(或者各国人民的努力);反法西斯国家团结起来,联合抗击法西斯侵略(2分)。2·1·c·n·j·y
问题四:以史为鉴,警惕法西斯势力抬头,不要忘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珍惜和平,维护和平(2分)。
33.阅读二战图片材料,联系所学,回答问题。(12分)
问题一:以上二战照片拍于哪一年?
问题二:图1中雅尔塔会议中三巨头分别是谁?(3分)雅尔塔会议的主要内容有哪些?(3分)
问题三:图2、图3事件分别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到什么阶段?(2分)
问题四:两次世界大战对我们有什么启示?(3分)
33.(12分)
问题一:1945年(1分)
问题二:三巨头从左到右:英国首相丘吉尔、美国总统罗斯福、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3分);会议内容:彻底消灭法西斯;成立联合国;苏联对日作战(3分)。21cnjy.com
问题三:图2标志着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1分);图3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结束(1分)。
问题四:①战争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灾难;②我们应该热爱和平,反对战争;③我们应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纠纷。(3分)21·世纪*教育网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1943年,战争中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大反攻的日子终于来了。英美盟军的战车抢摊登陆,苏联军队的进攻所向披靡,龟缩在柏林避弹室里的希特勒已成瓮中之鳖。随着日本法西斯发出“本土作战”的狂吠,苏联对日宣战,美军重拳出击,中国抗日武装展开了全国反击。正义,终于又一次战胜了邪恶!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问题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的重要标志性事件是什么?(1分)
问题二:美英盟军抢摊登陆于何处?(1分)其作用是什么?(2分)
问题三:“苏联对日宣战”是根据哪一次会议的决定?(1分)“美军重拳出击”又指何事?(2分)
问题四:1943年亚洲与欧洲两个战场状况的共同点是什么?(1分)美苏两种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为什么能共同作战?(2分)2-1-c-n-j-y
问题五:“正义,终于又一次战胜了邪恶”二战留给我们什么启示?(2分)
34.(12分)
问题一: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1分)。
问题二:法国北部诺曼底(1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灭亡(2分)。
问题三:雅尔塔会议(1分)。美国对日本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2分)。
问题四:共同点:由防御开始了战略反攻,战争的主动权都已掌握在反法西斯联盟国家手中(1分)。为反对法西斯侵略,打败共同的敌人,因而走在一起建立反法西斯联盟(2分)。
问题五: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反思大战的历史,远离战争,拥抱和平;警惕帝国主义、法西斯主义复活;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迎接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国与国之间应该和平共处;人类命运休戚相关,要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学生只要能答出其中两条即可得2分,其他言之有理的说法,也可酌情赋分。)【版权所有:21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