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滑县第六高级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复习题(部分带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滑县第六高级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复习题(部分带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1-21 21:24: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滑县六中2015级高一限时练习
历史必修一第八单元复习题
使用时间
班级
姓名
考号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有学者说:“布雷顿森林体系虽为美元霸权提供了国际制度的平台,但美元霸权地位的真正起步却缘于冷战开始之际的马歇尔计划。”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马歇尔计划(  )
A.
是冷战开始的标志
B.
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组成部分
C.
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复苏
D.
加强了美国对西欧的经济控制
2、两极格局瓦解后,原有国际力量对比失衡,世界局势多了一种不确定性。造成这种“不确定性”的因素有(  )
①日本跻身世界政治大国 ②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③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时有发生 ④欧盟的力量日益增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后美国时代……将要给这个世界定性的与其说是美国的衰落,不如说是其他国家的崛起。”材料中所说的“后美国时代”的实质是(  )
A.美国已趋向全面衰落
B.和平已成为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C.多极化格局正在形成
D.美国失去了单极霸权
4、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建立,这个共同体的建立使哪两个政治宿敌之间的矛盾化解(
)
A.英法
B.法德
C.德意
D.英德
5、经济是政治的基础,经济发达的国家,谋求政治大国的野心越大,这方面的代表国家是(  )
A.俄罗斯
B.美国
C.越南
D.日本
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捷克斯洛伐克贝奈斯总统领导的民主联盟曾被视为东西方之间可能的桥梁,但在预定举行的大选中共产党人在1948年2月夺取了政权。从当时国际环境看,这一变化反映出的是(  )
A.美苏两国关系的日趋紧张
B.“冷战”由捷克斯洛伐克问题而引发
C.两极格局形成导致欧洲的分裂
D.马歇尔计划激化了欧洲国家内部矛盾
7、1947年7月,美国政策研究室主任乔治·凯南在《外交》杂志上发表文章《苏联行为的根源》。文中指出:“共产主义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信仰之一……人们一旦加以信仰,它就永远不可能被彻底取消。但是,西方可以把它遏制在已经着了迷的国家领土之内。”为此美国采取的措施是(

A.发表“铁幕”演说
B.推行马歇尔计划
C.炮制杜鲁门主义
D.建立北约组织
8、“使西方重拾对民主和资本主义的信奉,加速了业已存在的欧洲统一运动,使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军事大国。”这段话评述应指(

A.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B.冷战局面的结束
C.欧盟的诞生
D.世贸组织的成立
9、右幅漫画反映的是某一时期的对外政策,这一政策(  )
A.标志着冷战格局正式拉开序幕
B.其主观动机与效果保持了一致
C.目的是推动欧洲的一体化进程
D.实际上扶植了潜在的竞争对手
10、2002年,俄美两国签署《美俄新战略关系联合宣言》,宣布两国已成为“伙伴和朋友”以及全球反恐斗争中的“盟友”。中俄2001年签订《中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条约》,进一步提升了两国战略伙伴关系。此外,中欧、俄欧关系也都有了很大的进展。这可以印证哪一观点(

A.全球化趋势必将推动多极化趋势
B.结伴而不结盟成为当前大国的共识
C.多极格局下大国相互竞争相互合作
D.国家与国家之间存在着共同的利益
11、2008年,英国金融时报作家吉迪恩·拉赫曼指出:在布什任内,美国已发觉自己无法通过使用蛮力来领导世界。而奥巴马的任务则是考察美国现在是否可以通过劝说来领导世界。这一论断反映出(

A.多极化发展削弱了美国霸权地位
B.世界多极力量共同反抗美国强权
C.美国军事大国优势已经逐步丧失
D.金融危机强化了世界各国的合作
12、2009年美国副总统乔·拜登为美国外交“新规”定调。“新规”否定了前总统布什所谓“不支持我们就是反对我们”的外交政策。拜登说:“我们将交往,我们将倾听,我们将磋商。美国需要世界,正如我相信世界需要美国。”从拜登的话中我们可知美国(

A.放弃了霸权主义政策
B.承认世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
C.放弃了领导世界的愿望
D.承认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13、1948年10月丘吉尔提出“三环外交”:第一环是英联邦,包括英国及其自治领、殖民地;第二环是英语世界,包括英、美、加拿大等讲英语的国家;第三环是联合起来的欧洲。环环相扣,以英国为核心。此项政策的提出主要基于(

A.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B.遏制共产主义势力在欧洲扩张的需要
C.欧共体的政治联合步伐落后于经济联合
D.二战后英国和欧洲的国际地位被削弱
14、布热津斯基在《大棋局》中写道:“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中,世界事务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这里的“结构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
A.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
B.第三世界开始崛起
C.当前世界局势总体趋于紧张
D.两极格局结束,多极化趋势加强
15、从20世纪80年代,日本开始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2004年1月19日,日本陆上自卫队进入伊拉克,这是二战以来日本陆上自卫队首次踏上处于战争状态的外国领土。其根本原因是
(  )
A.
美苏两极格局即将瓦解
B.
日本开始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
C.
日本已经成为经济大国
D.
日本需要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
二、非选择题(16题20分,17题20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和图片并依据有关史实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全世界自由的人民指望着我们支持他们,维护他们的自由。如果我们领导不力。我们就可能危及世界和平——而肯定会危及我们自己国家的利益……
——杜鲁门1947年3月12日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二
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美国是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但是靠军事力量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至于其他问题,如经济力量,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可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
——基辛格1993年的谈话
材料三
针对2003年美国攻打伊拉克一事,有人画了以下两幅漫画
请回答:
(1)
依据材料一,分析二战后世界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6分)
(2)从材料一到材料二、三反映出世界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所产生的影响。(8分)
(3)材料三中的两幅漫画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请简要分析出现这两种历史现
象的原因。(6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全世界的人都仇视“冷战”,他们要求结束“冷战”。现在这种愿望已经如此强烈,以致一切国家的政府都不得不加以考虑了……自然财富、人们的劳动、科学的进步,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都被用来准备战争。军事开支不断地降低了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并且阻碍经济发展。在扩大贸易联系的道路上存在的障碍损害着普遍繁荣。国家主权和各民族自决权由于国家的内政经常受到干涉遭到了破坏。由于存在新旧军事条约以及在外国领土上建立军事基地和驻扎军队,使得国家主权和民族自决权遭受着威胁。有人正企图利用“冷战”来为殖民统治辩护。他们正使用武力,在某些地区甚至用战争来蹂躏各国人民独立的权利。
——《世界和平理事会常委会关于永远结束“冷战”的声明》(1959年)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全世界的人都仇视“冷战”的原因。(8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局部战争和军事冲突此起彼伏,但并没有演变为新的世界大战的原因。(12分)
第八单元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美元霸权地位的真正起步却缘于冷战开始之际的马歇尔计划”,表明马歇尔计划有利于美国控制西欧国家,故D项正确;冷战开始的标志是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故A项错误;马歇尔计划是援助西欧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战后货币金融体系,马歇尔计划不是其组成部分,故B项错误;C项表述本身没错,但不能说明马歇尔计划与美元霸权的关系,故不选。
2、【答案】D
【解析】“冷战”结束后,世界一方面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另一方面总体局势走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但也存在局部的动荡。日本不是世界政治大国,故排除①。答案为D。
3、【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多极化格局。材料中的“其他国家的崛起”,说明世界其他力量的兴起,这体现了“后美国时代”的多极化特点。A、D两项叙述错误,美国既没有建立起单极世界霸权,也没有全面衰落;B项不能完全反映材料的主题。故答案是C。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历史上法国和德国为争夺欧洲大陆霸权曾经爆发多次战争,致使两国间积怨甚深。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使两国之间的矛盾逐步化解。
5、【答案】D
【解析】A、B两项都是政治大国,应排除;C项不是经济发达国家,也就没有谋求政治大国的野心,只有D项是二战中的战败国,其许多政治权利被剥夺,二战后经济迅速发展起来,所以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野心膨胀。故选D项。
6、【答案】A
【解析】据所学史实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中起主导的是两极格局,美苏两国在欧洲“冷战”对抗,各自划定“势力范围”,正是由于苏联的插手才会使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做出夺取政权的行动,故选A。B不符合史实;C夸大史实;D说法错误。
7、【答案】B
8、【答案】B
9、【答案】D
【解析】标志冷战格局正式拉开的是杜鲁门主义,材料反映的是经济方面,故A项错误;美国主观上试图控制欧洲,遏制苏联,但是在客观上促进了欧洲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故B项错误;美国的目的是控制欧洲,共同对抗苏联,欧洲一体化晚于马歇尔计划,故C项错误;马歇尔计划通过经济援助,促进了欧洲经济恢复,伴随欧洲一体化进程开展,欧洲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故D项正确。
10、【答案】A
11、【答案】A
12、【答案】C
13、【答案】D
14、【答案】D
15、【答案】C
【解析】根本原因一般从自身来分析,从经济角度来分析,经济地位的增长使得日本必然要求获得相应的国际政治地位。
16、【答案】(1)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对立;维护国家利益。
(2)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原因: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美国经济势力下降,超级大国地位削弱;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其他发展中国家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影响: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3)漫画一:美国2003年攻打伊拉克遭到俄、德、法三国的反对;漫画二:美国无视联合国的存在发动了伊拉克战争。
原因:俄、德、法等国家综合实力壮大,实行独立的外交政策(或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美国攻打伊拉克违背了联合国的宗旨;美国仍是世界上实力最强的国家,实行单边霸权主义政策。
17、【答案】(1)原因:人类物质和精神财富被用于准备战争;阻碍经济和贸易发展;降低人民生活水平;国家主权和民族自决权遭到破坏和受到威胁;维护殖民统治,破坏独立等。
(2)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美苏两极格局,一方面互相争夺,危机不断,另一方面又竭力避免直接碰撞,避免了战争的发生;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有利于抑制战争的爆发;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反战和平运动的发展,有力地制约战争的爆发;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世界历史潮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