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瓶“吞”鸡蛋的秘密
教学设计课题
第16节
瓶“吞”鸡蛋的秘密
授课时间
授课老师
课型
新授
教学目的要求(教学目标)
能利用简单器材进行实验操作;能对研究过程进行评议,并与他
人交换意见。2.愿意合作交流;关心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发明,关注与科技有关的社会问题;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3.知道大气压力的存在及应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大气压力的存在及方向。教学难点:认识大气压力的存在。
教具准备
一个剥了皮的熟鸡蛋、集气瓶、白纸、打火机
分组材料:橡胶吸盘、集气瓶、垫板、水槽、塑料杯等八组
教
学
设
计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课前预习
导学提纲:自学课本40——41页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瓶子为什么能吞下鸡蛋?
2、什么叫大气压力?
3、离地面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压力越
。4、大气压力来自
。5.大气压力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举三个例子?
学生自学
初步了解大气压力
课前准备
准备:一个剥了皮的熟鸡蛋、集气瓶、白纸、打火机
分组材料:橡胶吸盘、集气瓶、垫板、水槽、塑料杯等八组
观察材料并认识材料
让学生认识材料,并做好实验准备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老师进行小魔术表演瓶“吞”鸡蛋,让学生仔细观察,能看到什么现象。老师追问鸡蛋为什么被瓶子“吞”进去了?想不想知道这个秘密?从而引出课题。(板书:瓶“吞”鸡蛋的秘密)
学生仔细观察现象,引发思考。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在课堂伊始,我先给学生们表演“瓶‘吞’鸡蛋”的小魔术,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知识的源泉,兴趣是成功之路,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的直接动力,因此,在科学课中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非常重要。
认识大气压力的存在
提问:你们知道是谁帮老师把鸡蛋送进瓶子里去的 让同学们进行猜想。怎样去验证猜想,引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准备。老师提出要求:●玩一玩:将吸盘轻轻地放在玻璃表面,能吸在上面吗?将吸盘紧紧按压在玻璃表面,能吸在上面吗?●看一看:如果吸盘能吸在玻璃片上,观察吸盘形状有什么变化?●想一想:前后两次吸盘里的空气有什么变化?
●说一说:吸盘为什么能吸在玻璃上 温馨提示:1.小组同学之间不要争抢,可以轮流玩。2.注意安全,不要打碎玻璃,伤到手。3.在玩的过程中,边玩边仔细观察、用心思考,把你在玩中的发现和小组同学说一说。(学生分组实验,老师巡回指导)
然后进行汇报和交流通过对“轻轻放在玻璃表面,吸盘里面的空气不会被挤压出来”和“将吸盘紧紧按压在玻璃表面,里面的空气会挤压出来”比较,引导学生知道吸盘能吸在玻璃上,可能与吸盘里的空气有关。通过一个比喻:吸盘里的空气和吸盘外的空气就像是两个兄弟,你推我,我推你,就不能推到玻璃上;如果吸盘里的兄弟被挤走了,那么吸盘外的兄弟就用力把吸盘推到玻璃上了!
引导出这种无形的力量,然后出示材料(地球周围包围着一层厚厚的空气,大约有2000—3000千米厚,人们把这层厚厚的空气叫做大气层。因为大气有重量,所以在大气中的物体都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这种压力叫做大气压力)认识这种无形的力量是大气压力
学生猜想,思考实验注意事项,动手操作做实验,然后交流汇报实验。
本节课的实验都比较简单,关键是让学生学会边实验边思考,学会通过现象洞察本质,所以实验活动时间可以不用太长,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及时进行实验指导。
进一步认识感受大气压力,并认识大气压力的方向
再通过一个实验,进一步感受大气压力。提出实验要求:1.集气瓶内要装满水,水稍微溢出一点。2.垫板轻轻盖在集气瓶上,瓶口不要有气泡。3.先用手轻轻按住垫板,把瓶子倒过来,慢慢松开手,观察现象。出示注意事项:1.小组同学之间要团结合作,做好分工,轮流玩。2.在玩的过程中,边玩边仔细观察、用心思考,把你在玩中的发现和小组同学说一说。3.做好实验记录4.完成实验报告单学生分组实验,师巡回指导通过交流和汇报,把垫板面向其他方向,垫板都会掉下来,从而得出大气压力的方向来自四面八方引导学生解释,瓶“吞”鸡蛋的秘密是什么——大气压力老师简单介绍:燃烧把瓶内的一部分氧气烧掉了,鸡蛋外边的大气压力把鸡蛋推进了瓶内。
学生操作实验,汇报交流,学生解释瓶“吞”鸡蛋的秘密是什么——大气压力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应该是科学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为了更好地展示实验成果,本节课我们采取边汇报实验记录边演示实验过程的方法。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该引导时引导,该讲解时讲解,教师还要注意学生在汇报自己的实验过程时,要给予中肯的评价,以保证学生对科学充满兴趣
大气压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老师播放大气压力应用视频,进一步了解大气压力的应用
让学生充分说说知道的生活中大气压力的应用
了解大气压力的在生活中应用,知道大气压力的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拓展创新
利用这节课所学的大气压力的知识,想办法让瓶子把鸡蛋“吐”出来,师可以做个演示实验。
学生思考方法
检查并提升求大气压力的认识,学以致用。
作业布置
利用这节课所学的大气压力知识,设计一个利用大气压力的工具
课下操作
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大气压力知识。
巩固练习:1、瓶子能吞下鸡蛋完全是
作用的结果。2、盖在盛满水的玻璃杯上的塑料板,不论朝哪个方向都不会掉落,这说明
。3、吸盘式挂钩是应用
的道理制作的。4、大气压力的方向是
。达标检测:1、离地面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压力(
)
①越大
②不变
③越小
2、自来水笔能把墨水吸进去,是(
)的缘故。①压缩空气
②大气压力3、判断:①、大气层中的物体不一定会受到大气的压力
(
)②、空气没有重量。
(
)③、地球周围存在一层厚厚的空气。
(
)④、大气压力的方向始终是由下到上的
(
)⑤、大气压力在地球表面及空中处处存在,并且一样大。(
)
学生作答
检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板书
瓶“吞”鸡蛋的秘密
大气压力
四面八方
相关资源
一、科学探究:知道在探究过程的各个环节,需要探究者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和分享;能提出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能用简单器械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作实验记录;能对自己或小组提出的探究问题做出书面计划;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资源;能对探究的问题做出初步的结论。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愿意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乐于试用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关心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三、科学知识:认识大气压力的存在及应用。16.
瓶“吞”鸡蛋的秘密&王志伟201507291724评测练习
一、导学提纲:
自学课本40——41页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瓶子为什么能吞下鸡蛋?
2、什么叫大气压力?
3、离地面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压力越
。
4、大气压力来自
。
5.大气压力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举三个例子?
二、巩固练习:
1、瓶子能吞下鸡蛋完全是
作用的结果。
2、盖在盛满水的玻璃杯上的塑料板,不论朝哪个方向都不会掉落,这说明
。
3、吸盘式挂钩是应用
的道理制作的。
4、大气压力的方向是
。
三、达标检测:
1、离地面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压力(
)
①越大
②不变
③越小
2、自来水笔能把墨水吸进去,是(
)的缘故。
①压缩空气
②大气压力
3、判断:
①、大气层中的物体不一定会受到大气的压力
(
)
②、空气没有重量。
(
)
③、地球周围存在一层厚厚的空气。
(
)
④、大气压力的方向始终是由下到上的
(
)
⑤、大气压力在地球表面及空中处处存在,并且一样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