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 》说课课件【21张ppt】+说课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 》说课课件【21张ppt】+说课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1-22 14:29:57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第16课
抗日战争主题一 狼烟四起主题二 众志成城主题三 以史为鉴第2课 抗日战争主题三 以史为鉴正 视 历 史
面 向 未 来崇 尚 和 平
反 对 战 争1、2017年是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多少周年? ( )
A、70 B、72 C、80 D、822、日本在侵华过程中制造了一系列事变,其中成为中国全民族抗战开端的是 (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华北事变 D、七七事变3、抗战初期,国民党军队发动的会战不包括 ( )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百团大战4、中国抗日战争取胜的原因包括 ( )
①国共合作,正面、敌后两个战场相互合作
②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③全民族浴血奋战
④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配合 ⑤反侵略的正义性质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课堂练习CDDD主题一 狼烟四起2、你知道日本为什么要侵略中国吗?1、20世纪三十年代,日军制造了哪些侵华事
件?日占1931年,九一八事变
1932年,一二八事变
1932年,成立伪满洲国
1935年,华北事变
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本“扫荡”后被毁的潘家峪731部队用于放人肉的铁槽731部队用的骨锯731部队用于挂人肉的铁钩被日军细菌试验致死的受害者原子弹爆炸中的受害者炸后被毁的广岛 主题二 众志成城1、在亡国灭种的紧要关头,国共两党作出了
什么决策?他们分别采取了怎样的行动?结
果如何?2、抗日战争在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和世界反
法西斯战争中有着怎样的历史地位?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7年9月中共敌后抗日根据地抗战胜利相互配合相互依存国


献正面战场国外战场 根据所给图片思考:抗日战争在中国近代反侵略斗争史上处于什么地位? 材料一 在如何看待中国战场问题上,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如果中国屈服,……那将是日军和纳粹的大规模钳形攻势,在近东某处会合,完全切断俄国同外界的联系,瓜分埃及,切断经过地中海的所有交通线……”

材料二 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伤亡3500万人,死亡2000多万人,直接经济损失62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美国死亡40.5万人;英国死亡37.5万人。
——摘自《世界近代现代史参考资料》
请回答:
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处于什么地位?从中国近代看从世界范围看第一次反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2、这场战争又给日本人民造成了什么影响?1、日本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什么影响?想一想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发展的困境和摆脱困境的对策历史原因:从大陆政策到“国策基准”的既定国策。现实原因:新一轮经济危机,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抗日战争》说课教案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第16课〈〈抗日战争〉〉。
一、课程标准
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二、教材分析
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战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也是中华民族从危亡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它决定了现代中国的历史走向,是本册书的重要单元。这节课的特点是内容庞杂,联系广泛。
三、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高中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理性思维的能力有较大提高。但由于他们对知识的掌握还没有形成体系,没有达到一定的广度;对历史现象的认识也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分析问题还缺乏深度。所以,在教学中应用创设情境、启发式分析法和讨论法,既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也利于培养和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掌握抗日战争爆发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史实,理解两个战场在抗战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全面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概括和归纳历史事件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组织学生搜集信息、总结研究抗日战争爆发的背景和原因,培养学生初步掌握搜集信息进行分析综合评价的研究方法。
2、通过探究全民族抗战对于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作用、以及抗日战争在近代反侵略战争中有着怎样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分析和比较历史现象,辩证的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教师创设情境及学生参与互动,锻炼其合作及自主学习精神,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培养探究性和创造性。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1、通过探究全民族团结抗战对于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作用,让学生明白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的道理,使学生从历史的教训中的警策——团结。
2、认识到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通过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这一伟大历史事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
3、介绍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爱国将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树立正确的“社会——个人”的社会价值和生存价值观。
五、教学重难点
1、重点:全民族的抗战。(国共两党对抗日的贡献)
2、难点:如何看待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作出的贡献。
六、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讨论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由浅入深,层层推进,从高度、广度、深度上拓展学生的思维,师生共同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七、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关于《南京大屠杀》等视频资料,《小兵张嘎》音像资料并制成多媒体课件。
2、指导学生课前搜集整理相关日本侵华史料。
八、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电视剧《小兵张嘎》主题曲让同学们在老师带动下一起轻唱。通过这一环节,烘托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我将本课设计成三个主题:一、狼烟四起;二、众志成城;三、以史为鉴。
学习主题一“狼烟四起”时,我首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74页历史纵横,并让他们找出20世纪30年代日本制造的主要侵华史实。学生回答后,我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中国地图并与学生一起总结,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问题:“日本为什么要侵华”并引导学生简单分析日本侵华原因。
通过对以上两个问题的分析,最终与学生共同得出“中华民族民族危机加深”这一结论,并由此过渡到对第2个主题——众志成城的学习。
在学习主题二时,我首先提出一个问题,然后与学生一起分析材料解决第一小问。对于后面两小问,我特意设计了一个分组探究的活动,让两组学生分别代表国民党、共产党阐述各自在抗战中所作的贡献,在倾听学生阐述、辩论的同时我适时给予鼓励,活动结束时我引导学生就此问题进行客观简洁的总结并指出“抗战最终取得了胜利”由此进入到对第2个问题的分析。我通过展示〈〈南京条约〉〉等图片及两则材料,让学生得出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近代史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解决了这个问题。
在主题三以史为鉴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自己搜集日军在华制造的罪行,再准备一些相关的视频及图片资料给学生看。通过触目惊心的史实引导学生思考两个问题。在对这两个问题得出结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性的对待战争及怎样对待今天的中日关系。
九、教学反思
这堂课在问题设计上贴近和符合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培养了学生全面客观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感情。通过这课的教学,我感到:对于课文内容的处理要强弱得当,充分而合理的应用多媒体资源能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客观分析能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上是我的教学心得,不尽人意之处,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希望大家多多指教。
谢谢!
参考文献:
①〈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②〈教学理论原理〉1996年人民教育出版社
③〈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 皮连生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