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县六中2015级高一限时练习
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复习题
使用时间
,班级
,姓名
,考号
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
1、二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这说明英国的责任内阁制( )
A.首相对内阁负责而不必对国会负责
B.内阁拥有行政与立法大权,对首相进行限制与制约
C.内阁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D.首相和内阁成员中的多数可能自不同的政党,因而相互牵制
2、1811英国政府准备对美战争,派人拿着议会批准的100万英镑军费的批文前往英格兰银行要求预付,银行审计长发现上面未盖国王印章,拒绝支付。此事反映出当时英国(
)
A.议会不能支配政府财政
B.国王掌控财政权
C.银行担心政府违约失信
D.宪政制度确立
3、据英国王室官方网站报道,受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5年10月20日至23日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访问期间,习近平与彭丽媛下榻白金汉宫,受到伊丽莎白二世的热烈欢迎。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伊丽莎白二世行驶政府首脑权力
B.英国重视发展与中国的外交关系
C.伊丽莎白二世对外代表英国
D.君主制度在英国持续的时间较长
4、沃尔特·白芝浩(1826年—1877年)在比较英美两国政制中“最高权威机构”的区别时,他指出,美国的最高权威机构不是单一的,而英国是单一的。英国的“单一性”表现在( )
A.国王为世袭元首,是英国国家的象征
B.议会掌立法权,监督政府和决定重大经济政策
C.首相有权解散议会,进行重新选举
D.内阁成员在大政方针上必须与首相共进退
5、“英国降低选民的财产和身份要求,工业资产阶级和农村中的富裕农民得到选举权,选民人数大大增加,当年英国大约有16%的成年男子得到选举权。”该项改革的意义包括( )
①令行政权逐步转移至内阁手中
②让民主主体扩大至普通公民
③以和平方式削弱贵族保守势力
④使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更多政治权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6、根据宪法,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权力有诸多明文规定禁止行使的权力——禁止权。由于它的存在,中央政府的权力不会无限膨胀而发展为集权政治,从而保障了地方的利益;地方政府也不会因此而发展为诸侯割据,导致国家四分五裂,从而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与此相吻合的是(
)
A.美国联邦制的规定
B.法国中央集权的原则
C.德国政府与议会的分权
D.英国的两党制原则
7、根据美国宪法,总统集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武装力量统帅于一身,除拥有属于其本职的行政权、外交权和军事权之外,还掌握着部分立法权和部分司法权。这里“部分立法权和部分司法权”指的是(
)
A.对立法拥有一定的否决权
B.对法官拥有灵活的任免权
C.对宪法拥有权威的解释权
D.对国会拥有绝对的控制权
8、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最高法院和下级法院的法官如行为端正,得继续任职,并应在规定的时间得到服务报酬,此项报酬在他们继续任职期间不得减少。这一规定( )
A.体现了联邦政府的高度集权性
B.暴露了宪法表面民主实则专制的虚伪性
C.维护了司法机关所必需的独立性
D.满足了统治者维护本阶级利益的愿望
9、2013年10月,民主党和共和党因为财政预算没有达成一致而导致政府“关门”。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 )
A.政见不同,本质相同
B.政见不同,本质不同
C.政见相同,本质不同
D.政见相同,本质相同
10、德意志帝国里,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军官均由皇帝任命,将军的地位高于政治家,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被称为“骑士皇帝”的德皇威廉二世发出的第一道圣旨就是“致我的军队”。上述材料反映了德意志的政治特点是( )
A.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B.君权至上和君主专制
C.德意志帝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D.将军享有国家最高的政治权利
11、“兼容统一、秩序与自由的价值,非平衡地利用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优点,营造出一个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共同发展”的政体。确立这种“政体形式”的法律文件最有可能是(
)
A.英国《权利法案》
B.美国《1787年宪法》
C.法国《1875年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
12、根据德国1871年宪法,皇帝权力几乎不受人任何限制;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总统权力不仅受到议会的制约,还受到内阁部长们的制约。下列有关两者差别的原因,分析最为合理的是(
)
A、
维护统一成果是德国当时的重大历史任务,防止君主势力的复辟是法国当时的重大历史任务
B、
维护封建主义统治秩序是德国迫切的政治目标,防止资产阶级内部争权夺利是法国当时的政治目标
C
、维护德国军国主义传统是德国统治者的主要动机,平息共和派的不满情绪是法国君主派的主要动机
D
、实施君主专制符合德国各阶级的政治利益,实现普选权是当时法国各阶级的共同目标
13、托克维尔在《美国的民主》一书中写道:“美国的体制对于王朝的法国只不过是好奇的话题,但是对于共和派的法国就应是必修的课题了。”在法国1875年宪法的内容中体现上述观点的是( )
①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
②总统由民众选举产生
③国会由参、众两院组成
④总统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4、1872年,马克思提出:“工人总有一天必须夺取政权……但是,我们从来没有断言,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到处都应该采取同样的手段。我们也不否认,有些国家,像美国、英国……也许还可以加上荷兰,——工人可能用和平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马克思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这国家(
)
A.工人阶级力量强大
B.无产阶级政党成熟
C.代议制政治比较完善
D.工业革命进展迅猛
15、1895年,一位中国外交官对当时四个欧美国家的政体分别作了如下评述,“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上议院主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他所评述的国家依次是(
)
A.英、法、美、德
B.
法、英、美、德
C.英、德、美、法
D.
法、德、美、英
16、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9.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材料二
第十一条
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与媾和。……
第十五条
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材料三 根据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共和国的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通过普选方式产生。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向议会负责。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并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总统在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可解散尚未届满的众议院,总统的命令须经其任命的各内阁部长副署。
材料一、二分别出自哪部文献?(4分)两段材料反映的两国元首所处地位有何不同?(4分)
依据材料二、三,指出两国元首产生方式及与各自议会之间关系的差异?(8分)
在学习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一课后,李明同学认为法国的政体进步,史航同学认为德国的政体有效。你同意哪一位同学的观点,请说明理由。(4分)
17、(20分)近代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有力保障。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王仍然是国家的主人,但是已经不理国家大事了。”
材料二 人们把他弥留之际交给华盛顿夫人的遗嘱打开之后发现,那份遗嘱是他在七月份亲自仔细拟好的,在头几条中有一条规定,要在他的妻子去世以后解放他家中的奴隶。
——《华盛顿传》
材料三 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惨的结束了,即悲惨的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
——N·佩弗《远东》
请回答:
材料一中所反映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用的何种政体形式?其特点是什么?(4分)
根据材料二,华盛顿作为总统,为什么不能解放全国的奴隶?当时该国的政体形式如何?(4分)
以材料一、二所述两种政体为例,简述近代西方政治制度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6分)
(4)美国政体在我国历史上留下过怎样的痕迹?对于“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你是怎么理解的?(6分)
第三单元复习题参考答案
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美国总统与国会和最高法院三足鼎立,重大行动、总体行为须经国会同意,英国首相统领内阁但须集体对议会负责,所以结合题意要求①②③分别是国会,内阁和议会,故答案选C,AB
D三项与题意搭配不当。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阅读史料,理解分析的能力,解题时注意时间“1811年”,即英国已经确立君主立宪制,回顾已学知识可知英国君主立宪制下国王虽然是统而不治的虚君,但国王是国家的象征,按照宪法,没有国王的印章是不合法的,才会出现银行审计长发现未盖国王印信,拒绝支付的事,故选A。
答案:A
解析:英国政府首脑是内阁首相,A项错误,其余三项符合英国政治的实际情况。
4、答案:B
解析: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各国发展中出现过各具特色的政治模式:美国的是“三权分立”模式;英国的是“君主立宪制”模式。美国三权分立具有制约制衡性,不是单一的具有权力机构;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议会监督政府和决定重大经济政策,“大权独揽”显现出了它的“单一性”,所以答案选B。
答案:D
答案:A
答案:A
答案:C
答案:A
解析:美国两党制是美国政体的一大特色,二者本质上都属于资产阶级政党。但是由于代表着不同的利益集团,二者的执政策略和具体政见存在着较大差异。
答案:A
解析:德国皇帝的权力很大显示了其专制主义,而其第一道圣旨就是“致我的军队”,“骑士皇帝”显示了军国主义特点。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理解。关键信息是“统一”“君主制”“民主制”,由此结合德意志的历史背景,可知选D。
答案:A
解析:1871年,世界政治的发展趋势是民主化,而德国建立的君主立宪制,皇帝权力巨大,是“逆时代而动”,故A项正确;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国王统而不治,顺应时代潮流,与材料信息不符,故B项错误;中国维新派倡导的君主立宪制,顺应了时代的趋势,与材料信息不符,故C项错误;清政府的君主专制,是百分之百的专制,而不是“半专制主义”,故D项错误。
13、答案:B
解析:
根据题意要选同时符合美国和法国民主制内容的,选B。
14、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认为像像美国、英国……也许还可以加上荷兰,——工人可能用和平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通过了1787年宪法确立代议制,英国于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代议制并且经历了责任内阁制和1832年议会改革进一步发展完善,据此马克思才能得出上述结论。所以本题选C,A、B、D不符合题意。
15、答案:B
解析:“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符合半总统制的法国特征,“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指的责任内阁制形成前的英国,“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符合美国三权分立特征,“上议院主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可以看出当时的德国君主立宪制下皇帝的权力很大,故选D。
非选择题
16、答案:(1)《权利法案》、《德意志帝国宪法》。(4分)
异:英国国王权力受到限制;德国皇帝大权独揽。
(4分)
(2)德国:世袭,控制议会。法国:选举,对议会负责(8分)
(3)法国:资产阶级共和制,有利于民主进程的推进。(或)德国:君主立宪制,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与强大。(4分)
17、答案:(1)君主立宪制;(2分)君主统而不治,议会权力至上。(2分)
(2)因为1787年宪法规定立法权属于国会(2分);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2分)
(3)有利于推翻封建专制制度,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出现权力过分集中和滥用权力的现象。但也容易产生摩擦和推诿,影响决策效率。(6分)
(4)辛亥革命后,中国模仿美国建立了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这种政体在美国获得成功,在中国革命成果落到袁世凯手中而失败。可见失败的不是政体本身,而是资产阶级没有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真正可以救中国的道路。(6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资本主义政体。所取材料新颖有趣,设问方式灵活多变。第(1)问的回答一定要读懂材料的真实含义。第(2)问设问灵活,回答时要考虑华盛顿想解决而不能解决的原因,特别是结合本题,从美国政体的特点角度去思考。第(3)问要审透命题的意图,即要求考生对资产阶级国家政体进行客观地评价。第(4)问考查的实质是问我国采用过什么类似美国的政体形式,而又以失败告终,说明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