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噪声的危害与防治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1 噪声的危害与防治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11-23 19:35: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
噪声的危害与防治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噪声的危害与防治》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认识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基础上,针对生活、生产中的噪音的带来的巨大危害来学习的,重点是认识噪音的危害与防治,本节内容来源于生活,贴近学生生活现实,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对于学生而言,噪音的危害是身边比较深刻,亲身经历和体验的的现实,因此,在组织本课教学时,让学生先搜集交流有关噪声的资料,了解噪声的危害;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噪音的视频让学生体验什么是噪音,通过小实验测试脉搏不同情况下的次数的变化,切身感受噪音的危害,联系生活中存在的噪音危害,结合搜集材料,加深了对噪音的危害的看法,提出防治噪音污染的各种建议,是学生在参与消除噪音的实验中树立社会责任感和环境保护意识,从而培养学生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生在课堂外对噪声带来烦恼的切身感受,了解噪声的危害与防治的方法,能提出合理化建议,能区分乐音与噪音,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充分交流有关噪音的资料。
2.技能目标:会查阅资料,能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噪声的危害与防治方法,能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噪声的危害,阐述自己的看法,提出防治噪音污染的各种建议,使学生在参与消除噪音的研究中树立社会责任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日常生活中有利于消除噪声的科技新产品、新材料,愿意合作与交流,知道人类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教学重难点:
了解噪声的危害和防治方法,能区分乐音和噪声;从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空易拉罐
9
个、水、棉花、毛巾、海绵、网上查阅的资料等
教学方法:
讲解法、合作探究法、实验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视频导入
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很好听的音乐,同学们,你听到乐曲好听吗?有什么感受?(播放乐音的同时,播放刺耳难听的噪音)
学生谈:动听的音乐,心情舒畅,快乐等。同时也存在着噪音;噪音让人感到不舒服等
(板书:噪声的危害与防治)
二、探究过程
(一)噪音的危害
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声音,老师课前准备了一段关于声音的短片,请你欣赏一下。
(播放乐音与噪音的音像资料,学生观看)
你观看之后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学生从好听的声音与难听的声音方面谈出自己的感受
教师做一个小结:人们通常把那些好听的,使人心情舒畅的声音成为乐音;把那些难听的,令人烦躁的声音成为噪音。噪声、污水、废气、垃圾被称为污染环境的

“四大公害”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四大公害”之一的噪声的危害。
下面请大家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谈谈噪音有哪些危害。说给大家听吧。(学生踊跃谈论噪音的危害,噪音不仅对人类的生活、学习、工作造成危害,对动植物也很大的危害,列举大量的实例来证明)。
噪音难道真的就有这么大的危害,我们做个小实验来验证一下吧。
小实验:
实验内容:
1.找到自己的脉搏,记录自己听优美音乐时
1
分钟的脉搏次数。
2.听劲爆音乐
1
分钟的脉搏次数,通过对比你有什么发现?
实验要求:在小组内讨论并填写实验报告单。(小组内填写实验报
告单)
实验报告单:听优美音乐时
1
分钟脉搏跳;听爆劲音乐
1
分钟脉搏跳动的次数。
通过对比,你有什么发现?在小组中交流一下:(小组交流,哪一小组来汇报一下填写的内容汇报结论)
选小组分别汇报结果。
小结:噪音是普遍存在的,在一分钟下脉搏的跳动就会有这样大的变化,那
10
分钟、1
小时、一天、长期生活在噪音下又会是什么样状态,我们可想而知

(二)噪音的来源
咱们了解了这么多噪声带来的危害,你知道日常生活中的噪声都来自于哪里吗?你能举例吗?
(学生从交通噪音、机械噪音、生活噪音方面,举出了大量的实例;学生从学校周围环境,上课、下课方面列举噪音的来源)
教师针对学校的噪音,与学生进行讨论,适时进行环境教育。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噪音的危害和来源,针对同学们所说的学校的一些噪音问题,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想法,欢迎你提出来.
学生从上课、下课、楼道,及周边环境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
同学们真棒,你们真是好的监督员,老师相信你们,作为社会的小主人应该为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而努力,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更加和谐、安宁。
(三)噪音的防治
了解控制、消除噪音的方法
刚才听同学们说,为了减少楼道噪音可以安装消音设施,那你还知道哪些防治噪音的方法和措施?
(学生七嘴八舌,从不同的方面自己了解的防治噪音的方法和措施)
教师出示课件(视频),了解噪音的防治方法。
同学们了解的真不少,让老师大开眼界,不过我这儿有个发声罐,它就是一个噪声源,谁有办法来消除或减小它产生的噪音呢?
(教师边说,边摇易拉罐)学生有皱眉的,有的双手我耳朵的,反映剧烈。怎样就能改变这种现象?请你动手实验吧。
(学生动手实验,并解释自己的试验过程及解决的问题)
你们真棒,一个个都是未来的小科学家啊!
(四)认识噪声的应用
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一个小秘密,我们上课的录播室采用了许多吸音、隔音的材料和措施,现在就请同学们下位找一找,找到了就请举手事宜,告诉周围同学你的发现。(学生积极寻找并踊跃回答)
师: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快就发现了这么多的小秘密;其实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噪声也不例外,它在给我们带来危害的同时,我们能不能利用它为我们服务。(板书:应用)
(五)谈收获: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学生从噪音的危害、来源、防治、应用谈出自己的收获)
同学们的收获真的不少,了解这么多,老师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意识,为祖国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六)课堂小测验: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知道同学们收获很多,但老师还不放心,想检测一下同学们掌握的程度(出示练习):同学们积极回答。
课后反思:
本课教学内容安排的比较多,包括“噪音的危害”、“噪音的来源”、“噪音控制与消除”几个部分,内容资料丰富,为了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主探究能力,我提前布置了预习,通过调查、网上查阅资料,再结合身边存在的噪音现象,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资料进行重新组织的这样一个过程,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的培养也是大有裨益的。
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探究内容,提示学生结合自己对噪音的认识及生活经验,说出个人独特的心理体验,激发了每一位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实践活动的热情,在发现科学、学习科学的同时激发学生强烈的责任意识和环保意识。
相关资源
噪音的危害与防治这一课要求学生能区分乐音和噪音,了解噪音的危害和防治方法。能提出在公共场所防止噪音污染的各种建议。讨论对各种声音的感受以及减小噪音和保护听力的方法。如轻声关门,不要大声喧哗,在吵闹场所捂耳朵等。因此,在制定目标时把知识目标定为:通过学生在课堂外对噪声带来烦恼的切身感受,了解噪声的危害与防治的方法,能提出合理化建议,能区分乐音与噪音,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充分交流有关噪音的资料;
把技能目标定为:会查阅资料,能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噪声的危害与防治方法,能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噪声的危害,阐述自己的看法,提出防治噪音污染的各种建议,使学生在参与消除噪音的研究中树立社会责任感;
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定为:关注日常生活中有利于消除噪声的科技新产品、新材料,愿意合作与交流,知道人类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