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水面的秘密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了解水的表面张力现象;
会使用滴管和水槽等实验器材,并形成基本的观察、猜想、实验探究的良好习惯;
3、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学情分析
在本课之前学生知道水的基本性质,如形状,地球上水的分布,水的沉浮等。会用感官观察水的性质,并用语言或图画的方式描述特征,但是对水的表面张力现象不甚了解。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学习数学知识一般遵循“具体感知——形成表象——抽象概括”的规律。如何利用直观教学,才能使学生充分感知,最终建立水的表面张力的知识概念?在教学行为上,教师应确立“注重经历、体验和发现”的教学观念,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动手活动的机会,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学科学、做科学,这样,或许会激活孩子潜意识中学习科学的本能和欲望,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科学的最佳状态,从而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科学的无穷乐趣。
3重点难点
重点:会使用基本的实验器材,了解水的表面张力现象。
难点:能针对水面现象提出问题,能通过观察生活中的某种现象,发现本质,并解释。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13.水面的秘密
(一)教学导入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有一个人,喜欢把“现在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挂在嘴边,他是谁?
生:刘谦
师:想起刘谦你就想起了什么?
生:魔术!
师:老师也来做一个魔术,我能让你手中的硬币浮在水上,你信不信?
生1:信……
生2:不信……
师:谁给我个硬币?
生:(上台给老师送上一枚硬币。)
师:看,这是真的硬币!你来挑一枚!把它放到水中看能不能使它飘起来!
生:(将硬币放入水槽中,结果沉到水底。)
师:让我来试试!现在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注意看我的动作。硬币放在叉子上,将叉子轻轻的沉入水中。(往装满水的水槽里放入硬币,硬币漂浮在水面上)
生:哇!!硬币漂起来了!
师:你们想不想试一试?
生:想!
师:那就开始做魔术吧!
生:(小组实验。)
(评析:魔术开头,激发学生探究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亲历整个探究过程,通过小组合作学习,锻炼学生基本的实验探究能力,充分体现了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二)探究水的表面张力
1.往硬币滴水实验。
师:
做完这个魔术,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生:为什么硬币会浮在水面上?
师:首先我们来猜一猜为什么?
生:(猜想)是不是与水有关?水的浮力?水的力量!
师:有的同学认为它与水有关,想破解这个魔术,首先我们必须研究水面的秘密。(板书题目)
(评析:让学生发现关于水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情趣。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轻松、自然的进入寻求、探究之中。)
师:同学们平时观察的水面是什么样子的?
生1:清澈透明的。
生2:平的……
生3:有点鼓……
师:同学们都很注意平时的观察,那到底水面是什么样子呢?我们还是来做个实验研究一下。要研究水面,我们就得找个东西装水,这次还是用硬币吧!将硬币平放在盘子中,你认识它吗?(出示滴管)
生:滴管!
师:对!这就是实验中常用的滴管,我们经常用它来吸取和添加液体,下面我们吸取一定量的水,慢慢的滴在硬币上。实验要求是在水不溢出来的情况下,数数滴了几滴水,重点观察水面的形状是什么样子的?
师:在实验之前,为了保证实验成功,你觉得有什么需要我们注意的吗?
生:轻轻的滴,从硬币中间滴,不要碰触硬币……
师:(倾听状)嗯,这是第一条注意事项,这一条也很重要……
师:同学们分享了这么多,老师也有一个温馨小提示分享给大家,现在给同学们20秒时间看一看。
师:好时间到,请组长过来领取实验器材。
生:(组长领取实验器材,学生分组实验,并填写实验记录单。)
生1:(分3组上台汇报)我们最初猜想能盛8滴,结果15滴,我们组观察的水面是这样的……(上台画到黑板上)
生2:我们最初猜想能盛:11滴,结果24滴,我们组观察的水面是这样的……(上台画到黑板上)
生3:我们最初猜想能盛10滴,结果17滴,我们组观察的水面是这样的……(上台画到黑板上)
师:那你能能否尝试形容一下这个水面的形状?
生3:半圆……,高高的……
师:再想想这个是真正的半圆吗?
生1:鼓鼓的,弧形!
师总结:(指黑板上画的水面的形状)实验发现结果并不一样,有的15滴,有的40滴,但是有一点一样,我们从侧面看水面呈现一种鼓鼓的弧形。
(评析:水滴硬币证实水的表面是有一定弧度的,为水的表面张力做前期铺垫。)
2.往广口瓶放硬币实验。
师:刚才我们用硬币,这次我们换个大家伙,用广口瓶装水,我已经给大家装上了水。你来看看满了没有?
生:满了!
师:我想往里再装些物品,你看还能不能装了?
生:能!
生:不能!
师:如果能的话,往里面放硬币,你猜能放几枚?
生:5枚!8枚!
师:到底能放多少枚呢?我们还是得放放试试!(演示放硬币)轻轻的放在瓶中。我们还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呢?
生1:轻轻的放,竖着放,边放边数数……
生2:要注意看水面的形状。
师:同学们的心思真细腻,注意到这么多细节,我相信大家的实验一定很成功!请组长上台领取实验器材,开始实验!
生:(组长上台领取器材,分组实验,记录实验单)
生1:(另3组上台汇报)我们组猜想广口瓶能装17枚,实验结果装了11枚,我们观察的水面是这样的.(拿粉笔画在黑板上水面的弧度)
生2:我们组猜想广口瓶能装:5枚,实验结果装了22枚,我们观察的水面是这样的.(拿粉笔画在黑板上水面的弧度)
生3:我们组猜想广口瓶能装7枚,实验结果装了31枚,我们观察的水面是这样的.(拿粉笔画在黑板上水面的弧度)
师:(指黑板上的学生画的水面图。)你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广口瓶口的水是怎样慢慢变化
的?试用语言描述一下。
生总结:水面慢慢的鼓起来,但是还是没有溢出,水面始终是弧形。
师:你觉得是什么力量将水面紧紧的拉在一起,而没有溢出呢?
生:(小组讨论一分钟。)是水的力量!水面的力量!
师:对了,科学家们称这种力量为水的表面张力。(板书定义)
(评析:广口瓶装硬币实验证实水的表面张力的弧度很稳定,很有力量,点出本课主题)
(三)生活中常见的水的表面张力
1.师:同学们请看屏幕。(播放水的表面张力视频)请一位学生念一下水的表面张力的定义。
生:念水的表面张力定义。
师:现在大家可以解释滴在硬币上的水形状和广口瓶口的水呈现一种圆弧状的稳定状态,都是因为……
生:水的表面张力。
师:那回归我们刚开始的魔术,是什么使硬币漂浮在水面上的?
生:也是水的表面张力。
师总结:看来我们想了解事情的真相就要动手做一做,边做边想,才有可能了解科学的真正原因。
(评析: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观察、猜想、实验探究得到验证的良好习惯;)
2.师:在生活中,还有什么现象说明水有表面张力?
生1:荷叶上的露珠。
生2:水龙头的水滴……
师:同学们非常注意平时观察和积累,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水的表面张力现象,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录像:生活中的水的表面张力】
生:(观看录像。)
(评析: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认识表面张力现象,更好地把知识和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通过让学生归纳总结,可以培养学生勤学善思的品质。)
师:大家看到的都是平时生活中的水的表面张力,如果将水送入太空中,表面张力还存在吗?
生:讨论猜想。
师:让我们来看一段视频。【神十航天员2013年6月20日在太空给地面的学生讲课视频】
(评析:发散思维、拓展想象,让学生更加清晰、灵活的掌握水的表面张力现象。)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结束了,你有哪些收获呢?
生1:我知道了水面有力量,就是水的表面张力。
生2:我们平时生活中有好多水的表面张力张力:水珠、眼泪、还有吹泡泡都是。
师:同学们总结的很全面,这节课的最后,老师想送大家几句话:表面张力不光有水的表面张力,所有液体都有,比如说酒精、牛奶、水银,到底哪种表面张力大一些,哪种小一些?就留给你们课后去探索发现吧!好,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