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食物到哪里去了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1 食物到哪里去了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11-23 20:01: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
食物到哪里去了教学设计
食物到哪里去了
学习目标
1、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能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2、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愿意合作与交流;能够珍爱生命;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3、了解人体的消化过程,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重点难点
食物的消化过程是怎样的。
课前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
碘酒、滴管、试管、淀粉液、馒头等。
课时
1
学生
查找相关资料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
同学们,民以食为天,我们每天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食物,我们吃到嘴里的食物经过了身体的哪些器官,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最后都到哪里去了呢?你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知道的?(设计意图:教师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创设开放的学习空间,激发学生探究学习兴趣,导入课题。)二、探究活动(一)认识消化器官1、认识人体消化器官的名称(认识食道、胃、肠)指导学生认识肠分大肠、小肠、直肠及胃的位置形状等。激活学生已有生活经验。2、食物在人体中的旅行还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让我们用自己的手跟踪食物的旅行好吗?每到达一个器官就告诉我好吗?3、食物的消化过程是不是像同学们所说的这样那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设计意图:教师指导学生认识人体消化器官,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一个参考和范例。引导学生就提出的猜想进行实验验证,从而进行探究学习活动。通过亲身体验活动,展开猜想和假设,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归纳提出自己的观点。)(二)口腔的作用 1、过渡:你看,食物的消化的确是个复杂的过程吧。食物旅行的第一关要经过哪里?(口腔) 一会让我们来嚼馒头,猜一猜馒头在口腔中会不会发生变化?除了形状、颗粒的变化外还会不会有变化?你们认为馒头会变成其他的物质可能与什么有关系?(唾液)是不是这样呢?让我们一起咀嚼馒头,不要咽下去,仔细体会馒头在口腔里发生里什么变化?2、请一名同学把嚼过的馒头吐在培养皿中。咀嚼过的馒头形状和颗粒的确发生了变化,他真的会变成了其他的物质吗?有没有办法证明一下? 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淀粉液来代替馒头,看看桌上的材料,你能设计个实验证明唾液与馒头之间到底有没有变化吗?3、指导学生设计实验4、归纳试验方法:课本第3页实验提示5、分组实验并观察现象
6、汇报实验现象:加入唾液的淀粉液滴入碘酒后不变色,没有加入唾液的淀粉液滴入碘酒后变成蓝色。
7、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唾液能将淀粉转化成别的物质。8、出示:人的口腔内有唾液腺,它能分泌唾液。唾液里有一种促进食物消化的酶,能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细嚼馒头会有甜味。 (三)食物的消化1. 给大家看一幅有趣的图画,能看懂这幅图吗?画得是什么内容? 我们的消化器官每天都在辛勤的工作着。小组之间互相说说,讲给大家听听好吗?2.师小结食物消化吸收的过程。(设计意图:本环节为本课堂学习活动的中心环节,学生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观察分析,认识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通过漫画、资料卡等多种形式加深学生消化过程和消化意义的了解和认知。)三、消化器官的卫生保健1.师:我们的消化器官这样辛苦地为我们服务,你有没有话要对他们说。是呀,我们真应该好好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我们应该怎样做呢?2.学生结合课本图片和生活经验说一说怎样保护消化器官。3、师生小结
四、课后拓展:办一期关于消化系统卫生保健的手抄报。(设计意图:学生了解卫生保健的相关知识,了解养成良好饮食卫生习惯的意义,并逐步落实做到保护人体消化器官的科学方法,了解课后学习拓展方面的相关内容,为下次学习活动作好基础。)
学生与教师谈话交流,了解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本课学习活动。学生对食物消化的过程进行探究学习活动。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和认识,大胆进行假设和猜测食物在人体的运动过程和食物在身体里的变化过程。交流讨论,观察人体消化器官的图片,在教师引导下对照自己的身体指认人体的消化器官。学生对“食物是如何被消化”这一科学问题进行探究学习活动。学生了解教师提出探究性问题,大胆猜测、阐述自己的观点,积极思考。在此基础上设计实验积极验证自己的观点。学生利用教师出示实验用品,进行探究“唾液消化淀粉”学习活动。学生设计实验方案,使学生通过设计实验,模拟食物中淀粉在口腔唾液的作用下消化转变成麦芽糖的过程。学生小组探究学习活动,仔细观察,认真实验,并及时交流、记录。学生观看关于关于食物消化卫生保健方面资料,结合自己在日常的行为习惯,进行交流,并延伸课后学习活动,进行调查生活中还有那些不良的饮食习惯。了解课后调查学习活动内容。
板书设计
1食物到哪里去了消化器官: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直肠肝脏、胆、胰
相关资源
一、课标要求
《科学课程标准》在生命世界中明确提出,应让学生意识到“健康生活”的重要性,包括良好的生活习惯,生长发育,生理与健康,是学生在对人体结构认识的基础上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课标解读
本单元主要落实《课程标准》种下列目标:
1.科学探究:能针对人体提出问题;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做假设性解释;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将探究结果与假设相比较。
2.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不迷信权威;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变生活;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劳动成果。
3.科学知识:了解人体消化、呼吸的过程,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知道常见呼吸疾病的产生和预防;了解心脏和血管的作用和保健;了解大脑与神经的特征;探究心跳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了解人体组成,骨骼、关节、肌肉与人体运动,人体消化、呼吸、血液循环过程以及这些器官的卫生保健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