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纸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纸的发明和纸的发展。
2、知道纸的一般特点和常见用途,并能把纸的特点和用途联系起来。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纸的一些性质和特点,明白不同纸具有不同的特点。
难点:学生难于用形象化的方法交流研究纸的结果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分组材料:五种纸(牛皮纸、餐巾纸、拷贝纸、砂纸、玻璃纸),滴管,小烧杯等。
教学过程:
了解纸的发明
故事引入:西汉时期,有位大臣想上参一个奏本,因为内容比较多,竟用了3千多片竹简才写完了一个奏本,(这就是竹简做的书,出示竹简图片)还得需要两个大力士才能抬到宫里去,当时的汉武帝想看这个奏本可费了很大的劲啊!而且这种竹简不能长时间保存,很容易虫蛀或腐烂。到了东汉时期有个人非常聪明,他改进了造纸的方法,解决了当时麻烦,大家来看这段视频(播放东汉时期造纸简介)。
其实在蔡伦改进造纸的方法之前也有人用植物纤维造纸,但是这种纸看起来太粗糙了,还有人用丝为原材料造纸,但这种纸又因为造价太高而不能普遍使用。蔡伦的造纸术被誉为我国四大发明之一,是我们造纸业的一个里程碑!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我们又生产出了各种各样的纸,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入精彩纷呈纸的世界。(板书:纸)
研究纸
交流生活中的纸
同学们纸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说说你们经常见到或用到的纸吧。
2、认识这5种纸
刚才同学们说的纸真多呀!可以说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纸吧。同学们看老师手里拿的这些纸,你们见过吗?谁能说出它们的名字?(牛皮纸、拷贝纸、餐巾纸、砂纸、玻璃纸)牛皮纸:常用作包装材料。拷贝纸:是一种生产难度相当高的高级文化用纸,你们描红和描字帖都用到过。餐巾纸:人们日常生活中结出比较密切,使用较频繁的卫生用品。砂纸:在原纸上用胶粘沙粒制成,主要用于研磨一些物品,种类很多,老师拿的这种是最常见的干磨砂纸。玻璃纸:无毒无味,常用于食品包装,原材料(棉浆、木浆、天然纤维)可降解。
3、研究纸的特点(实验)
我们认识了这5种生活中常见的纸,有的同学提到了个别纸的用途,你们是根据什么来判断它的用途的?老师问大家一个小问题:我不小心撒了一点水在桌子上,是用牛皮纸还是用餐巾纸擦一下好呢?大家都知道是餐巾纸,为什么?(餐巾纸具有吸水性的特点)。刚才同学们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了老师的问题,那么今天我就通过实验来研究一下这几种纸的特点。
大家来看一下这个表格
纸的特点排行榜
研究方法
牛皮纸
拷贝纸
餐巾纸
砂纸
玻璃纸
光滑程度
结实程度
吸水能力
透明程度
结论
老师提示大家咱们可以通过这四个方面来研究纸的特点,实验前老师要先提3个实验要求:
在操作实验前,小组简单讨论研究方法,并用一两个简单的词语填入表格中。
实验前明确分工,选出一位组长,一位同学负责填写表格、一位同学负责实验完成后汇报实验结果,组内四名同学均参与实验(可一人选择一个方面来进行实验)。
我们给纸排名次,选出每个特点中最突出的前两名纸。实验过程中注意讨论要小声,做完实验后整理好桌子上的物品并马上坐好。
开始实验!(可请一位同学介绍滴管的使用方法)巡视、指导。
汇报交流实验结果
实验中,大家都操作的很认真。找小组代表拿着你的表格来说说结果,说到哪种纸就举起来让大家看看。不同结果的组可以再交流,肯定学生们说的相同特点的答案,再引导找一找除了这个相同的特点,它们还有那些不同的特点。
得出结论:不同纸具有不同的特点。(板书)
想一想,做一做。
出示要求:
1、用铅笔描字、描图(实验表格反面的内容)。
2、把桌子擦干净。
3、折一个纸袋子(可以用胶棒固定)。
4、把描红的纸贴在折好的纸袋上,签上组内所有同学的名字,并把桌上的材料都放入纸袋里。
友情提示:只允许使用老师提供给大家的材料。
同学们通过动手,利用了每种纸不同的特点选择了它的用途,并描出了“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字样,一起读出来,并签上小组内所有同学的名字,倡导学生学以致用。
拓展,一些特别的纸
发光纸:它能在漆黑的夜晚发出亮光。使用这种纸,即使没有灯光,也能清楚地看见纸上的文字或图画。
防蚊纸:英国研制出一种便于携带、经济实用的防蚊纸。这种小纸片上面浸透了防蚊剂,外面用锡箔包裹。一小张即可涂遍人体四肢、脸部和颈部,有效时间5~6个小时。
防感冒纸:这种纸为三层,中间一层带有柠檬酸和苹果酸化合混合物以及十二烷基硫酸钠。试验表明,约6平方厘米大小的这种纸,在不到1分钟内即可杀死上千个引起感冒的病毒。
节约用纸,保护环境
同学们,无论是普通的纸还是特别的纸,都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自从人类发明了纸,它的用途就越来越广泛,给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提供了方便,但是我们每天用的纸实在是太多了,随着用纸量的不断增加,也给我们的国家带来了……(播放环境污染的图片),生活中你们有过这种行为吗?(播放央视公益广告)看了上面的内容,同学们有什么感想?
引导学生说出节约用纸,保护环境(板书)。现在,世界上主要造纸国家,几乎全部是用木材来造纸,全世界都在大批量的砍树。一箱A4复印纸就需要一棵成年大树做材料,一个规模不大的经销商每年就要销售7000箱左右,一年就相当于毁掉了一大片成年树林。作为一名小学生,你将如何节约用纸?说一说,提示,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
四、总结,畅想未来的纸
同学们刚才说的都很好,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能做到这些已经很不错了!这节课我们了解了造纸术,还通过实验得出结论不同的纸具有不同的特点,还懂得了用纸给我们的环境带来了污染,所以我们要节约用纸,保护环境!
同学们,如果你们是未来的科学家,你造出未来的纸会是什么样?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的?请大家展开想象力讨论一下。
相关资源
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一)科学探究
1.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
2.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
3.能运用已有知识作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
4.能根据假想答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
5.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
6.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
7.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作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并知道这个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8.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知道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与发展想要了解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2.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知道科学已经能解释世界上的许多奥秘,但还有许多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科学不迷信权威。
4.形成用科学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愿意参与和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与活动。
5.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
6.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与社会的发展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消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