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猫和兔
教学设计
一:猜谜语,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生:喜欢
师:今天老师就给同学们带来了两则谜语。请看:(出示谜语):谁来给大家读一读?(胡子两边翘,开口喵喵叫,夜里走路不带灯,捕捉老鼠不睡觉。)谁来猜?
生:猫
师:恭喜你猜对了(板书:猫)我们掌声鼓励一下,这个难不倒你们,我们再来一个,请看大屏幕:(红眼睛
白皮袄
长耳朵
真灵巧
爱吃萝卜爱吃草
走起路来跳呀跳)大家一起读一读吧!谁来猜?一起来说吧!(兔)板书;兔
师:看来这些谜语都难不倒你们,你们的真是太厉害了。同学们喜欢猫和兔吗?(喜欢)那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猫和兔(板书和)
二、初步感知,提出问题
师:谁给大家介绍一下小猫和小兔?(出示猫和兔的图片)
生根据生活经验介绍猫和兔。
师:你们了解的真多啊!你还想了解它们的哪些知识呢?
生1:它们的生活习性是怎样的?
生2:它们属于哪类动物?它们都有哪些特征?
生3:小猫和小兔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4:我想知道它们是怎样繁衍下一代的?
师:刚才同学们提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基本上是从身体特征、生活习性、繁殖方式也就是怎样生宝宝、喂养方式也就是出生宝宝吃什么这几个方面来研究。
三、制定方案
师:那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呢?谁来说一说?
生:问老师和同学
生:通过查阅资料
生:观察法。(观察法是一种特别好的方法。老师特意给你们准备了一些可爱的小兔、小猫你们一会可以观察一下)
师:同学们很厉害,想出来这么多解决问题的好方法。俗话说:干什么事情,最好先打算打算。:这样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才能有条不紊。现在你们就小组讨论讨论:你们打算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呢,一会来汇报。
师;
开始吧!(生讨论)讨论好了吗?你们有自己的方案了吗?谁来说说
生汇报方案。
师:听完同学们的汇报,老师觉得同学们的方案都很可行,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还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生:要仔细观察
生;不要触摸小兔和小猫。以防咬伤
生:要认真记录
师:老师在这里也要几点提示:第一点:一定要
注意安全,千万不要触摸小动物,以防咬伤,第二点:观察动物的时候,一定认真,可以先从整体观察,再局部观察。第三点:为了方便同学们的研究,老师给你们准备了记录单,请看大屏幕:我们可以从身体特征、生活习性、繁殖方式、喂养方式来观察记录。好,小组长来领记录单,(小组长来领记录单)
四、自主观察,实施探究
学生开始观察记录。
师:‘刚才老师发现同学们观察的很认真,相信收获肯定也不少吧!哪个小组最想把你们的成果跟大家一起分享?(生举手汇报)
五、汇报交流,总结特点
师:哪个组先来?请出你们的汇报员,好开始,
生:我们组是从身体特点这个方面来观察的,兔和猫都可以分为头、颈、身体、四肢、尾巴。身体表面都有毛。猫的尾巴很小,都有四肢,尾巴兔子的尾巴短,猫的尾巴长,;生活习性方面:兔子爱吃萝卜和青草,猫喜欢吃老鼠、鱼、肉,行走方式是兔子是走路无声,一跳一跳的、猫的行走方式是四只脚先后着地。繁殖方式:兔子和猫都是他们的妈妈生出来的。也都是吃奶长大的。
师:身体?通过上节课鸟我们知道在科学上叫什么?(躯干)。
师:对于妈妈生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资料带来的?谁搜集到的?让我们看看?记录和汇报的都很详细。你们同意他们的记录吗,?还有谁想来汇报啊?
生:我们组是从身体特点这个方面,兔和猫都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尾巴。身体表面都有毛,都有两只耳朵,猫的尾巴很小,都有四肢,尾巴兔子的尾巴短,猫的尾巴长,;生活习性方面:兔子爱吃萝卜和青草,猫喜欢吃老鼠、鱼、肉。繁殖方式:兔子和猫都是他们的妈妈生出来的。也都是吃奶。
师:还有不同的发现吗?(没有)师:刚才通过同学们的汇报和交流,现在让我们总结一下,猫和兔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啊?在小组讨论一下。(师巡视)
师:讨论的很热烈,那么猫和兔共同的地方主要有哪些呢?谁来说一说呢?
生:猫和兔的身体表面都要厚厚的毛,(板书:身体表面有毛)
生:它们都是妈妈生出来的。(也就是胎生)板书
生:宝宝都是吃妈妈奶长大的。(也就是哺乳)板书
师:同学们不但汇报的精彩,而且总结的能力也让佩服,让我们看着黑板,我们这节课研究了猫和兔的共同特点是:一起说(指板书)师:身体表面都有毛、胎生、哺乳。像猫和兔这样身体表面有毛、胎生、哺乳的动物一般都是哺乳动物。
六:拓展延伸
1、师:当然在生活中哺乳动物还有很多,谁能给大家举个例子
生:猪。狗、
师:你们同意吗?看看猪。狗、是否符合这些特点呢?怎么样?符合吗?同意吗?
师:这样吧,既然你们了解哺乳动物的这些特点,以及知道判断哺乳动物的方法,那我要考考大家,是否真的掌握了呢?看下面这些动物是不是哺乳动物呢?
师出示一些动物图片,生说是不是哺乳动物并说理由。
师:同学们,真够厉害的,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够判断出哪种动物是哺乳动物。
师:人是哺乳动物吗?对,人也是哺乳动物。
师:关于哺乳动物的,老师这里还有一则资料和大家分享。
师:通过这个小资料你对鸭嘴兽有哪些了解?
我们知道了,鸭嘴兽也是哺乳动物,不过它是比较特殊的哺乳动物,它是卵生的哺乳动物。
2、师:刚才我们了解这么多的哺乳动物,你有什么要说的?
生1:人类也属于哺乳动物,我们应该平等的对待他们、
师:是啊,动物们本应和人类一样,我们应该平等的对待他们,可是就有一些不法分子乱砍乱伐,滥宰滥杀,使他们生命和生存环境受到极大的威胁,有的濒临灭绝,我们作为一个小学生,应该怎样做呢?
生:不乱扔垃圾,不破坏环境、以免污染他们。‘
生:倡导身边的人,保护动物,
生:不要乱砍乱伐,乱宰乱杀。
3、师:同学们想出了好多办法,相信你们也一定能做到,通过这节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1:我知道了什么是哺乳动物
生2:我知道哺乳动物的特点
师:你们的收获还真多,老师感到很欣慰,最后老师留给同学们一个课外活动,请看
4、课外活动:
课下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回家饲养你喜欢的小动物,了解它们更多的奥秘。写一写观察日记,看看哪位同学观察的最仔细,写的最认真。
师:有兴趣吗?
师:老师期待着你们的答案,这节课到这里下课
相关资源
《猫和兔》课程标准分析
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实际上是学生主体与学习对象之间的一种建构活动,因此学生应该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应该以学生的已知和需要为基础,鼓励学生从自己的日常生活、兴趣和需要种选择学习主题,并帮助学生确定他们建构知识的最有效的途径,让他们通过科学探究来自己解决问题。在这种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要职责是促进上述学生活动的进行,而不是单纯的讲授和解释。
强调手、脑结合。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里,学生要想形成自己的科学认识,不仅要动脑思考,也要积极动手操作实践。因为仅仅通过间接经验,学生难以取得对各种对象的正确认识。只有亲自动手实践,才能产生体验和感悟。
进行“真实”问题的学习。以猫和兔等哺乳动物的特征问题为学习主题,让学生在场是解决这些“真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知识,形成科学技能和科学态度。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只是讲概念、定理与原理,只做标准化的习题,与现实的世界完全脱离。
重视交流技能的培养。人类的任何活动都需要交流思想,科学学习也不例外。学生要想在探究活动中学好科学,就必须学会表达思想,学会分享小组其他成员的观点,知道如何向大家报告自己的探究成果。在通讯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表达与交流的技能显得尤为重要。能与他人自由交谈,进行口头汇报,撰写书面报告等。
《标准》指出:小学科学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这句话提示了小学科学课程的性质,应该从两个方面理解。
一是科学课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该学科的名称从“自然常识”到“科学”,也在一定层面上反映了学科培养目标的变化。以往的“自然”学科主要以让学生学习与周围自然现象有关的知识为主,包括相关的技能,学习的兴趣,以及爱祖国、爱家乡、爱大自然的情感。现代科学教育则强调通过现代科学知识及其社会价值的教学,让学生掌握科学概念,学会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态度,且懂得如何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科学与社会有关问题做出明智决策,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现代科技与日常生活的结合,科学内容与科学过程的结合,以及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的结合。因此,以科学素养为教学目标最能反映出学科的这一变化趋势。比如,《猫和兔》就以观察探究哺乳动物的特点为知识目标,提高学生观察思考分析能力,并让学生回答人是不是
哺乳动物,引入人与动物是平等的这个观念,让学生保护动物的观念得到提高。
二是小学科学课程的定位是科学启蒙。一个人的科学素养形成是长期的过程,但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他的科学素养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小学阶段是一个人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期,也是心理发展的重要转折期。这一阶段学生将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学到的知识将对后继学习产生重大的影响,同时,又处于打基础的阶段,知识积累与思维能力的发展都极其有限。因此,科学教育不可能以系统的知识学习与方法训练为主,只能根据小学生的经验,在他们熟悉的周围生活中选取有关的内容,让他们看一看,做一做,玩一玩,想一想,从中学到知识,培养兴趣,练习方法,为后继的科学学习打好基础,这说是科学启蒙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