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我像谁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能用各种感官感知自然事物,并用语言或其他方式描述所观察到的事物的形态特征;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获取有关遗传和变异的信息资料。
2、通过研究遗传和变异现象,知道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引导学生全面细致地观察人体特征,进一步提高比较分析和推理能力。
3、知道生物的很多特征是可以遗传的;了解遗传和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
2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知识的获取、方法的掌握、技能的形成上正逐渐的进入到科学探究之中,本节课就是学生初步了解了青少年生长发育主要特点及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的基础上,对生命的遗传和变异内容的进一步探究活动。学生通过研究自身的特征与家人有哪些相似或差异,并对部分动植物进行观察研究,知道生物的很多特征是可以遗传的,认识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从而使小学生的课堂学习不仅重视知识的获取,更重视知识的来源渠道,让学生把问题带到生活实际中去,结合生活经验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 求知欲。
3重点难点:了解什么是人体的遗传和变异现象,并知道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通存在的生命现象,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难点:学会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我像谁
一、激趣导入。(1’-8’)
从图片中找出子女与父母的相似的地方,激发学生兴趣。
电视台王宁一家及张国立父子。发现子女与父母的相似地方。连线找一找亲人(从眼睛、嘴、鼻子、脸型等方面找)。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利用电子白板的拖拉、普通笔连线及板擦功能,让学生到屏幕上连线,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
二、合作探究(8’-34’)
(一)活动一:人类的遗传现象
1、拿出自己的全家福照片或父母的照片,找出自己和父母的相似处。
2、提供典型特征方便学生比较。
3、父母和子女在生理特性方面的相似之处。
加强小组合作意识,在小组合作交流中感受自己和父母的相似处。
进一步认识自己和父母在形态特征相似方面的观察角度。
子女和父母除了外在形态特征相似之外,在内在生理特性方面也有区别。
利用多媒体一体机的数影机功能及电子白板的探照灯、魔术笔功能,这样能突出照片中的重点部分,其他学生也会将注意力集中到重点部分。突出了新技术的及时、快速的优势。
用电子白板的拖拉、遮挡功能。学生觉得新奇有趣。
此时板书设计直接利用电子白板书写,方便使用,白板提供大量的书写字体,特别是手写识别功能,对写字不是很好看的我来说,正好用上。
(二)活动二:动植物的遗传现象
1、认识动物狮虎兽,它既像狮子,又像老虎,遗传了狮子和老虎的特征。
2、结合动物的遗传现象质疑:植物有遗传现象吗?
3、猫妈妈领着猫孩子,根据小猫的颜色和花纹,推测小猫爸爸的样子。
及时分享小组活动成果,可以让全班同学快速知道其他组员活动的成果。
生举例,教师在屏幕上出示。
利用电子白板的刮奖刷功能,给学生猜想的机会,然后让学生上台亲自给全班同学揭示答案。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利用白板的屏幕幕布功能,先出现遗传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再拉开幕布,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思考,并且此张图片在后面学变异又出现,形成前后呼应,这就是电子白板的优势,
(三)活动三:遗传的概念。
先由学生自己描述概念,然后老师揭示概念。
学生读的同时,教师同时用电子笔在白板上划出重点。
(四)活动四:变异现象
生物和后代并不是一模一样,而是有差异的,通过子女和父母的差异及子女之间的差异引出变异的概念。
动植物的变异现象
各种动植物变异现象的实例
在屏幕上打出变异的概念,用不同颜色的笔显示重点。既立体地展示了学生的学习成果,又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
电子白板的拖拉、遮挡功能。
三:小结延伸,激发兴趣继续探究。(34’-40’)
(一)遗传和变异对我们人类的影响。
1、学生分小组讨论,
遗传和变异对我们有哪些影响,是有利还是有害。
2、教师展示遗传和变异对人类有利和有弊的图片。
通过小组的讨论活动,加深学生对遗传和变异进一步的感知。
增加学生知识面,引起学生兴奋点。
电子白板遮挡技术,认识科学家袁隆平,同时使用了一体机的图片搜索功能和图片编辑功能。
(二)小结本节课学习内容。拓展延伸,激发学生课外学习遗传和变异的兴趣。
学生交流:关于遗传和变异更多的知识。
巩固课堂探究成果,加深学生对遗传和变异现象的认识,培养学生观察与比较、表达与交流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