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洋务运动》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洋务运动》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1-22 08:47: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洋务运动》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列举洋务派洋务运动的军事经济文化各方面措施;分析评价洋务运动性质和影响。
二、教材地位分析:
本课节介绍的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启性事件。近代中国饱受屈辱,清朝统治者为了拯救没落的封建统治而掀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这场运动持续了几十年,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迈出了中国学习西方的第一步。因此洋务运动对近代化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本课在一二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和目的,识记洋务运动代表人物、口号、起止时间,主要内容,掌握洋务运动中兴办的主要企业,理解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作用。
(2)过程与方法
① 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图文提炼洋务运动的有效信息,培养学生从历史资料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②通过组织课堂辩论,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辩证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洋务运动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化企业,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对西方经济的侵略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但同时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以失败告终,使学生认识到不改变封建统治根基的改革是不可能成功的。
四、教材的重点、难点
重点:洋务运动的概况,主要抓住洋务运动人物及其主要内容;
难点:洋务运动的评价。
五、教学方法:
指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法、发现法、历史联系法和合作学习等学习方法,从图文材料中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深化对教材的整体认识,把握洋务运动发展的内在联系和洋务运动的巨大历史作用。
六、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首先指出本单元主题是中国近代化探索,再概述近代化的含义:即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寻求新出路的过程;(这种解释最简洁易懂)包括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四课书。然后由近代中国的落后总遭西方列强的入侵设问“近代中国如何摆脱被动挨打的局面?”—只有向西方学习,导入新课。
【新课讲授】
(一) 洋务运动的兴起:
1、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找出洋务派、洋务派代表人物、洋务运动的概念、时间、背景及目的等问题做好标题请学生起来归纳解决问题,老师小结指出洋务运动是洋务派领导的一场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试图使中国富强起来的社会变革运动,但它是为了维护大清王朝封建统治是不可能改变封建制度的。(为后面讲解洋务运动结局的失败及埋下伏笔)
①背景: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均战败,清朝内外交困。
②目的:引进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③时间、人物:19世纪60-90年代,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④概念: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以“自强”
、“求富”为目的,掀起的一场“师夷长技”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性质)。

2、老师设问:那么,洋务派究竟采取了哪些措施实行改革?指导学生阅读2、3、4自然段归纳洋务运动的主要措施即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然后指导学生找出洋务运动前期和后期不同的口号及洋务派创办的不同性质近代企业名称特点等。老师小结:为抵御外敌和镇压国内农民运动创办军工业—经费不足创办民用工业辅助军事工业—为加强海防筹建近代化海军—为适应洋务运动的需要兴办新式学堂。
(1).创办近代工业:
①19世纪60年代(自强)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最早)、江南制造总局(最大)、福州船政局(远东第一大造船厂)等。
②70年代(求富)开始创办一批近代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2).建立近代军队:筹建了南洋、北洋(最大)和福建三支海军。
(3).兴办新式学堂,培养近代人才:①1862年成立的的京师同文馆是第一代新式学堂。②意义:新式学堂培养了一批近代外交、军事和科技人才

(二)洋务运动的评价:
1、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最后部分,找出洋务运动的结果是失败告终,进一步让学生归纳其失败的标志、失败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洋务运动的领导阶层、目的、结果归纳出洋务运动的性质;
(1)洋务运动的结果:①失败;②失败标志:1895年北洋舰队在威海卫全军覆灭;③失败的根本原因:
没有触动封建统治的根基;

2、组织学生分组分正反方辩论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尝试让学生对此问题进行辨证归纳。
(1)、影响:
①、积极作用:洋务运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因为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科技,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近代工业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开辟了中国近代化道路。
②、消极作用: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课堂总结】:洋务运动是一次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一方面一定程度上抵御西方经济的入侵,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中国近代化道路;另一方面由于没有改变封建制度的根基失败告终没能使中国富强起来。中国前途何在?中国该何去何从?下次课再讲。
【练习】:略
五、教学反思: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内容。洋务运动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化道路的开端,本课的重点在于介绍洋务运动的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难点在于评价洋务运动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讲课,我认为自己思路基本清晰,这跟课下认真备课是分不开的;在讲课时出示一些图片,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本次讲课通过结合课本材料来分析,培养学生解材料题的能力,感觉学生在这一块掌握的不是太理想,作为初二学生接触材料分析比较少,以后我会在这方面大大加强。
本课设计对传统观念的一大突破在于强调了洋务派官员为中国近代发展所做的贡献,利用人物的积极部分来完成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民族责任感等方面的价值观教育。然而在课堂设计和语言上达到的效果与目标任有一定的差距,对于洋务派官员的精神品质.办洋务事业之艰辛等感性内容诠释得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