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斜面 教学设计 (2)

文档属性

名称 18 斜面 教学设计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11-23 20:26: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斜面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一、认识斜面,建立斜面概念,提出探究问题【指导认识斜面】谈话: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各种各样的工具,像扳手、钳子、撬棒、自行车、电动机、汽车等,人们把这些工具称为机械。机械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像扳手、钳子、撬棒这样构造十分简单的机械,叫做简单机械。这些简单机械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它们都有什么样的科学道理呢?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研究第五单元——生活中的机械。你能举出一些生活中的机械的例子吗?(简单说一说)生活中的机械有很多种。大家看(课件——盘山公路、大坝的坡道、往高处眼泪狼啊无的搭板等),在生活中见过吗?用过吗?有什么体会?知道这种简单机械叫什么名字,或者能给它起一个名字吗吗?(语言要)谈话:是,就像同学们已经知道的,人们把这种简单机械叫做斜面(板书课题)。生活经验告诉我们,使用斜面可以省力。【引发问题】
现在对于“斜面”和“斜面能省力”大家有什么问题吗?
【认识机械】了解生活中的机械,进而认识什么是机械、简单机械。大致了解本单元的学习方向。【交流】说一说知道的生活中的简单机械。【观察、思考】观察、回忆、思考、交流。【思考】思考,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学生对斜面概念的理解和认识需要建立在机械概念基础上,所以先给出学生机械、简单机械的概念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这样做也很好地承载了单元起始课的任务。用谈话的方式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学习机械单元的前概念,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组织教学。开放性问题更能发散学生思维,培养自主探究的思维品质。
环节二
二、斜面能省力的的验证【指导搭建模型】斜面真的能省力吗 我们对生活经验的猜测是可靠的吗?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生活中的斜面很难拿来研究,但我们可以搭一个斜面来研究。这种研究方法在科学上叫做“建立模型”。(板书:建立模型)请同学们根据我们的问题,利用桌子上的材料来搭个斜面,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验证我们的猜测是否是正确的。【组织交流】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各个小组的方法,认真倾听,一组,……大家觉得他们小组的方法怎么样?在这个实验中我们还应该注意些什么?教师补充:1.拉动小车要均匀用力,让小车沿斜面匀速前进,并在前进中读出数据。2.为使数据更加科学,我们需要测量三次数据,求平均值。3.小组合作分工,密切合作。【指导实验】指导学生实验、记录和整理数据,获得结论。【组织报告交流】师:下面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实验情况。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汇总实验数据。【引导总结结论】师:同学们,这三个小组通过分析他们的实验数据发现了斜面有省力的作用,你们也是这样吗?三、坡度不同的斜面省力大小不同的深入探究【引发问题,启发猜测】谈话:我们已经验证了斜面是可以省力的,所以给人们带来方便。我们看,劳动人民是多么有智慧啊!那么,我们在生活中看到的“斜面”都是长长短短,各不相同的,这又有什么秘密呢?(教师出示课件——生活中长短不同的斜面)请大家做出自己的猜测,并说出猜测的理由。【引导设计实验】谈话:生活和生产中,人们往往会把物体已送到一定的高度,怎样的斜面会更省力呢?我们继续使用“建立模型”地方法,来研究。大家在小组内提出自己的猜测,并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测。【指导实验】【组织交流】下面我们一起来交流各小组的实验报告。【引导总结结论】教师小结:这3各小组通过他们的研究都得出了斜面越长,坡度越小,越省力。你们也是这样吗?坡度越小的斜面越省力。(板书)
【搭建模型】用桌上的材料搭建斜面模型,设计实验方案来验证斜面是否省力。【小组间交流】交流实验方法与注意事项。对其他小组的方法做出自己的评价,同时对注意事项做出补充。【学生实验】实验中及时记录与整理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分析。【交流、分析数据】发现:斜面可以省力。(部分学生发现:不同的斜面省力情况不一样。)【提出问题,做出猜测】具体环境下使用怎样的斜面更省力。做出猜测并说明理由。【设计实验】强化建立模型,验证生活经验。小组内自行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然后实验。【交流】实验结束后面对全体同学展示完整的实验报告单,表述要完整。
让学生初步理解建立模型的科学方法,练习使用模型来验证生活经验。
能够在自己模拟的斜面上研究斜面是否省力。对方法与注意事项的交流可以提高学生思维的严谨,也可以锻炼学生表达的完整性。能用简单表格整理有关数据,并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获得结论。出示生活中的场景,使学生从场景中提炼问题,“哪种斜面更省力,为什么?”做出有理有据的猜测。引导学生再次使用模型来验证生活经验。在第一个实验方法指导下,将斜面坡度的研究放手给学生。教师只在小组活动中做指导。
环节三
四、斜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交流】同学们,学习科学是为了更好的应用科学。想一想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到了斜面呢?哪位同学来试着说一说?(学生交流)同学们真善于思考。请看,(幻灯片)这里又有哪些斜面呢?【分析】(出事两个不同的螺丝钉)大家看,螺丝钉那个地方应用到了斜面?这两个螺丝钉有什么不同,猜一猜,哪一个使用起来更省力?说说你的理由。(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小结:螺纹越密,斜面越长,坡度越小,使用起来更加省力。课下同学们可以用不同的螺丝钉,亲自体验一下。结语:这节课,我们通过搭建模型,研究了斜面。生活中,我们还经常会应用到这样的一些机械,他们又是利用了什么机械原理呢?在后面的学习中,我们将继续研究。下课!
【运用】学生列举生活中的斜面。在幻灯片中找出斜面。【思考】针对课前的活动,对螺丝钉的螺纹重点观察,观察螺纹展开后的样子,【思维延伸】将这节课思考问题的方法带到课后对机械的关注与研究中。
联系生活,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来源于生活,也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服务我们的生活。教师通过形象的教具帮助学生认识隐性斜面,这一环节也是对本节课的强化。启发性、开放性的结语将本课延伸。
板书设计:
18.斜面
建立模型
坡度
猜测
验证
省力
同一高度,斜面长,省力大;
斜面短,省力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