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水变咸了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从身边常见的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实验探究水能溶解固体物质的特征,并用自己擅长的表达方式和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2、体验到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意识到科学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
3、知道水有溶解物质的特征,能定性地描述溶解变化,了解溶解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设计实验探究水能溶解固体物质的特征:在水中变成了极小的眼睛看不见的微粒,在水中均匀分散,不会自行沉降。
【教学难点】
理解盐和高锰酸钾在水中变成了“极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烧杯2
高锰酸钾颗粒
食盐
药匙
玻璃棒
分组材料:
7个烧杯(内有水) 药匙1个、玻璃棒1根 食盐、生活用品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师:同学们,喜欢做实验吗?
师:这节课我们也要做实验。每个小组桌上有实验用的器材和材料,看看都有哪些?说一说。
生:有3个烧杯,里面都有水。
生:还有一把小勺子和一根玻璃管。
师:是玻璃管吗?仔细看看。
生:是玻璃棒。
师:你猜玻璃棒是用来干什么的?
生:搅拌。
师:另外,这个小勺子,是实验时用来取药品的,它叫“药匙”。
师:同学们认识了这么多的实验器材,请把它们放在桌子的中间,我们准备上课。师:同学们好!
一、故事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从前有个国王,他的王宫里有许多盐,但是他从来就不给大家吃。有的人就去偷运,但大多数都被逮到杀头。但有位从皇宫向外拉水的人,每天都能运到盐,分给大家吃,侍卫从来没有发现,这个人是把到盐藏到哪里去了哪?(板书:水变咸了)
师:刚才,同学们说出了自己的猜想。
师:那么盐是怎样到水里去的?你注意观察过吗?
师: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仔细观察观察。
二、合作探究
1、食盐溶解
师:我们先来观察一下盐是什么样子的。
生:盐是白色的,一粒一粒的。
师:观察地真仔细!
请同学们看着大屏幕:按照实验的要求.
小组汇报交流,总结出:变成极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的分散在水里,而且不会自行沉降下来。
2、高锰酸钾的溶解
师:有同学反映刚才实验时,盐在水中变化过程看的不太清楚,怎样才能了让大家看的更明显一些呢?
师:老师找了一种带颜色的材料来进行研究,
来,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它吧。请看资料:它是一种深紫色的颗粒,是一种化学药品,具有腐蚀性,所以大家不能用手接触,更不能放到嘴里。
师:现在我把它放入水中,请同学们认真观察。
生:高锰酸钾进到水中,有紫红色的烟雾一样向上冒。
师:观察得真仔细!
生:高锰酸钾一放入水中就落在了杯底,杯底就出现了一滩紫色的水。
生:那摊紫色的水的范围越来越大,并且里面颜色深,越往外越浅
师:我用玻璃棒搅拌几下,你看到了什么?
生:从杯底高锰酸钾颗粒那个地方腾起一屡紫色的烟雾,水一下子就变成紫色的,很美丽!
生:水越来越红了,后来全变红了。
师:还看到高锰酸钾颗粒吗?
生:没有了
师:为什么看不到了呢?颗粒极小极小的,眼睛都看不到
师:这些小微粒到哪里去了?
生:到水里去了
师:你仔细看看烧杯里每一处颜色均匀吗?
生:均匀
师:这说明高锰酸钾的微粒在水里分布的很均匀。
师:高锰酸钾颗粒有没有沉降到烧杯底部。
师:像食盐、高锰酸钾这样在水中变成极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的分散在水里,而且不会自行沉降下来的现象叫做溶解。
3、其他物体是否溶解
师:我们知道了食盐、高锰酸钾在在水中溶解的奥秘。那其他物体放到水里是否会溶解呢?
师:请同学们看看实验台上老师为大家准备的生活材料。
师:在这些生活材料中,哪些能溶解在水里?哪些不能溶解?请大家猜测一下。
汇报交流,同学们想不想知道猜测对还是错?那我们就做一下实验吧!
别急,实验之前,老师还有一点提示,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我发现大家的研究很认真,肯定有很多发现,让我们来交流一下。
师:老师有一个问题,如果继续往盛盐水的烧杯里加盐,会有什么现象?
生:更咸了,一直溶解下去。
师:我们试试吧!
学生实验
师:说说看到的现象。
师:当我们继续向盐水中加盐,加到一定程度时,盐就不再溶解了,这种现象我们叫做“饱和”,这样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向味精、白糖这样溶于水的物质都会出现饱和现象。
师:同学们这节课相信你有一定的收获,谁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师:同学们,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我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只要你认真观察,善于思考,你就会发现很多的奥妙。下课!
生活材料在水中的变化情况
物品名称
我的猜想
实验现象
溶解
不溶解
面粉
食用油
粉笔末
沙土
木屑
白糖
盐在水中的变化
观察项目
现象
盐在水中的变化
颗粒变小,最后看不见了。
颗粒变小了,还能看见。
没有变化。
水的变化
底下变咸了。
上面变咸了。
全变咸了。
静置一段时间后
有一些盐沉淀下来。
没有沉淀。
盐全部沉淀下来。
其他补充
相关资源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提出小学科学课程把探究作为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方式。
本节课设计三个探究活动(1)溶解食盐(2)溶解高锰酸钾(3)探究生活中物体是否在水中溶解,通过探究过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溶解”这一科学概念,掌握科学的操作方法,在体验过程中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本课设计这几个探究活动的内容与材料也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符合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