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命题人:
分值: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5分)
1.名句默写。(10分)。
(1)愿将腰下剑,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2)蒹葭采采,
。(《蒹葭》)
(3)
,恒兀兀以穷年。(韩愈《进学解》)
(4)法不阿贵,
。(韩非子《有度》)
(5)晏殊的《浣溪沙》中能表现一切必然消失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必然消逝,但是仍然有美好事物出现的语句是,
,
。
(6)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操千曲而后知音,观千剑而后识器”。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中蕴含的哲理与此相一致的诗句是:____
_,
__
___。
(7)一位同学到盐城某郊外游玩,看见此处遍地野花,绿树成荫,景色优美。他引用《醉翁亭记》中的“
,
。”赞美这一景象。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题目。(6分)
忙忙人海中,每个人都渴望拥有一份真挚的友谊。但是,友谊不是唾手可得的,需要彼此热忱(
)、真城和坦诚,还需要放下自私之心,bá(
)掉误会之刺,bō(
)动信任之弦(
)。友谊不易得,且行且珍惜!
(1)给加点字注音。
热忱(
)
信任之弦(
)
(2)根据汉语拼音写汉字。bá(
)掉
bō(
)动
(3)上文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来并加以改正。____改为_____
___改为__
___
3、下列句子中划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制止滥砍滥伐。
B、事情一件件、一桩桩地紧跟而至,人手反而减少了,让留守的人目不暇接。
C、世界游泳名将孙杨这次在巴西奥运会初出茅庐就得了三块金牌。
D、谁知细雨蒙蒙,连绵不断,刮来秋风瑟瑟,遍体生凉。
4.下面句子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2分)
A.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实现了中国作家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
B.本着“服务G20,奉献G20”作为目的,杭州市政府发出志愿者征集令,希望广大市民以主人翁姿态踊跃报名。
C.很多人喜欢运动,但专家提醒,适量运动才能增加人体的免疫力,运动要讲究科学性。
D.在校园足球联赛中新华学校以0:3负于明仁学校,令球迷非常深感意外。
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在深思和遐想中,我们会有所感悟。
②这时的景与物都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景与物了,它昭示着一种道理,喻示着一种理念。
③看到黎明时,我们感悟到它冲破黑暗的力量;看到朝阳时,我们同样感悟到它孕有希望的艰难。
④有时,景与物也昭示着一中自然哲理。
⑤俗话说:“万物皆有理。”
⑥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雄奇的山峰,广阔的原野,欢快的溪流,深沉的海洋,都会引起我们的深思。
⑦朝晖夕阴,寒来暑往,花开叶落,鸟语虫鸣,都会引起我们的遐想。
A、④①⑦⑥⑤③②
B、⑤⑥⑦①④③②
C、④⑥⑦①③②⑤
D、⑤⑦⑥①②③④
6.
名著阅读。(6分)
(1)下面对文学名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孤独勇士绝望岛遇‘星期五’”的情节出自英国作家斯威夫特的小说《格列佛游记》。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在孩提时代被迫退学后,到餐馆当童工,经常被厨子头毒打,从此历经了生活的种种磨难。
C.《格列佛游记》小人国以鞋跟高低划分阵营,“高跟党”和“低跟党”为权利争斗不断,影射当时英法两国之间的连年征战。
D.《骆驼祥子》中的主人公祥子在经历买车的三起三落之后,从原先的麻木潦倒、好占便宜、自暴自弃变得老实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
(2)《格列佛游记》中多次出现中国的相关情况,请简述小人国的书写方式和古代的中国人有什么不同?(3分)
7、语文实践活动。(7分)
2015年10月5日,屠哟哟成为继作家莫言之后,又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亦是第12位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女科学家。这一事件令无数中国人格外激动,诺贝尔奖再一次将国人的眼球吸引了过来。为此,初三年级某班决定开展“走近屠哟哟”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下面的题目。
【活动一】激情开场。(3分)
假如你是此次活动的主持人,请围绕活动主题写一段开场白。
【活动二】妙语应答。(2分)
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医学奖,杨澜抢在CCTV前邀请这位鬓发斑白的中国“三无”科学家、85岁高龄的诺奖得主做了访谈。下面是她们的对话,请你结合语境在横线上补全对话内容。
杨澜:“人们称您为三无科学家,请问您为什么没有当选院士?”
屠呦呦:“我如果当了院士,怎么还会搞科研获诺奖?”现场爆发岀会心的笑声。
杨澜:“您的科研成果70年代就完成了,为什么40多年后才得奖?”
屠呦呦:“
。” 现场为老人家的机智幽默报以热烈的掌声。
【活动三】各抒己见。(2分)
最近很多人在转发一篇题为《黄晓明PK屠呦呦:一生努力不敌一场作秀!》
的文章,认为“黄晓明一场婚礼花费了2亿元人民币,而屠呦呦的奖金却不够北京买个客厅”,从而引发人生价值观的讨论:做科研的不如演戏的。你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请说明自己的理由。
二、综合阅读(55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8~9题。(6分)
宿渔家
唐
郭震
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8.“从文中可以看出渔家的生活状况怎样?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3分)
9.第三句中“笑说”反映了渔民怎样的性格?(3分)
(二)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短文,完成10-13题。(15分)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上①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②廉肚耳,肤当去奢省费,轻徭③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④,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注①〔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②〔不暇〕顾不上。③〔徭〕古时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④〔升平〕太平。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①古仁人之心(
)
②吾谁与归(
)
③或请重法以禁之(
)
④自是数年之后(
)
11、下列句子与成语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不求甚解
B.然则何时而乐耶
怏怏不乐
C.或请重法以禁之
鸿鹄之志
D.故不暇廉耻耳
温故知新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句:
(2)安用重法邪?
译句:
13、用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各题。(5分)
(1)甲文表达了作者“
”的忧乐观。(1分)
(2)乙文中唐太宗认为防止盗窃的三种办法是“
,
,
”
。(3分)
(3)从乙文中可以看出,作为国君,唐太宗做到了“
”。(用甲文中的语句回答)(1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7题。(14分)
读书使人优美
毕淑敏
①优美在字典上的意思是:美好。
②做一个美好的人,我相信是绝大多数人的心愿。谁不愿意美好啊!除了心灵的美好,外表也需美好。为了这份美好,人们使出了万千手段。比如刀兵相见的整容,比如涂脂抹粉的化妆。为了抚平脸上的皱纹,竟然发明了用肉毒杆茵的毒素在眉眼间注射,让面部微小神经麻痹,换来皮肤的暂时平滑……让我这个曾经当过医生的人,胆战心惊。
③其实,有一个最简单的美容之法,却被人们忽视,那就是读书啊!
④读书的时候,人是专注的。因为你在聆听一些高贵的灵魂自言自语,不由自主地谦逊和聚精会神。即使是读闲书,看到妙处,也会忍不住拍案叫绝……长久的读书可以使人养成恭敬的习惯,知道这个世界上可以为师的人太多了,在生活中也会沿袭洗耳倾听的姿态。而倾听,是让人神采倍添的绝好方式。所有的人都渴望被重视,而每一个生命也都不应被忽视。你重视了他人,魅力就降临在你双眸。
⑤读书的时候,常常会会心一笑。那些智慧和精彩,那些英明与穿透,让我们在惊叹的同时拈页展颜。微笑是最好的敷粉和装点,微笑可以传达比所有语言更丰富的善意与温暖
。有人觉得微笑很困难,以为是一个如何掌控面容的技术性问题,其实不然。不会笑的人,我总疑心是因为读书的不够广博和投入。书是一座快乐的富矿,储存了大量浓缩的欢愉因子,当你静夜抚卷的时候,那些因子如同香氛蒸腾,迷住了你的双眼,你眉飞色舞,中了蛊似的笑起来,独享其乐。也许有人说,我读书的时候,还时有哭泣呢!哭,其实也是一种广义的微笑,因为灵魂在这一个瞬间舒展,尽情宣泄。告诉你一个小秘密:我大半生所有的快乐累加一处,都抵不过我在书中得到的欢愉多。而这种欣悦,是多么的简便和利于储存啊,物美价廉重复使用,而且永不磨损。
⑥读书让我们知道了天地间很多奥秘,而且知道还有更多的奥秘,不曾被人揭露,我们就不敢用目空一切的眼神睥睨天下。读书其实很多时候是和死人打交道,图书馆堆积的基本上是哲人的木乃伊,书店里出售的大部分是亡灵的墓志铭。你在书籍里看到了无休无止的时间流淌,你就不敢奢侈,不敢口出狂言。自知是一切美好的基石。当你把他人的聪慧加上你自己的理解,恰如其分地轻轻说出的时候,你的红唇就比任何美丽色彩的涂抹,都更加光艳夺目。
⑦你想美好吗 你就读书吧。不需要花费很多的金钱,但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坚持下去,持之以恒,优美就像五月的花环,某一天飘然而至,簇拥你颈间。
14、文章第②段为什么要列举那些令作者“胆战心惊”的美容术 (4分)
15、第⑤段划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说说它
在文中的作用。(4分)
16、围绕中心,作者分别从哪几个方面展开论述,请你用简练的语言概括。(3分)
17、下面两则材料,如果让你选择作为证明论点的论据,你选哪一个,为什么 (3分)
材料一:《韩诗外传》有一段有趣的记载:春秋时期,鲁国的闵子骞拜孔子为师。刚开始时,闵脸色干枯,但过了一段时间竞变得红润起来,使孔子大为奇怪。据闵子骞说,他在没读书之前,一心想着要做迭官贵人,因此寝食不安,脸色为之枯槁。如今静心读为人处世之书,能辨是非、知美丑,因而心平气和临事不惊,脸色自然变好。
材料二:苏东坡曾说:“三日不读书,自觉语言无味,对镜亦面目可憎”,又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这道出了人的气质来自于多读书,它会由心到形,影响到你的容貌,使你的眼光更加有神,面庞更加光彩,举止更加高雅……这种美态比起外表的美貌,要耐看得多。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3题。(20分)
美好的约定
(张军霞)
①搬完家,没用的东西,整理出一大堆,全放在楼下的贮藏室里,碍手碍脚的,真烦。
②周末的早晨,还在梦中,听到有人在楼下喊:“收废品喽!”好不容易睡个懒觉,翻个身,又睡去。心想,反正收废品的还会来,再等等。
③不料,一连好几天,收废品的人,却再也没有来。每天进进出出,在一堆没用的报纸和箱子之间,挤来挤去,别扭透了。
④那天,上街买菜,回来的路上,遇到一个中年男子,正在路边的店铺收购旧纸箱,我赶快上前询问:“你上门收购吗 能不能跟我跑一趟 ”男子笑笑:“行呀!等我收拾好就跟你走!”忽然,他像想起了什么,又问:“你住哪个小区 ”
⑤我用手指指前方:“就在前面那个小区。”不料,男子立刻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我不去了!”“真奇怪,有钱不赚 ”我不解地问。男子只是微笑着摇头,不再说什么。更奇怪的是,接下来的几天,我又遇到两个收购废品的,只要提到小区的位置,他们同样摇头拒绝。在我再三地追问下,终于有一个人透露说:“那是疯婆子的地盘,我们可不能跟她抢生意!”
⑥疯婆子,何许人也 居然能吓退这么多同行 依稀记起来,周末那天,在楼下吆喝的,正是女高音。我的好奇心,越发强烈起来。终于又等到周末,上午8点左右,听到有人在楼下吆喝收废品,我飞速下楼,想要一睹“疯婆子”的真面目。
⑦让我大失所望的是,疯婆子半点也不凶,更没有想像中的彪悍,她年约50多岁,人很瘦弱,笑眯眯的表情,说话也和风细雨。就在我整理废品时,看到邻居们仿佛约好了一般,纷纷下楼,将没用的东西全拎出来。
⑧住在楼下的刘婶,给我的印象,是相当小气的那种人。有好几次,我曾看到她为了几毛钱和卖菜的小贩斤斤计较。奇怪的是,今天的她,在卖废品时,一反常态,不仅没有计较价格,有些东西简直是半卖半送。
⑨可能是看出了我的惊讶,刘婶悄声说:“你不认识疯婆子吧 她和我娘家是一个村子里的,命好苦!丈夫外出打工,出了事故,一直瘫痪在床上。一双儿女都要上学,家里全靠她一人支撑,每天起早贪黑种地,农闲时还要做点小生意。一次,丈夫生病,家里的房子漏雨。她急火攻心,昏厥过去,再醒来,居然开始胡言乱语,疯疯癫癫。
⑩村里人看她实在可怜,就凑钱买了辆旧三轮车,让她进城收废品,虽然累,总比死守着两亩薄田要好一些。她因为要照顾生病的丈夫,不敢离家太远,就在公园附近这几个小区转,最开始,还有同行抢生意,了解到她的故事之后,他们就有了一个悄悄的约定,谁也不许到疯婆子的地盘上去!
还有,咱们小区里的人,只要家里有了废品,都会给疯婆子留着,就算她一周只来一次,也要等着。日子好过一些了,她犯病的次数,越来越少,竟再也不疯了呢!”
刘婶笑着上楼去了。我转身,又搜集了一摞旧书报,趁疯婆子忙着称邻居家的东西,悄悄放到了她的三轮车上。
从此,我家所有的废品,都分类整理好,整整齐齐堆放着,每天进进出出时,却不再感到碍事,心情却多了几分愉悦。因为,我和邻居们一样,开始悄悄遵守一份美好的约定。
18、小说的题目是“美好的约定”,从全文看,文中具体有哪些“约定” (4分)
19、选文第⑨⑩段用了哪种记叙顺序 主要作用是什么 (3分)
20、分析第 段画线句中加点词语“悄悄”的表达效果。(3分)
21、文章采用了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3分)
22、请分析文章采用第一人称“我”进行叙述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分)
23、仔细揣摩文章主题,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阅读感悟。(4分)
三、写作(60分)
请以“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初三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命题人:李功华
分值: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5分)
1.名句默写。(10分)。
(1)愿将腰下剑,
直为斩楼兰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2)蒹葭采采,
白露未已
。(《蒹葭》)
(3)
焚膏油以继晷
,恒兀兀以穷年。(韩愈《进学解》)
(4)法不阿贵,
绳不挠曲
。(韩非子《有度》)
(5)晏殊的《浣溪沙》中能表现一切必然消失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必然消逝,但是仍然有美好事物出现的语句是,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
(6)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操千曲而后知音,观千剑而后识器”。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中蕴含的哲理与此相一致的诗句是:__________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7)一位同学到盐城郊外游玩,看见此处遍地野花,绿树成荫,景色优美。他引用《醉翁亭记》中的“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赞美这一景象。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题目。(6分)
忙忙人海中,每个人都渴望拥有一份真挚的友谊。但是,友谊不是唾手可得的,需要彼此热忱(
)、真城和坦诚,还需要放下自私之心,bá(
)掉误会之刺,bō(
)动信任之弦(
)。友谊不易得,且行且珍惜!
(1)给加点字注音。
热忱(chén)
信任之弦(
xián
)
(2)根据汉语拼音写汉字。bá(
拔
)掉
bō(
拨
)动
(3)上文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来并加以改正。忙____改为_茫____城___改为__诚
3、下列句子中划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
A、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制止滥砍滥伐。
B、事情一件件、一桩桩地紧跟而至,人手反而减少了,让留守的人目不暇接。
C、世界游泳名将孙杨这次在巴西奥运会初出茅庐就得了三块金牌。
D、谁知细雨蒙蒙,连绵不断,刮来秋风瑟瑟,遍体生凉。
4.下面句子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A
)(2分)
A.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实现了中国作家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
B.本着“服务G20,奉献G20”作为目的,杭州市政府发出志愿者征集令,希望广大市民以主人翁姿态踊跃报名。
C.很多人喜欢运动,但专家提醒,适量运动才能增加人体的免疫力,运动要讲究科学性。
D.在校园足球联赛中新华学校以0:3负于明仁学校,令球迷非常深感意外。
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B )(2分)
①在深思和遐想中,我们会有所感悟。
②这时的景与物都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景与物了,它昭示着一种道理,喻示着一种理念。
③看到黎明时,我们感悟到它冲破黑暗的力量;看到朝阳时,我们同样感悟到它孕有希望的艰难。
④有时,景与物也昭示着一中自然哲理。
⑤俗话说:“万物皆有理。”
⑥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雄奇的山峰,广阔的原野,欢快的溪流,深沉的海洋,都会引起我们的深思。
⑦朝晖夕阴,寒来暑往,花开叶落,鸟语虫鸣,都会引起我们的遐想。
A.④①⑦⑥⑤③②
B.
⑤⑥⑦①④③②
C.
④⑥⑦①③②⑤
D.
⑤⑦⑥①②③④
6.
名著阅读。(6分)
(1)下面对文学名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孤独勇士绝望岛遇‘星期五’”的情节出自英国作家斯威夫特的小说《格列佛游记》。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在孩提时代被迫退学后,到餐馆当童工,经常被厨子头毒打,从此历经了生活的种种磨难。
C.《格列佛游记》小人国以鞋跟高低划分阵营,“高跟党”和“低跟党”为权利争斗不断,影射当时英法两国之间的连年征战。
D.《骆驼祥子》中的主人公祥子在经历买车的三起三落之后,从原先的麻木潦倒、好占便宜、自暴自弃变得老实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
(2)《格列佛游记》中多次出现中国的相关情况,请简述小人国的书写方式和古代的中国人有什么不同?(3分)
小人国的书写方式很特别,不像中国人那样自上而下,都是从纸的一角斜着写到另一角,和英国的太太小姐们一个样子。
7、语文实践活动。(7分)
2015年10月5日,屠哟哟成为继作家莫言之后,又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亦是第12位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女科学家。这一事件令无数中国人格外激动,诺贝尔奖再一次将国人的眼球吸引了过来。为此,初三年级某班决定开展“走近屠哟哟”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下面的题目。
【活动一】激情开场。(3分)
假如你是此次活动的主持人,请围绕活动主题写一段开场白。
示例:各位同学,屠哟哟是第一个证实青霉素可以在动物体和人体内有效抵抗疟疾的科学家。她的研发为人类的生命健康打开了一扇崭新的大门。屠哟哟不仅是中国的骄傲,更是世界的骄傲。今天在这里,我们不仅要了解屠哟哟的事迹更要学习她孜孜不倦、执著追求的精神。下面就让我们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活动中来吧!(计3分)
【活动二】妙语应答。(2分)
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医学奖,杨澜抢在CCTV前邀请这位鬓发斑白的中国“三无”科学家、85岁高龄的诺奖得主做了访谈。下面是她们的对话,请你结合语境在横线上补全对话内容。
杨澜:“人们称您为三无科学家,请问您为什么没有当选院士?”
屠呦呦:“我如果当了院士,怎么还会搞科研获诺奖?”现场爆发岀会心的笑声。
杨澜:“您的科研成果70年代就完成了,为什么40多年后才得奖?”
屠呦呦:“因为诺贝尔奖一直在等着我
。” 现场为老人家的机智幽默报以热烈的掌声。
【活动三】各抒己见。(2分)
最近很多人在转发一篇题为《黄晓明PK屠呦呦:一生努力不敌一场作秀!》
的文章,认为“黄晓明一场婚礼花费了2亿元人民币,而屠呦呦的奖金却不够北京买个客厅”,从而引发人生价值观的讨论:做科研的不如演戏的。你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请说明自己的理由。
二者没有高下之分,艺术能够从心灵上治病救人,娱乐社会,让多难的人生变得更加丰富有趣;青霉素能从身体上治病救人,让悲催的生命有物质支撑。黄晓明结婚追求的是曝光率,而科研工作者往往为了工作而放弃曝光,因此两件事不存在可比性。
(言之有理即可)
二、综合阅读(55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8~9题。(6分)
宿渔家
唐
郭震
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8.“从文中可以看出渔家的生活状况怎样?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3分)
渔家的生活辛苦、朴素、清贫。渔家人几代都生活在海边,风吹雨淋,从下文还可以看出捕鱼回家很晚。而他们的屋子仅有“两三间”,屋顶还是简陋的“芦花”。
9.第三句中“笑说”反映了渔民怎样的性格?(3分)
“笑说”描写了渔民待客的热情,主客之间无拘无束、愉快交谈的情景,反映了渔民热爱劳动、豪爽乐观的性格。
(二)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短文,完成10-13题。(15分)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上①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②顾廉耻耳,肤当去奢省费,轻徭③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④,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注①〔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②〔不暇〕顾不上。③〔徭〕古时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④〔升平〕太平。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①古仁人之心(
思想感情
)
②吾谁与归(
归依
)
③或请重法以禁之(
有人
)
④自是数年之后(
这
)
11、下列句子与成语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B
)(2分)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不求甚解
B.然则何时而乐耶
怏怏不乐
C.或请重法以禁之
鸿鹄之志
D.故不暇廉耻耳
温故知新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句:
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2)安用重法邪?
译句:
何必要用严厉的刑罚呢?
13、用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各题。(5分)
(1)甲文表达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乐观。(1分)
(2)乙文中唐太宗认为防止盗窃的三种办法是“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
。(3分)
(3)从乙文中可以看出,作为国君,唐太宗做到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用甲文中的语句回答)(1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7题。(14分)
读书使人优美
毕淑敏
①优美在字典上的意思是:美好。
②做一个美好的人,我相信是绝大多数人的心愿。谁不愿意美好啊!除了心灵的美好,外表也需美好。为了这份美好,人们使出了万千手段。比如刀兵相见的整容,比如涂脂抹粉的化妆。为了抚平脸上的皱纹,竟然发明了用肉毒杆茵的毒素在眉眼间注射,让面部微小神经麻痹,换来皮肤的暂时平滑……让我这个曾经当过医生的人,胆战心惊。
③其实,有一个最简单的美容之法,却被人们忽视,那就是读书啊!
④读书的时候,人是专注的。因为你在聆听一些高贵的灵魂自言自语,不由自主地谦逊和聚精会神。即使是读闲书,看到妙处,也会忍不住拍案叫绝……长久的读书可以使人养成恭敬的习惯,知道这个世界上可以为师的人太多了,在生活中也会沿袭洗耳倾听的姿态。而倾听,是让人神采倍添的绝好方式。所有的人都渴望被重视,而每一个生命也都不应被忽视。你重视了他人,魅力就降临在你双眸。
⑤读书的时候,常常会会心一笑。那些智慧和精彩,那些英明与穿透,让我们在惊叹的同时拈页展颜。微笑是最好的敷粉和装点,微笑可以传达比所有语言更丰富的善意与温暖
。有人觉得微笑很困难,以为是一个如何掌控面容的技术性问题,其实不然。不会笑的人,我总疑心是因为读书的不够广博和投入。书是一座快乐的富矿,储存了大量浓缩的欢愉因子,当你静夜抚卷的时候,那些因子如同香氛蒸腾,迷住了你的双眼,你眉飞色舞,中了蛊似的笑起来,独享其乐。也许有人说,我读书的时候,还时有哭泣呢!哭,其实也是一种广义的微笑,因为灵魂在这一个瞬间舒展,尽情宣泄。告诉你一个小秘密:我大半生所有的快乐累加一处,都抵不过我在书中得到的欢愉多。而这种欣悦,是多么的简便和利于储存啊,物美价廉重复使用,而且永不磨损。
⑥读书让我们知道了天地间很多奥秘,而且知道还有更多的奥秘,不曾被人揭露,我们就不敢用目空一切的眼神睥睨天下。读书其实很多时候是和死人打交道,图书馆堆积的基本上是哲人的木乃伊,书店里出售的大部分是亡灵的墓志铭。你在书籍里看到了无休无止的时间流淌,你就不敢奢侈,不敢口出狂言。自知是一切美好的基石。当你把他人的聪慧加上你自己的理解,恰如其分地轻轻说出的时候,你的红唇就比任何美丽色彩的涂抹,都更加光艳夺目。
⑦你想美好吗 你就读书吧。不需要花费很多的金钱,但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坚持下去,持之以恒,优美就像五月的花环,某一天飘然而至,簇拥你颈间。
14、文章第②段为什么要列举那些令作者“胆战心惊”的美容术 (4分)
文章开头列举生活中一些人们使用万千手段使外表变得美好的方法(或人们关心的生活现象),引起人们的注意(或引发读者阅读兴趣);作为论据,更好地证明观点;为引出下文自己的观点作铺垫,使读者在触目惊心的同时更易接受作者的观点。(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15、第⑤段划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说说它在文中的作用。(4分)
比喻论证,把“书”比作“富矿”,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读书的时候,常常会会心一笑。那些智慧和精彩,那些英明与穿透,让我们在惊叹的同时拈页展颜”(或读书可以让人会心微笑)的观点。用语生动,极富感染力。
16、围绕中心,作者分别从哪几个方面展开论述,请你用简练的语言概括。(3分)
三个方面:读书的时候,人是专注的,魅力就降临在你双眸;读书的时候,常常会会心一笑,而微笑是对人最好的敷粉和装点;读书让我们知道了天地间很多奥秘。
17、下面两则材料,如果让你选择作为证明论点的论据,你选哪一个,为什么 (3分)
材料一:《韩诗外传》有一段有趣的记载:春秋时期,鲁国的闵子骞拜孔子为师。刚开始时,闵脸色干枯,但过了一段时间竞变得红润起来,使孔子大为奇怪。据闵子骞说,他在没读书之前,一心想着要做迭官贵人,因此寝食不安,脸色为之枯槁。如今静心读为人处世之书,能辨是非、知美丑,因而心平气和临事不惊,脸色自然变好。
材料二:苏东坡曾说:“三日不读书,自觉语言无味,对镜亦面目可憎”,又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这道出了人的气质来自于多读书,它会由心到形,影响到你的容貌,使你的眼光更加有神,面庞更加光彩,举止更加高雅……这种美态比起外表的美貌,要耐看得多。
选用材料一,因为材料一用古人读书脸色变好的事例有力地论证了“读书可以使人优美”,事实胜于雄辩;
选用材料二,这段文字引用了苏轼关于读书影响面容和气质的名言,有力地论证了“读书可以使人优美”这个观点。
(选用哪个材料1分,理由2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3题。(20分)
美好的约定
(张军霞)
①搬完家,没用的东西,整理出一大堆,全放在楼下的贮藏室里,碍手碍脚的,真烦。
②周末的早晨,还在梦中,听到有人在楼下喊:“收废品喽!”好不容易睡个懒觉,翻个身,又睡去。心想,反正收废品的还会来,再等等。
③不料,一连好几天,收废品的人,却再也没有来。每天进进出出,在一堆没用的报纸和箱子之间,挤来挤去,别扭透了。
④那天,上街买菜,回来的路上,遇到一个中年男子,正在路边的店铺收购旧纸箱,我赶快上前询问:“你上门收购吗 能不能跟我跑一趟 ”男子笑笑:“行呀!等我收拾好就跟你走!”忽然,他像想起了什么,又问:“你住哪个小区 ”
⑤我用手指指前方:“就在前面那个小区。”不料,男子立刻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我不去了!”“真奇怪,有钱不赚 ”我不解地问。男子只是微笑着摇头,不再说什么。更奇怪的是,接下来的几天,我又遇到两个收购废品的,只要提到小区的位置,他们同样摇头拒绝。在我再三地追问下,终于有一个人透露说:“那是疯婆子的地盘,我们可不能跟她抢生意!”
⑥疯婆子,何许人也 居然能吓退这么多同行 依稀记起来,周末那天,在楼下吆喝的,正是女高音。我的好奇心,越发强烈起来。终于又等到周末,上午8点左右,听到有人在楼下吆喝收废品,我飞速下楼,想要一睹“疯婆子”的真面目。
⑦让我大失所望的是,疯婆子半点也不凶,更没有想像中的彪悍,她年约50多岁,人很瘦弱,笑眯眯的表情,说话也和风细雨。就在我整理废品时,看到邻居们仿佛约好了一般,纷纷下楼,将没用的东西全拎出来。
⑧住在楼下的刘婶,给我的印象,是相当小气的那种人。有好几次,我曾看到她为了几毛钱和卖菜的小贩斤斤计较。奇怪的是,今天的她,在卖废品时,一反常态,不仅没有计较价格,有些东西简直是半卖半送。
⑨可能是看出了我的惊讶,刘婶悄声说:“你不认识疯婆子吧 她和我娘家是一个村子里的,命好苦!丈夫外出打工,出了事故,一直瘫痪在床上。一双儿女都要上学,家里全靠她一人支撑,每天起早贪黑种地,农闲时还要做点小生意。一次,丈夫生病,家里的房子漏雨。她急火攻心,昏厥过去,再醒来,居然开始胡言乱语,疯疯癫癫。
⑩村里人看她实在可怜,就凑钱买了辆旧三轮车,让她进城收废品,虽然累,总比死守着两亩薄田要好一些。她因为要照顾生病的丈夫,不敢离家太远,就在公园附近这几个小区转,最开始,还有同行抢生意,了解到她的故事之后,他们就有了一个悄悄的约定,谁也不许到疯婆子的地盘上去!
还有,咱们小区里的人,只要家里有了废品,都会给疯婆子留着,就算她一周只来一次,也要等着。日子好过一些了,她犯病的次数,越来越少,竟再也不疯了呢!”
刘婶笑着上楼去了。我转身,又搜集了一摞旧书报,趁疯婆子忙着称邻居家的东西,悄悄放到了她的三轮车上。
从此,我家所有的废品,都分类整理好,整整齐齐堆放着,每天进进出出时,却不再感到碍事,心情却多了几分愉悦。因为,我和邻居们一样,开始悄悄遵守一份美好的约定。
18、小说的题目是“美好的约定”,从全文看,文中具体有哪些“约定” (4分)
①收废品的同行约定不抢“疯婆子”的生意;②附近小区的人们不约而同地把自家废品留着卖给“疯婆子”;③“我”跟自己的约定。(两点即可)
19、选文第⑨⑩段用了哪种记叙顺序 主要作用是什么 (3分)
插叙。交代了“风婆子”的生活经历和邻居们的做法,揭开悬念,丰富了文章的内容,突出文章的主题
20、分析第 段画线句中加点词语“悄悄”的表达效果。(3分)
“悄悄”是“我”被收废品的同行和邻居们的美好约定感动后的行为,它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想帮助“疯婆子”但是又不想让她知道的心理。表现了“我”助人于无声的美好心灵。
21、文章采用了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3分)
分析示例:开头先写看到那些积攒的废品,心情烦躁,这是“抑”,结尾写因那份美好的约定,看见积攒的废品反而多了几分愉悦,这是“扬”,这样写使行文有波澜,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22、请分析文章采用第一人称“我”进行叙述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分)
用“我”作为文章的叙述者,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通过“我”的所见所闻,充分表现了小区里的人和其他收废品的人的人性之美。
23、仔细揣摩文章主题,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阅读感悟。(4分)
示例:①当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都应该尽绵薄之力去帮助。②帮助别人,快乐自己;③每个人都献出自己的一份爱,我们的生活才能更美好。(结合实际2分,感受2分,只要结合一个点即可)
三、写作(60分)
请以“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