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0.
认识水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学会综合运用感官观察水的性质,并用语言描述所观察的水的特征。
2、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意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3、知道水的基本性质及水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2学情分析
学生对水有一种天生的亲近感,对水有许多的亲身的体验,这些经验会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本节课的探究活动.本节课着重对学生进行观察实验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方案、动手操作、交流汇报、获得结论
”这样一个比较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引导学生初步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过程,同时应该注重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了解水的特点。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用语言、文字、图画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发现,培
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谜语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上课之前啊,老师先给大家出个谜语,看谁能猜出来。
“一物不稀奇,人人不能离。钢刀切不断,铁钩钩不起。”谜底”水“
师:对于水你了解多少呢?
生:学生各抒己见
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对,水是生命之源,人、动物、植物都离不开水,如果没有水,地球上将没有生命。可见水十分重要。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水“。(板书课题)
活动2【讲授】二、学习新课:
1、了解固体和液体的特点
教师:我们认识一种物质就必须靠我们的感觉器官,各种器官主要作用是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请将下列物品进行分类
学生分类
教师:为什么要这么分类?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像水、牛奶、醋这样能流动的物体叫做液体。像木块、橡皮这样不能流动的物体叫做固体。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是液体?哪些物体是固体?
学生回答
2、了解水的特性
教师:出示一杯水、一杯白醋、一杯盐水、一杯茶水。同学样能不
能帮老师想想办法,找出其中的那杯水呢?(学生分组辨认。)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生汇报是怎么找的?在学生的讨论中,理顺思路,让学生明白最好的办法是一看、二闻、三品尝……
通过学生分辨水的过程,找出水的特点: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
活动3【活动】三、自然界中的水
1、哪里有水
教师: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我们的生产离不开水,那水存在于哪些地方呢?
学生回答
教师: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和欣赏地球上美丽的水吧!(播放课件)
学生欣赏图片
教师:你们看了这些图片有什么感受?
学生回答
教师:刚才我们了解了地球上水的分布,我们再去太空欣赏一下地球。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大家观察非常细致,在地球表面有30%是陆地,70%是海洋,而在30%的陆地上,还有大大小小的河流、湖泊,课件地球上水的分布很广泛。
2、地球上水的分布,增强环保意识
教师:我们生活的地球其实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水球。既然有那么多的水,我们还会缺水吗?
学生回答
教师:你们知道地球上水的分布情况吗?
学生讨论
教师:看图片,谁能看懂地球上的水资源究竟是怎么分布的?
学生观看图片回答
教师:小结地球水资源分布情况。
教师:通过刚才的数据,我们同学有什么感受?
学生:节约用水
教师:我们应该怎么样节约用水?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学生回答
活动4【作业】四、拓展活动
1、学生设计节约用水的标语,呼吁身边的人也节约用水。
2、调查当地水资源状况
3、研究一个苹果中含有多少水?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