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地球上有什么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目标:通过查阅、交流、整理资料,了解地球地形、地貌状况,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语言、文字、图表、模型等)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学会交流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学会合作性学习;了解地球物质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生存的意义,树立保护环境和资源的意识。
3.科学知识目标:知道地球是由小部分陆地和大部分水域构成的;了解地球仪、地图的主要标识和作用。学会看地球仪、地图,让它们成为今后生活的帮手。
2学情分析
1、对于地球概貌,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建立在对周围景物认识的基础上的,没有宏观的、整体的认识,基于这一学情,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球太空影像图、识读地图、地球仪来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地球概貌。
2、学生观察地球仪时,会获取一些感性的认识,而且从不同视角会有不同的发现。教师要将学生比较杂乱的认识进行整理,将相关知识点分类进行梳理。
3、对地图、地球仪的识读,涉及了许多新的科学名词、概念,虽然不要求学生掌握它们的确切定义,但仍会给学生带来困难,而且这些科学名词多为空间概念,真正理解起来也有较大难度。为此,在教学设计上,教师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跟进,多利用教具演示,多采用比较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对这些空间概念建立直观的感知,了解这些科学名词、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地球的地貌状况,能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经线、纬线等空间概念建立直观感知。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猜谜语的游戏吗?
生:喜欢。
师:老师这儿有一个谜语:什么球,圆溜溜,背着高山和河流;什么球圆溜溜,种着庄稼,盖着楼?谁知道谜底?
生:地球。
师:你们也这样认为吗?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说。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地球上有什么?
【设计意图:用谜语来导入新课,可以直接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而教师在说谜语的时候,渗透了对地球的形状及地球上有什么的知识,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而且给学生一种方法上的提示。】
活动2【讲授】自主探究
活动一:我们的周围有什么。
师:关于地球上有什么,先让我们从身边说起。你观察到的我们的周围有什么?
生:楼房。
生:街道。
师:、、、、、、
除了刚才这些同学说到的,还有什么?你来说
生:、、、、、、
活动二:说说地球表面有什么
师:刚才同学交流的是我们周围有什么,同学们再把眼光放远一些,想想地球上还有什么?比如说,你去过什么地方,有什么自然风光?
生:、、、、、、
师:正是有了这么多的自然景观,才让我们领略了大自然的美好风光。其实,地球是一个很大的球体,刚才同学所谈到的只是地球表面极小极小的一部分,那么它的表面还有些什么呢?老师这有一段录像,请同学们认真看,注意听,在这段录像中都提到了地球表面有哪些地形地貌?
[学生观看有关地形地貌的录像。]
师:老师发现刚才同学们看的都很认真,那么从录像中,你了解到地球表面有哪些地形地貌呢?
[学生根据问题进行回答,根据孩子们的回答,教师随机板书并引导归类。注意提醒学生死海不是海,是盐水湖;还有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等。]
[板书:陆地
平原 山脉 高原 峡谷
湖泊 河流……
海洋
]
师:在录像中除了介绍了各种地形地貌外,还给我们提供了有关陆地和海洋在地球表面所占比例的信息,谁注意到了?
生:陆地约占30%,海洋约占70%。
[板书:陆地
平原 山脉 高原 峡谷
湖泊 河流……
约30%
海洋
约
70%
]
师:其实海底的地形地貌跟陆地上的地形差不多。
[让孩子们充分交流完自己的想法后,播放一段有关地形地貌的录像,让孩子对对地球的表面有什么有一个较完整的认识。孩子们在交流所看到的地形地貌时,老师要引导他们进行归类,“约”字让学生意识到科学的严谨性。]
活动3【活动】探究活动
活动三:观察世界地形图,谈发现。
师:科学家,为了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地球上陆地和海洋上的不同地形地貌,就按照一定的比例绘制了地形图,这儿也有一幅——世界地形图。观察这幅地形图,你有什么发现?
生:这幅地形图大部分是蓝色。
师:蓝色代表什么?
生:海洋。
师:谁能像他这样说,他认为蓝色代表海洋,而且海洋的面积比陆地的面积大。
生:我认为黄色代表
[学生畅所欲言。]
师:看来同学们的问题集中在颜色上,那么这些颜色到底代表着什么含义呢?其实我们在地形图中就能找到答案,20秒找一找。好,有的同学找到了,你来说。
生:在右下角。
师:请同学们看右下角(指着右下角图例的小图),我把它放大。这叫什么名字?它叫图例,它表示的路高海深的一些信息。请同学们将颜色对照旁边的数据,你会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我看到蓝色代表海洋。蓝色越深,代表海洋的深度越深。
师:你的发现很有价值,谁能像他这样说?
生:我看到黄色代表高原、、、、、、
生:
师:我们一起看一看。从0往下看,0—8000米以下,这些都是蓝色,蓝色表示海洋。颜色越深,代表的海洋深度越深,反之越浅。0—200米是绿色,绿色代表平原。200米以上这些黄的逐渐加深的代表陆地上地势比较高的,像丘陵、山脉、高原等。同种颜色越深,说明陆地上的海拔越高。同学们,你们瞧,我们学会看图例,再看这幅地形图,对于上面的地形地貌就一目了然了。
[生看着图例畅所欲言,在孩子们的交流讨论中总结出:在地形图中蓝代表海洋,
绿色代表平原,黄色代表着高原。同种颜色越深,说明陆地上的海拔越高,反之越低。颜色越深,代表的海洋深度越深,反之越浅。]
师:同学们,这幅地形图是地球表面地形地貌的实际大小吗?
生:不是。
师:那它是按多大的比例绘制的呢?你能在地形图上找到相关的信息吗?
生:左上角。
师:左上角。我把它放大。知道这叫什么吗?比例尺。它表示的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缩小程度。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地形图的比例尺是多少呢?
[在谈话中简单介绍一下比例尺]
生:1:100
000
000.
师:也就是说地图上的1厘米代表地面距离的1亿厘米,换算一下,就是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的1000千米。
活动四:观察地球仪,谈发现。
师:我们刚才是从地形图上了解的信息。科学家们为了让我们更好的了解地球,于是他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把它缩小,做成了地球仪。我给每个组也准备好了,请组长把地球仪拿到桌面上。那么我们又会从地球仪上获得哪些信息呢?我们现在以小组的形式观察地球仪。听好要求:请每个组边观察、边研究,用好比例尺和图例这两种工具,把你们观察到的记录在实验表格中。现在开始行动吧!
地
球
上
有
什
么(观察表)
仔细观察地球仪,你在地球仪上发现了什么?请写下观察结果。
比例尺
图例
其它发现
(学生分组观察)
师:好了。刚才每个小组都观察的很认真,都有很多的发现,哪个小组先来汇报一下?
生:我们发现了这个地球仪的比例尺是四千万分之一。
生:我们发现了一些图例。图例上有首都、沼泽、高山、、、、、、
师:这些是你们发现的图例上的一些标识,还有哪个小组来补充补充?你们还发现了哪些图例?你来说?
生:、、、、、、
师:老师也把地球仪上的图例翻拍下来了,上面的图例大家基本上都说到了。
师:还有其它发现吗?
生:我们组发现了七大洲,四大洋。七大洲是: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四大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
师:还有其它发现吗?
生:我们组发现了一些国家和地区,比如、、、、、
师:你们小组还有其他发现吗?
生:我们发现地球仪上有许多横着和竖着的线。
师:其他小组也发现了吗?看来同学们的发现可真不少。刚才同学们也提到了,在地球仪上有很多横着的线,竖着的线,他们叫什么名字?有知道的吗?
生:、、、、、、
师:(点击课件)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像这样一条一条横着的线,我们叫它们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竖着的一条一条指示南北方向的线,我们成为经线。同学们看,这么多经线和纬线交叉在一起,像一张网,我们叫做经纬网。那么,这个经纬网有什么作用呢?你们知道吗?谁来猜一猜?
生:、、、、、、
师:这是你的猜测。那他猜的对不对呢?老师这儿有一个课件,请仔细看,你能从中获得哪些信息?(播放课件)
师:你们现在知道经纬线的作用了吗?谁来说一说?
生:、、、、、、
师:这些经线和纬线是真实存在的吗?
生:不是。
师:地面上并没有画有经纬线,它们是人们为了在地球上确定位置和方向的,在地球仪上画出来的。
我们接着看。在众多的纬线中,有五条最重要,老师这儿有一个平面的地球仪。在中间0°纬线有一条,在北纬23°26′有一条,北纬66°33′有一条,同样道理南纬23°.26′,南纬66°33′各有一条。他们叫什么名字?现在就在地球仪上找一找,谁先找到就上来把它贴在正确的位置上。
师:对吗?一起看一下。世界上最大的纬线圈是赤道。它把地球平均分成两个半球。上面是北半球,下面是南半球。北纬23.26是北回归线,它是太阳在北半球直射的离赤道最远的那条线,同样道理在南纬23.26是南回归线,它是太阳在南半球直射的离赤道最远的那条线。在北纬66.33是北极圈,南纬66.33是南极圈。
师:
其实,这五条纬线之所以很重要,还有其它原因?人们根据地面上接收阳光的过少,把我们的地球分为五带,你们知道是哪五带吗?
在赤道两侧,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之间,是一年中接收阳光最多的地方,我们叫它热带,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四季分明,我们称为北温带。北极圈以北,非常寒冷,我们称为北寒带。同样道理,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四季分明,是南温带,南极圈以南,是南寒带。
[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先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然后适时的引导,使学生的学习层次更加深入,学会看图例,认识经线、纬线、赤道、五带分布区域等。]
活动4【练习】找标识比赛
师:刚才大家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收获很多。你们想不想玩个小游戏放松一下?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请仔细听题:
第一题:地球上有个地方被称为“世界屋脊”,你们能在地球仪上快速地找到吗?
生:、、、、、、
生:地势高,颜色深棕色。
师:很好,用到了我们刚才学习的图例知识。那它属于五带中的哪一带?
第二题:
北京位于五带中的哪一带?你的理由?
第三题:
[课程进行到这,孩子们的精力和前面相比势必会有所消退,因此在设计了找图例比赛,既可以再次点燃孩子们学习的热情,又可以检验对图例的灵活运用,巩固对图例的认识。]
活动5【作业】收获乐园
师:同学们,小长假马上就要到了,很多同学会外出旅游,请同学们外出看地图时,用好我们学过的比例尺和图例,这样看地图就方便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