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实验中学2016学年下学期高二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可能用到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Cl—35.5
P-31
I-127
选择题:(本大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说法中有明显错误的是(
)
A.对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增大压强体系体积减小,可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因而反应速率增大
B.升高温度,一般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因而反应速率增大
C.活化分子之间发生的碰撞一定为有效碰撞
D.加入适宜的催化剂,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大大增加,从而成千上万倍地增大化学反应的速率
2、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1<P2,可逆反应2X(g)
2Y(g)
+
Z(g)中,生成物Z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ψ)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有以下图示,正确的是(
)
3、已知热化学方程式:2SO2(g)+O2(g)
2SO3(g)△H=-QkJ·mol—1(Q>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相同条件下,2molSO2和1molO2所具有的能量小于2molSO3所具有的能量
B.将2molSO2和1molO2置于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放出热量为QkJ
C.增大压强或升高温度,该平衡都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如将一定量SO2和O2置于某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放热QkJ,则此过程中有2molSO2被氧化
4、不管化学过程是一步完成或分为数步完成,这个过程的热效应是相同的。已知:H2O(g)=H2O(l);△H1=Q1
kJ/mol
C2H5OH(g)=C2H5OH(l);△H2=Q2
kJ/mol
C2H5OH(g)+3O2(g)=2CO2(g)+3H2O(g);△H3=Q3
kJ/mol。液体酒精的燃烧热△H为
(
)kJ/mol
A.2(Q1+Q2+Q3)
B.(Q1+Q2+Q3
)
C.(Q1-Q2+Q3
)
D.(3Q1-Q2+Q3
)
5、下列叙述中,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
A.红棕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B.高压比常压有利于合成SO3的反应
C.由H2、I2(g)、HI(g)气体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
D.黄绿色的氯水光照后颜色变浅
6、已知在等温等压条件下,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为:△H-T△S<0 反应能正向自发进行;△H-T△S=0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H-T△S>0 反应不能自发进行。设反应A(s)
C(g)
+D(g) △H-T△S="(-4500+11T)"
J/mol,要防止反应发生,温度必须(
)
A.高于409K
B.低于136
K
C.高于136K而低于409K
D.低于409K
7、已知CH4(g)+2O2(g)===CO2(g)+2H2O(g) ΔH=-Q1①
2H2(g)+O2(g)===2H2O(g) ΔH=-Q2②
H2O(g)===H2O(l) ΔH=-Q3③
常温下,取体积比为4∶1的甲烷和H2的混合气体112
L(标准状况下),经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常温,则放出的热量为( )
A.4Q1+0.5Q2
B.4Q1+Q2+10Q3
C.4Q1+2Q2
D.4Q1+0.5Q2+9Q3
8、在2A+B
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v(A)=0.5
mol·L-1·s-1
B.v(B)=0.3
mol·L-1·s-1
C.v(C)=0.8
mol·L-1·s-1
D.v(D)=1.6
mol·L-1·min-1
9、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CH4(g)+2O2(g)=CO2(g)+2H2O(g)
△H=
-890.3kJ·mol-1
B.500℃、30MPa下,将0.5mol
N2和1.5mol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N2(g)+3H2(g)
2NH3(g)
△H=
-38.6kJ·mol-1
C.氯化镁溶液与氨水反应:
Mg2++2OH-=Mg(OH)2↓
D.氧化铝溶于NaOH溶液:Al2O3+2OH-=2AlO2-+H2O
10.右图是373K时N2与H2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N2+3H22NH3
△H=-92kJ·mol-1
B.a曲线是加入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曲线
C.加入催化剂,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不变
D.在温度体积一定的条件下,通入1mol
N2和3
mol
H2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Q1kJ,若通入
2
mol
N2和6mol
H2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Q2kJ则184>Q2=2Q1
11、有X、Y、Z三种气体,取X和Y按1:1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反应:X
+
2Y
=
2Z
,达到平衡时,测得混合气体中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的总物质的量之比为5:4,则Y的转化率最接近于
(
)
A.
70%
B.
40%
C.
50%
D.
80%
12、根据下图中的两个图象,选出符合题意的反应方程式
A、X+2Y
Z
>0
B、X+2Y
Z
<0
C、5X+3Y
4Z
<0
D、X+2Y
3Z
<0
13、已知某温度下:
N2(g)+3H2(g)2NH3(g);ΔH=-92.4
kJ·mol-1,恒温、恒容且容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A、B,A中通入1
mol
N2、3
mol
H2,B中通入0.5
mol
N2、1.5
mol
H2,反应一段时间后,A、B中均达到平衡状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A中放热92.4
kJ
B.B中放热46.2
kJ
C.A中热量变化值大于B中的2倍
D.A中热量变化值等于B中的2倍
14、对可逆反应4NH3(g)
+
5O2(g)
4NO(g)
+
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υ正(NH3)
=
3υ正(H2O)
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3
,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少,逆反应速率增大
D.达到化学平衡时,4υ正(O2)
=
5υ逆(NO)
15、已知H2(g)+I2(g)===2HI(g),△H<0,有相同容积的定容密封容器甲和乙,甲中加入和各0.1mol
,乙中加入HI
0.2mol,相同温度下分别达到平衡。欲使甲中HI的平衡浓度大于乙中HI的平衡浓度,应采取的措施是(
)
A.甲、乙提高相同温度
B.
甲中加入0.1mol
He,乙不改变
C.甲降低温度,乙不变
D.
甲增加0.1mol
,乙增加0.1mol
16、可逆反应A(g)+BC(g)+D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增大A的浓度,平衡体系颜色加深,D不一定是具有颜色的气体
B.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说明B、D必是气体
C.升高温度,C的百分含量减小,说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D.若B是气体,增大A的浓度会使B的转化率增大
第二卷
非选择题
二
填空题(44分)
17、(8分)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在25℃,101Kpa时)。
(1)78g苯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出3267.5kJ热量
(2)1摩尔C(石墨)与适量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吸收131.3
kJ热量
(3)标准状况下将纯净的C2H41L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气和液态水,放出62.99kJ热量,则CH4燃烧热的热化方程式为:__
。
(4)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1摩尔水蒸气放热241.8
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18、(12分)2SO2(g)+O2(g)
=2SO3(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1mol
SO2(g)氧化为1mol
SO3的ΔH=-99kJ·mol-1.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H=
KJ·mol-1;
(2)该反应通常用V2O5作催化剂,加V2O5会使图中B点升高还是降低?
,理由是
;
(3)V2O5的催化循环机理可能为:V2O5氧化SO2时,自身被还原为四价钒化合物;四价钒化合物再被氧气氧化。写出该催化循环机理的化学方程式
、
(4)已知单质硫的燃烧热为296
KJ·mol-1,计算由S(s)生成3
molSO3(g)的△H=
kJ·mol-1.
19、(8分)在一定温度下,向一个容积不变的容器中,通入2
mol
N2和8
mol
H2及固体催化剂,使之反应。已知:N2(g)+3H2(g)2NH3(g)ΔH=-92.2
kJ·mol-1。平衡时容器内气体压强为起始时的80%
。
(1)平衡时容器内NH3的体积分数为
。
(2)加入2
mol
N2和8
mol
H2,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为
(填序号)。A.大于92.2
kJ
B.等于92.2
kJ
C.小于92.2
kJ
D.以上三者皆有可能
(3)在相同容器中,降低温度,通入2
mol
NH3和1
mol
H2及固体催化剂,反应达到平衡时NH3的体积分数是否为1/4,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填序号)。
A.等于1/4
B.大于1/4 C.小于1/4
D.可能大于或小于或等于1/4
理由是:
20、(10分)有如下化学反应:2A(g)+B(g)2C(g),△H<0。
(1)若将4
mol
A和2
mol
B在2
L的容器中混合,经2
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用物质A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2s时物质B的浓度为__________;
(2)若将4
mol
A和2
mol
B加入体积不变的容器中,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状态,测得气体总物质的量为4.2
mol。此时,混合气体中C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若再通入少量B气体,体系中A的物质的量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若要使A的物质的量再达到与原平衡状态相同,可采取的措施有_
。(填一种措施即可)
21、(6分)进行中和热的测定的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
。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
(3)利用该装置测得的中和热数值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4)某研究小组将装置完善后,把V1
mL
1.0
mol/L
HCl溶液和V2
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
mL)。回答下列问题:
①研究小组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
(填“高于”、“低于”或“等于”)22
℃。
②由题干及图形可知,V1/V2=
时,酸碱恰好完全中和,此反应所用NaOH溶液的浓度应为
mol/L。
三
计算题(8分)
22、(8分)在一定温度下,将0.2mol的碘化氢充入1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c(H2)=0.08mol/L.(1)求该反应的平衡常数。(2)在上述温度下,该容器中若充入碘化氢0.4mol,求达到平衡时碘化氢的转化率和氢气的物质的量浓度。2HI(g)
H2(g)
+
I2(g)
高二化学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C
B
D
D
C
A
D
B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C
A
B
C
D
C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