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湘鄂边7所省重点中学竞赛课】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教案+学案+音乐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年湘鄂边7所省重点中学竞赛课】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教案+学案+音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1-22 14:16:24

文档简介

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教学设计】
本课为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义制度的建立”的第一课,具有开篇奠基的作用。教材围绕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主要讲了三个问题,即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内容和实践。同时,本着发展的理念,在第四部分还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今的发展。
由于本课内容的理论性较强,学生不易理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容易产生倦怠感。同时,学生之前对这方面的知识接触不多。因此,在本课的设计中,力争语言具有趣味性,简化复杂的理论,通过开展课堂活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本课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探究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 http: / / www.21cnjy.com )新经济(工业革命)→
新矛盾(社会矛盾)→
新运动(工人运动)和新思想(空想社会主义)。讲解完毕后,通过由学生梳理出“四新”之间的关系,加强学生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认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根本原因是工业革命。
第二部分探究马克思主义的内容,重
( http: / / www.21cnjy.com )点在于分析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本环节设有一个课堂讨论,让学生按照理论基础、斗争策略、核心三大类,将《共产党宣言》的内容进行归类,从而理解四大内容之间的联系,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是无产阶级暴力夺权。同时,通过分析《共产党宣言》中追求公平、正义的普世价值,引导学生理解《共产党宣言》深远的影响力。
第三部分探究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即巴黎公
( http: / / www.21cnjy.com )社。关于马克思主义与巴黎公社的关系,至今学术界尚存在争议,但是根据教材的编排,巴黎公社是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本环节重点分析巴黎公社的性质以及社员墙的意义,至于巴黎公社爆发的偶然性与失败的具体原因,并未作为本环节的重点,相关内容在学案中有所提及,学生自学掌握。本环节设有一个课堂活动,即为社员墙拟写一句标语,学生合作完成,然后由评选小组评选出好的标语,本环节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创新意识,发挥其主人翁的作用。同时也有助于引导学生体会人们为了公平与正义英勇献身的革命精神。
第四部分探究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后世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从诞生之日起,就处于不断的发展之中,通过了解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发展,有助于深化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本部分从两个方面分析,即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方面,以俄国和中国为例:俄国的十月革命使得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胜利、改革开放后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当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资本主义国家方面,美国面对经济危机,借鉴马克思主义,加强社会保障,改善工人的生活,缓和了危机,使得马克思主义再现荣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学习,认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体会工业革命给欧洲社会带来的深远影响。
2.掌握《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解各内容之间的联系,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是无产阶级暴力夺权,感受马克思主义的普世价值。
3.认识巴黎公社的意义,体会人民为公平与正义献身的革命精神,并为社员墙拟写一句标语。
4.通过阅读材料,分析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发展。
过程与方法
1.由周总理的外交小故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阅读图片和材料,认识马克
( http: / / www.21cnjy.com )思主义诞生的背景,培养学生史论结合的学科能力。通过阐释各因素之间的联系,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分组讨论《共产党宣言》各内容之间的联系,完成金字塔,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思维能力。
4.通过为社员墙拟写标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体会社员们伟大的革命精神。
5.通过探究马克思主义在当前的发展,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 http: / / www.21cnjy.com )认识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深远影响。感受马克思与恩格斯为改造社会所付出的努力,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
2.通过感受巴黎公社社员们的革命精神,体会人们对公平和正义的不懈追求。
【重点】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巴黎公社的意义
【难点】
认识工业革命对马克思主义诞生作用、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和普世价值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思考工业革命给欧洲社会带来的影响,分析面对不公平的社会,人们进行了哪些探索?认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阅读《共产党宣言》,概述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
条目
内容
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阶级斗争学说


无产阶级的使命
阐述巴黎公社爆发、采取的措施和失败等基本史实。
内容
政权建设
除旧
布新
经济政策
【设计意图】本课的内容较多且理论性较强,课堂之上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学生需要提前阅读教材并掌握基础知识,为课堂探究提供知识储备。
二、课中学习
(一)导入设计
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我们都知道周总理是一位杰出的外交家,有一次,一位美国记者采访他时曾说:“为什么你们中国的路叫马路?难道是因为专门给马走的吗?”面对记者的刁难,随行人员慌了阵脚,但周总理却从容地说:“因为我们中国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所以叫马路。”非常巧妙地化解了这一僵局。那么,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怎样的理论,它为什么会出现?它具有怎样的意义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第十八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设计意图】通过周总理的外交小故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
教学结构
篇章一
风云变幻亟需时代强音——背景
1.新经济(工业革命)
2.新矛盾(社会矛盾)
3.新运动(工人运动)
4.新思想(空想社会主义)
篇章二
科学设计勾勒理想蓝图——内容
归纳主要内容
剖析核心内容
解读普世价值
篇章三
巴黎公社丰富理论构想——实践
1.过程(爆发的偶然性与失败的必然性)
2.性质
3.意义
篇章四
践行发展谱写当代华章——发展
社会主义国家
资本主义国家
课堂学习
(板书)篇章一
风云变幻亟需时代强音(背景)
(板书)1.新经济(工业革命)
师:19世纪中期,以英国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开展了工业革命,改良后的蒸汽机、机器轰鸣的工厂和高耸入云的烟囱成为这个时代标志性的景观。这则材料体现了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个剪影,大家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呢?
学生回答,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图片与材料,引导学生认识工业革命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培养学生的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师:根据同学们的回答,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工业革命后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社会财富急剧增加。如果我们把社会财富比作蛋糕,此时这个蛋糕已经做得非常大了。面对美味的蛋糕,它制作者(工人)和它的所有者(资本家)会怎样进行分配呢?我们通过一组图片来了解。
师:这是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另一个剪影,请概述蛋糕的分配状况,并分析其揭示的社会问题。
学生回答,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通过形象的比喻,
( http: / / www.21cnjy.com )将社会财富比作蛋糕,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蛋糕分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来认识当时的社会问题。一方面有助于增强教学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通过阅读图片,帮助学生认识社会财富分配不均导致社会矛盾尖锐。
(板书)2.新矛盾(工业资产阶级与工业无产阶级的矛盾)
师:由于人民并未享受到经济发展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果,生活水平的低下使其购买力不足,导致生产的相对过剩,在1825年英国爆发了第一次经济危机,大量的工人失业,使原本困苦不堪的生活雪上加霜,而资产阶级政府却并未采取措施加以改善,使得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设计意图】通过呈现1825年经济危机时的情景,引导学生对社会矛盾激化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思考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
师:面对如此不公平的社会,当时的人们进行了怎样的探索呢?
学生回答,师生互动。
(板书)3.新运动(工人运动)
(板书)4.新思想(空想社会主义)
简述工人阶级和知识分子对改造现有社会的探索和结果,引导学生体会人们对科学理论的迫切需要,感受马克思主义诞生迎合了时代的需要。
(设问)刚才,我们对马克思所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活的这个时代进行了剖析。现在,我们对这些内容进行简单的梳理。请大家分析“四新”(即新经济、新矛盾、新运动、新思想)之间的关系,并用精练的语言进行说明,思考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根本原因。
学生回答,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在第一部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重点学习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主要围绕四个关键词,即新经济、新矛盾、新运动、新思想。通过梳理这四个词内在的联系,有助于学生系统认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代背景。同时,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因素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关系,全面认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例如工业革命后生产力的发展为其提供了经济基础,工人运动为其提供阶级基础,空想社会主义与三大理论为其提供理论来源,并理解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工业革命。马克思主义正是在这些时代因素和马恩的个人努力的综合作用下诞生的,是时代的产物。
(过渡)师:那么,马克思主义针对现有的社会,提出了怎样的改造方案呢?接下来,我们就来重点学习篇章二
科学设计勾勒理想蓝图。
(板书)篇章二
科学设计勾勒理想蓝图(内容)
师:首先,我们来共同了解这两位
( http: / / www.21cnjy.com )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面对日益激化的社会矛盾和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马克思在中学毕业时,就立志要选择最能为人类谋福利的职业,恩格斯则是抛弃了优越的家庭环境,深入工人群众,两人的亲身实践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设计意图】马克思主义虽然是时代的产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但是与马恩个人的努力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引导学生体会马恩两人为改造不公平的社会所付出的努力,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师:马恩在全面了解了现有社会存在的问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之后,于1848年提出了他们的改造方案,即《共产党宣言》。老师手里有两本不同版本的《共产党宣言》,大家之前看过吗?(向学生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向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生展示《共产党宣言》,告诉学生这本书并不是神秘的著作,而是一本不厚的小册子,通过直接的观察来认识《共产党宣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题探究一】解读《共产党宣言》
(板书)解读《共产党宣言》
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已初步了解了《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通过表格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板书)1.归纳主要内容
条目
内容
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
阶级斗争学说
指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号召全世界的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
无产阶级的使命
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设问)在这里请大家联系我们之前学习的空想社会主义,分析两者在改变社会所依靠的主体和方式上存在怎样的区别呢?
学生回答,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通过设
( http: / / www.21cnjy.com )问,引导学生回忆篇章一中所学的空想社会主义,进行比较学习,空想社会主义者主张依靠资产阶级的“良心发现”来改变社会,而科学社会主义正确认识到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无产阶级的重要性,提出应由无产阶级通过暴力革命来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使得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具有了可操作性,从而体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之处。同时,通过比较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
(板书)2.剖析核心内容(小组讨论)
师:同时,这些内容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联系,正如一座金字塔的基座、塔身和塔顶,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这座宝塔。接下来,就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这些内容之间的联系,把他们填到金字塔的相应位置,并分析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
【设计意图】金字塔的建构体现了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马克思主义的深入解读,通过探究主要内容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是无产阶级的使命。同时,在完成金字塔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对理论的解读方法,即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剖析其核心内容,分析内容之间的联系,加强对理论的理解。并且,通过开展小组讨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师:我们在分析马克思主义的内容时,可以从
( http: / / www.21cnjy.com )三个角度来分析,即理论基础、斗争策略和奋斗目标。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阶级斗争学说可以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放在最下层。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可以作为解放全世界人民的斗争策略,放在中间。无产阶级的使命应该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即无产阶级通过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就是无产阶级暴力夺权。
(板书)3.感受普世价值
(设问)刚才我们探讨了《共产党宣言》的核心内容。但是,我们今天是否还在强调意识形态之争呢?
生:不是
(设问)那这是否意味着《共产党宣言》已经过时了呢?
师:老师带着这一疑问,特意搜索了关于《共产党宣言》的信息,却意外地看到这样一则消息。
(设问)在资本主义国家畅销书排行榜上,《共产党宣言》常年稳居前十,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学生回答,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通过层层设问,引发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产生疑问,思考为何当前我们已不再强调意识形态之争,《共产党宣言》似乎已经过时了,但它却在西方备受人们的关注。通过探究这一看似互相矛盾的现象产生的原因,激起学生深入解读《共产党宣言》的渴望,从而体会马克思主义的普世价值。
(设问)第一则材料反映了资产阶级社会具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哪些弊端?(找出其中的关键词)第二则材料体现了资产阶级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劳动的目的具有怎样的区别?(要求分别陈述)
学生回答,师生互动。
师:资产阶级社会中活的劳动是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增殖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即增加社会财富,而共产主义社会中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是为了扩大、丰富、提高工人的生活。劳动量与工人的生活联系紧密,劳动的多,生活也就更好,实现了真正的公平。设想你是一名工人,你希望生活在哪个社会里呢?
学生回答,师生互动。
师:正是由于《共产党宣言》描绘了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样一个公平的美好的社会,打动着每一个人,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为之前赴后继。同时,由于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工人阶级的力量不断壮大,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和促进经济的发展,不得不通过借鉴《共产党宣言》来改进现有制度,满足工人阶级的需求,实现社会公平。因此,《共产党宣言》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两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资产阶级社会存在的弊端,将其与《共产党宣言》中描绘的理想社会形成鲜明的对比,体会《共产党宣言》中追求公平与正义的普世价值,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学生解读材料,捕捉关键词,有助于锻炼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的学科能力。
师: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从诞生之日起,就具有极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耀眼的普世光芒,这是马克思主义之灵魂所在。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无产阶级暴力夺权等具有鲜明时代烙印的内容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追求公平的马克思主义之魂从未改变,这也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令人无可抗拒的魔力。
师:(过渡)刚才,我们共同解读了《共产党宣
( http: / / www.21cnjy.com )言》,认识了马恩改造现有社会的方案,但这个方案怎么样呢?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使得这个方案在法国发挥了它的作用,即巴黎公社。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1871年的法国。
(板书)篇章三
巴黎公社丰富理论构想(实践)
(板书)1.过程
师:在资本主义潮流浩浩汤汤、工业革命如火如荼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19世纪70年代,法国如同一个火药桶,处于爆发的边缘。普法战争失败之后,新上台的资产阶级政府对外妥协使得民族矛盾激化,对内镇压使得阶级矛盾激化,同时君主派与共和派之间展开着激烈较量。
师:在这一系列矛盾不断激化的情
( http: / / www.21cnjy.com )况下,由于一个偶然的原因,巴黎公社如一个早产的婴儿提前来到了人世。但是,由于资本主义仍处于发展之中,代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此时无产阶级的力量尚不足以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使得这一早产的婴儿注定摆脱不了早亡的命运,其寿命仅有2个月零12天。关于其失败的原因,大家可以阅读我们学案的相关内容。
【设计意图】本环节运用两个比喻:巴黎公
( http: / / www.21cnjy.com )社爆发前的法国如同一个火药桶,揭示当时的三大主要矛盾的不断激化;将巴黎公社比作一个早产的婴儿,形象地说明巴黎公社的爆发并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具有偶然性,是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偶然爆发的,进而认识其失败的必然性。同时,两个比喻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巴黎公社爆发的偶然性与失败的必然性。
【问题探究二】巴黎公社的性质
(板书)2.性质
学生根据课前预习,归纳巴黎公社建立政权之后采取的措施,并通过分析措施来认识巴黎公社的性质。
1.“布新”反映出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中?
2.“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体现出巴黎公社在所有制上实行什么制度?
3.“实行八小时工作日;规定公职人员的最高薪金”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保护谁的利益?)
4.
归纳以上三点,指出巴黎公社的性质。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围绕前3个问题来解读巴黎公社采取的措施,认识其性质,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对知识的分析能力。
师:通过对巴黎公社采取措施
( http: / / www.21cnjy.com )进行解读,我们可以得知巴黎公社的性质是无产阶级专政。同时,由于巴黎公社是用暴力革命的方式建立政权、实行公有制,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因此它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
【设计意图】虽然当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与巴黎公社的关系存在争议,但是从教材的编排来看,教材是将巴黎公社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通过分析巴黎公社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有助于学生认识知识间的联系,更好地把握本课的主干知识。
(板书)3.意义
(设问)巴黎公社虽然是一个短命的早产儿,但是它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她具有怎样的意义呢?
学生回答,师生互动。
(升华)(播放《国际歌》)
师:回首这段历史,如昙花一现般短暂,
( http: / / www.21cnjy.com )却时刻震撼人心。“要为真理而斗争!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这是那个时代的深情呐喊,这是对丑陋社会的无情批判。他们,用生命践行着心中的理想,至死不渝。5月27日傍晚,最后一批社员在贝尔-拉雪兹墓地与敌人展开了殊死较量,枪声的消逝宣告了战斗的失败。第二天,被俘的一百四十七名战士,为了心中的理想,无悔地倒在了这面社员墙前。这面弹痕累累的墙,承载着战士们坚定的目光,承载着勇者的鲜血和烈士的忠魂,承载着人类对公平与正义的执着追求。
【设计意图】通过抒情的独白与震撼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心的《国际歌》,带领学生感受社员们对新社会的探索,体会他们为了公平与正义而献身的伟大的革命精神,进行灵魂的洗礼,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问题探究三】为社员墙写一句标语
师:接下来,就请大家为社员墙写一句
( http: / / www.21cnjy.com )标语!我们共有七个小组,前六个小组拟写标语,第七小组任务艰巨,担任我们的评选小组。现在,每六个小组的同学开始自由讨论,然后将你们最认同的标语写在我们的卡纸上,并选出一名代表用一句话介绍你们的标语。我们的评选小组在看了每个小组的标语之后,将评选出优秀的标语,并指出优秀之处。限时5分钟。
【设计意图】学生在为社员墙拟
( http: / / www.21cnjy.com )写标语和评价的过程中,将进一步深化对巴黎公社的认识,体会其伟大的革命精神。同时,有助于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彰显其创新精神,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每个小组通过讨论决定最后的标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与交流沟通能力。
师:这面饱经沧桑的社员墙彰显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人们对公平、正义的追求,这种为了理想社会而献身的精神将永世长存。同时,它也时刻警醒着当前的资产阶级政府,不断改进制度,实现社会公平。
师:巴黎公社虽然是一个短命的早产
( http: / / www.21cnjy.com )儿,但它作为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具有重要的意义。
师:(过渡)随后,马克思与恩格
( http: / / www.21cnjy.com )斯结合巴黎公社,对他们改造世界的方案进行了改进,正是由于其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使得马克思主义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和深远的影响力。接下来,我们就来共同探究马克思主义在后世的发展。
(板书)篇章四
践行发展谱写当代华章(发展)
本环节主要探讨马克思主义在后世的发展,通过两则材料,来解读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问题探究四】当代的马克思主义
(板书)1.社会主义国家
(设问)思考这两幅图片反映出马
( http: / / www.21cnjy.com )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得到了怎样的发展?(提示:俄国的十月革命对社会主义理论的影响,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学生回答,师生互动。
师:俄国的十月革命使得社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中国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同时,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马克思主义在践行中得以丰富和发展。同时,十八大以后,党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追求公平与正义的马克思主义之魂,引领人们不断追求公平、美好的社会。
(板书)2.资本主义国家
(设问)这则材料反映出马克思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义在资本主义国家中有怎样的作用?(提示:美国应对经济危机采取的措施是如何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其结果如何?)
学生回答,师生互动。
师:面对经济危机,资本主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家通过借鉴马克思主义,加强社会保障,改善工人的生活,缓解了危机,并得到欧美国家的效仿,使得马克思主义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借鉴中再现荣光。
【设计意图】在本环
( http: / / www.21cnjy.com )节,主要探究马克思主义在后世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自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处于不断的发展之中,学生不仅应了解最初的马克思主义,同时也应了解马克思主义在后世的发展,明白马克思主义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马克思主义在后世的发展,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即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国家中是践行中得以发展,在资本主义国家是借鉴中再现荣光。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有助提升学生的读图获取信息能力和材料解读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以发展的眼光来认识马克思主义,培养历史学科能力。
(总结)马克思主义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人类文明的伟大成果,开创了一条完全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设想。现如今,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国家的践行中得以发展,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借鉴中再现荣光。
1883年3月14日,6
( http: / / www.21cnjy.com )5岁的马克思与世长辞。这位老人用他的一生,探索着改造世界的方法,勾勒出公平、正义的美好社会。虽然这位老人已离我们而去,但是他对现有社会的反思、对新社会的探索和对公平正义的执着追求将永世长存。
课堂小结
工人的工作环境
新中国成立
十月革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改革开放
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十八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学习目标
重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巴黎公社的意义
难点:认识工业革命对马克思主义诞生作用、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和普世价值
课前部分
【背景知识】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的在资源配置效
( http: / / www.21cnjy.com )率上的不协调,是市场经济的局限性所在。其具体表现是:表现在消费上,是产能过剩,有效需求不足;表现在生产上是个别企业中生产的有组织性与市场的无序竞争;表现在阶级关系上是雇佣者与被雇佣者。资本主义国家问题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工业革命后阶级矛盾的激化
在工业革命中,虽然按人口平均的收入有了明显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提高,可是富人的收益要明显地大于穷人。……拿手织机织工来说,他们在拿破仑战争的早期年代里(工业革命刚刚开始时)境况不错,可是后来无论是他们的工资还是就业机会都急剧恶化。
——A·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
欧洲的三大工人运动
1831年、1834年的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推翻富人政权,争取建立民主共和国。1836-1848年的英国宪章运动:要求普选权,工人参与国家管理。1844年的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反对私有制社会。
19世纪三四十年的三大工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运动表明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工人斗争的丰富经验,为马克思、恩格斯进行理论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材料,也使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成为可能;三大工人运动的失败,则从反面提出了创立科学的革命理论的迫切要求。
空想社会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而产生的。在西欧,从16世纪到19世纪的300年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有了迅猛的发展,空想社会主义也在逐渐形成一个思想体系。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反映了早期无产阶级的政治要求和社会理想,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做了理论上和思想上的准备。
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16、17世纪时的空想社会主义还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系统的理论,而是站在人道主义的立场上批判资本主义,描绘理想中的社会。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托马斯·莫尔,意大利的康帕内拉和德国的闵采尔。
18世纪时的空想社会主义受启蒙思想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影响,突破了前一阶段在文学作品中构建理想社会的形式,更多地从理论上论述他们的批判和设想,使得空想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走向成熟。代表人物有梅叶、马布利和摩莱里。
到了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到最高峰。
( http: / / www.21cnjy.com )由于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日益暴露,在前两个阶段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与对理想社会设想的基础上,此时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制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批判,例如他们都认识到并且批判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并在自己设想的理想社会中解决这一问题。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
【课本预读】
1.思考工业革命给欧洲社会带来的影响。
2.面对不公平的社会,人们进行了哪些探索?
结合材料,分析《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1)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肯定了
的作用)
(2)代替资产阶级旧社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3)无产阶级将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全部资本……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马克思把建设新社会的希望寄托在
的身上,无产阶级的重任是夺取资产阶级的资本,消灭私有制,还要进一步发展生产力)
(4)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历史……共产党人不屑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无产阶级需要通过
来达到目的)
(5)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面前发抖
( http: / / www.21cnjy.com )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马克思号召
,共同完成他们的重任)
阐述巴黎公社爆发的原因
结合材料,分析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
(1“银行是全部资本主义生活的神经,而公社不愿给人留下强盗、小偷的印象,在斗争的中途停了下来,没有剥夺剥夺者(法兰西银行)。”
(没有

(2)“当凡尔赛在磨刀霍霍时,巴黎却沉浸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起义胜利的欢乐中,他们认为继续向凡尔赛进军是在挑起内战。”
(没有乘胜追击消灭

(3)“在一个农民的国度中无产阶级革命的独唱,就会变成哀歌。”
(没有发动

“公社中的大多数人根本不是社会主义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不可能是社会主义者。因此,它不可能取得胜利……

(没有
的领导)
(5)根本原因
“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的状
( http: / / www.21cnjy.com )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
——恩格斯

的制约,无产阶级不足以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
【拓展】制度原因
公社委员会要定期向人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报告自己的工作,对不称职的委员,人民有权随时将其撤换······作为公社的最高权力机关,公社委员会既是法律的制定者,又是法律的执行者。
将3月18日革命后出逃巴黎的企
( http: / / www.21cnjy.com )业主的工厂和作坊收归国有,有工人生产协会管理并由该企业的工人组织生产。在一些大企业,如兵工厂和私营铁路公司实行行政和工人共同管理工厂,由工人对生产进行监督并参加企业的民主管理的制度。
——李其荣《世界通史》(近代卷)节选
6.体会巴黎公社的意义,思考它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哪些经验教训。
课堂部分
篇章一
风云变幻亟需时代强音——背景
新经济(

这是当时资本主义世界的一个剪影,大家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新矛盾(

这是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另一个剪影,请概述社会财富的分配状况,并分析其揭示的社会问题。
(三)新运动(

(四)新思想(

【探究】请分析“四新”(即新经济、新矛盾、新运动、新思想)之间的关系,并用精练的语言进行说明,思考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根本原因。
篇章二
风科学设计勾勒理想蓝图——内容
【问题探究一】解读《共产党宣言》
(一)归纳知识
条目
内容
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阶级斗争学说


无产阶级的使命
(二)剖析核心:
(课堂重点探究内容,小组讨论)
(三)普世价值:
这则材料体现了资产阶级社会具有哪些弊端?(找出其中的关键词)
这则材料体现了资产阶级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劳动的目的具有怎样的区别?(要求分别陈述)
篇章三
巴黎公社丰富理论构想——实践
过程
1.爆发的偶然性:三大矛盾激化的产物
2.失败的必然性: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约,资本主义仍处于发展之中,无产阶级的力量不足以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
性质:
【问题探究二】巴黎公社的性质(归纳知识,思考巴黎公社的性质,根据后面的4个问题来逐条分析)
内容
政权建设
除旧
布新
经济政策
1.“布新”反映出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中?
2.“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体现出巴黎公社在所有制上实行什么制度?
3.“实行八小时工作日;规定公职人员的最高薪金”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保护谁的利益?)
4.
归纳以上三点,指出巴黎公社的性质。
(三)意义:
【问题探究三】请为社员墙写一句标语(重点探究活动,请认真准备,每小组需要拟写标语,并且派代表用一句话进行介绍)
注意事项:1.思考的角度:革命精神、马克思主义的普世价值等
2.语言精练,富有文采
篇章四
践行发展谱写当代华章——发展
【问题探究四】当代的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国家:
(材料一)
思考这两幅图片反映出马克思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义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得到了怎样的发展?(提示:俄国的十月革命对社会主义理论的影响,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资本主义国家:
这则材料反映出马克思主义在资本主义国家中有怎样的作用?(提示:美国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是如何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其结果如何?)
【知识结构】
课后部分
【课后反思】
【达标训练】
1.19世纪初圣西门认为,资本主义社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一切罪恶的渊薮,社会进步的动力是人的理性,应由“实业家”等有产者承担社会改造的任务,建立一种“人人参加劳动,人人平等地拿取自己的报酬”的新社会。据此可知,圣西门思想的缺陷是:
缺乏与资本主义社会斗争的勇气
B.缺乏对社会主义蓝图的构建
C.尚未认清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C.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不够彻底
2.关于巴黎公社,马克思认为,它是一个“高度灵活的政治形式,而一切旧有的政府形式在本质上都是压迫性的”。这说明巴黎公社:
不具备无产阶级性质
B.是一个社会主义政权
C.可以作为建立无产阶级政府的方案
D.为“无产阶级专政”作了初步准备
3.马克思曾预言:“当欧洲变成社会主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社会时,繁荣的殖民地仍然维持着资本主义,因而会进攻和‘扼杀’新生的西方社会主义社会。”然而这一现象却未曾出现,可能的原因是:
广大的殖民地实现了工业化
B.社会主义不符合时代要求
C.世界性工人运功陷入低潮
D.欧洲国家进行了政策调整
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生产力总和还要多。
——马克思
资产阶级的生活
生活
工人居住的地方
工人的工作环境
工人的工作环境
(核心)
(斗争策略)
(理论基础)
有人反驳说,私有制一消灭,一切活动就会停止,懒惰之风就会兴起。这样说来,资产阶级社会早就应该因懒惰而灭亡了,因为在这个社会里劳者不获,获者不劳。
——《共产党宣言》
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活的劳动只是增殖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的一种手段。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只是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的生活的一种手段。
——《共产党宣言》
新中国成立
十月革命
改革开放
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材料二)
1929-1933年,美国爆发了经济危机。面对危机,罗斯福实施“新政”,他借鉴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社会福利方面,政府加强了救济工作;成立全国劳工关系委员会;保障工人的基本权利。这些措施有效地缓解了危机,时至今日,欧美国家大多沿用这种做法。
无产阶级专政(时代烙印)
(普世价值)


尝试
实践
背景
(经济根源)
丰富了


(社会主义国家)
(资本主义国家)评价标准:
1.语言精练,富有文采。
2.用语是否得当,柏林墙、社会主义等词是错
( http: / / www.21cnjy.com )误的。巴黎公社只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并未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若出现,应明确指出其错误。
3.是否切合主题:革命精神、公平正义。
评价标准:
1.语言精练,富有文采。
2.用语是否得当,柏林墙、社会主义等词是错误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巴黎公社只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并未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若出现,应明确指出其错误。
3.是否切合主题:革命精神、公平正义。
评价标准:
1.语言精练,富有文采。
2.用语是否得当,柏林墙、社会主义等词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错误的。巴黎公社只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并未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若出现,应明确指出其错误。
3.是否切合主题:革命精神、公平正义。
评价标准:
1.语言精练,富有文采。
2.用语是否得当,柏林墙
( http: / / www.21cnjy.com )、社会主义等词是错误的。巴黎公社只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并未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若出现,应明确指出其错误。
3.是否切合主题:革命精神、公平正义。
评价标准:
1.语言精练,富有文采。
2.用语是否得当,柏林墙、社会主义等词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错误的。巴黎公社只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并未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若出现,应明确指出其错误。
3.是否切合主题:革命精神、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