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当时俄国的最高统治者是( )
A.主席 B.沙皇 C.总督 D.总统
2.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21教育网
A.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B.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没有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C.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矛盾,推动革命的发生
D.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有战争的条件
3.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在俄国统治的是( )
A.“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 B.攻占冬宫
C.1917年二月革命 D.1917年十月革命
4.常言道:“一山不容二虎”,但是俄国二月革命后,出现了“二虎”并存的局面,这两个政权是( )。
①沙皇政府;②临时政府;③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④人民委员会;⑤苏联
A.①② B.③④ C.①⑤ D.②③
5.俄国十月革命爆发于公历1917年的( )
A.2月 B.3月 C.10月 D.11月
6.与右图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
A.英国宪章运动
B.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C.巴黎公社的成立
D.彼得格勒起义
7.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的名称是( )
A.临时政府 B.人民委员会 C.巴黎公社 D.社会主义共和国
8.十月革命后,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的是( )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斯大林
9.下列大事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是( )
①长期流亡国外的列宁回到彼得格勒 ②俄国产生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被推翻 ④布尔什维克提出武装起义的方针21cnjy.com
A.①④③② B.①②③④ C.④①②③ D.②①④③
10.苏维埃政府颁布的一系列法令,最受农民欢迎的是( )
A.《土地法令》 B.《权利法案》 C.《独立宣言》 D.《人权宣言》
11.“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这句话说明十月革命的胜利( )
A.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 B.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C.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D.具有革命首创精神
12.十月革命使俄国走上了实现现代化的独特道路,对20世纪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对“独特道路”的最佳理解是( ) 21*cnjy*com
A.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B.列宁的现代化道路
C.斯大林的现代化道路 D.暴力革命道路
13.“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列宁为纠“错”而采取的措施是( )
A.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行“新经济政策”
C.建立以国家为核心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D.开展大规模垦荒和推行“玉米运动”
14.导致下表1921~1925年苏联(苏俄)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苏联(苏俄)粮食产量变化表
时间(年)
1921
1923
1925
粮食产量(亿普特)
23.13
34.55
44.24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农业集体化政策的实施 D.斯大林模式的推动
15.1923年,苏联农民伊万在完成了固定粮食税以后,把剩余的粮食运到附近集市上出售,结果应该是( )21·cn·jy·com
A.管理人员将其粮食没收 B.他被处以罚款
C.他只能出售其中一小部分 D.行为合法,没人干预
16.苏联这一名称始于( )
A.1921年 B.1922年 C.1925年 D.1927年
17.图形标志用于表达特定的历史或事物信息。右图是( )
A.奥运标志
B.不结盟标志
C.欧盟旗帜
D.苏联标志
18.最初加入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不包括( )
A.俄罗斯联邦 B.外高加索联邦 C.乌克兰 D.爱沙尼亚
19.对右图中两个人物的介绍正确的是( )
A.两人都曾经是苏俄最高领导人
B.两人都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探索
C.两人共同领导苏联完成了两个五年计划
D.两人共同领导苏联人民打退了德国法西斯侵略
20.人教版《世界历史》下册第9页有以下两幅图,图中发生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现象,类似于我国( )2·1·c·n·j·y
A.土地改革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文化大革命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1.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进行大规模农业集体化运动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民过于贫困,农业生产力也很低下 B.农民强烈要求走农业集体化的道路
C.为了适应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需要 D.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带来广阔的国际市场
22.沙俄、苏俄、苏联、俄罗斯是以当今俄罗斯为主体的不同时期的国名,下列事件发生在“苏联”时期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1861年改革 B.二月革命 C.十月革命 D.五年计划
23.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力量和资金用于( )
A.农业 B.轻工业 C.能源和交通运输业 D.重工业
24.苏联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的时间是( )
A.1917年 B.1922年 C.1928年 D.1937年
25.1936年苏联新宪法宣布苏联是( )
A.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B.无产阶级专政国家
C.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D.民主社会主义国家
26.1936年以后,苏联经济政治体制的主要特点是( )
A.高度自治 B.广泛民主 C.新经济 D.高度集中
27.下图是一幅反映苏联经济发展严重失衡的漫画,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行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废除农奴制改革
28.下列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中不客观的是,这种体制( )
A.完全不适应苏联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B.有严重弊端
C.在一定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 D.后来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
29.对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评价正确的是( )
①它使苏联取得了巨大的工业成就;②它对苏联防御帝国主义的侵略起了积极的作用;③重视市场和价值规律的作用;④它后来严重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和其他领域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0.对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形成的标志是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B.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C.后来越来越阻碍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政治体制的改革D.使苏联成为工业落后的国家www.21-cn-jy.com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根据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3分)
1917年11月10日中国《民国日报》报导的几则消息:
消息一:八日伦敦电:彼得格勒戌军与劳动社会已推翻克伦斯基政府。
消息二:七日俄京电:海军士卒,奉美克齐美尔党之命令,携械占据俄国官立通信社、电报总局、官银行、玛里宫(临时国会即以该宫为会所,今已休会)。京中未起骚乱。
消息三:八日伦敦电:路透社电接俄京官立通讯社报导谓:美克齐美尔党占据都城,已四处拘捕大员。此次主谋者为里林氏,现里林氏要求即行休战媾和。【来源:21·世纪·教育·网】
问题一:上述消息报道的是什么时间?什么国家?什么城市?发生的什么历史事件?(4分)
问题二:“美克齐美尔党”指什么党?(1分)“此次主谋者为里林氏”其中“里林氏”指的是谁?(1分)
问题三:被推翻的“克伦斯基政府”是什么政府?(1分)新成立了什么政府?(2分)
问题四:“现里林氏要求即行休战媾和”,此处的“战”是指哪一战争?(1分)“里林氏”为什么“要求即行休战媾和”?(3分)21·世纪*教育网
3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19分)
材料一: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指的是:实行战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列宁www-2-1-cnjy-com
材料二:莫斯科大剧院。1922年12月30日,就在这里,伴随着山呼海啸般的掌声,2215个声音呼喊出同一个名字———“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这一天宣告诞生。2-1-c-n-j-y
材料三:1932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苏联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苏联的工业生产总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大国崛起.俄罗斯》
材料四:斯大林模式是在苏联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情况下形成的。他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问题一:材料一中列宁为纠“错”而在1921年开始实施什政策么?这个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实施这个政策的目的是什么?(4分)【来源:21cnj*y.co*m】
问题二:结合材料一,我们从列宁承认并纠正经济政策错误受到市民启发?(2分)
问题三:根据问题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为什么?联盟成立时有多少个加盟共和国?(2分)
问题四:,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哪一年?苏联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发展重点是什么? 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国家实力发生了什么变化? (4分)【出处:21教育名师】
问题五: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1分)材料四中说斯大林模式“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这个“积极作用”是什么?(1分)【版权所有:21教育】
问题六: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是什么?(2分)斯大林模式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有什么影响和启示?(3分)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1949年10月1日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都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重要日子……中国共产党人在10月1日所庆祝的革命,其意义不亚于1789年法国大革命和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其政治摧毁的范围不小于那两场革命,在为社会发展的空前新进程而开辟道路方面,其重要性不亚于那两场革命,其世界范围的影响也不小于那两革命。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摘自(美)莫里斯·梅斯纳著、张瑛等译:《毛泽东的中国及其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问题一:请写出中国在1949年10月1日这一重要日子发生的重大事件。(2分)
问题二:掀开1789年法国大革命序幕的事件是什么?(2分)
问题三: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2分)
问题四:结合材料,写出上述三场革命的相似之处。(2分,不得照抄材料)
人教新课标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当时俄国的最高统治者是( )
A.主席 B.沙皇 C.总督 D.总统
2.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21*cnjy*com
A.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B.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没有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C.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矛盾,推动革命的发生
D.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有战争的条件
3.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在俄国统治的是( )
A.“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 B.攻占冬宫
C.1917年二月革命 D.1917年十月革命
4.常言道:“一山不容二虎”,但是俄国二月革命后,出现了“二虎”并存的局面,这两个政权是( )。
①沙皇政府;②临时政府;③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④人民委员会;⑤苏联
A.①② B.③④ C.①⑤ D.②③
5.俄国十月革命爆发于公历1917年的( )
A.2月 B.3月 C.10月 D.11月
6.与右图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
A.英国宪章运动
B.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C.巴黎公社的成立
D.彼得格勒起义
7.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的名称是( )
A.临时政府 B.人民委员会 C.巴黎公社 D.社会主义共和国
8.十月革命后,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的是( )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斯大林
9.下列大事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是( )
①长期流亡国外的列宁回到彼得格勒 ②俄国产生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被推翻 ④布尔什维克提出武装起义的方针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①④③② B.①②③④ C.④①②③ D.②①④③
10.苏维埃政府颁布的一系列法令,最受农民欢迎的是( )
A.《土地法令》 B.《权利法案》 C.《独立宣言》 D.《人权宣言》
11.“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这句话说明十月革命的胜利( )
A.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 B.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C.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D.具有革命首创精神
12.十月革命使俄国走上了实现现代化的独特道路,对20世纪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对“独特道路”的最佳理解是( )www.21-cn-jy.com
A.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B.列宁的现代化道路
C.斯大林的现代化道路 D.暴力革命道路
13.“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列宁为纠“错”而采取的措施是( )
A.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行“新经济政策”
C.建立以国家为核心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D.开展大规模垦荒和推行“玉米运动”
14.导致下表1921~1925年苏联(苏俄)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苏联(苏俄)粮食产量变化表
时间(年)
1921
1923
1925
粮食产量(亿普特)
23.13
34.55
44.24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农业集体化政策的实施 D.斯大林模式的推动
15.1923年,苏联农民伊万在完成了固定粮食税以后,把剩余的粮食运到附近集市上出售,结果应该是( )21cnjy.com
A.管理人员将其粮食没收 B.他被处以罚款
C.他只能出售其中一小部分 D.行为合法,没人干预
16.苏联这一名称始于( )
A.1921年 B.1922年 C.1925年 D.1927年
17.图形标志用于表达特定的历史或事物信息。右图是( )
A.奥运标志
B.不结盟标志
C.欧盟旗帜
D.苏联标志
18.最初加入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不包括( )
A.俄罗斯联邦 B.外高加索联邦 C.乌克兰 D.爱沙尼亚
19.对右图中两个人物的介绍正确的是( )
A.两人都曾经是苏俄最高领导人
B.两人都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探索
C.两人共同领导苏联完成了两个五年计划
D.两人共同领导苏联人民打退了德国法西斯侵略
20.人教版《世界历史》下册第9页有以下两幅图,图中发生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现象,类似于我国(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土地改革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文化大革命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1.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进行大规模农业集体化运动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民过于贫困,农业生产力也很低下 B.农民强烈要求走农业集体化的道路
C.为了适应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需要 D.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带来广阔的国际市场
22.沙俄、苏俄、苏联、俄罗斯是以当今俄罗斯为主体的不同时期的国名,下列事件发生在“苏联”时期的是( )。www-2-1-cnjy-com
A.1861年改革 B.二月革命 C.十月革命 D.五年计划
23.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力量和资金用于( )
A.农业 B.轻工业 C.能源和交通运输业 D.重工业
24.苏联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的时间是( )
A.1917年 B.1922年 C.1928年 D.1937年
25.1936年苏联新宪法宣布苏联是( )
A.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B.无产阶级专政国家
C.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D.民主社会主义国家
26.1936年以后,苏联经济政治体制的主要特点是( )
A.高度自治 B.广泛民主 C.新经济 D.高度集中
27.下图是一幅反映苏联经济发展严重失衡的漫画,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行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废除农奴制改革
28.下列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中不客观的是,这种体制( )
A.完全不适应苏联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B.有严重弊端
C.在一定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 D.后来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
29.对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评价正确的是( )
①它使苏联取得了巨大的工业成就;②它对苏联防御帝国主义的侵略起了积极的作用;③重视市场和价值规律的作用;④它后来严重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和其他领域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0.对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形成的标志是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B.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C.后来越来越阻碍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政治体制的改革D.使苏联成为工业落后的国家21·世纪*教育网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根据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3分)
1917年11月10日中国《民国日报》报导的几则消息:
消息一:八日伦敦电:彼得格勒戌军与劳动社会已推翻克伦斯基政府。
消息二:七日俄京电:海军士卒,奉美克齐美尔党之命令,携械占据俄国官立通信社、电报总局、官银行、玛里宫(临时国会即以该宫为会所,今已休会)。京中未起骚乱。
消息三:八日伦敦电:路透社电接俄京官立通讯社报导谓:美克齐美尔党占据都城,已四处拘捕大员。此次主谋者为里林氏,现里林氏要求即行休战媾和。【来源:21cnj*y.co*m】
问题一:上述消息报道的是什么时间?什么国家?什么城市?发生的什么历史事件?(4分)
问题二:“美克齐美尔党”指什么党?(1分)“此次主谋者为里林氏”其中“里林氏”指的是谁?(1分)
问题三:被推翻的“克伦斯基政府”是什么政府?(1分)新成立了什么政府?(2分)
问题四:“现里林氏要求即行休战媾和”,此处的“战”是指哪一战争?(1分)“里林氏”为什么“要求即行休战媾和”?(3分)【版权所有:21教育】
31.(13分)
问题一:时间:1917年11月7日;国家:俄国;城市:彼得格勒;事件:俄国十月革命(布尔什维克党发动武装起义)。(4分)21·cn·jy·com
问题二:布尔什维克党。(1分)列宁(1分)。
问题三:被推翻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1分);新成立的是: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2分)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问题四:第一次世界大战。(1分)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性质的掠夺战争,给参战各国及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苏维埃政府是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政权,要维护俄国工人士兵等劳动人民的利益,因此决定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3分)
3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19分)
材料一: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指的是:实行战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列宁21*cnjy*com
材料二:莫斯科大剧院。1922年12月30日,就在这里,伴随着山呼海啸般的掌声,2215个声音呼喊出同一个名字———“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这一天宣告诞生。
材料三:1932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苏联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苏联的工业生产总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大国崛起.俄罗斯》
材料四:斯大林模式是在苏联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情况下形成的。他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问题一:材料一中列宁为纠“错”而在1921年开始实施什政策么?这个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实施这个政策的目的是什么?(4分)
问题二:结合材料一,我们从列宁承认并纠正经济政策错误受到市民启发?(2分)
问题三:根据问题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为什么?联盟成立时有多少个加盟共和国?(2分)
问题四:,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哪一年?苏联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发展重点是什么? 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国家实力发生了什么变化? (4分)
问题五: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1分)材料四中说斯大林模式“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这个“积极作用”是什么?(1分)
问题六: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是什么?(2分)斯大林模式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有什么影响和启示?(3分)
32.(19分)
问题一:政策:新经济政策(1分)。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2分)。目的: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1分)。21教育网
问题二: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制定政策的基本原则。或: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规律(2分)。
问题三:苏联(1分);4个(1分)
问题四:开始:1928年(1分);发展重点:重工业(1分);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2分)。
问题五: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1分)。使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1分)。
问题六:弊端:①重工业与农业、轻工业严重失调;②经济产品品种少,质量差;③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④经济效益低,资源消耗浪费严重(2分)。影响:受到斯大林模式的影响,中国在改革开放前,也一直实行计划经济的运行机制。(2分)启示:生产关系的调整要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1分)。2·1·c·n·j·y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1949年10月1日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都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重要日子……中国共产党人在10月1日所庆祝的革命,其意义不亚于1789年法国大革命和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其政治摧毁的范围不小于那两场革命,在为社会发展的空前新进程而开辟道路方面,其重要性不亚于那两场革命,其世界范围的影响也不小于那两革命。【出处:21教育名师】
——摘自(美)莫里斯·梅斯纳著、张瑛等译:《毛泽东的中国及其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问题一:请写出中国在1949年10月1日这一重要日子发生的重大事件。(2分)
问题二:掀开1789年法国大革命序幕的事件是什么?(2分)
问题三: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2分)
问题四:结合材料,写出上述三场革命的相似之处。(2分,不得照抄材料)
34.(8分)
问题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分)。
问题二: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2分)。
问题三: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写出一点,2分)2-1-c-n-j-y
问题四:都摧毁了旧政权;都为社会的发展创造条件;都具有世界范围的影响等。(写出一点,答案符合题意即可,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