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取生辰纲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智取生辰纲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1-23 13:20:25

文档简介

课件37张PPT。智取生辰纲 施耐庵
选自《水浒》第十六回
《水浒传》也称《水浒》《忠义水浒传》。《水浒传》是明代长篇小说,它的作者,明人说法不一,有说施耐庵和他的学生罗贯中合作,现在大都认为是施耐庵所作。《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施耐庵 苏州城外有一户施姓人家,是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施之常的后裔,这一支传到施耐庵的父亲已是14世。1296年,施家添了一个男丁。一位老秀才给婴儿起名彦端,意思是这孩子长大后,定是位行为端正的才子。他就是施耐庵。
施耐庵7岁时,家里贫穷,无法上学。但他聪明好学,经常借书看,请邻居教,有时还到学府去旁听。就这样,他读了《大学》《论语》《诗》《礼》等许多书。13岁时,已能在大庭广众之中,对答如流,下笔琳琅。十 六 回朗读课文指出句中画线词语古今意义有什么不同?容易出麻烦 (神态)不自然赶 拿; 得到却 必须,须要忍 受得住在意 用心嘴里吹气 夸张地宣扬应该 闭事情 见不得人的事[贬义]道理 力气反正 表方向; 支配、操纵计策 计算比较; 争论小说三要素1、人物
2、环境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3、故事情节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基本故事情节 杨志慎押生辰纲(1-4)。
七雄贩枣蒙杨志(5-6)。
白胜卖酒诱官军(7-9)。
杨志痛失生辰纲(10-11)。
吴用智取生辰纲(12)。
智取生辰纲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1、生辰纲是什么东西?
为太师蔡京祝寿而进献的大批财物,都是搜刮百姓血汗钱的不义之财。
2、生辰纲是谁取的?又是用怎样的方式从谁的手中取走的?
晁盖、吴用等八条好汉;智取;杨志 。 3、本文的线索? ——杨志押送生辰纲;
4、请同学们跳读课文,筛选信息,以人物的主要行动为归纳点,简要分析出两拨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交接在一起呢?六月初四正午;黄泥冈松树林。“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杨志押送
生辰纲
好汉智取
生辰纲六月初四正午黄泥岗松树林
杨志智取生辰纲 晁盖
吴用智取衬托送 1 、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用 “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人物分析(1)六月初四正午,在黄泥冈松树林中,押纲的杨志与劫纲的晁盖等人碰上了,他们的碰见是不是偶然的呢? 不是。吴用精心安排,设下圈套,等杨志来钻。
? ①时间:六月初四正午,有什么天气特征?
十分炎热,热不可当。为在松林休息和白胜卖酒作好准备。从中可以看出,这个时间是吴用精心挑选的,可说是智用天时。(2)为什么吴用要安排这样的
时间和地点来劫取生辰纲呢? ???②地点:黄泥冈的松树林。 山冈可用来掩护,要松林既可以诱敌休息,又可以模糊敌人的视线,使他们看不清松林内的真实情况。为下文吴用取药、下药作准备。
从中可以看出,这
个地点也是精心挑选的,
可说是智用地利。 (3)在“天时”“地利”起作用后,晁盖等又是如何发挥“人和”优势,通力合作,使用计谋来智取生辰纲的呢?①晁盖他们是以什么身份出现在杨志面前的?这样又有何用意?
扮客商,稳住对方,初步消除杨志的疑心。 ②杨志是老江湖了,为什么他连酒中下蒙汗药这种勾当也防不住,而中了招呢? 晁盖等戏演得好。打扮卖酒,假装争酒,引诱对方,半瓢酒消尽了杨志的疑心。
③这蒙汗药是如何神不知鬼不觉地下到酒里去的?
?先抢一瓢酒喝,后来在争半瓢酒中巧下药,麻倒对方,半瓢酒放倒青面兽。?一稳——扮客商,稳住对方
(初消疑心)
二诱——佯争酒,引诱对方
(消尽疑心)
三麻——巧下药,麻翻对方
(全部放倒) 智 用 计 谋吴 用等人的智取 之 智 1.智借天时
2.智借地利
3.智借人和
4.智用计策乔装——稳住对手
诱饵——佯争酒、
佯不卖
下药——巧下药,
麻翻对手刘唐偷酒
吴用下药
林中休息
伪装客商
不肯卖酒
送与枣子瞒天过海
以逸待劳
笑里藏刀
声东击西
混水摸鱼
欲擒故纵吴用施用的计谋,采用了三十六计中的哪些计?(用直线将它们连接起来) 杨志最终失陷生辰纲从而贻误终身,是否在他身上确实无智可言呢?分析杨志 杨志为了押运成功,也是殚精竭虑、绞尽脑汁,文中许多地方可看出他的智谋: 他为什么不多带兵?
(为了掩人耳目,这叫“智藏行踪”)
离京五七日后杨志对时间作了怎样的调整?为什么要调整?
(五更→日中,辰牌→申时,这说明他小心谨慎,这叫“智变行辰”。怕在晨光中或暮色中遭偷袭,而正午炎热,恐怕连强盗也不愿出来活动。)
????杨志一行人为什么放着宽平的官道不走,净找些偏僻崎岖的小径自讨苦吃?
(这叫“智选路径”。这样难走的路径,恐怕连歹人也不愿走。)
从智藏行踪,智变行辰,智选路径,可以看出杨志是用心良苦的,为保生辰纲的安全是煞费苦心的。为了确保生辰纲的安全,杨志还有哪些举措?
?①逼赶:怕路长梦多,不惜打骂军士、斥责虞侯,得罪老都管;
②减少中途休息:担心军士懈怠;
③审察枣贩:谨慎、多疑;
④对卖酒汉子高度警惕;
⑤喝酒时慎之又慎,小心翼翼。
从中可以看出杨志是个精明、谨慎、多智之人。为什么用如此一个精明,谨慎多智的杨志来押送生辰纲,仍逃不了失败的命运?请同学们替他总结一下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杨 志 之 不 智 1.刚愎自用
2.对部下凶横
3.不体谅
4.缺乏沟通
5.深陷矛盾冲突中军健— 骂、打
(怨怅)
虞侯—嗔
(怨怅)
?老都管—烦
(恼他)
矛 盾 冲 突次 要 矛 盾
[杨志与军健、虞侯、老都管的矛盾]主 要 矛 盾
[杨志与晁盖等好汉的矛盾]押送生辰纲智取生辰纲快与慢走与停不许喝酒与要喝酒明防[杨志]喝来人不许买放心喝暗夺[晁盖等人]扮客商挑酒卖送枣子
杨志人物形象精明能干急功近利粗暴蛮横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杨志的典型意义 用来衬托吴用等人超人的智慧,揭示主题。杨志如此忠于职守,全力效命官府,居然也被逼上梁山,意义非同一般。因为他“押送”的是不义之财,怎能不失呢?社会的黑暗、政治的腐败,8位英雄夺取不义之财,也是理所当然的。这些,都为全书的主题面张目。晁盖为首的好汉们的形象众 好 汉 精诚团结??
足智多谋 本回小说环境描写重在突出哪个字?起何作用?热分析环境描写 1.烘托气氛
2.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
3.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即天气炎热成为矛盾冲突发生、发展、激化以至解决的重要客观原因之一)伏笔在小说情节的发展中,起了非常大的作用,请你找出文中的两处伏笔。 一处是文中的天气描写。强调“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大热”,为下文众军士在黄泥冈乘凉休息埋下伏笔。
一处是杨志和众军士的关系的描写。把这种紧张的关系表现出来,为下文众军士为了买酒消暑与杨志发生争执、杨志不得不让步埋下伏笔。伏笔的好处:交待含蓄,使文章结构严密、紧凑,读者读到下文内容时,不至于产生突兀怀疑之感。中心思想课文通过对杨志押运生辰纲失败经过的描写,刻画了杨志精明能干、急功近利、粗暴蛮横等性格特征,反映了封建统治下复杂的阶级矛盾,表现了起义英雄在反抗斗争中的智慧和力量。总结全文 小说的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杨志虽武艺高强、精明能干,又尽心竭力的押送生辰纲,但最终还难逃失败的命运。众好汉布下巧计,引杨志进入圈套,智取生辰纲,表现了他们非凡的智慧。双方斗智斗勇,众好汉更胜一筹。小说赞扬了他们劫取不义之财的壮举,充分表现了他们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