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二课时 信息技术与应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知道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懂得什么是信息,信息的特征及信息在人们周围的表现形式。21教育网
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让学生自学总结信息的特征及其表现形式,帮助学生适应“任务驱动”教学法;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信息与信息技术相关知识的介绍,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信息”无处不在,从而得出“信息”的重要性,并懂得当今社会现代信息技术对我们的影响。21世纪教育网2·1·c·n·j·y
二、教学重点难点21世纪教育网
1、重点:信息及信息技术的定义及表现形式;信息特征的辨别理解
2、难点:正确使用信息
三、教学方法:21世纪教育网
本节内容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探讨法。
【教学过程】
一、总结上节课所讲到的几种形式的信息,并定义“信息”。
1、时间信息、新闻信息、知识信息、社会信息。
2、信息的表现形式有:语言、文字、符号、图像、数字、声音、情景等,它们所表示的内容都包含了信息。
www.21-cn-jy.com
3、信息的定义。“信息”一词源于拉丁文,英文为Information,原意为通知或消息。我们把“信息”定义为:用语言、文字、声音、图像、数字、符号和情景等方式的各种情报、消息、数据、新闻等。【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计算机出现以后,我们把数据中所包含的一切可传递和可交换的内容都称为信息。在我们信息技术课中谈到的信息是指计算机处理的数据、文字、图形、声音、图像等,以及经过采集、存储、复制、检索和分类处理后得到的信息。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二、信息的特征
1、需要载体支持
2、具有传递性、存储性和共享性
3、具有可处理性、时效性
三、信息的表现形式
数值信息、文本信息、图形信息、音频信息、视频信息等、
四、信息技术
1、概念: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缩写为IT)通常是指人们对信息进行采集、存储、传递、加工、处理和应用的各种技术的集合。21cnjy.com
2、简单介绍“人类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的相关资料
语言产生
文字创造
印刷术发明
电报、电话、广播和电视出现
计算机的发明及因特网的应用21世纪教育网
五、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
1、传感技术:传感技术是关于从自然信源获取信息,并对之进行处理(变换)和识别的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现代科学与工程技术,它涉及传感器(又称换能器)、信息处理和识别的规划设计、开发、制/建造、测试、应用及评价改进等活动。21·世纪
教育网
2、通信技术:通信技术,专业课程包括计算机网络基础、电路基础、通信系统原理、交换技术、无线技术、计算机通信网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通信电子线路、数字电子技术、光纤通信等。
3、计算机技术:计算机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技术的内容非常广泛,可粗分为计算机系统技术、计算机器件技术、计算机部件技术和计算机组装技术等几个方面。计算机技术包括:运算方法的基本原理与运算器设计、指令系统、中央处理器(CPU)设计、流水线原理及其在CPU设计中的应用、存储体系、总线与输入输出。www-2-1-cnjy-com
六、正确使用信息
1、学会辨别有用信息、无用信息和有害信息,自觉抵制垃圾信息(包括手机短信);
2、不阅读、不散布和不制造妨害民族团结、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及造成环境污染的各类信息;
3、合法获取信息,尊重知识产权,不抄袭和剽窃他人的信息成果,能理解并遵守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伦理道德和法规。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七、小结
1、信息的含义及特征;
2、记住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