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太阳和影子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根据生活经验和以学的科学知识了解太阳和影子的特点;掌握影子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产生的及影子产生的条件;
2.经历科学探究过程,掌握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与影子方向、长短变化之间的关系;
3.在小组学习中培养合作与交流能力,养成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科学学习习惯。
2学情分析
本课与《认识太阳》、《用太阳计时》、《制作计时工具》共同组成“太阳与时间”单元。首先是学生通过对物体影子的观察,知道影子形成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不同时段影子的变化,使学生进一步发现影子变化的规律。然后通过模拟太阳的运动,让学生懂得一天当中气温和影子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有关。太阳的运动和影子的变化,对孩子们来说,太习以为常了。一方面,学生对宇宙万物怀着与生俱有的,强烈的好奇心,另一方面,他们对自然界的运动和变化缺乏足够的重视。因此,本课的教学就是让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让孩子们真切感觉到太阳和影子永无止境地有规律运动和变化,认识到太阳的运动与影子之间的关系,感悟到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往往包含着值得我们探究的科学道理,意识到科学探究,永无止境。
3重点难点
经历科学探究过程,掌握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与影子方向、长短变化之间的关系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太阳和影子》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太阳与时间”单元的第二课,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课前准备,学生观察上学时和放学时太阳和物体的影子,为学习本课打好基础。2、探究活动,通过手影游戏,猜想假设和教师演示实验、分组实验等观察活动实际感知物体在太阳下的影子及其变化,知道影子形成所需要的条件。3、自由活动,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太阳的位置变化对一天中温度的影响。4、拓展应用,利用课余时间收集资料,了解古代人怎样利用影子来计时。
活动2【导入】《太阳和影子》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
一只手电筒和一节电池,透明和不透明的卡片各一张,太阳图片和大树图片,电子白板,多媒体视频资料,学生观察实验单等。
活动3【导入】《太阳和影子》教学方法
观察法、比较法、演示实验法、分组实验法
活动4【导入】《太阳和影子》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
谜语导入,激发兴趣→提出问题,揭示课题→猜想假设,质疑解惑→
设计方案,实验验证→汇报交流,归纳总结→拓展应用,课后延伸。
活动5【讲授】《太阳和影子》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上课前我们先猜两条谜语,请看大屏幕。
多媒体课件出示有关太阳和影子的谜语,学生猜测。
二、揭示课题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太阳和影子》
三、探究活动
(一)提出探究问题
师:根据已有的生活学习经验,太阳和影子的科学知识你知道哪些?
生:太阳能够发光发热,每天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
生:有太阳的时候才看到影子,有灯光就有影子;
生:我看到有些影子长,有些影子短,形状也不一样;
师: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太阳和影子真是一对好兄弟,这节课你想探究什么问题呢?
生:我想探究影子是怎样形成的?
生:我想探究产生影子的条件
生:我想探究太阳和影子到底有什么关系?
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很有探究的意义和价值,每一个伟大的发现都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
(二)猜想假设
师:现在我们来做手影游戏,猜一猜在什么情况下会有影子呢?你有什么发现?
生:(做手影游戏)我发现灯光越亮的影子越黑、物体是透明的,影子就越浅;
生:我发现如果没有光,物体就不会产生影子。如果没有物体只有光,也不会产生影子;
生:我发现光只能照在物体的一面,另一面照不到,就会产生影子。
师:大家在做手影游戏时,观察的很仔细。因为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当光遇到不透明的物体时,光线被遮挡住,不能穿过物体照过去,所以在物体背光的一面形成了黑色的区域,这就是影子。产生影子需要两个条件:光和不透明的物体。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产生影子的两个条件,光和不透明物体。
(三)探究太阳与影子的关系
师:猜一猜一天中,阳关下同一物体的影子的长短,方向是怎样变化的?
生:我认为一天中,阳关下同一物体的影子长短和方向是不一
样的;
生:我认为一天中,物体影子早晚最长,中午最短。
师:同学们的猜想都有一定的道理,那我们应该如何设计试验来证明我们的猜想呢?下面请将你们设计的方案向大家汇报一下。
生:我们组准备将手电筒放在铅笔的上方,根据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一样移动,然后观察影子是怎样变化的。
师:(大屏幕出示实验注意事项)小组长分好工,细心观察实验现象,及时填写实验报告单。
生分组进行探究实验,完成试验报告单,教师巡视指导。
师:通过刚才的实验,你们发现物体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跟太阳在天空中一
天的位置有什么关系?请各组的代表汇报你们的记录情况。
生:我们组发现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位置正好相反;
生:我们组发现影子在早上时最长,然后逐渐变短,中午最短;下午时影子逐渐变长,傍晚时最短。
师根据学生回答归纳总结:通过实验,物体的影子早晚最长,中午最短,并与太阳运动的方向相反。
(四)自由活动
师:同学们,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太阳,太阳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面我们一起看两幅图片,说说太阳位置的变化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关系。
生:可以根据太阳辨别方向,
生:太阳下山的时候气温低,农民叔叔要把草帘子放下来,以免庄家被冻了。
(五)拓展活动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一定很大的收获,请课下查找资料,了解古代人们是怎样利用影子来计时的,下节课我们将进行交流。
(六)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谈一谈。
生谈体会
师:同学们在这节课上能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小组合作时分工明确,实验效果好,出色地完成了今天的学习任务,谢谢大家,再见!
活动6【导入】《太阳和影子》教学反思
《太
阳
和
影
子》课后反思
观察太阳的运动和影子的变化,对孩子们来说,太阳每天都在东升西落,影子几乎时刻随处可见。学生对宇宙万物怀着与生俱有的,强烈的好奇心,同时他们对自然界的运动和变化缺乏足够的重视。因此本课的教学就是让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让孩子们真切感觉到太阳和影子永无止境地有规律运动和变化,认识到太阳的运动与影子之间的关系,感悟到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往往包含着值得我们探究的科学道理,意识到科学探究,永无止境。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情境环节我设置了猜谜语,这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学生从下课到上课有个思维转换的过程,谜语可使学生迅速集中思维,很快地进入课堂角色中来。同时也暗示了影子是怎样形成的(影子的产生需要光线等)。在学生的思维转移到课堂的同时,我和学生进行手影游戏,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借此时机我突然切断电源,影子消失。“影子哪去了,为什么没有了?”学生齐声回答“因为没光了”影子的产生必须有光这个条件迎刃而解。在讲解影子产生的另一个条件时,我先让学生自己猜测是不是所有的物体都有影子,然后出示的不同的物体,使学生明白只有不透明的物体才可以产生影子。本课的主要活动有:影子形成的条件,以及一天中太阳下物体的影子变化规律。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自己掌握科学学习的方法,自己发现科学现象的规律,享受成功的喜悦,交流分享自己同他人的发现。
总的来说,这节课我并没有完全按照教材的意图去设计,体现了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的教学理念。中间的教学过程也是围绕“提出问题、进行预测、想办法解决问题、交流汇报”等进行的,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探究,注重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这节课学生的学习热情非常高,把注意力完全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
不足之处是在实验活动中教师引导的太多,没有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自行探究问题。当学生汇报交流回答有错误时,急着说出正确结论,实际上可以让其他倾听的学生分析出错的原因,避免以后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没有更好地处理教学中的问题,应变能力不够,板书设计不够简练,没有突出重点。这些问题在今后的教学工作要注意避免,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